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学会赞美》老师要写下来,怎么写
教学目的: 1、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知道怎样赞美别人,在情境中培养学生赞美别人的能力。
2、通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使学生懂得赞美别人除一定要真诚外,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 3、通过生活情景再现,使学生了解赞美别人还要会发现别人的长处,感受别人的优点。
教学准备: 创设情境所需要的道具:盘子、菜肴、作文本、幻灯及书写场景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话,引入赞美 师:同学们今天真精神,一双双眼睛专注地看着老师,眼神里写满了对老师的尊敬与对知识的渴求;一个个小胸挺得直直的,像春日里一株株迎风而长的小树苗。
从你们的神情中老师看得出来,你们是积极向上的,你们的集体是优秀的。作为你们的新朋友,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师:我看到同学们听了刚才我说的一番话后更有精神了,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老师对我们的行为习惯进行了赞美。
师:能谈谈你听到赞美以后心里的感受吗? 生:我觉得受到赞美,心里很舒服。 师:赞美能让人心里感觉舒适。
还有哪位同学想说? 生:老师赞美了我们,我们比刚才坐得更端正了。 师:赞美还能让人产生新的动力,表现得更加出色。
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赞美可以让平凡的生活变得美丽,赞美更可以激发人的自豪感和上进心。难怪金诺方要说,赞美是所有声音中最甜蜜的一种。
二、创设情境,学会赞美 1、师:同学们,你们会赞美别人吗?(生:会)好,老师想先为大家表演一个小节目,请大家看一看应该怎么去赞美别人。(拿出道具——装满菜的盘子放在桌上) 2、预设表演,课堂再现 师:课前,老师在咱们班招聘了几位小演员,他们在节目中将饰演我的儿子或女儿。
来,先请小演员给大家见见面。(三位学生上讲台,与师简单交流) ⑴、师:现在,表演开始。
如果你回到家,看到劳累的妈妈已经烧好了几盘可口的菜,你会怎么对妈妈说?(教师表演将烧好的几盘可口的菜端上桌,并不停地用袖子擦汗,用手捶背) 生一:(大大咧咧)老妈,今天你又烧好吃的菜啦!瞧你忙得跟啥样是的,放那儿吧,等我爸回来让他做去!(边说边用手拿菜吃) 请同学们对刚才这位同学的赞美作出评价。生评价后师小结:赞美别人,一定要真诚。
不能像这位演员演的小朋友一样,其实他是在赞美妈妈,可妈妈听了很不舒服。我们再来看看女儿表演得怎样? ⑵、生二:(闻闻菜,带夸张)啊,亲爱的妈妈,这可真是世界上最香最香的菜了!你为了我这么辛苦,你太伟大了,你是世界上最最最好的妈妈! 生评价后师作出小结:赞美一个人看起来简单,其实学问可大着呢!既要发自内心,真诚赞美,但也不能言过其实,否则就是说奉承话了。
再来看下一位同学的表演,看看他能不能把赞美语说得更好? ⑶生三:(表情真诚)妈妈你好,我回来了!(看看桌上的菜,又看看劳累的妈妈,心疼并感激地说)妈妈,您太辛苦了!工作了一天,回到家还要烧这么多好吃的菜,真是我的好妈妈!(说完拿来凳子让妈妈坐下,并帮妈妈捶背) 生评价后师小结:通过观看刚才的表演并评价,我想大家都明白这么一个道理:其实赞美别人,要发自内心,显得真诚,并恰如其分。就像吹气球一样,太小不好看,太大容易炸。
现在,老师想请我们大家也来表演这个节目,让你们自己组内组合,看看你有没有学会赞美别人。 (生生互动,进行练习。
师巡视指导,并选出几个表演小组) 3、请几对同学演完后,学生评价最佳,师小结:刚才几位同学的表演一个比一个精彩,其他同学也能对他们的表演做出正确的评价。通过刚才的练习,老师看出来了,咱们班的同学很会赞美别人,懂得赞美别人要发自内心,语言要显得真诚。
三、联系学习,运用赞美 1、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同学也是值得大家赞美的。课前,你们的老师给了我一些优秀的作文本。
我认真看完了以后,感觉咱班的学生真是了不起,值得赞美。所以就想把它们发给同学,请你找找同学作文本中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地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他们。
请大家先看一看,再练习说一说。(发作文本,每组一本,生翻看后练习说) 2、请同学进行赞美。
教师适时引导:赞美除了用语言外,还有很多方式。一个赞赏的眼神,也会给人极大的鼓励与满足,一个“OK”的手势,也会使人心领神会。
要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对别人进行赞美,这样被赞美的人会感觉更开心,更有动力走向新的成功! 3、生练习用不同的方式赞美同学的优秀作文,师给予鼓励。 四、走进生活,实践赞美 1、师:赞美,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可以有不同的方式。
但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赞美别人,这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很高兴地看到,刚才大家对同学的优点能发自内心去赞美,这更能说明咱班同学习心灵的美好。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值得我们去赞美。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有一个会感受美的心灵。
2、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三个生活场景(出示幻灯片),请选择一个你感熟悉的场景,与同桌或自愿组合,表演出来。如果你觉得这些都不足以表现出你心中的赞美,那么,也可以把自己曾经。
2.口语交际学会赞美,老师怎样赞美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能力,循序倾听,是一种礼貌,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
倾听,不仅要求听别人讲话要用心,要细心,还要“会听”,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的话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说话的要点,到了高年级,还要能听懂“话中话”,体会人家说话中的内在含意。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老师要经常提醒小朋友注意听别人讲话。
特别在低年级课堂上,小朋友的表现欲很强,经常只顾说自己的,都希望把自己想到的说给别人听,而忽略了听别人讲话,造成说的热闹却听不明白的场面。因此,学生不仅要会说,还要会听。
