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线索怎么写
以时间为线索。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目的:维护清朝统治(3)学习对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4)领导阶级:地主阶级(5)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6)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7)代表人物:中央—奕欣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8)主要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后来还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
(9)结果: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10)性质:封建统治者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11)评价:消极: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积极: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西方列强、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8、戊戌变法(1895年—1898年)(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4)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君主立宪制)(5)主要经过(6)“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7)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政治改良运动。(8)失败原因:①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依靠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
②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9)历史意义: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使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9、辛亥革命(1894年—1912年)(1)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 (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民主共和制)(3)代表人物:孙中山(4)指导思想—三民主义(5)机关刊物—《民报》(6)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7)主要经过(8)历史意义: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失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10、新文化运动(1915年—20世纪20年代)(1)领导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思想、文化(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4)性质:思想解放运动(5)旗帜:“民主”和“科学” (6)宣传阵地:《新青年》(7)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8)意义:①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历史线索怎么写
以时间为线索。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学习对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4)领导阶级:地主阶级
(5)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6)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7)代表人物:中央—奕欣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8)主要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后来还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
(9)结果: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10)性质:封建统治者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11)评价:消极: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客观上为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西方列强、侵
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8、戊戌变法(1895年—1898年)
(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4)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君主立宪制)
(5)主要经过(6)“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7)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政治改良运动。
(8)失败原因:①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依靠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
②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
(9)历史意义: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使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9、辛亥革命(1894年—1912年)
(1)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 (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民主共和制)
(3)代表人物:孙中山(4)指导思想—三民主义(5)机关刊物—《民报》
(6)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7)主要经过
(8)历史意义: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
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10、新文化运动(1915年—20世纪20年代)
(1)领导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思想、文化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4)性质:思想解放运动
(5)旗帜:“民主”和“科学” (6)宣传阵地:《新青年》
(7)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8)意义:①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总结历史的线索到底该怎么下笔
其实你可以把问题看的简单一点,没那么难的,以轻松的心情去面对这一问题有助你更好的学习。
可以将内容分为几个方面来解决,如背景、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性质、结果、意义、评价等。这样记忆也会相对容易些。
或者你也可以尝试把那一本书的内容分几大块来总结,如关于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
如果这些你都认为不太好的话就去书店看看关于高一历史的参考书,一般那里面都会有比较详细的总结。但要是想让自己记得深刻还得亲自动手写一下,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勤奋一些,熟能生巧,相信你的历史笔记会整理的越来越好的!加油呀!FIGHTING!
4.历史 写出《中国近代史》4条基本线索的有关史实
把握近代史的四条线索,两大阶段。
近代史阶段划分:
一:近代前期,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分三个阶段
1、1840--60年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60年代--9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
3、90年代到1919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益深化
二:近代后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
1、1919--1924 五四运动和中共诞生
2、1924--1927 大革命时期
3、1927--1936 国共十年对峙
4、1937--1945八年抗战
5、1945--1949解放战争
四条线索:
1、列强侵华史:主要史实有五次侵华战争及列强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的侵略
2、中国人民抗争史、探索史:有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几大运动(太平天国、洋务运动、义和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有1919年之后的五四运动、中共诞生后的探索。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
4、政权更替史:正确区分以下政府---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国民政府、瑞金政府、伪满洲国政府、陕甘宁边区政府、汪精卫伪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总之,把近代史内容按照线索和阶段整理好,形成知识网络,把每一件历史事件都放到它所在的线索和阶段中,就会在混乱的历史迷雾中找到一条出路,加油吧
5.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线索 (1949年建国之后)
(1)1949-1956: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阶段”:
1950-1953:抗美援朝战争,1951: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大陆基本完全解放;三反五反运动1954:宪法颁布,确立人大制度;
1953-1956:三大改造,使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956-1966:进入社会主义(较稳定期):
1957:“一五”计划完成,
1958:**
1959-1961:三年自然灾害,
1964: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核垄断
(2)1966-1976:**,
1967: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71: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使中国国际威望大幅提升,拉开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
1972: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1976:粉碎四人帮,**结束。
1977:恢复高考。
(3)1978至今: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与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改革开放的政策。
1979: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快速解决了温饱问题。对越自卫反击战。
1982:;中英谈判香港问题。
1987:中葡谈判澳门问题。
1997:香港回归祖国。
1998:**实行市场经济改革,奠定当今之经济运作基础。
1999:澳门回归祖国
2001:中国“入世”,对外开放进入新台阶。
2004:受孙志刚事件影响,人权入宪。
2008:举办北京奥运会,圆1908年中国办奥运的百年梦想。
2010:举办上海世博会,距1910年提出中国办世博整整一百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