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文的摘要、前言和文献综述怎么写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2. 论文前言怎么写
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是本科学生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生产、经济活动中实际问题能力及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为做好网络教育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根据《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由学院提供参考题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择论文(设计)题目。学生也可根据自己学生、工作中的体会或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报学院批准。
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应是现实生产、生活中有价值的问题,题目应侧重于理论应用类型或理论研究类型,要有个性化。 二、对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基本要求 1.文献资料的查阅 根据选定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查阅、检索有关的国内、国外文献资料,充分了解本领域内的现状与发展。
在查阅文献资料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鉴别、判断归纳的能力。 2.撰写要求 ①在论文(设计)撰写过程中,应体现勤于思考,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释、解决社会现实生少右或生产活动中,或个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说理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 ②计算机应用,动物科学,食品科这等专业的学生可做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应有设计图纸的要求,需要进行试验的,要有试验内容的设计方案,试验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
③不可将毕业论文写成“调查报告”,“工作总结”,主要反映实际现状与问题,缺乏理论深度,与所学专业知识缺乏有机联系。 ④文字表述。
注意毕业论文的结构应严谨,层次应清楚。语言要朴实、简练,注意学习使用科研论文特有的科学语言,不可过于繁琐,不可使用过于夸张虚饰、感情色采过于浓重的文学语言。
④规格 毕业论文的正文字数一般应为8000字至10000字。正文前应有200字左右的论文提要。
正文中的引文,数据应注明出处。说明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语言应精炼。
论文正文前应有前言,内容为该研究工作在现实生活与国民经济中的实用价值、理论意义,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文献综述,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着重反映论文研究工作范畴,研究方法,并将调查、研究中所得材料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提出论点,要突出创新。
正文后面应附有主要参考文献资料的目录。文献资料的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名、期刊名、年份、期数。
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参考页码。 学位论文标准用纸为B5。
正文版面为36行*36列字,行距为1.25,加页眉、页码,论文一级标题用4号宋体黑(或黑体),二级标题用小4号宋体黑(或黑体),二级标题以下的标题均用5号宋体黑(或黑体),其余内容均用5号宋体字。 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文中公式的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末行,其间不加虚线。
论文中所用单位一律采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单位》单位名称和书写方式,可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能两种混用。 毕业设计说明部分的正文字数可在5000字至8000字之间,并应附有两张0号图纸的设计图。
设计图中一张是装配图,其余为主要零部件图。 毕业论文(设计)应使用学校统一印制的论文封面和论文评语用纸。
论文装订自上而下依次为论文封面、论文提要、论文目录、论文正文、论文参考文献书目,论文评语。 三、成绩 1.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等。
2.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的评定以中等为基本定位,学生能按照有关要求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可以评定为中等。论文(设计)在某些方面确有价值或有一定的突破与创见,回答与解决了较为重要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方可评定为良好或优秀。
3.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及格以上者,获得学分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及格者,允许在一年内补写或补做,经补写或补做成绩合格者,获得学分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4.毕业论文(设计),必须学生本人独立完成。如有抄袭、代写、代做等作弊和赤,一经发现,所写毕业论文(设计)无效并不准补写。
已评定成绩者,取消成绩,已准予毕业者,追回毕业证书。 四、做毕业论文(设计)的程序 1.申请 ①学生应在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学分数达到了规定要求,方可申请撰写毕业论文(设计)。
②根据学院提供的毕业论文(设计)参考题目,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向学院教务科提出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申请。如果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也要向学院教务科提出申请。
填写申请表格。 ③学院教务科确定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
2.查阅文献资。
3. 文献综述的格式怎么写的
综述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四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采纳吧
4. 论文的前言要写些什么
前言的写作应该包括研究综述,提出自己论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观点。
1.研究综述 写作毕业论文一定要有研究综述,也叫综述报告。研究综述是梳理本论文研究对象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并且对这些研究作出评价。
确定自己研究的逻辑起点,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自己将要做的探讨。 在我审阅的学位论文中,研究综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过于简略,缺少分析评价。
有的只是开列出了别人研究的论著,没有任何分析,以开列篇目代替自己的综述。有的研究综述占了整个论文的一半内容,以综述代替自己观点的论述。
2.研究观点 前言除了写作研究综述外,还要陈述自己的研究观点,自己在本论文中将要讨论什么问题,提出的观点是什么。对涉及论文观点的关键词作出界定,自己是在什么范围讨论这个问题,怎样使用这个观点。
这样做,可以使自己的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别人看得明白。也避免了对讨论范围和关键词的歧义。
前言的内容要清楚明白,最好也有章节标题。 3.研究内容的总体描述 学位论文的分析方法,一般遵循两种程序,一是逻辑分析性程序:“分析—综合”,二是系统综合性程序:“综合——分析——综合”。
我认为最好采用系统综合性程序,具有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的作用。综合性程序的前一个“综合”是前言中,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综合体,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总体描述。
“分析”就是在综合的基础上,把各个部分按照章节进行分观点的探讨,每一次分析的结果都反馈到上一层次的综合上。后一个“综合”就是在论文的结语部分,总结全文的研究,概括自己的论文观点。
因此,前言提出自己的研究观点,还需要进一步从整体上阐述自己的研究内容,也就是对自己的论述内容做一个系统的总体描述。这种总体描述相当于论文的摘要。
便于读者一目了然地把握自己论文的论述观点和论述内容。也为下文进入第一章的论述做准备。
也许有同学会说,我已经在论文摘要中谈了自己的研究内容,不必在前言中再谈论述内容。两者是不同的,前言属于学位论文的正文,在正文中应该对自己的研究内容做一个综合描述。
读者可以不看你的摘要,但是要看你的正文。如果你不在前言对自己的研究内容做一个总体描述,你就错过了让读者了解你的论文总貌的一个机会,增加了读者了解你的论文观点的困难。
你让读者一头雾水,半天找不到你的观点是什么。读者看不明白,也许就不愿意或者不耐烦看了。
5. 求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
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
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
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