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知到欧阳这个姓是怎么来的
《百家姓》解,欧阳,渤海郡。
系出姒姓,越王无疆孙,封于欧馀山之阳,后为欧阳氏。 另 区、欧、欧阳三姓同宗 在华族的千千万万个姓氏当中,不少姓氏是源自同一个祖宗,在漫 长的历史长河里,由于逃亡、迁徙、避难以及其它原因,同一个祖宗的 后人分别拥有不同的姓氏。
如区、欧、欧阳都是春秋时代那位“卧薪尝 胆”的越王勾践的后人。 在区、欧、欧阳三姓当中,欧氏和欧阳氏是老大,很早就出现这两 个姓氏,区氏是在汉朝才出现的,因此,区氏族人谦称是小区,称“欧” 氏为大欧。
根据《姓氏考略》记载:“越王无疆之次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 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望出平阳。” 由此可见欧氏和欧阳氏都是越王无疆的第二房子孙,而越王无疆则 是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
如果追溯上去,欧氏和欧阳氏的历史 不只2400多年,还可以追溯到夏朝。越王勾践的祖先出自姬姓,公元前 2079年(距今4072年)即位的夏少康的庶子封于会稽,到了越王无疆, 被楚所灭,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他的子孙因而姓“欧” 或“欧阳”。
至于“区”姓始于何时,源自哪一位祖先?根据广东新会《区渭泉 祖家谱》记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伺奉大禹的宗祠,因为夏禹 埋葬在这里,食粟于欧山,因而以“欧”为姓。 到了汉朝,欧氏族人欧安是一位富商,他乐善好施,深得人们尊敬, 汉景帝很赏识他的为人。
有一天,汉景帝对他说:“卿才德兼备,何欠 之有,应去欠为区。” 在封建时代,皇帝赐姓给臣民或叫臣民改姓,是一种荣誉,表示皇 帝关心他的臣民,只有乖乖接受。
这一来,欧安便改姓为“区”,成为 区安。从此,他的子孙便成为“区”氏族人了。
《区渭泉祖家谱》提到 区、欧、欧阳同一衍派,一概不通婚。 《区渭泉祖家谱》又说,他们的始祖竹溪公于宋度宗咸淳年间(公 元1265—1274年)从粤北南雄珠矶巷迁徙到广东新会来。
在这之前他们 的祖先居住在福建莆田。其实,不论是区氏、欧氏或欧阳氏,他们的祖 先都是从中原,经过莆田,南下福建、广东各地。
不论在中国或海外华人当中,区、欧、欧阳三姓都是少数族群,相 比之下,这三个姓氏的名人也就不如其它大姓的名人那么众多。不过, 他们的始祖越王勾践在历史上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勾践是春秋末年(公元前497—前465年)越国的国君,他是越王允 常的儿子,曾被吴国战败,勾践向吴王夫差称臣求和,亲自到吴国伺候 夫差,他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得到夫差的信任。另一方面,任用范蠡、文种等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势转弱为强。
与此同时,范蠡派越国美女西施到吴国去,迷惑夫差,使夫差迷恋 女色而对国事松弛下来,吴国由强转弱,最后勾践把吴国灭掉。接着, 他又在徐州(今山东滕县南)大会诸侯,成为霸主。
在中国文学史上,欧阳修是一个非常杰出的人物,北宋时代的欧阳 修集文学家与史学家于一身,他是宋仁宗天圣年间的进士,曾任枢密副 使,参知政事。早年他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王安石推 行新法时,他曾上疏指陈青苗法的弊害。
欧阳修主张文章必须“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 式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他所写 的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诗风与 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他的词婉丽,承袭南唐遗风。 欧阳修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单独撰写《新五代史》,并著有 《欧阳文忠集》。
欧阳予倩(1889—1962)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位著名戏剧家兼演员。 他是湖南浏阳人,1907年在日本参加春柳社。
回国后倡导新剧运动,担 任电影编导兼演京剧10多年。30年代,他主持广东戏剧研究所,40年代 担任广西艺术馆馆长。
