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四川高考作文怎么写,今年四川高考作文审题立意
试题作文
请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试题评析
今年,是四川取得自主命题权以来的第三年,这第三道高考作文试题的命制不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为试题的命制有一个特殊而重要的背景,那就是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地震发生之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空前的团结,涌现出无数催人泪下、可歌可泣的坚强故事。有人认为这道试题是临时修改的,但不管是临时修改的,还是早就命制好的,出此题目考查学生,却是非常得体非常合时的题目。
古人云:“诗合为事而发,文合为时而作。”让我们的高中生在高考考场上去认真审视发生在身边的乃至历史的有关“坚强”的人与事、情与景、趣与理,让每一位考生在大灾大难面前,不仅仅去回忆痛苦,而是更好地激发起战胜困难、战胜灾害的坚强斗志,让每一位考生的人性经受一次洗礼,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灵魂得到升华,品格得到提升。这是一件多么必要而又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回望历史,四川2006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以“问”为话题,而2007年则是全命题作文“一步与一生”。从命题形式上讲,今年又一改2007年的命题作文,回到2006年的话题作文。可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这也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警示,平时的作文训练,必须严格要求,全面系统,打牢基础,脚踏实地,切忌猜题押题,跟风逐流,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高考考场上稳操胜券。
与全国其他17道高考作文试题相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今年的四川高考作文试题仍是独具特色的,它不但涉及事物的表象,而且深入到了人的精神层面、认知高度。对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都是不无裨益的。那么,怎样来审读四川今年的高考作文试题,才能使我们在考场上得心应手,一展才情呢?
题目出得干净利落,没有罗列材料,没有给出导语,没有给考生设置任何审题障碍,不但为考生的写作留下了腾挪跳跃的巨大空间,而且给他们搭建了一个展示才情的广阔平台。题目除坚持“三自”原则,在字数上有要求外,显得非常宽容。根据“三自”原则的“文体自选”,考生就有了选择文体的极大自由,可以选取自己最擅长的体裁来写,可以选取情真意切的记叙文、情文并茂的散文、激情喷发的诗歌、辩证思辨的议论文、波澜起伏的小说,或者人物鲜活的剧本等。但是,不管怎么说,形式只是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如果我们对自己写作的主题和题材缺乏真实的体验和感悟,就只会搬弄套话空话,无病呻吟,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考场美文来。只要我们有真情实感,有对“坚强”的深刻认知、独特思考、别致感受,再加上丰厚的文化积淀、扎实的写作功夫,就一定能够写出令人击赏的佳作。
“坚强”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讲,不仅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更是一种传统、一种人文财富。古往今来,有关“坚强”的人与事、情与景、趣与理,可谓数不胜数。选材时,可以选自己,也可以选他人;可以选古人,也可以选今人;可以选国人,也可以选外国人。只要与“坚强”有关的人和事均可。我们都知道,写人离不开事,写事离不开人,写人写事都离不开情与理。因此,我们可以将题材锁定在亲人、友人,乃至古人、今人身上,从正面立意,写古今中外的风云人物、黎民百姓的“坚强”事迹,表达自己的敬意、赞美;也可以从反面着笔,写历史中的败类因不“坚强”而受人唾弃,表达自己的憎恶愤怒。因此,我们可以说,文章选材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要写好这道作文题,选材的关键在于选取恰当的角度,而出彩的关键则在于表达方式的运用和突出主题的技巧。可以或单向思维,或双向思维,或多向思维;或正向思维,或反向思维,或步步深入,别具匠心,写出与众不同的华章。
2.【四川高考语文作文我这算不算偏题看到到处都讨论要围绕水来写,
总体来看不算跑题,我手握一滴水,就是握着一个重大的世界,从很多考生的情况来看他们更多的是围绕着珍惜来些,珍惜水即是珍惜世界,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珍惜这个世界,这个时候你联系了最近频发的自然灾害和人类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举措等这些都说明了我们正在珍惜着这个世界 这滴水 而自然灾害更好的说明了“比如一个踉跄,足以失去这一切” 个人认为还是比较贴合主题的 而且你的后半部分也就是部分有序合理组成整体时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跟结尾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更是紧扣住了题材,而且比较有深度,如果你的文笔优美点又加上字体工整满分都是有可能的,放心吧,45分跑不掉~。
