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字篆书怎么写
1、天字大篆写法如下:
2、天字小篆写法如下:
天[ tiān ]的基本解释
1、在地面以上的高空 :天空。
2、在上面 :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3、气候 :天气。
4、季节,时节 :冬天。
5、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 :今天。
6、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 :天上。
7、自然界 :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8、〔天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9、自然的、生成的 :天然。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 天,顚也。至高无上,从一、大。
白话版《说文解字》: 天,头顶。至高无上,字形由“一、大”构成。
三、相关词汇解释
1、天地[tiān dì]
天和地:炮声震动天地。
2、阴天[yīn tiān]
布满云的天空。
3、明天[míng tiān]
今天的下一天。
4、先天[xiān tiān]
指人或动物在胚胎时期就形成或具有的。与“后天”相对:先天不足。
5、前天[qián tiān]
时间词。昨天的前一天。
2. “端午”大篆怎么写
端午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6年5月,**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3. 小篆 晨 怎么写
小篆晨书写如图:
一、释义
1、早晨,有时也泛指半夜以后到中午以前的一段时间。
2、姓。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曟,房星,为民田时者。从晶,辰声。晨,曟或省。
白话版《说文解字》:曟,房宿星,是农民早起耕作的时间参考。字形采用“晶”作边旁,采用“辰”作声旁。晨,是“曟”的异体字,省略了两个“日”。
三、字形演变(如图)
四、造字本义
动词,远古时代的人们用石器在林野垦荒生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扩展资料
组词:凌晨 早晨 晨星 清晨 晨风 晨光 晨炊 晨昏 侵晨 晨曦
一、早晨[zǎo chen]
时间词。从天将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
二、清晨[qīng chén]
时间词。日出前后的一段时间。
三、晨昏[chén hūn]
早晨和晚上:晨昏定省(早晨和晚上服侍问候双亲)。
四、晨礼[chén lǐ]
一种礼俗,新婚第二天清晨丈夫赠送给妻子的礼物。
五、凤晨[fèng chén]
凤凰司晨鸣叫;神鸟鸣唱的早晨。传说凤凰早晨鸣叫,百兽从之而舞,故云。
4. "日、月“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怎么写
你好,上边是依次是日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下边依次是月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写法!
拓展资料: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金文是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