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茹的繁体字怎么写
“茹”的繁体字是茹。
拼音:rú
笔划:9
部首:艹
结构:上下结构
笔顺:横、竖、竖、撇点、撇、横、竖、横折、横
释义:
1.同本义
茹,食也。吴越之间,凡贪饮食者谓之茹。——《方言》。注:“今俗呼能粗食者为茹。”
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孟子·尽心下》
饮其血,茹其毛。——《礼记·礼运》
柔则茹之。——《诗·大雅·庶民》
2.柔亦不茹。
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庄子·人间世》
茹啖其草木荑实。——明·刘基《苦斋记》
3.喂
茹,饭牛也。——《玉篇》
4.贪;恣
茹,贪也。——《广雅》
茹,恣也。——《广韵》
5.包含
茹古涵今,无有端涯。——唐·皇甫湜《韩文公墓铭》
6.引申为忍受。如:含辛茹苦(受尽辛苦);茹恨(饮恨,含恨);茹荼(比喻受尽苦难。荼,苦菜)
7.猜想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诗·邶风·柏舟》
8.包,围裹
十月初冻尚暖,未须茹瓮;…——《齐民要术》
9.杂揉
辰放氏作,时多阴风,乃教民搴木茹皮以御风霜。——宋·罗泌《路史》
10.估计;猜度
11.塞
诸船人行船、茹船、写漏、安标宿止不如法,…笞五十。——《唐律疏议》
12.腐烂
以茹鱼去蝇。——《吕氏春秋·功名》
13.蔬菜的总称
白露之茹。——枚乘《七发》
菜茹有畦。——《汉书·食货志上》
14.柔软
茹,柔也。——《玉篇》
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楚辞·离骚》
造句:
1.“别对你曾经爱过的人这样做。” 王玉茹补充道。
2.茹阿尼说还有一种可能是盗贼只是因为喜欢这幅画(而盗窃它)。
3.格茹博博士说,”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适用于所有需要的建议。
组词:茹荤、果茹、茹黄、番茹、茹荼、菜茹、茹斋、拔茹、捽茹
2.郑永春篆刻怎么写
篆刻二字,最初见於杨雄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是也。
」篆刻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狭义的篆刻专指后人所谓的治印之学;广义的篆刻则泛指一切雕琢技法。
篆刻也是刻印印章的一种,但却是艺术家将学术,素养化作个性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分类 按照印文的凹凸,可以分为朱文印(阳刻、阳文)和白文印(阴刻、阴文)。
按照用途和使用场合,可分为官印、私印。 其它分类如肖形印等等…… 中国篆刻史 殷商 中国篆刻史即是一部印章的历史。
有一种观点认为,印章起源於夏・商・周时期,其证据为出土於河南安阳(商朝晚期都城殷墟所在地)的三枚殷铜玺。不过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认为这三枚铜玺并非殷商之物。
战国时期 现存最古老的印章,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先秦时期的印章叫做鉥,故这一时期的印章统称为古鉥。
这些印章的材质多为铜质,但亦有采用银质或玉质。朱文(阳刻)、白文(阴刻)印均有发现,印文书体使用六国古文。
在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印章成为君臣关系、商品贸易的重要凭证,并广泛用与竹简与木简的封泥上。除文字印外,还多见内容为绘画图案,特别是动物图案的装饰性肖形印。
这种肖形印的存在延续到六朝时期,随后逐渐消失。发展 秦始皇的玉壐已用小篆刻制。
篆同瑑,篆是一种书体,一般说法就是用篆书来刻制印章便是篆刻。印章由文人自己动手刻制,传说是在明末,传说王冕发现用花乳石可以刻印,继而文彭、何震大力投入,篆刻一艺於是广为发展。
比较可靠的资料,酷爱印章艺术的文彭,原先自己写印稿子请工匠雕琢;偶然机会遇到市场上有人卖一种叶蜡石,是种青田石的灯光冻,发现这种石质可以雕琢,於是自己动手刻印。 后起之苏宣、朱简、汪关等带领,风气大盛,篆刻遂与书、画分庭抗礼,成为中国美术之一环。
当型态成熟之后,逐渐有了不同的风格,而风格的异同,汇集成不同的流派。程邃、巴慰祖、胡唐、汪肇龙为徽派四大家。
清初至中叶,丁敬、黄易等人摆脱徽派影响,从汉印再出发,开创浙派,这两大流派主掌了整个印坛。稍后,邓石如精於书法,特别是篆文隶书,结合书与印,所谓《印从书入,书从印出》,不再囿於古印,有了新的面貌,这一风格延续到目前影响极为深远。
清末民初,黄士陵、吴昌硕、齐白石诸大家,各有风貌。
3.“茹”的繁体字怎么写
“茹”的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3393734繁体字是茹。
拼音:rú
笔划:9
部首:艹
结构:上下结构
笔顺:横、竖、竖、撇点、撇、横、竖、横折、横
释义:
1.同本义
茹,食也。吴越之间,凡贪饮食者谓之茹。——《方言》。注:“今俗呼能粗食者为茹。”
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孟子·尽心下》
饮其血,茹其毛。——《礼记·礼运》
柔则茹之。——《诗·大雅·庶民》
2.柔亦不茹。
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庄子·人间世》
茹啖其草木荑实。——明·刘基《苦斋记》
3.喂
茹,饭牛也。——《玉篇》
4.贪;恣
茹,贪也。——《广雅》
茹,恣也。——《广韵》
5.包含
茹古涵今,无有端涯。——唐·皇甫湜《韩文公墓铭》
6.引申为忍受。如:含辛茹苦(受尽辛苦);茹恨(饮恨,含恨);茹荼(比喻受尽苦难。荼,苦菜)
7.猜想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诗·邶风·柏舟》
8.包,围裹
十月初冻尚暖,未须茹瓮;…——《齐民要术》
9.杂揉
辰放氏作,时多阴风,乃教民搴木茹皮以御风霜。——宋·罗泌《路史》
10.估计;猜度
11.塞
诸船人行船、茹船、写漏、安标宿止不如法,…笞五十。——《唐律疏议》
12.腐烂
以茹鱼去蝇。——《吕氏春秋·功名》
13.蔬菜的总称
白露之茹。——枚乘《七发》
菜茹有畦。——《汉书·食货志上》
14.柔软
茹,柔也。——《玉篇》
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楚辞·离骚》
造句:
1.“别对你曾经爱过的人这样做。” 王玉茹补充道。
2.茹阿尼说还有一种可能是盗贼只是因为喜欢这幅画(而盗窃它)。
3.格茹博博士说,”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适用于所有需要的建议。
组词:茹荤、果茹、茹黄、番茹、茹荼、菜茹、茹斋、拔茹、捽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