3.怎样写好四川高考作文
作文要求以“我的高考”或“我看高考”为副标题写作,所谓副标题是下一行中间偏后写折号,其后写副标题。
副标题内容往往是对正标题的解释或深化。作文可以叙述或议论,从历史到现在,学生都有话可说。
比如,从历史角度切入,高考对人才选拔,“不拘一格降人才”;对国家的发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整体而言,审题难度应该不大。
在这个材料中,“高考”可以看作是一个话题,与此相关都可以写。要说有限制的话,就是副标题的限制与内容要呼应,“我看”是议论为主,“我的”以记叙为主,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即可。
4.2010四川高考作文怎么写
你好
下面的分析来自七中特级教师罗晓辉
2010年高考四川卷作文题的命题形式,是材料作文。当时我在监考,浏览了一下试卷,题目大致如此:
几何学上的点,只有位置,没有长度,没有宽度,没有高度。无数个点可以构成(无数的)线、平面、立体。
根据这段文字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看了此题,我有些头昏。第一反应是,这个作文题不好写。像我这样还能写得出几篇文章的人,尚且有此感受,我不知道考生们是否会觉得此题很难。
我的第一反应,当然是对此题中的材料进行延伸性的思考。可是我立即发现这很困难。这是因为,我认为,“几何学上的点”,过于抽象,它实际上只是一种观念上的存在,很难据此去联系现实人生。语文的作文,显然不是谈论几何学的。可是要把材料类推到人生上,是有相当的难度的。
由此可有如下几点讨论:
第一,基本分析。
“没有长度,没有宽度,没有高度”,也就意味着,“点”是不占据物理空间的。但我们知道,人是会占据物理空间的。人的意识,或许可以说不占据物理意义上的空间,但习惯上,我们恰好认为人的心灵或精神具有无比广阔的空间——也就是说,也不是“没有长度,没有宽度,没有高度”的。因此,人的特质,不符合“几何学上的点”。把二者联系起来是困难的。如果要强行联系,会导致类比不伦的结果。
第二,立意空间分析。
1.能不能把立意确定为“个体与群体”这层关系之上?亦即能不能认为“点”代表个体,“线、面、体”代表群体?
我觉得也有很明显的逻辑困难。根据前面的分析,把“没有长度,没有宽度,没有高度”的“几何学上的点”,类比为作为个体存在的人,本身就是困难的。而无数“没有长度,没有宽度,没有高度”的事物何以能最终构筑为既有长度、也有宽度、更有高度的事物,也将遭遇解释的困难。我们知道,从数学上说,无数个0相加,还是等于0。
2.能不能把立意确定为坚守平凡的位置,或要重视积累?
我仍然觉得很困难。原因很简单:几何学上的点,“只有位置,没有长度,没有宽度,没有高度”,实际上相当于代数意义上的0。无数个0加起来还是等于0。坚守平凡的位置,何以就能造出壮阔的景象呢?无数个0的积累,从数学上来讲不仍然还是0吗?
第三,我的立意取向。
在上面的分析的基础上,我提出一个立意取向,供参考。
我的看法是:关于本题最合理的思考,只能是无中生有、静必待动。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我以为,可以把“线”定义为“点在空间中的连续移动的轨迹”。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如下类比:人生之初,人就是一个“点”,“线面体”表示人生展开之后的不同景象;还可以把“几何学上的点”,类比为人生轨迹上的某一个瞬间。
这就能构成较为恰当的类比。于是可以得出两个立意:
1.人生之初,是谈不上什么人生价值的。从“点”而到“线面体”,则可理解为人生价值建构的过程。在此思路下,主题是谈人生价值的实现或自我的成长与发展。
2.人必须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犹如一个“点”必须在运动中才能成为“线面体”。人作为一个渺小的存在,几乎类似于“没有长度,没有宽度,没有高度”的“点”,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渺沧海之一粟”(严格地说,“沧海一粟”还是一个占据空间的“有”)。人生的意义,不可能在静止的状态下造就,生命在于运动——一个静止的、“没有长度,没有宽度,没有高度”的“点”,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在此思路下,主题是谈人的能动性的发挥。
当然,评卷场绝不可能如此要求考生。我估计,一般地说,谈“个体与集体”、“坚守平凡的位置”、“渺小和伟大”、“重视积累”,甚至“从量变到质变”等等,都会被认为是符合题意的
5.2016年四川高考作文题目怎么写
四川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市场规划和诚信,
此题目中有两个主体,一个是市场中出现了假冒伪劣,从这个主体入手可以以“诚信”为话题来写,诚信的话题大家并不陌生,此处不再赘述;
材料中所呈现的对于市场规范部分,公开工艺流程,制定行业标准方面,从“他”的角度入手的话,可以从匠人精神,分享精神等方面入手都可以行文!
