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的田字格的格式怎么写
直
拼音: zhí , 笔划: 8
部首: 目 五笔: fhf
基本解释:直
zhí
不弯曲:直线。直角。直径。直立。直截了当。直觉(ju?)。直观。
把弯曲的伸开:直起腰来。
公正合理:是非曲直。理直气壮。耿直。正直。
爽快,坦率:直爽。直率(shuài )。直谏。直诚。直言不讳。
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一直走。直哭。
竖,与“横”相对:不要横着写,要直着写。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至下。
姓。
曲弯横
笔画数:8;
部首:目;
2.“来”字田字格的正确书写
拼 音lái 部 首木笔 画7五 行火繁 体来五 笔GOI1.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
~往。过~。
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
~日方长。4.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做某个动作:胡~。6.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8.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表示发生:暴风雨~了。来的组词:来到、上来、从来、来自、原来、再来、回来、来去、进来、都来、后来、来年 、本来、看来来到 [lái dào] [释义] 1.从一处移动到某一目的地 2.在某一时间来临或发生 上来 [shàng lái] [释义] 〈动〉1.开始;起头。
〈动〉由低处到高处来。 从来 [cóng lái] [释义]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 原来 [yuán lái] [释义] 1.结果是;证明是 2.过去一向 3.在最初的时候 4.表示发现真实情形参考资料百度汉语:/zici/s?wd=%E6%9D%A5&query=%E6%9D%A5&srcid=28232&from=kg0&from=kg0。
3.百字在田字格怎样写
一、百字在田字格的写法是:二、基本释义表示很多:百草。
百货。百科全书。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精神百倍。百闻不如一见。
三、百字的组词有百业、百倍、百叶、百忙、百科、百十、半百、百出、百里、百世、百口、百中、百龄、百禄、百字、百伪、百药、百瑞、百鄽、百善、百谪、百式、百隶、百堵、百一、百重、百故、百榼、百裂、百禽等。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二、字源解说文言版《说文解字》:百,十十也。
从一白。数,十百为一贯。
相章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百,十个十。
字形由“一、白”构成。计数方法是,十个百为一贯。
这样,各个数级相彰显。 三、相关组词1、百业:各行各业。
茅盾 《子夜》十:“他听得家乡的人推崇他为百业的领袖,觉得有点高兴了。”2、百倍:一百倍。
形容倍数极高。茅盾 《子夜》四:“这里曾沧海暗暗匿笑,佩服自己的外交手腕,再躺到烟榻上,精神百倍地烧起一个很大的烟泡来。”
3、百忙:谓非常忙碌。杜鹏程 《记一位年轻的朋友》:“人事处长百忙中抽出时间给她好说好劝。”
4、半百:指五十。多用于年龄。
张天来 《人生的大树》:“今晚这个年过半百的女同志,被迟到的幸福激动得不知该怎么办才好。”5、百出:犹言层出不穷。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他们那有甚么心事!不过因明日就要放榜,得失心未免过重,以致弄的忽哭忽笑,丑态百出。”。
4.乡字在田字格怎么写
“乡”字的笔顺:撇折、撇折、撇◎ 乡乡 xiāng〈名〉(1) (会意。
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乡’和‘飨’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
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飨”的古字)(2)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township]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
——《说文》五州为乡。——《周礼·大司徒》。
注:“万二千五百家。”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
——《广雅》习乡尚齿。——《礼记·王制》行比一乡。
——《庄子·逍遥游》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3) 唐、宋至今指县以下的行政区划。所辖规模历代不同。
又如:乡荐(唐宋时由地方官推荐应进士考试的人);乡科(乡试);乡贡(由州县选拔出应科举的士子)(4) 乡村,城市外的区域 [countryside;rural area;country]传一乡秀才。——宋· 王安石《伤仲永》遍捉乡民。
——《广东军务记》各乡逆夷(5) 又如:乡里迓鼓(泛指民间音乐);乡曲之誉(乡里的声望);乡先生(辞官居乡或在乡执教的长者);乡瓜子(见识少的乡下人)(6) 家乡,故乡。在客地称原籍为乡 [native place;home village]国者,乡之本也。
