1. 你好、请问心电图检查报告具体该怎么填写
报告拿到手,首先看心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60-100,是否有不齐,这是第一步
接下来看Ⅱ导联,因为这个导联的P波是最清楚的,看看P波是否整齐规则,再看PR间期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借以来考虑时候有房室传导阻滞
随后来扫一下整体12导联波形,看看整体QRS波是否异常,常见的右束支传导阻滞和左束支传导阻滞要学会看,房颤波形特性要记牢,这些都在V1导联有明显的特征,还有心梗图形
然后来看是否有早搏,再判断是室性的还是室上性
最后看看ⅠⅡ导联的主波方向来判断电轴是否偏移,胸导联RS比率来看有没有转位,有没有高电压,整体ST段有没有压低,还有其他的慢慢学
---------------------------------------
报告开头打心率,正常的窦性,不齐的打窦性心率不齐,房颤打异位心率——心房颤动
接下来就看到有什么写什么
一般ST段T波放最后写
2. 怎样看心电图检查报告
已经简化了,希望能帮你。
1.正常心电图: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 2.左心室肥大:只要看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纵的5格 3.右心室肥大: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纵的2格 4.心房颤动,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乱七八糟,就可以 5.窦性心动过缓: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 6.窦性心动过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 7.房性期前收缩: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吧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8.室性期前收缩: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9.典型心肌缺血:V456的ST段下移 10,急性心肌梗死:Q波增宽+ST段弓背向上抬高,注意:前壁看V123456;下壁看Ⅱ,Ⅲ,aVF 二)阅读前须懂的几个基本问题: 1、各波形的意义 (1)P波:代表心房除极过程:故P波的异常常是代表心房的问题,例如一个COPD患者II导联P波振幅>0.25mv,诊断右房肥大。 (2)PR间期:不等于PR段,而=P波+PR段。
代表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开始除极,故其时间延长可见于房室传导阻滞。 (3)QRS波群:心室除极全过程。
正常的QRS波群大家有目共赌,若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常代表心室出问题。如室早表现为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而作为房早,只要不伴室内差传,QRS形态是正常的。
心脏泵血靠的就是心室,而QRS波就是心室活动的表现,心房出问题不会马上出人命,但心室会,一份ECG若连异常的QRS波都找不到,说明心跳已经停止了。 (4)ST-T:心室复极全过程:故其异常亦多为心室的问题。
其临床地位极高,但其改变特异性欠佳。 (5)QT间期:整个心室活动过程。
主要看QTc间期,即校正后的QT间期,因心率慢QT间期必长,为使各种心率下的QT间期具有可比性,故产生QTc间期[=QT间期/(根号R-R)],其中R-R单位为S,一般只能由看电脑打出或查表获得,或靠感觉),QTc间期才是有意义的值。 2、作为非心电图专科医生,若从生理学的原理上去研究心电图,结果定是痛不欲生,一无所获。
临床医生只要能看懂这是一个什么图,危不危重,就够了。 3、心电图诊断的二个注意点: (1)一份ECG有几个诊断时,顺序是有一定讲究的,未查到明确标准,但肯定的是心律一定写第一位,如窦性心律、房性心律、房颤,而电轴左右偏写第二位,其他标准不详。
(2)ECG诊断内容分为三类: ①A类:多指解剖、病理生理诊断:主要有各房室肥大、心肌梗死、缺血、冠脉供血不足、各电解质紊乱等,必须依赖临床资料。例如对一个异常Q波+ST段弓背型抬高+T波改变的典型心梗ECG,患者无胸痛胸闷等病史,一般是不能诊断心梗的,心电图报告完全可以卑鄙地写:异常Q波、ST-T改变,请结合临床,但这种报告外科医生看得懂吗?若负责任一点,可以写考虑急性心梗可能,请结合临床;单靠ECG一般是不够资格直接认为心梗(病理生理诊断)。
再例如对于一份左室高电压的ECG,若有高血压或其他可致左室大的病史,可直接诊断“左室肥大”(解剖诊断),但若无,只能诊断“左室高电压”(无临床意义)。如此等等。
②B类:单看心电图不须病史就能直接诊断的,各类心律失常是主力,例如房颤、预激综合征、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只看图便可,不须任何病史。 ③除上述二者外的其他情形,例如ST-T改变,如心脏顺钟向转位,如电轴左偏。