1949年后出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并被选为中国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和戏剧运动倡导人之一。 他著有回忆录《自我演剧以来》,论文集《一得馀抄》以及话剧剧本《 运动力》、《桃花扇》、《黑奴恨》等。
《三字经》是从前流行的启蒙课本之一,相传是宋朝区适子的著作, 明清学者陆续补充。与《千字文》相得益彰。
由于区、欧、欧阳三姓的族人较少,只有欧阳族人成立宗亲会馆, 那就是坐落在乞纳街96号的欧阳家族联合会,会员有222人。
2.欧阳姓的由来
欧阳(ōu yáng )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姒姓,与欧阳姓同宗,以封地名、侯爵名为氏。夏朝帝王少康的儿子无余,被封于会稽,建立了越国,为诸侯国。到春秋的时候被吴国给灭掉了。十九年后,勾践又复国。到勾践六世孙无疆为越王的时候。被楚国所灭,无疆的次子蹄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部,以山南为阳,所以称为欧阳亭侯,无疆的支庶子孙,于是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为姓氏,形成了欧、欧阳、欧侯三个姓氏。
得姓始祖:无疆。欧阳氏是春秋时代著名的越王勾践的后裔。欧阳氏与欧(区)氏同出一源,都是越王无疆的子孙,而越王无疆,则是距今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欧阳氏的得姓,大约有2000年的历史。根据《路氏》上的记载说,越王无疆的次子,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边,后代中有欧氏,欧阳氏。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欧阳姓出自姒姓,夏帝少康的庶子,受封于会稽,传至越王无疆时,为楚国所灭,无疆的儿子蹄,改封乌程欧余山南方,为欧阳亭侯,子孙就以欧阳为氏。据《郡望百家姓》记载,欧阳氏望族居于渤海郡,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沧县。由此可见,欧阳氏和欧氏同出一源,都是越王无疆的子孙,而越王无疆,根据考证,则是距今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换言之,欧阳氏和欧的得姓历史,大致2000年。故欧阳氏后人尊无疆为欧阳姓的得姓始祖
3.欧阳这个姓好不好,是怎么来的
欧阳姓为汉族姓氏,根据《姓氏考略》记载:“越王无疆之次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望出平阳。”
由此可见欧氏和欧阳氏都是越王无疆的第二房子孙,而越王无疆则是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1] 追溯上去,欧阳姓还是黄帝的后裔。
越王勾践的祖先出自姒姓,公元前2079年(距今4072年)即位的夏少康的庶子封于会稽。[2] 欧阳姓的郡望为渤海,以海鸟为图腾。
宋朝时,欧阳姓约有22万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9%,排在第六十九位,为百家大姓之一,位列宋版《百家姓》复姓的第4席,人口总数居复姓首位。当代欧阳姓的人口约88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7%,排在全国第一百四十九位。
从宋朝至今1 000年中,欧阳姓人口增长率呈下降的态势,这可能与欧阳复姓改单姓阳有关。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南、广东省广州西部、湛江北部、河源、江西省彭泽县(彭泽县欧阳为欧阳“懿”后代,生七子,遂为彭泽县欧阳氏七庄,有10000人以上。)
、吉安、永丰、万载,湖北省枝江、荆州、潜江,这三省大约占欧阳姓总人口的80%。其次分布于河南、陕西、四川、湖北等。
湖南为当代欧阳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欧阳姓总人口的43%。全国形成了以湖南为中心的欧阳姓聚集区。
现在,广东省欧阳氏宗人有居住在广州(从化),湛江(鸦翠)。江苏省欧阳氏宗人有居住在丹阳西门外荻塘欧甲(司徒)、下坯欧甲(全州)。
谢谢采纳。
4.欧阳这个姓是怎样来的
关于欧阳一姓, 《路史》 “欧条”上记载说:“越王无疆次子,封乌程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
而《唐书·宰相世系表》上也有类似说法,并提出欧阳一姓出自姬姓的观点。欧姓和欧阳氏一样,都是春秋时代越王勾践的后裔。
