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幼儿在家自制教玩具的通知怎么写
一般3岁以下的孩子,是不会分享的。
1岁多,孩子开始慢慢建立物权的概念,他们知道有些东西是我的,属于我的东西要牢牢看住。一岁多的孩子,朦朦胧胧的物权中,他们其实还不能清晰的分辨出到底什么是属于我的。
所以,有时候,他们会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觉得是我的,或者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也看做是我的,要保护好,不能让别人拿走。这个时候,家长要明确孩子物权,这个到底是谁的,如果是孩子的,要让孩子做主,不能强迫孩子分享。
如果这个时候强迫孩子分享,会模糊孩子的物权概念,孩子以后可能会不能维护自己的财产,或者孩子成人后,会变得很小气。当然,不能强迫孩子分享,但是家长可以教会孩子一些交往的方法,比如交换等方法。
如果东西不是孩子的的,也要告诉孩子,这东西不是你的,是那个哥哥的,只有哥哥才有权做主。如果你想玩,要去和哥哥商量,或者用你的玩具交换,或者等待……这个年龄的孩子,学习分享的最初的阶段是交换,不能强求孩子分享。
2.小朋友分享玩具,家长感言应该怎么写
1、关心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做孩子的良师益友,通过言传身教和榜样的作用,加强孩子的品德教育。在家营造学习向上的氛围,增强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单位营造争先创优的氛围,取得成绩和孩子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增强孩子勇争上游的信念,从小树立高起点的奋斗目标。
2、以平等的身份多和孩子沟通,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控孩子学习、生活动向,帮助孩子学会总结,积极正面的鼓励是孩子学习最大的动力,在沟通中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求学观。社会竞争机制的无处不在告诫孩子要从接受竞争到适应竞争到勇于竞争,树立向强者挑战的决心。
3、对孩子的问题要防微杜渐,及时发现,提前预防,尽早帮助孩子分析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厌学、畏难、松懈或是骄傲自满的情绪,这可以贯穿在每天的沟通和交流中解决。
3.关于与同学分享玩具的作文
小时候,只知道分享玩具,食品才是最好的,渐渐长大了,才知道,精神上的分享才是最为快乐的!
前几天,我得到了“沪港杯”现场写作小能手邀请赛的一个奖杯。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把红盒子打开,里面的奖杯在阳光中泛出五彩缤纷的色泽,杯体内的银字清晰可见。外婆外公看了,顿时眉开眼笑,不停地夸我,我心里像灌了蜜一般甜,随后他们又十分郑重地把奖杯摆来摆去寻找最佳位置……待我做完了一半作业,妈妈回来了,我立刻把奖杯拿出来给她看,妈妈笑了,她先表扬了我几句,又跟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今天看到了这个奖杯,我是肯定你在作文方面出色的。但希望你在今后每一个比赛中都能有如此成绩!”我连连点头。
我知道,今天自己并不是在物质上做了一次简单的分享,而是在精神上分享着喜悦,成功的喜悦。这种看不见的分享往往能深刻地在人心中萌芽,让别人多一倍享受自己贡献的快乐。
精神上的分享和物质上的分享是不同的,我想起了培根的名言: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是啊,用自己的成功让他人快乐,难道不是种了不起的分享吗?
4.关于什么的通知怎么写
一、概说 通知是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传达指示、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布置工作与周知事项时所用的一种下行公文,有时也是告知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的平行文种。
二、写法 (一)发布性通知 法规性文件经有关部门制定以后,需要用通知的形式予以发布。这类通知的正文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件的由来;二是文件名称;三是希望和要求;四是附件。
(二)指示性通知。上级单位向下级单位对某一项工作的布置、要求、意见等往往用通知的形式传达。
这种通知带有指令性,必须有根据、有目的、有任务、有要求。(三)传达性通知。
这种通知带有指示性、规定性,多用于上下级之间,职能部门与有关部门之间。对通知中的有关精神,必须遵照办理、贯彻执行。
在写法上,一般是先交代问题的来龙去脉,再讲有关指示、意见、规定等,最后谈希望或要求。(四)转发和批转性通知。
上级或同级的来文要传达到下属单位贯彻执行,需要用通知的形式,这种通知叫转发型通知。其写法一般有二种:其一是照转照发。
其二是除转发文件以外,再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和希望。上级领导部门转发下属单位的来文,如报告、请示、意见等所用的通知称为批转型通知。
有的照批照转,有的加些指示性的意见。(五)会议通知。
会议通知要求以极其简短的文字,写明会议名称、目的、内容(日期、时间、地点、出席对象以及对出席者的要求等)。(六)任免通知。
即上级机关对于所任免的人员需要用通知行文任免和聘用。有的行政机关负责人的任免,除向规定范围发通知外,还要向社会公布。
三、通知的结构和书写要求 各种类型的通知各有不同的写法。以下介绍各类通知标题和正文的一般写法:1.标题。
通知的标题有完全式和省略式两种。完全式标题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齐全的标题,省略式标题则根据需要省去其中的一项或两项。
省略式标题有如下三种情况:(1)省略发文机关。如果标题太长,可省略发文机关。
如“关于县级市经济管理权限的通知”,这个标题便省略了发文机关。省略发文机关的标题很常见。
如果是两个单位以上联合发文,不能省略发文机关。(2)省略多余的“关于”和“通知”字样。
发布性和批转性通知的标题由“发文机关+发布(批转、转发)+被发布文件标题+通知”构成。被发布、批转、转发公文为法规、规章时,一般应加上书名号,有时由于被批转、转发公文标题中已有“关于”和“通知”字样,或者被批转、转发的公文标题比较长,这时,通知的标题一般可保留末次发布(批转、转发)文件机关和始发文件机关,省略去多余的“关于”和“通知”字样。
否则,就会出现一个标题中有多个“关于”和“通知”的现象,显得很长,读起来也拗口。如:“**县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发人事部关于***同志恢复名誉后享受**级待遇的通知〉的通知》”。
这个标题有四个层次,用了三个“关于转发”,两个“的通知”,很不顺口。可把这个标题简化为“**县人民政府转发人事部关于***同志恢复名誉后享受**级待遇的通知”。
至于被省、地区等转发过的内容,可在转发意见中交待清楚。(3)省略发文机关和事由。
如果通知发文范围很小,内容简单,甚至张贴都可以,这样的通知标题可以省略发文机关和事由,只写文种“通知”二字。2.正文。
通知的正文主要包括原由、事项、要求三部分。主体在事项部分。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通知正文的写法:(1)指示性通知的写法。指示性通知的正文,一般先写发文的原由、背景、依据;在事项部分,或写发布行政法规、规章制度、办法、措施等,或写带有强制性、指挥性、决策性的原则(或指示性意见)、具体工作要求等。
指示性通知的事项,一般具有影响面较大、比较紧急和有一定的政策性的特点。(2)批示性通知(批转、转发性通知)的写法。
批转与转发性通知正文写法大体相同。可以把这两种通知称为“批语”,把被批转、转发的文件看做是通知的主体内容。
批语的内容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1)说明批转的目的或陈述转发的理由;2)对受文单位提出贯彻执行的具体要求;3)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补充性的规定。用通知批转或转发下级机关、不相隶属机关和上级机关的公文时,对被批转和转发的文件已起到了一种公布、认可或推荐的作用。
从构成上看,这种通知由批语部分和批转或转发文件组成,批语和被批转或转发文件都不能单独作为一份文件。如果批语脱离被批转或转发文件,没有实际依托内容,不能单独行文;如被批转或转发文件离开批语则不能纳入通知的内容,不能体现发文单位的意图,没有批语予以和合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