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守的繁体字怎么写
“守”的繁体字位守。
一、拼音:shǒu
二、释义:
1、保持,卫护:~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御。~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节。~恒。~望相助。墨~成规。
2、看管:看~。~护。
3、在一个地方不动:~株待兔。留~。
4、遵照:遵~。~法。~时。
5、维持原状,不想改变:保~。因循~旧。
6、呆在一起:厮~。
7、节操:操~。
8、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
9、古代官名:太~。~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刺(太守,刺史)。~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
10、姓。
三、例句:
五载一巡守。——《书·舜典》
王巡虢守。——《左传·二十一年》
均地守。——《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
纠其守。——《周礼·内宰》。注:“宿卫者。”
虽守者益。——《荀子·王制》。注:“谓地也。”
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左传·隐公五年》
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孟子·公孙丑下》
四、字形:
从宀(mian)从寸。
2.夕的繁体字怎么写 异体字
夕
拼音:xī,注音:ㄒㄧ
〈名词〉
夕字的笔画顺序
1、傍晚,日落的时候:夕阳;夕照;朝夕相处;朝不保夕;朝不谋夕。
2、泛指晚上:前夕;除夕;一夕长谈;七夕。
3、西面,西方;山的西面。
4、姓氏:夕姓。
◎夕
拼音:yì,注音:ㄧˋ
〈名词〉
5、同“射(yì)”。用于“夕(yì)姑”,即“射姑”,春秋时曹庄公名,姬(jī)姓。
〈副词〉
6、通“亦”。
详细解释
◎夕
拼音:xī,注音:ㄒㄧ
〈名词〉
(1)象形,甲骨文像初月形。《说文》:“莫也。从月半见。”本义:黄昏,傍晚。
(2)同本义。
宋体“夕”字
夕,莫也。——《说文》
宫正掌王宫之戒令纠禁,以时比宫中之官府、次舍之众寡,为之版以待,夕击柝而比之。——《周礼·天官·宫正》 郑玄注:“夕,莫也。莫行夜以比直宿者,为其有解惰离部署。”
日东则景夕多风。——《周礼·大司徒》。司农注:“谓日跌景乃中立表之处,大东近日也。”
初昏为夕。——《书·洪范·五行》注
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周礼·地官·司市》
瘦影写微月,疏枝横夕烟。——宋·陆游《置酒梅花下作短歌》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朝于斯夕于斯,岁时伏腊祭(袁可立)于斯。——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3)夜晚,晚上。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诗·唐风·绸缪》
以永今夕。——《诗·小雅·白驹》
夕字
朝而不夕。——《左传·成公十二年》
以朝夕燕出入。——《周礼·道仆》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易·乾》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宋·苏轼《水调歌头》
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宋·苏轼《超然台记》
湿摺通夕露,吹衣一夜风。——北周·庾信《夜听捣衣诗》
此夕欢娱,风清气朗,笑他梦雨暗高唐。—— 清·洪升《长生殿·定情》
时当七夕,鹊渡银河。天上人间,良宵第一。——唐·杜甫《牵牛织女》 注: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之夜。
(4)指每年的最后一季、每季的最后一月或每个月的下旬。
季冬之夕,君自听朝。——《管子·立政》
季冬之夕,即季冬之暮。——张佩纶《管子学》
晡时至黄昏为日之夕;下旬为月之夕;自九月尽至十二月为岁之夕。——《洪范·五行传》注
月夕卜宅。——《荀子·礼论》 杨倞注:“月夕,月末也。”
岁之夕、月之夕、日之夕,则庶民受之。——《尚书大传》卷三 郑玄注:“自九月尽十二月为岁之夕,下旬为月之夕。”
(5)晚潮,夜间的潮。后作“汐”。
官赋轨符,乘四时之朝夕。——《管子·国蓄》
天下之朝夕可定乎?——《管子·轻重乙》 郭沫若案:“‘朝夕’犹‘潮汐’,喻言起伏。”
吴之诸郡,姑苏称其首。郡之属邑,昆山出其右。杂以鱼盐之利,溉乎朝夕之池。——宋·王禹偁《昆山县新修文宣庙记》
(6)通“昔”。昔时,往日。
吴王不肖,有宿夕之忧,不敢自外,使喻其驩心。——《史记·吴王濞列传》
(7)墓穴。后作“穸”。
夕,与穸通。——《字汇补·夕部》
窀夕不华,明器不设。——《泰山都尉孔宙碑》 按:《左传·襄公十三年》“惟是春秋窀穸之事”洪亮吉诂引惠栋曰:“《孔宙碑》作‘窀夕’,《说文》无‘穸’字,明不从穴也。”
(8)西面,西方;山的西面。
不明于则而欲出号令,犹立朝夕于运坸之上。——《管子·七法》 尹知章注:“立朝夕,所以正东西也。”
宴乐始酣,白日倾夕,骊驹就驾,意不宣展。——三国·魏·应璩(qú)《与满公琰书》
(9)姓。
夕,姓。蜀有尚书令夕斌。——《广韵·昔韵》
夕氏,后汉巴中渠帅有夕氏,巴郡七姓,一曰夕。《蜀志》尚书令夕斌。——《通志·氏族略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