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阳字的偏旁部首是什么
阳字的偏旁部首是:阝
阳[ yáng ]
部首:阝 笔画:6 五行:土 五笔:BJG
基本解释
1. 明亮。
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 :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268A)。
3. 指“太阳” :~光。~面。~历。向~。夕~。
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 :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
5. 温暖 :~春。
6. 外露的,明显的 :~沟。~奉阴违。
7. 凸出的 :~文图章。
8. 关于活人的 :~间(人世间)。~宅。~寿。
9. 带正电的 :~极。~电。~离子。
10. 男性** :~痿。
11. 古同“佯”,假装。
12. 姓。
拓展资料
1,一曲阳关[ yī qǔ yáng guān ]
阳关:古曲调名,古人在送别时唱。比喻别离。
2,洛阳纸贵[ luò yáng zhǐ guì ]
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3,虎落平阳[ hǔ luò píng yáng ]
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 老虎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比喻失势。
4,高阳酒徒[ gāo yáng jiǔ tú ]
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秦末郦其食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5,阴差阳错[ yīn chā yáng cuò ]
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
2.阳的偏旁怎么读
“阳”字的偏旁 阝叫耳刀旁阳 :yáng**体有以下几个含义:1,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阳谓之道。
阴阳二气。 阴阳五行是古代春秋《黄帝内经》中由来的,它分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是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古人对自然界无数次的观察、而产生的自发的辩证。阴阳学说把宇宙的一切事物根据其属性分为阴、阳两个方面。
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是对立而统一的。2,指“太阳”:阳光。
阳面。阳历。
向阳。夕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3,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阳(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
洛阳(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 4,温暖:阳春。
5,外露的,明显的:阳沟。阳奉阴违。
阳奉阴违: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七回:“亦曾当面劝过他,无如卜知府阳奉阴违,也就奈何他不得。”
6,凸出的:阳文图章。7,关于活人的:阳间(人世间)。
阳宅。阳寿。
8,带正电的:阳极。阳电。
阳离子。 9,男性**:阳痿。
10,古同“佯”,假装。 11,姓。
3.“阳”字的偏旁怎么读
“阳”字的偏旁为“阝”,读音为“ fǔ”,俗称“左耳刀旁”。
读音【 yáng 】
1.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5653861面之一(跟“阴”相对,下
2.—
3.同):阴~二气。
4.太阳;日光:~光|~历|~坡|朝~|向~。
5.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洛~(在洛河之北)。
6.凸出的:~文。
7.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
8.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
9.带正电的:~电|~极。
10.指男性**。
11.姓。
笔画
组词:太阳、夕阳、朝阳、阳光、阳春、阳面
扩展资料
1、阴差阳错 [ yīn chā yáng cuò ]
【解释】: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
【出自】:明·王逵《蠡海集·历数》:“阴错阳差,有十二月,盖六十甲子分为四段,自甲子、己卯、甲午、己酉,各得十五辰。……甲子、甲午为阳辰,故有阴错;己卯、己酉为阴辰,故有阳差也。”
【示例】:他们~地把多年渴望见面的机会失掉了。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宾语;含贬义
2、阳春白雪 [ yáng chūn bái xuě ]
【解释】: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示例】:长老听了,赞叹不已道:“真是~,浩气冲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文学作品
3、阳奉阴违 [ yáng fèng yīn wéi ]
【解释】:阳:表面上;奉:遵守,听从;阴:暗地里。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七回:“亦曾当面劝过他,无如卜知府阳奉阴违,也就奈何他不得。”
【示例】:我们说话、做事都应老老实实,不要~。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4.阳字是什么偏旁
阳部首:
阝
阳:[拼音] [yáng]
[释义] 1.明亮。 2.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268A)。 3.指“太阳”:~光。~面。~历。向~。夕~。 4.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 5.温暖:~春。 6.外露的,明显的:~沟。~奉阴违。 7.凸出的:~文图章。 8.关于活人的:~间(人世间)。~宅。~寿。 9.带正电的:~极。~电。~离子。 10.男性**:~痿。 11.古同“佯”,假装。 12.姓。
5.“阳”字的偏旁怎么读
“阳”字的偏旁为“阝”,读音为“ fǔ”,俗称“左耳刀旁”。
读音【 yáng 】1.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5653861面之一(跟“阴”相对,下2.—3.同):阴~二气。4.太阳;日光:~光|~历|~坡|朝~|向~。
5.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洛~(在洛河之北)。6.凸出的:~文。
7.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8.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
9.带正电的:~电|~极。10.指男性**。
11.姓。笔画组词:太阳、夕阳、朝阳、阳光、阳春、阳面扩展资料1、阴差阳错 [ yīn chā yáng cuò ]【解释】: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
【出自】:明·王逵《蠡海集·历数》:“阴错阳差,有十二月,盖六十甲子分为四段,自甲子、己卯、甲午、己酉,各得十五辰。……甲子、甲午为阳辰,故有阴错;己卯、己酉为阴辰,故有阳差也。”
【示例】:他们~地把多年渴望见面的机会失掉了。【语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宾语;含贬义2、阳春白雪 [ yáng chūn bái xuě ]【解释】: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
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示例】:长老听了,赞叹不已道:“真是~,浩气冲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文学作品3、阳奉阴违 [ yáng fèng yīn wéi ]【解释】:阳:表面上;奉:遵守,听从;阴:暗地里。
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七回:“亦曾当面劝过他,无如卜知府阳奉阴违,也就奈何他不得。”
【示例】:我们说话、做事都应老老实实,不要~。【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