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法声字的行书怎么写
“声”字的行书写法如下:
声 [ shēng ]
基本字义:
1、因物体撞击或摩擦所产生,能引起听觉的音波。
2、音乐。
3、名誉。
4、发出声音。
5、宣布、张扬。
6、音调。
7、量词。用于计算发声次数的单位。
组词:
男声、风声、叫声、回声、声音、大声、声明、声乐、高声、笑声、和声、响声、喊声、声波。
字形演变:
扩展资料
“声”字的草书写法如下:
文言版《说文解字》:声,音也。从耳,殸声。殸,籒文磬。
白话版《说文解字》:声,音响。字形采用“耳”作边旁,“殸”作声旁。“殸”,籒文写作“磬”。
词语解释:
1、男声 [ nán shēng ]
释义:声乐中的男子声部,一般分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2、回声 [ huí shēng ]
释义: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或散射回来再度被听到的声音。
3、声波 [ shēng bō ]
释义:能引起听觉的机械波。频率在20—20000赫之间,一般在空气中传播,也可在液体或固体中传播。
4、声乐 [ shēng yuè ]
释义: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如独唱、重唱、合唱、表演唱等。
5、高声 [ gāo shēng ]
释义:声音高;用听得清楚的正常说话的声音。
2. 铃字的行书写法
铃字行书行楷的写法如下图:铃字行书行草的写法如下图:铃拼音:líng,部首:钅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10画,五笔:QWYC,仓颉:OPOII郑码:POW,四角:88732,结构:左右,电码:6875,区位:3369,统一码:94C3笔顺:ノ一一一フノ丶丶フ丶释义:1.用金属制成的响器。
最常见的是球形而下开一条口,里面放金属丸;也有钟形而里面悬着金属小锤的,振动时相击发声。此外有电铃、车铃等,形式不一。
2.形状像铃的东西:哑~。杠~。
棉~。3.蕾铃:落~。
结~。扩展资料汉字演变:相关组词:1.棉铃[mián líng] 棉花的果实,初长时形状像铃,叫棉铃,长成后像桃,叫棉桃。
一般不加分别,通称棉桃。2.驼铃[tuó líng] 系在骆驼颈下的铃铛,随着骆驼的行走而发出响声。
3.风铃[fēng líng] 佛殿、宝塔等檐下悬挂的铃,风吹时摇动发出声音。4.哑铃[yǎ líng] 举重和体操的辅助练习器械之一。
铁制,一般长约30厘米,两头呈球形,中间较细。重量不等。
有固定哑铃和调节哑铃之分。体操用的哑铃,也有木制的。
5.銮铃[luán líng] 旧时车马上系的铃铛。
3. 金 字的行书怎么写
“金”字的行书如下图:
拓展资料:
1、金,读作jīn 。本意是名词,赤黄色贵重矿物、国际货币标准。引申义是名词,铜铁等带阳电性元素的物质、货币钱财;形容词,最具价值的、宝贵的。
2、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高且见功夫;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性显得相对不足。
4. 声字的草书怎么写
不同类型的声字草书写法如下:声 (声 ) shēng 【名】 1、(形声。
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
本义:声音;声响) 2、同本义〖sound;voice〗 3、声,音也。——《说文》 4、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礼记·乐记》 5、声依永律和声。——《虞书》 6、凡声阳也。
——《礼记·郊特牲》 7、苍蝇之声。——《诗·齐风·鸡鸣》 8、有闻无声。
——《诗·小雅·车攻》 9、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柳宗元《永州八记》 10、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1、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孟子·梁惠王下》 12、又如:声叉(声音不正常);声嘶(声音破哑);声如洪钟(形容人语音响亮,有如大钟的声音);声振林木(形容歌声的高亢清远,足以使林木摇动);声动梁尘(形容歌声洪亮动人) 音乐;诗歌〖music;poet〗 1、不大声以色。
——《诗·大雅·皇矣》 2、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声音不足听于耳与?——《孟子·梁惠王下》 4、又如:声色货利(音乐、女色、货物、财利。
泛指旧时统治阶级所追求的物质享受);声诗(乐歌);声尘(音乐)。又专指古代指挥作战的钲、铙、鼓等乐器的声音 5、变非声章,弗能移也。