——《管子·权修》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乡音无改。——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采吾乡。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扣其乡。——明· 魏禧《大铁椎传》(7) 又如:乡心(思念故乡的心情);乡味(家乡饮食的风味);乡信(家乡亲友寄来的书信)(8) 地方;处所 [place]三世居是乡。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9) 又如:他乡;外乡;异乡;侨乡;帝乡(京城)(10) 某种超现实的境界 [an unreal delightful country]。如:梦乡;醉乡(11) 同一籍贯的人(在外地时说) [villager]。
如:乡中(同乡);老乡;同乡(12) 用作动词,读 xiàng。通“向”。
面对着 [face to]东乡坐。——《史记·田单列传》乡师而哭。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13) 姓参考资料汉典:/z/15/xs/4E61.htm。
5.田字格写汉字儿字正确格式
“儿”字在田字格中的写法:
儿,是一个汉字,读ér、er、ní、rén。
【释义】
(1)ér:基本意义有小孩、儿子、年轻的人等。同本义 [child, pl. children](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er:儿化音。
(3)ní:姓。通「倪」。
【组词】
儿童:禁止儿童入内。
女儿: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前世情人。
儿戏:这绝非儿戏之言。
孤儿:这孩子刚出生没多久就父母双亡,成了孤儿。
麻溜儿:赶紧的,麻溜儿。
6.可以的以田字格怎么写
一、可以的以田字格写法是:二、以的基本释义 1、用;拿:以少胜多。
晓之以理。赠以鲜花。
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
3、因:何以知之?。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
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
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
三日以后。县级以上。
长江以南。五千以内。
二十岁以下。三、组词有以为、以前、可以、以往、以后、所以、给以、何以、以下、以免、足以、以来、以外、以至等。
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二、字源解说文言版《说文解字》:以,用也,从反巳。贾侍中说,巳,意巳实也。
象形。 白话版《说文解字》:以,使用。
字形采取反写“已”的方法来造字。贾侍中说,已,表示想法已落实。
是个象形字。三、相关组词1、以下[yǐ xià] 表示位置、次序或数目等在某一点之下:气温已降到零度以下。
请勿携带三岁以下儿童入场。2、以免[yǐ miǎn] 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目的是使下文所说的情况不至于发生:加强安全措施,以免发生工伤事故。
3、以上[yǐ shàng] 表示位置、次序或数目等在某一点之上:半山以上石级更陡。县级以上干部。
4、借以[jiè yǐ] 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把上半句所说的内容作为凭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略举几件事实,借以证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5、以内[yǐ nèi] 方位词。
在一定的时间、处所、数量、范围的界限之内:本年以内。长城以内。
五十人以内。
7.头的田字格怎么写
头的田字格书写格式如下:头拼 音 tóu 部 首 大 笔 画 5 五 行 火 繁 体 头 五 笔 UDI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
平~。分~。
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
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
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
铅笔~儿。6.头目:李~儿。
他是这一帮人的~儿。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
心挂两~。8.第一:~等。
~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
~马。~羊。
10.姓。扩展资料相关词汇1、百尺竿头成语拼音:bǎi chǐ gān tóu成语解释: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
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成语出处:唐 吴融《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2、白头到老成语拼音:bái tóu dào lǎo成语解释:白头:头发白。
指夫妻相爱相守一直到老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小娘半老之际,风波历尽,刚好遇个老成的孤老,两下志同道合,收绳卷索,白头到老。”3、抱头痛哭成语拼音:bào tóu tòng kū成语解释:指十分伤心或感动,抱头大哭成语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四回:“这里于家父子同他家里人抱头痛哭。”
4、从头彻尾成语拼音:cóng tóu chè wěi成语解释:自始至终成语出处:宋 朱熹《答吕伯恭》:“不免索性说了,从头彻尾只是此一个病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