4、看图的方法: 对于危重的病人,肯定是要求看一眼马上看出主要问题,其他小问题先不理;而一般情况下看图,要求从头到尾,从P波到T波一个个看,看时间、振幅、形态有无异常,从I导联到V6导联一个不漏地看。故必须牢背常用的正常值才能谈看图。
其实须牢背的最主要其实就几个:P波时间应200,注意是否各类房室传导阻滞,若200ms常用以判断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束支阻滞。还有QTc间期,正常是500ms,要看是否QT间期延长综合征、电解质紊乱等。
二、危重心电图 临床医生懂看危重ECG是当务之急!不是每个科都自己做心电图,但每个科都可以有心电监护机,特别是外科医生一定要注意了!当没文化的医生面对一个危重病人的心电监护上的持续性室速而不懂,还假装表情凝重地分析着心电监护的内容,请你马上脱下白狼衣,弃医从演,以免危害人间!但你看懂本文后,就可以继续做医生了。 临床所见,笔者认为,危重ECG主要以下五大类: A:[急性心梗] 对于有高危因素(如老年人、冠心病、高血压、DM、高血脂等)的患者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胸闷/胸痛/心悸/上腹痛/甚至左肩背痛均应查ECG以鉴别急性心梗。
临床诊断急性心梗主要依靠三个标准:(1)上述症状持续,特别是持续剧烈胸痛的(2)ECG有心梗表现且动态变化(3)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 废话一下:心肌坏死标志物其实主要指肌钙蛋白(+肌红查一个¥300左右),特异性极高,只要高,基本确定有心肌坏死(但并非100%是心梗所致坏死,可以是其他原因所致心肌损伤如心脏介入手术损伤,如不稳定型。
3. 如何看懂心电图那些数值
快速学会看常见心电图 如何看心率 看r-r或p-p间距3-5大格:正常心率(60-100) 心率过快 小于3大格:心率过慢大于5大格: 二,如何看心律 a:有p波:窦性心律 无p波:异位心律 b:整齐(pp或rr间差值小于0.12s): 规律心律不整齐(pp或rr间差值大于0.12s): 早博(房,室,交界性) 逸搏阻滞(房,室,交界性) c: 房性的p波形态不一样交界性前无p波或逆传室性宽大qrs波,大于0.12阻滞:测pr间期,p后有无qrs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60-250次 /分p波存在,p-r>0.12——房性无p波或逆行p波,p-r<0.12s——交界性p波与t波融合——通称室上性f波:350-600 次/分(房颤) 房室传导阻滞2型1:pr逐渐延长,直至p波不能下传2型2:pr间距不变,p波有脱落不能下传3型:p波与qrs波无关,pp与rr间距相等 三,看电轴 看1.avf,的主波方向,确定电轴1下3上:右偏(提示可能右室肥大:v1电压大于1.0mv) 1上3下:左偏(提示是否有左室传导阻滞) 四,看肥大 v1v5r波和p波,看是否有房室肥大证据 ,左室肥厚:v5r波大于2.5mv 右室肥厚:v1r波大于1.0mv伴有心电轴右偏 五,看梗塞 找大q波,q>0.04,或>主波1/3? 如有,表明梗塞,再区分新的,陈旧的?(看st段有无抬高) 再 看是哪个壁?(前v1-v6,后v1,侧1,2,avl,下3,avf),有一个特殊的是后壁,是大r波,v1,v2心肌梗死早期:高尖t波,或st段抬 高与t波融合急性:q波冠状t波亚急性:q波冠状t波变浅陈旧性:q波或消失关于心肌梗死的定位前间壁:v1-v3前壁:v3-v5侧壁:1,avlv5 -v6广泛前壁:v1-v6,1,avl下壁:2,3,avf后壁:v7-v9有v1,v2r波增高及t波高耸 六,看m样波6,看有无m样波室内阻滞: v1v2右v5v6左 七,看t波冠状t波的特点: 波形窄,顶尖,两侧对称,倒置通常出现在1,2,3,avf,v3,v5当合并有st段下移时,可以明确心肌缺血 10种心电图一句话牢记 1,正常心电图: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 2,左心室肥大:只要看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纵的5格 3,右心室肥大: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纵的2格 4,心房颤动,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乱七八糟,就可以 5,窦性心动过缓: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 6,窦性心动过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 7,房性期前收缩: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吧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8,室性期前收缩: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9,典型心肌缺血:V456的ST段下移 10,急性心肌梗死:Q波增宽+ST段弓背向上抬高,注意:前壁看V123456;下壁看Ⅱ,Ⅲ,aV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