越王勾践于“卧薪尝胆,雪耻复国”之后,其次子蹄被封于乌程余山之阳,号称欧阳亭侯,不久,越王无疆在楚国的大军压境下失国,于是,蹄之后世子孙就以欧阳为氏,称为欧阳氏。而欧阳余山,据考证是在现在浙江省吴兴县的东方。
得姓历史2300年左右。
5.请问百家姓中欧姓,欧阳姓和阳姓是同一姓吗
百家姓中欧姓,欧阳姓和阳姓不是同一姓,姓欧阳的不可以写成姓阳。
欧姓来源(1)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欧氏,亦作瓯氏,东瓯王之后也。东瓯在今浙江省温州市。越王勾践的后裔名摇,于汉孝惠帝三年被立为东瓯王。(2)出自姒姓。以地名为氏。据《路史》所载,战国时,越王无疆次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
欧阳姓来源出自姒姓。以亭名为姓。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夏朝少康的庶子无余受封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建立越国。到勾践的六世孙无疆时,越国被楚国吞并。无疆之子蹄,被楚王分封到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的欧余山之阳,称为欧阳亭侯,其后有欧阳氏。
阳姓来源周景王贵封其少子于阳樊在今河南省济源县皮城,其后裔避难奔燕国,因邑命氏。
6.什么年代开始写欧阳两个字
欧阳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位列宋版《百家姓》复姓的第4席,其发祥地为渤海郡(今河北省沧县)。
据《姓谱》载,越王勾践之后,支孙封于乌程欧阳亭(浙江湖州),其子孙以此地名为姓。欧阳氏中曾有 “继固承迁五代史,勒碑刻铭九成宫”之誉,指的是宋欧阳修撰成《五代史》。
唐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留芳史册。欧阳氏出自姒姓,战国时,越王勾践的六世孙越王无疆受齐人唆使,出兵伐楚,结果被楚灭,无疆也被楚军所杀。
无疆的儿子们争夺王位,各居一方,次子蹄占得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的欧余山,由于位处山的南面,又称之欧余山之阳,自任为欧阳亭侯。他的子孙就用此封地为姓氏。
其中有姓欧阳,有姓欧,有姓阳,甚至,有的姓欧候。汉时有欧阳生,字和阳,博通经史,为“欧阳学”的开创者;欧阳生之4世孙欧阳也余曾为王莽的老师。
唐时有欧阳询,字信本,是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北宋有欧阳修,是著名的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据《郡望百家姓》记载,欧阳氏望出渤海郡。西汉时置郡,地点在今天的河北省沧县。
当今,欧阳姓主要分布在江西省彭泽县(彭泽县欧阳为欧阳“懿”后代,生七子,遂为彭泽县欧阳氏七庄,有10000人以上。)、吉安、永丰、万载,湖北省枝江、荆州、潜江,广东省广州、河源,河南省新郑,四川省绵阳、遂宁,安徽省阜阳、滁州,湖南省长沙、浏阳、隆回(六都寨、司门前、石桥铺)、洞口、溆浦,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等地。
湖北省枝江欧阳氏族。
7.复姓欧阳能写成一个字吗
汉族的复姓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姓氏。如欧阳、西门、诸葛、司马、司徒、司空、东郭、东方、皇甫、端木、公孙、上官、左丘、夏侯等等。据统计,现存的复姓共有81个。
既然复姓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当然无法写成一个字。第一,姓欧阳就是姓欧阳,不能说姓欧,也不能说姓阳。第二,也不能将欧阳二字合并写成一个字。汉字一个字表示一个音节,欧阳是由两个音节构成,写出来是必须是两个汉字。当然,历史上也有某些家族,因种种原因,将复姓改为单姓,这就是单姓而不是复姓了。
〔参考资料〕
根据《姓氏考略》中记载,越王无疆的小儿子是欧阳氏的祖先,因为他的封地在乌程欧余山的南面,此山被后人简称为“欧山”,而南面为“阳”,他的子孙后代便以“欧阳”为姓。因为时代的演变,慢慢地简化为“欧”姓和“阳”姓,之后又有“欧”姓子弟把姓氏改为“区”姓(姓氏区仍然读欧)。可以说这三个姓氏和“欧阳”姓氏的祖宗是同一个人,也就是无疆之子。与孔子同一时代的少正卯,因故被孔子处死。少正卯的子孙便以“闻人”为姓,取意“远近闻名的人”。现在这个姓氏还存在,不过他的后人也有人把复姓简化,单姓“闻”。著名学者闻一多,便是“闻人氏”的后人。
8.欧阳美怎么写好看
(欧阳美)字可使用行书或者草书。
(行书)给人自由活泼的感觉。
(草书)给人放荡不羁的感觉。
(欧阳美)蔡云汉简体行书写法和中国龙新草体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