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术教练的教案怎么写
学习
目标
1. 使学生知道通过科学的武术练习,可以使人具有健美的体形和坚韧勇敢的品质
2. 学生能掌握本次课所学的动作以及与眼神的配合
3. 激励学生乐于重复练习
学习内容
1. 长拳基本功练习
2.套路组合
场地
器材
大操场
过程
学习安排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组织与要求
导入
热身
1. 课堂常规
2. 准备活动
1. 按指定地点集合
2.集体做准备活动
1. 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安排见习生活动
2. 指导学生做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要做充分,使身体充分活动起来
学习
与
体验
一.步型
1. 马步
2. 弓步
3. 虚步
4. 仆步
5. 歇步
二.动作组合
1. 对拳
2. 上步对拳
3. 跨步引掌
4. 弓步撩掌
1. 按要求认真把动作做到位,动作特点要记住
2. 先看老师示范动作,然后记住动作名称。
3. 分组练习,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1. 先做示范,然后对每个动作进行讲解,并对学生不规范的动作进行及时纠正
2. 弄清动作的方向路线——掌握动作姿势步型的准确和工整——要使动作贯串完整——分析动作的劲力,节奏,精神,眼法等技巧
先集体看示范动作,听讲解。然后分解示范,在学生掌握基本动作后再分组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身心
放松
二十一步舞
成体操队形站立,进行放松练习
提示学生放松进行
体育委员带领,自主完成
课后
总结
庄浪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体育活动教案
武术课教案(一)基本手型
教学内容:
1武术基本手型 2游戏:通过封锁线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站立时的正确身体姿势,养成良好的身体习惯。
2、初步学会武术三种基本手型,发展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和柔韧性,激发对中华传统武术的兴趣和认同感。
3、感受游戏的快乐
重点:正确掌握基本手型。
难点:体验身心疲劳时的感受并能积极克服
教学内容 :
一、课堂常规
1整队,报告人数。 2上课,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 集合静齐快。
二、学习武术基本手型
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
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勾:五指第一指节捏握在一起,曲腕。
拳 掌 勾
口诀:
2. 武术第一堂课教案怎么写
搞任何工作都应有高度的计划性,教学工作也不例外.只有按照计划进行,才能克服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教学工作中的课时计划;即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它关系到一节课的具体安排和教学质量.因此,如何e69da5e887aa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1313861编写好教案则应是每一位教师都十分重视的问题. 一、教案的作用及写好教案的意义 1.是教学活动的依据 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要深刻透彻地理解,并能牢固地记忆和熟练地掌握;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掌握规定的基础知识、技能、技巧的基础上,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类推到有关问题中,去理解、分析、解决新的问题.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就要在授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物理教学过程的具体特点,设计出合乎客观规律性的教学方案,遵循教学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如果不认真书写教案,教学过程中必然目标模糊、心中无数、要求不当、随心所欲而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认真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教师编写教案是一个研究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学生及教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物理学的知识体系、学生学习物理的状况(接受水平、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而且要按照大纲的精神,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材特点,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深广度,特别是要以整体为背景,分析各部分教材的特点,明确教材的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知识的价值功能,酝酿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 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只有下功夫,刻苦钻研、持之以恒,铢积寸累,在教案编写过程中,教学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3.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编写教案是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过程.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通过合理的方式把以教材为主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如何做到合理地传授是编写教案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不断地认真探究物理学本身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业水平及其认知规律,优选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因此,认真编写好教案,对于教师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一)编写教案前的准备工作 1.钻研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的 在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广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般应包括知识方面、智能方面、思想教育方面. 课时教学目的要订得具体、明确、便于执行和检查.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制定教学目的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素质、教学手段等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考虑其可能性. 2.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在钻研整个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及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关键性的知识,学生理解了它,其它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说教材重点才重要,其它知识就不重要.