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慈善在我身边征文600字怎么写呢
慈善在我身边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记得“5.12”大地震后的一天,妈妈接我放学回家,看到小区门口排了一对人。
走近前去才知道,是社区组织的捐款活动。虽已是下午,但是天气却有些炎热,日头依旧高高地照着水泥地,迟迟不肯离去。
排队的人们却没有因天气的炎热而减少,反而越聚越多。张伯伯捐50元,李奶奶捐20元,王阿姨捐100元……大家为了帮四川同胞度过难关,都慷慨解囊。
我虽然已经在学校里捐了10元平时的零用钱,妈妈还是给了我20,让我也加入到了捐款的队伍中。正在我们等着捐款的时候,一个人挤进了队伍,说:“我要捐款。”
瘦小的他坐在一块装着四个小轮子的木板上,双手向前吃力地挪动着。他皮肤蜡黄,脸上布满皱纹,衣衫褴褛。
显然,他是一个用手走路的乞丐。社区的工作者打量着他,说道:“你可以不捐的,这个不是强制性的。”
乞丐憨憨地笑着说:“我还行,吃得饱饭。”说着,用他那布满老茧的手递上10元钱,然后从自己的上衣口袋中又翻出几枚硬币也给了工作人员。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他感动了。从这位可敬的乞丐身上,我看到了人类最本真的品质。
一个人能够心怀天下,以别人的疾苦为疾苦, 倾其全部,帮助他人并不求回报,这是何等的仁慈和善良。慈善不是钱,而是心。
是对他人的关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爱。慈善本身并不一定意味着你的富有,只要从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人人都可以成为慈善家。
一丝微风吹过,天气并没有刚才那么热了。我的眼眶润湿了……。
2.以慈善为主题的征文(600字以上)
慈善,说白了就是一个念头。
这个念头可大可小,也许就一个侧隐之心,也许是一句关心的话,也许是一个助人一臂之力的豪举。 19世纪,山东人武训,早年丧父,家境清贫。
他以行乞奉养老母亲,被称为孝丐。母死以后,又以行乞、绩麻和放高利贷为业,用积累的财产在堂邑柳林集兴办义学。
后来又在馆陶、高唐、临清等地设立四所义学,并跪请教师“认真教育”,同时勉励学生刻苦攻读,他的举动得到山东巡抚张曜的奖励,清政府授以“义学正”名号,并赏他穿黄马褂。这里说的是一个穷人行善的历史。
老舍先生写的《正红旗下》里有个视金钱如草芥的定大爷,是以老舍先生的恩人“刘大爷”为原型的。他生长在大富之家,却笑傲金钱。
他办贫儿学校,办粥厂,施舍粮米。
一生千金散尽唯以助人为乐。后来他遁入空门成为宗月大师。
这是一个富人行善的传奇。 说到慈善,我们的大脑会链接到慈善家这个词,好像慈善是富人用吃剩的面包去救济穷人。
但是善举是不分大小的,可能你捐出的只是一件旧的棉袄,但是对于得到棉袄的人来说,就是一个温暖的冬天。可能你能拿出的只是一个386的电脑,但是一个孩子就从此就和科技结了缘。
可能你只能给一个不幸残疾的青年写一封慰问的信,但是这个青年会感受到你给他的力量。
不胜枚举。 现在的中国,弱势群体越来越受到关注。
这里有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孔子讲仁,老子也说仁,我们是一个说了几千年仁义的民族。这也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因为“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已”。
你知道吗?希望工程里的那个大眼睛小姑娘已经长大了,但是还有无数像她那样的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缀学在家。 你知道吗?陕西省的小山村里,吃水仍然是他们最大问题,水依旧“贵如油”。
你知道吗?在藏民的敖包里,药品溃乏一直困扰着这个马背上的民族。 。
我伸出一只手,请你也伸出一只手。
用我们大家的力量,去帮助他们! 作者:陈香。
3.慈善活动的征文600字
