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招贤榜怎么写
《三国招贤榜》
话说刘备向孙权借得荆州后,刘备命关羽、张飞、陈宫、糜竺在成里招募能人,张贴榜文,关羽、陈宫负责接纳人士。
一名拿着扇子的人来到了接纳地点,关羽见他手中没有兵器、也不像上战之人,便说:“能做什么事啊?”那人说:“在下没有武功但是可以用兵,出谋划策是可以的。”关羽又问:“叫做什么?”“穆顺。”“你能出谋划策,那我问你:如果孙权要拿回这荆州,怎么办?”穆顺回答:“这个自然不能答应他。首先,要跟他说,天下未定,曹操势力雄厚,我们不妨联手抗曹。接着后来如果灭了曹操,那我们就可以让孙权回到江南一代,交出部分兵权,原因是曹操对朝廷已经没有了威胁,天下已经平定,如果他不同意,那就是公然造反……”
关羽虽然只是一个武将,但是听这穆顺讲得头头是道,将来必有用处,便有陈宫带他去见刘备,封为军师。
2.三国大时代4太守如何得到招贤令
三国大时代4 新手自立为王全攻略:大神原来是这么玩的 先把自己和甘宁升到满级。
自己先把体力和智力点满。剩下的点留着用来穿装备用。
副将都满体力和力量。剩下点同样穿装备用。
下面给大家解释为什么这样加点。 主将满智力是因为缺蓝,前期全靠主将和副将输出。
开局直接全军冲锋,跑到人堆开大招。所以必满智力。
因为你在人堆里必须站的住所以满体力。副将基本不扔什么技能所以堆力量和体力。
前期全靠主将副将输出,靠军队没用 主将天赋主点智将回蓝加法伤,剩下的点自己用的武器。副将主点自己的武器,剩下点统帅。
给小兵的加成不错。技能多用电闪雷鸣清兵神技。
主将副将前期输出就说到这 出门直接去建业,如图 建业有酒店,住店900满血满蓝,旅游能传送几个地方。基本就是东南西北四个地方比较方便。
从建业传成都去云南找文子接自立任务做三个。进入云南向右走就是文子。
第一个人物找老朵,在峨眉山。去之前最好准备好蓝和血。
各100瓶子左右,保障起见 峨眉山地点成都左斜角。自己碰把,主要是隐藏地图 第二个任务救人,名字我忘了在泰山监狱濮阳附近。
酒店传洛阳捷径。 第三个任务找龙眼珠,泰山监狱右侧有个小通道进入是洞穴,洞穴最深处开宝箱就是龙眼珠。
做这三个任务必须代购足够的血和蓝。前期义军好坑有木有? 接下来就是攻城略地了,别着急攻城,先收集武将吧。
不然你后面发现攻下城开没人任命太守,不任命太守无法发展城池。所以武将越多越好 有些武将你打败他也不好招募比如说关羽张飞,楼主99魅力招募不了。
多打几次不知道行不行。楼主还没试过。
没听说过的武将尽情招募吧 发展军事不容易被别人攻下城池。治安不好自己的武将会叛变哦 上面收武将没补充完整,如果你得罪太多的势力,对面也会攻你城池。
你就会焦头烂额了。所以一个势力收完在一个势力。
无人的城池不着急打 别人攻你城池打败你的武将是不是就卡在战败画面了?把自己一方武将头像向上滑一下有个城池的图标,在点下战。如果都输了,那么你的势力就没了。
适当的培养下守城的太守,不容易被别人攻下。属性天赋同主将点。
主智将。 关于马,随机会碰到伯乐,他那里卖马。
绝影,赤兔之类的。 搜刮所有城市,锻造图纸,阵型,宝物,也可显示城市名称方便行走 宝物 1梵甲 衣服 自回蓝+2 汉中正下方山洞 2夜明珠 佩戴 自回红+2 苍梧左边迷宫 3丹霞鹿 坐骑 速度+15 和左慈交换 4乐斧 武器 吸血+5 天山宝箱 5塔盾 盾牌 自回怒+2 华山宝箱 6和氏璧 佩戴 自回蓝+1 上庸城里副本 7龙眼珠 佩戴 自回怒+3 泰山屋子副本 8乾坤圈 佩戴 红+500 朔方小屋 9霹雳佩 佩戴 蓝+200 建安左边 10黄金令 佩戴 体制+10 普陀山副本 11黑龙圈 佩戴 力量+10 苍梧左边 12招魂幡 佩戴 智力+10 南越左边 13玉玺 佩戴 魅力+10 云南城副本 14青囊书 佩戴 体制+5 华佗交换 15春秋左传 佩戴 力量+5 玉雪龙山 16孙子兵法 佩戴 智力+5 洛阳城副本 17论语 佩戴 魅力+5 蓬莱于吉交换 十个阵型获得 1武当村的男子 4队土匪 2西凉老头 10个木材 3北平老头 10个树藤 4安定老头 10个甘草 5平原老头 10只螃蟹 6濮阳老头 10个金块 7梓潼老头 5个玄铁 8新野老头 5个海马 9江夏老头 5个仙草 10本身自带一个方形阵法 锻造图纸 几乎每个城都有只写各部位极品 头盔:至冠—弘农 护肩:玄护肩—晋阳 鞋子:腾云靴—汉中 衣服:绿皂甲—建邺 收集美女8人 当仓库用,把多余宝物都给她们穿上,背包一定留一个垃圾佩戴,需要什么宝物就把谁归队换下解散! 