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禾”在田字格怎么写
一、禾在田字格的写法是:二、禾字的基本释义:1、禾苗,特指水稻的植株。
2、古书上指粟。3、姓。
三、禾字的笔顺是撇, 横, 竖, 撇, 捺。扩展资料相关组词有禾苗、禾场、禾易、木禾、禾晾、嘉禾、稙禾、禾旗、禾子、禾主、禾麻、禾坪、禾草、命禾等。
一、清禾[qīng hé] 清禾的原意是指刚出土的农作物或小草,指嫩稚的植物。但用在人身上,那么表达出来的意思大致就是年轻,朝气和希望。
二、泰禾[tài hé] 音tài hé,是五谷丰登的意思,引申为圆满,祥和。三、禾道[hé dào] 嘉兴禾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是一家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备案成立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由多位经验丰富的代理人组成。
四、瑞禾[ruì hé] 即嘉禾。指一株多穗或异株同穗之禾。
古人视作吉祥之兆。
2. 怎么在田字格上写禾字
【禾】笔顺:ノ一丨ノ丶。
〈名〉
(象形。金文字形,象垂穗的禾本科农作物。汉字部首之一。从“禾”的字多与农作物有关。本义:谷类作物的总称)
古代指粟,即今之小米
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说文》
粢黍稻其采谓之禾。盖凡谷皆以成实为费,禾象穗成,故为嘉谷之通名,谷未秀曰苗,已秀曰禾。——《广雅·释草》
又如:禾粟(谷粟);禾畴(种植禾谷的田野);禾颖(带芒的谷穗);禾绢(谷穗);禾线(谷穗);禾稿(连茎带穗的谷类收获物);禾菽(谷类和豆类)
粟的植株;谷类植物的统称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诗·豳风·七月》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
取禾三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1373831百亿。
取禾三百囷。
禾生陇亩无东西。——唐· 杜甫《兵车行》
一丘之禾。——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禾黍(泛指庄稼或粮食);禾卉(谷类作物的植株);禾稼(谷类作物的统称);禾谷(谷类作物)
禾秆 。
如:禾茇(禾稼割取穗子后留下的茎秆)
特指初生没有吐穗的水稻
夫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韩非子·难二》
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书·金滕》
又如:禾田(稻田);禾把(连穗带秆的稻捆子);禾更旧时以稻谷代替差役的一种赋税;禾米(稻米);禾稻(稻谷)
3. 白、中、禾、全、在田字格本上怎么写
书写如上文所示
白: bai 姓氏、颜色
组词:白色,白米饭。
例句:白先生家那束白玉兰开的真是好极了。
中:zhong 方位词。
组词:中间,中途。
例句:您往中间走走,让我过去。
禾: he 谷类植物的统称:禾苗。禾本科(单子叶植物的一科)。
古代指粟(谷子)。
组词:禾苗。
例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全:quan
组词:全部,全力。
我已经用尽全力了。
4. 禾字在田字格里怎么写
“禾”是汉语词汇,读作hé,嘉谷。
出自《广雅·释草》,二月开始生长,八月成孰,处四季之中,得阴阳之和,所以称它为禾(和)。 一:基本字义: 1,禾场[ hé cháng ]:打稻子或晒稻子等用的场地。
例句:爷爷和爸爸在禾场上打麦。 2,禾苗[ hé miáo ] :谷类作物的幼苗。
例句:田里的禾苗长得很旺盛。 二:相关成语: 1,故宫禾黍[ gù gōng hé shǔ ] :比喻怀念祖国的情思。
一路上晓行夜宿,只觉得景物都非,不胜故宫禾黍之感。 ◎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七回 2,禾黍之悲[ hé shǔ zhī bēi ] :对故国破败的哀伤。
宋 岳珂 《桯史·赵良嗣随军诗》:“一旦决去,视宗国颠覆,殊无禾黍之悲,反吟咏以志喜。”参见“ 禾黍 ”。
3,风禾尽起[ fēng hé jìn qǐ ] :比喻顺应天心,得到天助。 《书·金縢》:“秋,大熟。
未获,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 4,禾头生耳[ hé tóu shēng ěr ] :禾头:农作物的顶端;耳:耳状物,指谷物经雨而长出的芽。
庄稼顶部出芽,那么这种庄稼也就报废了。此为灾年的征兆。
谓庄稼遭雨后禾头长出卷曲如耳形的芽蘖。古谚有所谓“秋雨甲子,禾头生耳。”
见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禾生耳,预示收成不好。
5,禾黍之伤[ hé shǔ zhī shāng ] :对昔日宫室胜景如今已成为庄稼地而发出的慨叹。 宋 委心子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谶兆门上·丘墟之象》:“ 昭宗 末年, 长安 役人取石於内苑起山,崎危屈曲,有若天成……后 巢 寇入京,焚灭殆尽,悉为瓦烁狐兔穴矣。
5. “丿”在田字格怎么写
“丿”在田字格写法如下:
解析:起笔轻,由轻到重,向右行笔,最后回锋收笔。
丿,pie,古同"撇",汉字主要笔画之一,自右上向左下斜。
1、意为"不"。在汉字中多有使用,如"戊"为"不动之戈"。
2、后期及清代灶民煮盐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其形同铁锅,略比锅浅,径园三尺,深3-4寸。至今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境内仍有以"丿"命名的乡镇,如东台的曹丿镇、华丿镇。在广东话中迄今还保留其"不"的读音,意思与"舀"相同。