慈善,长久以来在我心中都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我与慈善二字似曾相识,却又有说不出的陌生。学校需要捐款,只问个数字;班级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也只是问一下时间地点罢了……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慈善与我形同陌路。
过了许久,我的印象才有改观。
我家附近有一座桥,有桥自然有桥洞。一日,我和母亲出去散步,忽的发现这桥洞下有个年轻人。他个子高高的,穿着一件破旧的大衣,头发乱蓬蓬的,一团一团盘踞在他的头上,那双鞋也早就前后通了风。那样子,看了就让人于心不忍。他的面前用粉笔写了一地的字,大意是出门打工,钱财尽失云云。
我和母亲对这种说法向来是嗤之以鼻的,一个人,有手有脚能干活,为什还要用这种方式来要钱?于是,每回从桥上经过,我都把这个年轻人当做空气。
一天,乡下的外婆来城里看我们。晚上的时候,她突然乐呵呵的对我说,她今天帮了一个人,我很好奇,究竟是谁能让她老人家如此开心,一问才知道,原来就是桥下那人。原来外婆今天买菜回来,刚好看到那人,她觉得那人挺可怜的,就给了他一点钱,让他别在这儿受罪了,劝他回家。这下我气不打一处来,吵嚷着要带外婆去揭穿这个谎言,外婆也被我弄得半信半疑起来。
第二天,这人果然不在了,但当我要炫耀胜利的战果时,外婆制止了我,“我不相信这是真的。”她的语气平静但又不给人质疑的余地。
过了很久,在我要忘记这件事时,我又看见了年轻人。但这回他的境遇无疑要好了许多,一生新衣不算名牌但也清爽,我在心中大笑,连忙跑回去把外婆叫了下来,打算戳穿这个骗局。
事情发生了转折,但当年轻人看到外婆时,就痛哭了出来,在他的哭声中,我也算懂了来龙去脉。
年轻人真的是个打工仔,他到宁波时钱被偷了,这下可好,一来人生地不熟,二来生无分文,只能住在桥洞下。如果不是遇上外婆,他那天晚上就只能去偷去抢了。现在他在一个建筑工地干活,生活过得去,在他看来,这一切的一切,都拜外婆所赐。
大概连外婆都没想到,她的一个小小的举动,给了他人这么大的转变。
慈,是我们的态度;善,是我们的品质。生活中处处都有善,给他人以微笑是善,给予他人以财物也是善,离别时一个问候,同样是善。
慈善不一定是数字,但慈善一定是一种境界,当我们愿意将自己的物品与他人分享,那也是一种慈善。慈善像一股炽热的洪流,在你我他的胸膛上奔腾;慈善是一阵温暖的风,在人世间驰骋;慈善有如一场甘露,湿润人们干枯的心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慈善不一定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我看来,要胜过雪中送炭。
经过这一件事,我也终于明白我的慈善是什么——尽我可以尽到的力量,去帮助那些我所能帮助到的人。
4.慈善活动 征文
爱心活动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寒风刺骨,平时周末要睡个回笼觉的我,也早早的起了床。因为今天是我和昆山麦田自愿者去福利院关注残疾儿童的日子。我的小姨是麦田的志愿者,为了让我学会从小去关心别人、关注身边的世界。 她邀请我和妈妈一起去。在去福利院之前,我就把自己平时积攒的一些画片· 玩具·图书全部拿出来,我要把这些礼物带给那些福利院的小朋友。
到了福利院的大门口,昆山麦田组织的负责人就向我们这些小孩子说明了注意事项:1、到了福利院不能笑他们,2、不能在那里大声喧哗,否则那些小孩子会害怕。
踏进福利院的大楼,走到二楼,进到里面,虽然麦田负责人早已告诉我们那些小朋友的情况,但当我们看到残疾儿童时,我还是被眼前的景象吓住了。我发现他们长的很奇怪,而且有的小朋友长的样子和面部表情,让人觉得有点好笑,但我还是忍住了。听福利院的院长说,里面有个小孩子,别的地方都是健全的,但就是眼睛是斗鸡眼,福利院的阿姨说他什么东西都看不清。还有几个孩子脑袋特别长,都十几岁了还穿着尿布,有几个婴儿在睡床上不停的笑,因为他们是得了软骨病,所以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像我们正常的孩子一样,可是那些孩子看见我们来看他们,脸上都挂满了笑容。
那天正好是圣诞节,有人买了一颗圣诞树,我们把圣诞树拼好,并装饰了一番,搬到了大厅里。我们拉着那些残疾的小朋友,开心的在圣诞树边做游戏。看着那些残疾小朋友这么高兴,我的心里也非常的开心。