所谓难点是相对的,是指学生常常容易误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难点.写教案时,主要考虑这样几类知识常常是学习的难点:①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②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③现象复杂、文字概括性强的定律或定理.④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阐述的知识.⑤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识.⑥数学知识运用到物理中而造成困难的知识. 3.组织教材,选择教法 根据教学原则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设备条件来组织教材考虑教法,初步构思整个教学过程.教材的组织是多种多样的,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但不论是那一种结构都必须围绕中心内容,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贯穿重点,确定讲解的层次和步骤.同时,在选择教法上,还必须充分重视考虑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4.设计数学程序及时间安排 对于上课时如何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题;新授课的内容如何展开;强调哪些重点内容;如何讲解难点;最后的巩固小结应如何进行等程序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时间问题,都应在编写教案前给予充分的考虑. 5.设计好板书、板画 板书、板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板书的设计可以从钻研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入手,也可以从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 (二)教案的一般内容和要求 1.教案的内容 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样,内容详略也不一,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写简案,新教师要写详案.一般说来,教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课题(2)教学目的(3)课时分配(4)授课类型(5)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6)教学手段、教具(7)教学主要方法(8)教学过程。
3. 武术第一堂课教案怎么写
搞任何工作都应有高度的计划性,教学工作也不例外.只有按照计划进行,才能克服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教学工作中的课时计划;即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它关系到一节课的具体安排和教学质量.因此,如何e69da5e887aa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1313861编写好教案则应是每一位教师都十分重视的问题. 一、教案的作用及写好教案的意义 1.是教学活动的依据 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要深刻透彻地理解,并能牢固地记忆和熟练地掌握;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掌握规定的基础知识、技能、技巧的基础上,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类推到有关问题中,去理解、分析、解决新的问题.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就要在授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物理教学过程的具体特点,设计出合乎客观规律性的教学方案,遵循教学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如果不认真书写教案,教学过程中必然目标模糊、心中无数、要求不当、随心所欲而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认真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教师编写教案是一个研究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学生及教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物理学的知识体系、学生学习物理的状况(接受水平、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而且要按照大纲的精神,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材特点,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深广度,特别是要以整体为背景,分析各部分教材的特点,明确教材的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知识的价值功能,酝酿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 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只有下功夫,刻苦钻研、持之以恒,铢积寸累,在教案编写过程中,教学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3.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编写教案是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过程.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通过合理的方式把以教材为主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如何做到合理地传授是编写教案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不断地认真探究物理学本身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业水平及其认知规律,优选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因此,认真编写好教案,对于教师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一)编写教案前的准备工作 1.钻研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的 在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广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般应包括知识方面、智能方面、思想教育方面. 课时教学目的要订得具体、明确、便于执行和检查.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制定教学目的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素质、教学手段等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考虑其可能性. 2.