总共十女将 卞姬 陈留200年前 大乔 建邺196年 小乔 建邺195年 甄姫 洛阳205年 黄月英 新野206年 孙尚香 建邺200年前 吕玲琦 南皮207年 王昭仪 襄阳194年 祝融 好像得不到 蔡琰 好像要加曹操阵营 1不灭他国势力, 2不毁他国首都城池, 各势力女将都会出现 武器:青红剑—襄阳 盾牌:玄铁盾—庐江。
3.翻译
翻译:
往日秦国自穆公管理期间,修德行武。东边平乱了晋国,以黄河为界限。西边霸占戎翟,开地千里。天子向秦穆公致伯。
诸侯前来祝贺,为后人打下了基础,大业有望。其后君历公,躁公,简公,出子四世昏政,内乱频出,外患交迫,三晋攻夺我河西,诸侯都蔑视我秦国,再没有比这更让我感到羞辱的事了。
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徒治栎阳,想收复穆公打下来的土地,振兴秦国。我想起先君的作为,痛恨在心。
各位贤士群臣有能出长策奇计让秦国强大者,我则封他为官,与他一起分享秦国。
扩展资料:
《求贤令》是秦孝公作的一篇散文。文中连用史实和典故,使得求贤标准形象地表达出来,突出“唯才是举”。
这篇文章,写得起伏交幻,感情如层峦叠嶂,行文似游龙戏水。语言简明、洗练,要言不烦,颇具说服力。
秦孝公招揽人才的智慧:
秦孝公,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君主。
秦孝公当政时期,黄河、崤山以东有六个强国,淮水、泗水之间有十余个小国。周朝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之间相互征讨,战争不断。秦国地处偏僻的西部,不参与中原各诸侯国的会盟,中原的各诸侯国都用对待夷狄(少数民族)的态度对待秦国。
秦孝公为了使秦国发展壮大,决心广泛招揽人才。秦孝公发出了招贤令,许诺凡有能够献计献策使秦国强大的人,秦国将授予其高级官职,并赐给土地。
卫国人商鞅(本名卫鞅)得知秦孝公下达招贤令的消息,来到秦国。
商鞅向秦孝公献计献策,建议秦国变更法制,秦孝公认为商鞅的建议很好。甘龙、杜挚等官员不同意商鞅的变法主张,他们与商鞅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双方争执不下。秦孝公经过慎重思考,最终决定在秦国推行商鞅制定的新法。
新发刚刚施行时,百姓们认为新法不适当;三年以后,新法逐渐被百姓接受,百姓普遍认为新法很适当。于是,秦孝公任命卫鞅为左庶长,让他辅助自己治理国家。
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秦国的国力迅速增强。
秦孝公任用卫国人商鞅帮助秦国变法,显示了非凡的用人智慧。
对于秦国而言,商鞅是一个外国人。任用一个外国人帮助本国进行根本性的变法,是一个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秦孝公虚心听取商鞅的建议,从商鞅的建议中认识了商鞅的才能和商鞅变法建议的价值。基于对商鞅本人极其变法主张的深刻认识,秦孝公“只认才能,不认国别,”力排众议,坚定地支持商鞅进行变法,终于获得了变化的成功,使秦国迅速发展成强大的国家。
用一人而强一国,秦孝公的用人智慧实在是发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