在福利院的时间过的真快呀!不知不觉中,我们这次爱心活动就结束了,残疾小朋友都恋恋不舍的看着我们的离去。
离开了福利院,我一直在想,在我们的身边有这么多的人需要我们去关心,去爱护,他们和我们一样生活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但是他们没有我们这么幸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用自己学来的知识来帮助这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们,让这个世界变的更加美好。
5.五年级的慈善征文800个字
小时候的我不知道慈善是什么,只是天真的认为捐钱就是慈善。所以那时的我只要看到什么地方在募捐,就一定要向爸爸妈妈要钱,用自己的小手郑重的放进募捐箱里。每当我听到赞扬的话语时,总会特别的高兴和自豪,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回来后总要和大人和小朋友说起,让他们为我竖起大拇指。
到了上学后,每当我看到路边的乞讨者时,总会觉得他们很可怜,于是就会主动投几个硬币。当学校举行义卖和捐款活动时,我会积极的参加,并且希望捐的钱比同学多,否则就会觉得被同学轻视,显得没有爱心。那时的我会用捐钱的数量来衡量慈善,不过我已经不向爸爸妈妈要钱了,而是从压岁钱里拿出来。
慢慢的我的想法又有了改变。因为我看到了一篇文章。有一个小姑娘,她在一场慈善活动中捐出了储蓄罐中所有的积蓄——30.25美元,而那一晚比尔·盖茨捐了600万美元,巴菲特也捐了300万美元,可是他们一致认为小姑娘最有爱心 。因为小姑娘说:“慈善不在于钱的多少而在于一颗心。”说的多好啊!是的,我们首先要有一颗爱心,再去做我们有能力做的事,不管这善事是大还是小。渐渐的,我仿佛有些明白慈善的真正含义了。
在我的心里,做善事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所以当我看到媒体报道的那些爱心善举时,心里总是充满敬佩。就像我们特别熟悉的化名“顺其自然”的宁波爱心人士,自1999年起向慈善组织捐款,15年不间断,数额累计已超过1000万元!“顺其自然”每次捐款所写的地址都是虚构的,目的就是不让人们找到他(她),更难得的是坚持了15年,而且还在继续,这是一种多么高的境界啊!每次我在电视或者报纸上看到有关“顺其自然”的报道时,心中总会涌起莫名的激动,迫不及待要告诉身边的人,“顺其自然”又做好事了,真是太了不起了!
6.慈善在我身边征文
慈善在我身边作文800字
小时候的我不知道慈善是什么,只是天真的认为捐钱就是慈善。所以那时的我只要看到什么地方在募捐,就一定要向爸爸妈妈要钱,用自己的小手郑重的放进募捐箱里。每当我听到赞扬的话语时,总会特别的高兴和自豪,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回来后总要和大人和小朋友说起,让他们为我竖起大拇指。
到了上学后,每当我看到路边的乞讨者时,总会觉得他们很可怜,于是就会主动投几个硬币。当学校举行义卖和捐款活动时,我会积极的参加,并且希望捐的钱比同学多,否则就会觉得被同学轻视,显得没有爱心。那时的我会用捐钱的数量来衡量慈善,不过我已经不向爸爸妈妈要钱了,而是从压岁钱里拿出来。
慢慢的我的想法又有了改变。因为我看到了一篇文章。有一个小姑娘,她在一场慈善活动中捐出了储蓄罐中所有的积蓄——30.25美元,而那一晚比尔·盖茨捐了600万美元,巴菲特也捐了300万美元,可是他们一致认为小姑娘最有爱心
因为小姑娘说:“慈善不在于钱的多少而在于一颗心。”说的多好啊!是的,我们首先要有一颗爱心,再去做我们有能力做的事,不管这善事是大还是小。渐渐的,我仿佛有些明白慈善的真正含义了。
在我的心里,做善事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所以当我看到媒体报道的那些爱心善举时,心里总是充满敬佩。就像我们特别熟悉的化名“顺其自然”的宁波爱心人士,自1999年起向慈善组织捐款,15年不间断,数额累计已超过1000万元!“顺其自然”每次捐款所写的地址都是虚构的,目的就是不让人们找到他(她),更难得的是坚持了15年,而且还在继续,这是一种多么高的境界啊!每次我在电视或者报纸上看到有关“顺其自然”的报道时,心中总会涌起莫名的激动,迫不及待要告诉身边的人,“顺其自然”又做好事了,真是太了不起了!