听也是一种本领,也要训练。经过不断地学习与尝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一、适时激励,营造倾听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有效的激励会让学生积极地倾听。
如引入交际训练话题时,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带有激励性的导语:今天的口语交际课,我们不仅要评出说得最好的同学,老师还要和同学们进行一场比赛,看谁听得最认真,能把同学的话听明白,还能指出不足之处。老师要奖给听得最认真的同学一面小红旗。
小学生最喜欢被表扬,喜欢得到小红旗、小红花之类的奖品,进行口语交际时,说的同学会用心说,听的同学也能认真倾听。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还有利于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上课时,教师适时对认真倾听的学生给予表扬、奖励,以此来引导学生认真倾听 二、创设环境,养成倾听习惯 当活动取得成功、愿望得到实现时,学生会感到满足和兴奋,引发出一种继续得到满足的需要,产生进一步参与的动机和兴趣。因此,在课堂上还要不断创设相应的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倾听的情绪体验,由易而难,逐步上升,从而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如在《我该怎么办》的口语交际课中,我先创设情境:最近,许多家长向老师反应小朋友们在家里懂事多了,做了许多家务事,会关心、尊敬长辈了。
老师真替你们高兴。但有一位同学最近却遇到了困难,想请同学帮助他,大家愿不愿意帮助他呀?再提出听的要求:真想帮助同学要仔细听听他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再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他呢?然后播放预先准备好的录音,学生听完后要求学生讲一讲:父母为什么不让他做家务?怎样才能说服父母?此时,要适时表扬那些专心听话,把别人的话听清楚、听完整的同学,促进学生养成专心、耐心的听话习惯。
继而,要求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讨论怎样劝说父母让他做家务,再请几位同学上台演一演。表演时可以互换角色,评一评谁表演得好?以此要求学生养成边听边想的习惯,培养学生判断识别能力 三、调动感官,做好倾听准备。
喔 顺便说一下,几天前帮我指导的ABC天卞英语的老师要我明白,事实上要掌握好英语应该是不费力地~必然具有符合的学习空间与熟练口语对象 老师水平是关键,口语纯正非常重要,持续天天口语交流,一对一针对性教学才会有很.好.的进步效率!完成课堂后仍要重复温习课后录音反馈 帮助加强记忆..实在是真的无口语交谈的人 就去可可或BBC取得课余教材阅读 多用耳听、眼观、嘴动、脑想,很快的语境就培养起来 学习效益是必定最佳的。
3.口语交际怎么写好作文
人类的语言是以两种形式存在着,一种是书面语形式,一种是语音形式;文章的形成也是同样的道理,通常认为是以书面语的形式呈现的文章,其实它又以口语的形式呈现着.宽泛地说,人们的口语交际也是文章形式之一种,文章有意旨、有情感、有首尾,口语交际何尝不是如此?将口语交际尤其是正规场合的口语交际的话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对话体的文章.所以口语交际与文章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说它本来就是文章大家族中的一员. 然而,口语交际与文章读写之间又是相互影响、互为借用的,正如前文所说,口语表达的流利有利于书面语表达的迅捷,书面语表达的规范有利于口语表达的高雅.可能有人说,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善口语,却长于书面语;有的人口语夸夸其谈,其书面语却笨拙得很,他们不是也能发挥各自所长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吗?这种情况确实不少,但是,在当今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全方位的,既要能说又要能写,既要能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又能与人合作共事,今天的人才,尤其是年轻的人才,如果不这样的要件,只是单方面的凭借自己某一方面的才干,在社会上、在工作上是难有很大的发展前途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自己变成口语交际和文章读写的通才、全才. 一、二者同属语文教育的范畴 传统的语文教育只片面地重视读书写作,忽视口语交际,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正如张志公指出的: 语文教学全部以书面训练(读,写)为内容,完全忽视口头语言的训练. …… 更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上对于口语能力薄弱不以为意,还没有看到口语能力和书面能力之间的关系,没有看到口语能力不足对于现代化生活、现代化工作的不良影响.” (《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张志公语文自选集》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张志公不仅指摘了传统语文教育忽视口语交际的偏向,甚至还从现代化生活的要求来考察语文教育,批评当代语文教育仍然“不以为意”的态度倾向.言之谆谆,犹在耳边. 回顾当代语文教育的发展,对口语交际的认识走过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前是一片空白,“**”后开始启动,进入新世纪后才真正做到把口语交际与读写放在同一架天平上等量齐观,视之为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63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一直被视为当代语文工具论、能力论的源头,它首次提出了令人瞩目的中学生语文三大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明显地重视文章读写能力,忽视了口语表达能力. 