——《国语》 6、声望,声名(名声)〖reputation〗 7、文王有声。——《诗·大雅·文王有声》 8、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离娄下》 9、臣闻古人有辞天下而无恨色者,臣闻其声,于王而见其实。——《吕氏春秋·过理》 10、又如:声气(名声;名气);声名煊赫(名声显赫);声芳(美好的声名);声施(名声流传);声烈(显赫的名望);声名人(有名望的人);声位(声望与地位) 口信;消息;传说〖information;news〗 1、界上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汉书·赵广汉传》 2、又如:声传(传闻之事);声论(犹舆论);声闻(音讯,讯息) 3、声威;声势〖renown;prestige〗 4、声威天下。
——《战国策·齐策》。注:“势也。”
5、又如:声教(声威与教化);声焰(声势气焰);声振寰宇(名声威势振动天下。形容声威极盛);声乡(犹声势);声张势厉(声势煊赫);声势重灼(声威气势逼人);声势赫奕(声威气势盛大显赫);声势汹汹(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
多含贬义) 6、汉字的声调〖tone〗。如:声病(诗、词、曲的声调、平仄,不合于规定的律则、标准);声颡(腔调);声律(诗赋文章的声韵与格律);声比(音调相谐);声文(泛指音调);声曲(音声曲调);声度(犹声调);声客(犹言声调) 言语,口音〖speech〗 1、与人罕言,语类楚声。
——明·魏禧《大铁椎传》 2、又如:声嗽(言语) 指汉字的声母。汉字字音的一部分,指一个汉字音节开头的音(initialconsonant(ofaChinesesyllable) 声 shēng 【动】 发声〖makeasound〗。
如:不声7a64e59b9ee7ad9431333431336662不响;声张(作声;张扬);声哄(哄闹);声咳(咳嗽声);声唤(呻吟,因痛苦而叫喊);声屈(喊冤) 声称,宣扬〖claim〗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2、又如:声云(犹声言);声兵(宣布出兵);声述(声明陈述);声叙(明白陈述) 3、吟咏;乐歌〖sing〗。
如:声伎(指歌舞等技艺) 听〖hear〗 目不得而色,耳不得而声,口鼻不得而臭味。——清·谭嗣同《仁学》 1、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time〗 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又如:几声抽泣;几声鸟鸣。
5. 爱字的钢笔楷书怎么写
爱 硬笔楷书写法:
爱 瘦金体写法(繁体):
爱 瘦金体写法(简体):
6. 勇字行书写法
“勇”字的行书写法请见上图。
勇,yǒng;勇者,气也。气之所至。力亦至焉。心之所至。气乃至焉。故古文勇从心。
具体释义如下:
一、(本作勈,或作恿。形声。从力,甬( yǒng)声。从力,与力气有关。本义:果敢,胆大)
二、同本义
1、勇,气也。--东汉·许慎《说文》
2、无拳无勇。--《诗·小雅·巧言》
3、勇志之所以敢也。--《墨子经上》
4、勇,文之帅也。--《国语·周语》
5、知死不辟,勇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6、勇于就死。--清·林觉民《与妻书》
7、若素名勇。--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8、兴甚勇。--《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9、勇而多艺。--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三、又如:忠勇(忠诚而勇敢);英勇(勇敢出众);勇悍(勇敢强悍);勇烈(勇敢猛烈);勇夫(勇敢的人);勇功(勇敢作战立下的功劳);勇沉(勇敢沉着);勇果(勇敢果断)
四、勇猛;凶猛
1、勇悍果敢,取众率兵,此下德也。--《庄子》
2、勇,天下之凶德也。--《吕氏春秋·论威》
3、每战,常陷陈却敌,勇冠腾军。--《三国志》
五、又如:神勇(形容人非常勇猛);骁勇(勇猛);勇鸷(勇猛强悍)
7. 乾字的行书怎么写
乾字的行书写法如下:
乾字的基本解释
乾[qián]
1. 八卦之一,代表天 :乾坤(“坤”,代表地)。
2. 旧时称男性的 :乾造。
乾[gān]
见“干”。
相关组词:
乾坤、乾隆、乾矢 、乾大 、乾雨 、乾昧、乾僵、乾陀、乾急 、乾结、乾刚、乾灵、乾岗 、乾漠等。
字形演变: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 乾,上出也。从乙,乙,物之达也;倝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 乾,阳气向上升腾。字形采用“乙”作边旁;乙,表示无所不往;采用“倝”作声旁。
相关词汇解释:
1、乾坤[qián kūn]
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指天地或阴阳两个对立面。
2、乾隆[qián lóng]
清高宗的年号。
3、乾大[qián dà]
方言。干爹,义父。
4、乾雨[qián yǔ]
指雪。唐 李咸用《大雪歌》:“同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
5、乾昧[qián mèi]
传说中的山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简体的声字楷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