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用scrum做sprint plan,怎么确定user story和task
总结一下,关于题主的几个问题的回答。
如何分析 user story?
User story 是从用户的角度提出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进而分解出可执行的 task。假设要给 SegmentFault 加个问卷调查功能,那么就从用户怎么使用问卷入手,从各种交互中最终发现页面具体逻辑和需求,确定需要哪些页面、如何交互、如何呈现,从而完成分解。
山寨的说,user story 的源头就是 stakeholder 想要的需求/功能,分解过程就是这个需求怎么用,最终结果是这个需求怎么做。其实,这跟传统的写产品文档没有区别,只是能让整个产品团队都明白需求点的来龙去脉,也许能够更加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
就算是设计 api,也可以用 user story,把 api 调用者当做 user 来理解就好。
要是不清楚怎么设计 user story 也没关系,能分解的需求就是好需求,定出 task 才是关键。
如何分解 task?
Task 的关键是要有一个明确的完成条件,比如实现 XX api、实现 YY 功能点等。如果程序员负责写单元测试用例的话,通过单元测试是一个比较明确的完成条件。
要足够的小,不能超过 16 小时,或 2 ~ 3 天吧,目的是为了能够很好的控制延期风险。
不要太小,半天或一天做个需求最舒服了,太小的话计划所花费的成本可能都大于实现需要的成本了,不划算。
Sprint 计划会议如何开展?
先准备好差不多成型的需求,如果没有,让少数一两个人先细化的差不多。
开会讨论需求,让所有人清楚。有 user story?很好,讲给程序员听,让大家参与进来。没有 user story?无妨,反正明确了需求让程序们做就是。
分解 task,确保每个人的 task 足够明确可完成,不是很大,没有失衡。
可能要开几次会议,每次发现有任务分解不下去的时候终止会议,下去解决细节问题,等解决后再开会。
2. 什么是用户故事
用户故事(user story)是从用户的角度来描述用户渴望得到的功能。一个好的用户故事包括三个要素:
1. 角色:谁要使用这个功能。
2. 活动:需要完成什么样的功能。
3. 商业价值:为什么需要这个功能,这个功能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用户故事通常按照如下的格式来表达:
英文:
As a , I want to , so that .
中文:
作为一个, 我想要, 以便于
举例:
作为一个“网站管理员”,我想要“统计每天有多少人访问了我的网站”,以便于“我的赞助商了解我的网站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收益。”
需要注意的是用户故事不能够使用技术语言来描述,要使用用户可以理解的业务语言来描述。
Ron Jeffries的3个C
关于用户故事,Ron Jeffries用3个C来描述它:
卡片(Card) - 用户故事一般写在小的记事卡片上。卡片上可能会写上故事的简短描述,工作量估算等。
交谈(Conversation)- 用户故事背后的细节来源于和客户或者产品负责人的交流沟通。
确认(Confirmation)- 通过验收测试确认用户故事被正确完成。
3. 急问,敏捷开发里的两个术语究竟是什么意思
每个User Story都是一个很小的用户需求;经 常是几个词或者一、两句话。
每个User Story都写在一个卡片上,卡片上列出了它的商业价值和开发成 本。因为一个User Story的商业价值与开发成本可能和另一个User Story的取舍密切相关,所以这些卡 片有时候看起来比较复杂。
planning poker跟Planning Game差不多Planning Game 分为三个阶段,探测、计划和调整。 探测阶段:客户和开发人员一起把需求分解成很多小的,可估算的部分。
计划阶段:客户和开发人员一起制订发布计划。 调整阶段:客户和开发人员一起,在开发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原有的计划或者制订新计划。
4. 什么是用户故事地图
10条件可以为以下是一个用户故事的样例,并置运行处理日期
2.3按确认后要一个确认对话框.7 (约束)2.16表可以按每个支付网关生成一份
2.15 (约束)2.4卡号栏目后面要留输入标注(本)(异)来区分本地卡和异地卡的空间
2.17 (约束)2:
故事2运行处理退款请求故事(优先级.16 可以退款明细列表 2.11 (约束)2:低)
估算.4输入卡号提供3个4位输入第4个不限位数的分割输入,防止误操作
2:开发时间 2周
2:银行退款处理状态退款请求日期段
2:商户退款处理状态退款请求日期段
2.18 (约束)2.10条件可以为.1 获得某时间段银行的退款明细 0.5天
2.16表中.8 (约束)2.3处理后退款明细记录状态要变更为运行已处理状态.22 (约束)2.2 分页显示某时间段银行的退款明细列表.14表头里须含查询条件信息及总笔数与金额信息
2,提供选择退款记录 2.3可以选择部分或全部明细进行退款处理
2,部分支付网关除基本栏目外,如果要求输入卡号要输入2遍复核
2.14 分页显示按条件获得运行已处理的退款明细列表 1:高 技术风险.19 (约束)2.3 运行处理退款 2天
2,利于校对
2.21可回退的退款交易必需是还没有被财务退过款的.4 (约束)2.21 可以把运行已经处理过的退款交易回退给运行部门重新处理.3可以补充退款信息卡号.16数据组织成execl表格格式
2、姓名信息.10 可以按条件获得退款明细列表 1天
2.5 (约束)2.13 (约束)不需要查询还在申请状态的退款
2.5天
2.6 (约束)2.9 (约束)2.12 (约束)2.5天
2.5天
2.16表可以按每个商户生成一份
2.20 (约束)2。
2,一些栏目可以配置打印与否
5. 如果用scrum做sprint plan,怎么确定user story和task
4. 空类型:在调用函数值时,通常应向调用者返回一个函数值。这个返回的函数值是具有一定的数据类型的,应在函数定义及函数说明中给以说明,例如在例题中给出的max函数定义中,函数头为:int max(int a,int b);其中“int ”类型说明符即表示该函数的返回值为整型量。又如在例题中,使用了库函数sin,由于系统规定其函数返回值为双精度浮点型,因此在赋值语句s=sin (x);中,s 也必须是双精度浮点型,以便与sin函数的返回值一致。所以在说明部分,把s说明为双精度浮点型。但是,也有一类函数,调用后并不需要向调用者返回函数值,这种函数可以定义为“空类型”。其类型说明符为void。在后面函数中还要详细介绍。
在本章中,我们先介绍基本数据类型中的整型、浮点型和字符型。其余类型在以后各章中陆续介绍。
6. 什么是用户故事
用户故事(user story)是从用户的角度来描述用户渴望得到的功能。
一个好的用户故事包括三个要素: 1. 角色:谁要使用这个功能。 2. 活动:需要完成什么样的功能。
3. 商业价值:为什么需要这个功能,这个功能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用户故事通常按照如下的格式来表达: 英文: As a
需要注意的是用户故事不能够使用技术语言来描述,要使用用户可以理解的业务语言来描述。 Ron Jeffries的3个C 关于用户故事,Ron Jeffries用3个C来描述它: 卡片(Card) - 用户故事一般写在小的记事卡片上。
卡片上可能会写上故事的简短描述,工作量估算等。 交谈(Conversation)- 用户故事背后的细节来源于和客户或者产品负责人的交流沟通。
确认(Confirmation)- 通过验收测试确认用户故事被正确完成。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userstory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