1978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为之改观,首次提到口语表达能力: 从初中到高中,学生要逐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学会说普通话…… 已经开始重视这项内容了,只是要求非常简单,缺少细目. 1986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表述更进了一步,将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并列提出: 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指导学生口述见闻、说明事理、发表意见等,不仅可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有促进作用. 表述得更加详细,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了. 1988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除了表明口头表达的重要性外,还在每个年级的能力训练项目中,单列“听说能力”和“说话能力”,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并列在一起.此后的大纲和课程标准都按照“听说读写”或“读写听说”的分类原则,越来越清晰、详细地表述了口头表达能力的教学要求. 不过真正重视口语交际,把它与读写能力平列,并把它提到培智育人的高度的,是新世纪后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看对语文课程总目标的阐述: 语言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提出了平行的四大能力,把口语交际能力与其他能力一起纳入语文能力的范畴.而且课标在后面的每个学段都对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有专门的详细的阐述(原文过多,不赘述),表明了语文教育界经过几十甚至一百年的探索,已经真正捉摸到语文教育最本质的规律了. 总之,“听说读写”作为固定词语已经进入当代语文教学的词典,四项能力的培养目标通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等法规文件规定下来了,为广大师生所重视、兼顾和追求. 二、科学训练是二者的同一归途 既然听说读写四者并列在一起等量齐观,那么就应该把它们都纳入语文训练的范围;既然承认口语交际也是语文基本能力之一种,那么就应该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下面提一些一般性的参考建议. 既照顾低起点,又追求高目标.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千差万别,人的听说读写也是参差不齐的.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方法和标准来“规范”听说读写实践,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在千差万别的学习者中,在参差不齐的能力水平中,选择一个较低的基准作为起步.这对于中低等程度的学习者是正好合适的,对于较高程度的学习者也是一个展示超群能力的机会.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要求学生“参加班里的自我介绍活动。
4.以夸夸我的同学为标题写一段口语交际,怎么写
我的同学方玮长着一头乌黑的秀发,两条淡淡的眉毛,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她文静可爱,从幼儿园开始就是我的同班同学,成为了我亲密的玩伴。我们之间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就让我讲一件给你听吧。
那是一年级时,有一天,我邀请方玮到我家玩。在玩耍时无意中从一堆旧书中翻出了一本精美的绘画书,我们被书上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吸引住了,那“荷花”、“西瓜”、“小鸭”“小鸟”每一幅都画得活灵活现。
我和方玮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也来画画吧。”于是我们取来笔和纸,专心致志的画了起来。
不一会儿工夫我就画好了,自己感觉画得不错,心里不禁洋洋得意。扭头去看方玮的画,这一看可把我吓了一跳,这是方玮画的吗,只见那“荷花”跃然纸上,我的画和她相比可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你看那一朵朵荷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昂首怒放,简直和真的没有什么两样。
此时的方玮正细心的描荷叶,荷叶上一粒小水珠仿佛就要滚动起来似的。“画得太好了!”我情不自禁的大喊一声,拍手叫好。
方玮被我的喊声吓了一跳,手一抖,一笔从画中划过,糟糕!由于我的疏忽,把方玮辛辛苦苦画好的画给毁了。这下我可成了“千古罪人”了,方玮一定会把我骂得狗血淋头。
怎么办,怎么办?我连忙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知道,没关系的,我再重新画一张不就得了。”
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方玮竟宽容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她不仅没有责怪我,反而安慰我。我连忙又拿来一张纸,陪方玮一起开心的重新画。
“宰相肚里能撑船” 方玮真像这样一位小“宰相”,使我敬佩,让我难以忘怀,她那宽大的心胸成了我学习的榜样,让我受益匪浅。
5.口语交际都应该怎么写
口语交际不同的类别有不同的写法,如下:
1、"介绍"类:自我介绍、介绍朋友、介绍家乡、介绍一处名胜古迹、介绍一种动物或植物等等;
2、"独白"类:说笑话、说故事、说愿望、说奇思妙想、说读后感观后感、说经验谈教训、说目击情况等等;
3、"交往"类:道歉、祝贺、待客、转述、劝阻、赞美、批评、安慰、解释、采访、购物、问路、打电话、导游等等;
4、"表演"类:当众演讲、致欢迎词、主持节目等等;
5、"讨论"类:对不对、好不好、行不行、怎么办、小小建议、小小讨论、小小辩论等。
拓展:
口语交际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方式,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听、说话是口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把口语简单地等同于听话、说话,它不包括交际过程中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只有让学生多种感观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才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口语交际怎么写学会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