含有“丿”的字:九、久、丸、乏、丹、册、乎、乐、乍、丘等。
扩展资料:
按统一码标准,汉字有8种基本笔画:横、竖、点、提、撇、捺、钩、弯。基本笔画互相搭配产生29点复合笔画,共37种笔画,最新版本收录笔画数为36个。
传统的汉字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丶)、横(一)、竖(丨)、撇(丿)、捺(乀)、折(乛)、弯()、钩(亅)",又称"永字八法"。
1965年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5类基本笔画:横类、竖类、撇类、点类、折类。
6. 田在田字格怎么写
田在田字格写法如下图所示:
田
拼 音 tián 部 首 田 笔 画 5 五 行 火 五 笔 LLLL
1.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麦~。棉~。
2.蕴藏矿物可供开采的地带。专用于某些生产的土地:油~。盐~。
3.同“佃(tián)”。
4.同“畋”。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
1、瓜田李下
成语拼音:guā tián lǐ xià
成语解释:经过瓜田时不要弯腰提鞋跟;走过李子树下不要举手整理帽子;免得有偷瓜、偷李子的嫌疑。比喻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
成语出处:晋 干宝《搜神记》第15卷:“惧获瓜田李下之讥。”
2、沧海桑田
成语拼音:cāng hǎi sāng tián
成语解释: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作“桑田沧海”;又简称“沧桑”。
成语出处:晋 葛洪《神仙传 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3、扫田刮地
成语拼音:sǎo tián guā dì
成语解释:扫:清除;刮:用锋刃手削。指干零杂农活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我宁可与你家担水运浆,扫田刮地,做个佣工。”
7. 和字在田字格的写法
和字在田字格的写法如下:和拼 音 hé hè huò huó hú 部 首 禾 笔 画 8 五 行 水 五 笔 TKG[ hé ]1.平和;和缓:温~。
柔~。~颜悦色。
2.和谐;和睦:~衷共济。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
媾~。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弄得百姓不得安生。
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棋。~局。
末了一盘~了。5.姓。
6.连带:~盘托出。~衣而卧(不**睡觉)。
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
[ hè ]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寡。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一首。
[ huò ]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药。藕粉里~点儿糖。
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二~药。
[ huó ]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面。~泥。
~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 hú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扩展资料相关词汇1、和蔼可亲成语拼音:hé ǎi kě qīn成语解释:指一个人的修养好;对人谦和可亲。和蔼:和气;谦逊。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2、风和日暖成语拼音:fēng hé rì nuǎn成语解释: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成语出处:宋 王楙《野客丛书 陈胡二公评诗》:“而牡丹开时,正风和日暖,又安得有月冷风清之气象邪!” 3、和璧隋珠成语拼音:hé bì suí zhū成语解释:比喻极珍贵的东西。成语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解老》:“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4、和衷共济成语拼音:hé zhōng gòng jì成语解释:衷:内心;济:渡水。大家一条心;共同渡江河。
比喻团结一致;克服困难。成语出处:《尚书 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
《国语 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5、和盘托出成语拼音:hé pán tuō chū成语解释:和:连同。
(端东西时)连盘子全部拿出来。后比喻毫不隐瞒;全部说出。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饭罢,田氏将庄子所著《南华真经》及老子《道德》五千言,和盘托出献与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