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在钻研整个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及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关键性的知识,学生理解了它,其它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说教材重点才重要,其它知识就不重要.所谓难点是相对的,是指学生常常容易误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难点.写教案时,主要考虑这样几类知识常常是学习的难点:①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②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③现象复杂、文字概括性强的定律或定理.④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阐述的知识.⑤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识.⑥数学知识运用到物理中而造成困难的知识. 3.组织教材,选择教法 根据教学原则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设备条件来组织教材考虑教法,初步构思整个教学过程.教材的组织是多种多样的,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但不论是那一种结构都必须围绕中心内容,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贯穿重点,确定讲解的层次和步骤.同时,在选择教法上,还必须充分重视考虑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4.设计数学程序及时间安排 对于上课时如何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题;新授课的内容如何展开;强调哪些重点内容;如何讲解难点;最后的巩固小结应如何进行等程序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时间问题,都应在编写教案前给予充分的考虑. 5.设计好板书、板画 板书、板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板书的设计可以从钻研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入手,也可以从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 (二)教案的一般内容和要求 1.教案的内容 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样,内容详略也不一,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写简案,新教师要写详案.一般说来,教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课题(2)教学目的(3)课时分配(4)授课类型(5)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6)教学手段、教具(7)教学主要方法(8)教学过程(9)板书和板画的。
4. 武术南拳教案怎么写
学习
目标
1. 使学生知道通过科学的武术练习,可以使人具有健美的体形和坚韧勇敢的品质
2. 学生能掌握本次课所学的动作以及与眼神的配合
3. 激励学生乐于重复练习
学习内容
1. 长拳基本功练习
2.套路组合
场地
器材
大操场
过程
学习安排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组织与要求
导入
热身
1. 课堂常规
2. 准备活动
1. 按指定地点集合
2.集体做准备活动
1. 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安排见习生活动
2. 指导学生做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要做充分,使身体充分活动起来
学习
与
体验
一.步型
1. 马步
2. 弓步
3. 虚步
4. 仆步
5. 歇步
二.动作组合
1. 对拳
2. 上步对拳
3. 跨步引掌
4. 弓步撩掌
1. 按要求认真把动作做到位,动作特点要记住
2. 先看老师示范动作,然后记住动作名称。
3. 分组练习,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1. 先做示范,然后对每个动作进行讲解,并对学生不规范的动作进行及时纠正
2. 弄清动作的方向路线——掌握动作姿势步型的准确和工整——要使动作贯串完整——分析动作的劲力,节奏,精神,眼法等技巧
先集体看示范动作,听讲解。然后分解示范,在学生掌握基本动作后再分组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身心
放松
二十一步舞
成体操队形站立,进行放松练习
提示学生放松进行
体育委员带领,自主完成
课后
总结
庄浪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体育活动教案
武术课教案(一)基本手型
教学内容:
1武术基本手型 2游戏:通过封锁线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站立时的正确身体姿势,养成良好的身体习惯。
2、初步学会武术三种基本手型,发展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和柔韧性,激发对中华传统武术的兴趣和认同感。
3、感受游戏的快乐
重点:正确掌握基本手型。
难点:体验身心疲劳时的感受并能积极克服
教学内容 :
一、课堂常规
1整队,报告人数。 2上课,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 集合静齐快。
二、学习武术基本手型
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
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勾:五指第一指节捏握在一起,曲腕。
拳 掌 勾
口诀:
5. 武术基本动作名称都有什么
一、手型(一)拳 (二)掌 (三)爪二、步型(一)弓步 (二)马步 (三)仆步 (四)虚步 (五)歇步三、手法(一)冲拳(二)推掌(三)架拳(四)亮掌(五)贯拳(六)砸拳(七)顶肘(八)盘肘四、步法(一)上步(二)退步(三)盖步(四)插步(五)击步(六)弧行步五、腿功(一) 压腿 1、正压腿2、侧压腿3、后压腿4、仆步压腿(二) 搬腿1、正扳腿2、侧扳腿3、后扳腿(三) 劈腿 1、竖叉2、横叉(四) 控腿六、腿法(一) 正踢腿脚 (二) 侧踢腿 (三) 外摆腿 (四) 里合腿 (五) 单拍脚(六) 弹腿 (七) 蹬腿 (八) 侧踹腿 (九) 前扫腿 (十) 后扫腿七、跳跃(一) 大跃步前穿 (二) 腾空习脚 (三) 旋风脚 (四) 腾空外摆连(五) 旋子 (六) 侧空翻 (七) 转体360º/720º八、平衡(一)提膝平衡 (二)燕式平衡 (三)望月平衡 (四)侧身平衡 (五)仰身平衡 (六)侧控腿平衡。
6. 武术新生教学方案
大哥这问题真是简洁,但不够明了啊。
小弟就自作主张默认你是教青少年儿童新生学习国标武术长拳开始吧。假如我来上开头的这几节课:(热身活动略)队列(立正、跨立、并步)。
手型拳拳的握法;抱拳;冲拳;及常见的拳的用法,适当练习一下,增强印象。掌掌型;及用法(比如,收掌;推掌;砍掌;亮掌)抱拳礼拳、掌结合练习勾勾型;练习:不同方向的各自勾手。
3. 步型弓(略)马(略)仆(略)虚(略)歇(略)4. 五步拳(略……)方式:可以口令指挥,同时做。做得不好的及时纠正。
做得好的及时表扬。学生可以轮流当小老师评价大家做得好不好。
略……。
7. 求跆拳道初级教学的教案最好详细一点,能分成4个课时
首先得说一下,我是给道管带过课的,对于象武校和体育学院等的教案没有经验,我的回答是我在道馆的一些教学经验。
跆拳道礼仪为首,进入道官向国旗行礼,向教练和长辈敬礼。
开始训练之前活动关节,热身慢跑等,大概需要十五到二十分钟,热身时间可以延长用来做些游戏,当然,如果学员较多可以分两组做游戏,场地一般不会出现不够的情况吧?
热身之后呢就是正式的训练了,首先是对学员身体素质的训练,这块训练内容的组织很重要的,首先要考虑学员的积极性,但大多数能练习跆拳道的学员都是很喜欢运动、喜欢武术的,所以他们对自己也会有一定的要求,那我们怎么调动学员的进取心和积极性呢?
