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写小篆
篆书的许多笔画看似一笔完成,实则靠若干搭接笔而写成的,要使接笔处不留痕迹,主要是前一笔的尽处无须回锋,后一笔势插入,两笔重合正好将搭接处掩藏于笔画之中。搭接笔是篆书笔法技巧中很重要的一环,掌握了这一环节,就能使字舒畅婉转,遒劲自然。
& D- M$ a% F; R8 O9 |) r+ J- `! Y, x& h, _# p
)小篆的基本笔法:2 h7 z$ i. j9 |- [6 N
掌握小篆的基本笔法,是学好篆书最关键的基本功。小篆的基本笔法应当用“中锋用笔”来概括。就是说笔的主锋必须在画的中央,不使之外露。其特点是藏头
护尾,力含其中,因为中锋用笔写出的笔画凝练劲挺,圆健美观,一直被视为书法的主要用笔方法。下面将小篆中常用的几种笔画分别予以阐述。$ a4 W" Z7 g2 H+ p$ \0 n
( L! U5 o9 i# y/ c 1.横
7 `! ]/ L# r6 w) _) N* M9 k
! p) P# ?* ]/ a(1)逆入藏锋至首端& z* c4 |# I# _9 U M0 I2 @) R
(2)转成圆锋向右行/ w* O v) {9 s3 e* E! T7 `( H
(3)行至末端转锋怎样写小篆?
& m2 ~8 S3 n2 d9 k2 x r2 S)小篆的基本笔法:$ Z, @6 M$ E5 J8 v$ T+ n, x2 k
掌握小篆的基本笔法,是学好篆书最关键的基本功。小篆的基本笔法应当用“中锋用笔”来概括。就是说笔的主锋必须在画的中央,不使之外露。其特点是藏头
护尾,力含其中,因为中锋用笔写出的笔画凝练劲挺,圆健美观,一直被视为书法的主要用笔方法。下面将小篆中常用的几种笔画分别予以阐述。
2. 英字篆书怎么写
一、英字篆书写法如下:
二、释义:
1、花:落~缤纷。
2、才能或智慧过人的人:~豪。科技群~。
3、姓。
4、指英国:~尺。~镑。离~回国。
三、相关组词:
精英 英明 英国 英雄 英俊 英武 英勇
英尺 英名 英年 群英 英两 英才 英杰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央,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映”的省略,表示映照、辉映。英,篆文
(艹,植物)
(央,“映”,映照、辉映),表示草木之中高光高亮的部分,即辉映绿丛的黄色花蕊。
为了吸引鸟类蜂蝶与昆虫采集和传播花粉,广泛繁殖,花蕊进化出鲜亮的颜色,通常为眩目的黄色,使花蕊在万绿丛中一目了然,引蝶入胜。造字本义:名词,鲜黄鲜亮、辉映草木、吸引蜂蝶的花蕊。
文言版《说文解字》:英,艹荣而不实者。一曰黄英。从艹,央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英,开花而不结果的草。一种说法认为“英”是黄色的花蕊。字形采用“艹”作边旁,采用“央”作声旁。
二、词组释义:
1、英年[yīng nián]
英气焕发的年龄,多指青壮年时期:正当~。~早逝。
2、群英[qún yīng]
指许多有才干的人,也指许多英雄人物:~会。~欢聚。
3、英两[yīng liǎng]
英美制重量单位的旧译。1977年7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标准计量局通知,淘汰“英两”,改用“盎司”。
4、英才[yīng cái]
才智出众的人:一代~。科技~。
5、英亩[yīng mǔ]
英美制地积单位,1英亩等于4840平方码,合4046.86平方米。旧也作。
3. 篆书的大怎么写
篆书的大的写法如下:
大的基本解释:
[ dà ]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腹便便。
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众。
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敬辞:大手笔。
7、时间更远:大前年。
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
[ dài ]
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字形演变: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才也。凡大之属皆从大。
白话版《说文解字》:大,天大,地大,人也大。所以“大”字像人的形象。大,这也是古文写法的“才”字。所有与大相关的字,都采用“大”作边旁。
相关词汇解释:
1、大伙[dà huǒ]
大家,大家伙儿。
2、远大[yuǎn dà]
长远而广阔,不限于目前:前途远大。
3、大家[dà jiā]
著名的专家:书法大家。
4、楚大夫[chǔ dài fū]
指 屈原。因其曾为 楚国 三闾大夫,故称。
5、卿大夫[qīng dài fū]
卿和大夫。后借指高级官员。
4. 滚字篆书怎么写
一般来说,篆书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所收小篆为标准写法。但是,如果《说文解字》中未收,比如“滚”这个字,则可查阅《康熙字典》:“《集韵》古本切,音衮。大水流貌。或作混浑。……”中有提到“或作混浑”,则可用“混”或“浑”替代。
如图为“浑”字的照片。
5. 孙蕴用篆书怎么写
“孙蕴”的篆书写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