现代社会,聪明的人很多,但真诚靠谱的人太少。论聪明,其实大家的智商基本都差不多,一些人稍微略高一些,但都在差不多的区间,除了极个别智商比较高的人。是否聪明更多时候是从一个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和处理能力上反应出来。
无论中西方,在社会上,一个人的能力很重要,可是有一样东西比能力更重要,那就是人品,是对一个人是否真诚靠谱的基本判断。
事实上,在中国教育出来的孩子,都普遍比较聪明,因为社会关系复杂,人际关系也复杂。除了正常的学业以外,出了校园进入职场,还要处理各种复杂的事务,久而久之,在大染缸里久了,就自然变得更“聪明”了。
虽然未来总是未知,但只要你稳重踏实地努力,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6.怎么写四川作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大地震。据四川省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最新进展情况通报,截止5月13日下午16点,四川省内灾情为:死亡已超过12000人,受伤26206人,被埋9404人,损害房屋346万间。
从昨日到今日,时间一点一点的消逝,每一分钟,都有着不少灾区人民因抢救官兵与医生的资源不够,而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在网上,最新的消息和图片以及视频不断传来,而其中一则视频,更让我难以忘怀:视频的第一画面,是一座已经坍塌的楼房,这个地方曾经是一座美丽的校园。在坍塌的瓦砾堆中,一张稚嫩的小脸出现在眼前。那是一个一二年级左右的小女孩。经过了一天的掩埋,小女孩的脸由于过度饥饿和缺氧,原本红润的小脸已经变成了黑黄黑黄了。在她的脸上,依稀可以看见哭过的泪痕,还有那淡淡的绝望。小女孩的嘴巴还在一张一合,可是在视频中却听不到她的声音,想来小女孩在被废墟掩埋时曾经哭喊、求救,嗓子已经变哑了。看到这个小女孩,我心中很是感慨。四川的大地震,导致数以万计的人民围困在废墟中。他们和这位小女孩一样,在瓦砾堆之中无法自救,如果官兵不及时抢救他们,这些人民的生命将岌岌可危,受到死神的压迫。这时,只听一阵大喊:“这里有人!”一群官兵奔跑而来,激动地实施抢救工作。小女孩的脸上顿时充满了喜悦,大声叫着:“快来救我!”一位官兵低下头,对小女孩说道:“小妹妹,我们正在救你。你不要讲话,好好待着,耐心等我们!”小女孩听话地不讲话了,眼巴巴地看着官兵们。由于小女孩在废墟的里层,如果动用一些抢救的机器,可能会使废墟再度坍塌,危机小女孩的生命。不能动用机器,官兵们就围成一个圈,趴下来用手来刨着瓦砾。此时已是凌晨一点,这些官兵们已抢救了多个坍塌地点,早已累的不行了。可是,只要自己松懈一秒,那么困在废墟下的人民就有可能面临死亡的危险!为了受灾人民,自己苦点、累点,根本不算什么。官兵们就是秉着“早进一秒就可能多救一人”的信念,不间断地抢救着受灾人民。这时,小女孩周围的瓦砾终于被官兵们清理完了,小女孩成功地被解救了出来。 小荷作文网
四川7.8级地震惊动了世界,灾区人民的命运也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口口已启动一级预案。由中国口口12人、北京军区某部工兵团150人和武警总医院22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陆续奔赴汶川灾区,负责搜索、营救和医疗救护任务。中国空军今天派出二十二架军用运输机,向四川地震灾区空运六千多名空降兵和四台指挥车,执行绵竹、安县、北川地区的抗震救灾任务。口口也紧急调拨2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其他救灾物资正在调集运输中。而社会各界人士、中国多家企业公司、中国红十字会,也在援助四川。
面对灾难,团结就是力量。当13亿中国人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的时候,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任何灾难都是可以战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