首先说训练方式啊,无论场地是正方形还是长方形的,只要不是圆形三角形就好,学员排队站在场地底端,队头在底端的一角,以最快的速度向斜对角冲刺,到场地中央做要求做的动作,然后绕一圈回到队尾以免影响其他学员的动作。那在场地中间做的动作就很重要了,从一些小的动作开始,比如空中转体,空中扭胯,每个学员的素质不同,打头的学员一定要有一定的基础,给后面的新老学员做示范,但千万不可把所有优秀学员都放在最前面,这样后面的学员就没什么积极性可言了,他们只会有自卑感,很容易放弃练习。这时候就应该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了,比如前滚翻后滚翻,第一次我们要求所有学员前滚翻,第二次,我们就要求可以做前空翻的就做前空翻,可以前手翻的就前手翻,不能前手翻的,我们也要鼓励他们,教他们怎么做,实在不行的,就前滚翻,在做动作的时候学员们自然会对每一个人都做对比,他们会愿意尝试的。
身体素质训练结束后就开始压腿了,看到自己不知道努力压的,就由教练帮忙好了,哈哈。
压完腿就是腿法步法拳法等的训练,由学员或者教练拿脚靶,这时候的训练内容就很多了,想了解的话还是追问吧,我怕写太多字你看不过来!
腿法等训练的时间要好好把握,偶尔可以短一些,留时间来给学员实战,如果没有实战的话就用来做做力量训练了。暂时说这么多吧
8. 教案怎么写
舞蹈教案
一、舞蹈教育的定义:
舞蹈是一种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和姿态,来表达思想意志和情感的艺术。於现代要追溯他的起源,可言舞蹈的起源和生命的起源是相随的,是故自有了生命即有了舞蹈!
舞蹈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透过肢体及多元艺术的整合,使人体再情境中舞出其思想、愿望、祈许,甚至是喜、怒、哀、乐,更在舞作中寄於心灵及情感之流露与舒发。
你可曾看过林怀民老师的「唐山过台湾」、「焚松」吗?可曾看过原住民的丰年祭吗?跳过土风舞吗?看过芭蕾舞剧的「灰姑娘」、「天鹅湖」、「罗密欧与茱丽叶」吗?这些脍炙人口的舞码,无非是阐述著人与己、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种种思想、情感、意义与寄托,也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文思想与艺术发展。
二、推展舞蹈教育的省思:
早期我国在智育挂帅的升学浪潮中,舞蹈的学习只能依附在体育科,亦或在可有可无的状态下,以致於舞蹈的推行窒碍难行;而今我教育随著资讯多元化及教育的改革之下,我政府推行九年一贯课程亦重视多元智慧的成长,将艺术与人文纳入课程领域中,可言是教育上的一大突破。
反观健康与体育领域将舞蹈教材编入课程,以舞蹈创作、武术、土风舞、民族舞蹈及古典芭蕾基本技巧均编入教材,但现况舞蹈师资严重不足及教育体制中教师教学自主的状态下,对舞蹈教育的启发与深耕更难以普及(除舞蹈资优班除外)。但是舞蹈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用身体的动作将意识的内涵加以具体表现,外取诸物、进取诸身、开拓思想、粹炼情感并融合艺术完整而充实的表现出来,若於教学中能将舞蹈教育融入教学及普遍推展,相信对学习者的艺术内涵之养成与德、智、体、群、美之人格发展定能发挥教育的意义。
贰、浅谈舞蹈的基本动作之元素
舞蹈乃透过身体的动作来诠释主题,所以动作可说是舞蹈的生命之一,而动作的表现是否能纯熟地将意像表现出来,其力学的应用与技巧的训练是不可或缺的。舞蹈的动作千变万化,在力量、速度、重心、平衡与协调……等要素能不能在表现中有好的适能展现则视平时的课程之养成。
一、构成动作的要素:
(一)、1. 力量:(1)内力-肌肉收缩。
(2)外力-地心引力、摩擦力、阻力、地面反作用力。
2.速度:移动方向与快慢的节奏。
3.重心:举凡舞蹈动作均需与地心引力做抗衡,所以重心应用需靠杠杆原理的技巧来改变身体重心。
4.平衡:身体受地心引力的影响,得靠身体某部位有相等於於重力的力量,向相反的方向发生作用,身体才能保持原有姿势而维持平衡。
(二)、动作与时间的相关系:
1. 与音乐的相关性:舞蹈与音乐被誉为姊妹艺术,因为此两种艺术均能直入人心,虽然舞蹈不完全需要音乐,但音乐却能赋於舞蹈的无限意境,诚如哲学家柏拉图所言:「人如果没有音乐,就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一般」,足见音乐对舞蹈的重要性。
2. 动作与韵律的关性:韵律又称节奏,是构成舞蹈动作要素之一,舞蹈的韵律性是由音乐构成的(亦有舞蹈家尝试无音乐性的舞蹈),而舞蹈意涵则端赖动作的轻快、激昂、消沉、缓慢、飞扬……等扣人心弦,所以如要在舞蹈教学中养成学习者肢体的韵律感,音乐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