还有“造桥女孩”严意娜。她志愿到甘肃省的一个贫困山区去支教,当她看到学生们上学时要经过峡谷,孩子们要沿着山壁走到谷底,淌过谷底的河流,再从谷底沿着另一边山壁爬到山上来时,便萌发了帮助当地孩子造座桥的愿望。最后,在许许多多宁波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她募集善款117万余元,造了一座桥,并把它命名为“宁波市民爱心桥”。
现在的我,已经明白了慈善在现实意义中就是用慈悲的心去做善事,而你可以去做的不仅仅是捐钱,也可以是其它方面。在去年“菲特”台风带来的水灾中,宁波地区损失惨重。但是宁波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互助,谱写了一曲感人的壮歌。画面中,有的人捐款捐物;有的人去灾区做志愿者;有的人大力宣传…我想这才是慈善真正的意义吧。
7.慈善在我身边征文600字
慈善在我身边
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记得“5.12”大地震后的一天,妈妈接我放学回家,看到小区门口排了一对人。走近前去才知道,是社区组织的捐款活动。
虽已是下午,但是天气却有些炎热,日头依旧高高地照着水泥地,迟迟不肯离去。排队的人们却没有因天气的炎热而减少,反而越聚越多。张伯伯捐50元,李奶奶捐20元,王阿姨捐100元……大家为了帮四川同胞度过难关,都慷慨解囊。我虽然已经在学校里捐了10元平时的零用钱,妈妈还是给了我20,让我也加入到了捐款的队伍中。
正在我们等着捐款的时候,一个人挤进了队伍,说:“我要捐款。”瘦小的他坐在一块装着四个小轮子的木板上,双手向前吃力地挪动着。他皮肤蜡黄,脸上布满皱纹,衣衫褴褛。显然,他是一个用手走路的乞丐。社区的工作者打量着他,说道:“你可以不捐的,这个不是强制性的。”乞丐憨憨地笑着说:“我还行,吃得饱饭。”说着,用他那布满老茧的手递上10元钱,然后从自己的上衣口袋中又翻出几枚硬币也给了工作人员。在场的所有人都被他感动了。
从这位可敬的乞丐身上,我看到了人类最本真的品质。一个人能够心怀天下,以别人的疾苦为疾苦, 倾其全部,帮助他人并不求回报,这是何等的仁慈和善良。慈善不是钱,而是心。是对他人的关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爱。慈善本身并不一定意味着你的富有,只要从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人人都可以成为慈善家。
一丝微风吹过,天气并没有刚才那么热了。我的眼眶润湿了……
8.感动我的慈善征文 400字左右 如果好在给20
“他是一位创业者,同时又是一位慈善家,他用自己的大爱之举,诠释了当今新徽商的慈善情怀”。
在全市慈善大会的颁奖晚会上,他被评为2010年度芜湖市十大慈善人物,并得到了这样的评价。他就是安徽中诚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雪林,一位在创业创新中成长,同时又不忘社会责任的企业家。
胡雪林是一位有着创新精神的创业者。几年前,他从铜陵来到芜湖创业发展。
作为一名化工专业的科技人员,他通过与高校合作,成功研发出以土豆为原料的环保型农用膜,为缓解农村“白色污染”,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胡雪林也是一位极具爱心的企业家。
在成长过程中,当年曾为他垫付学费而使他免受辍学之苦的小学老师,在他心中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在艰苦创业的过程中,胡雪林始终不忘感恩,努力回报社会。
他曾代表公司多次捐赠困难群体、贫困学子。在汶川大地震时,他带头并发动企业员工向灾区捐款;2009年在他倡议下,中诚公司出资20万元,为安徽师范大学贫困学子设立助学基金,第一批已有70多位贫困大学生得到资助。
去年初,西南五省市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牵动了胡雪林的心。他想到旱区农民急需农膜复盖干旱土地,以使土壤保湿,便萌发了捐赠农膜的想法。
尽管当时公司处于初创时期,企业资金紧张,订单任务又重。但胡雪林急灾区人民之所急,挤出资金、腾出机器,生产旱区农民所需要的农膜,并组织车辆运往灾区。
很快,价值100万元的环保农膜被送往贵州和云南旱区,为灾区人民抗旱出一份力。 去年4月,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胡雪林从电视上看到一些小学被震垮,孩子们失去校园,心里很难过。
为了帮助震区孩子早日重返校园,胡雪林决定为玉树地区援建一所爱心小学,向震区的孩子们献上一份心意。“金钱有价,爱心无价”,这是胡雪林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如今,他仍然在践行着自己的慈善理念和价值观。前不久,他又与市慈善总会约定,每年出资20万元,继续资助贫困学子,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9.以慈善为主题的征文
生活需要善良 生活需要什么?或许是物质、或许是精神,总之很多很多。
但不可或缺的,就有善良。 善良即宽容、爱护,是对所有人的一种最无私的爱,也是自身美好素质的体现。
我生活在一个善良的家庭,父母从小就用语言、行动告诉我什么是善良:对于街上的乞讨者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对于别人的错误给予宽容对于病人给予精神上的安慰……我在效仿,我在学习,我也在感悟这种善。 善良就是对别人的关快与宽容。
在学习、感悟善良的时候,曾听说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母亲在遇到一个独臂的乞者来家中乞讨,母亲却让那个独臂人将门前的20块砖搬到后院。起初乞者很吃惊也很气愤,认为母亲是在捉弄他,但是那个母亲却用一只膀子示范搬完了20块砖。
乞者似乎明白了什么,按母亲的话做了。完成后,那个母亲给了乞者10元的劳动费,乞者鞠躬而去。
十几年后,那个昔日的乞者已经变成了风度翩翩的老板,当他找到那家人时,准备抱恩,可是那个母亲却淡淡地说了一句:“我有两只手,你把东西送给没有手的人吧!”那个人一愣,接着热泪纵横,又深深地一鞠躬……听罢,我思考了良久,似乎又悟出了什么。 善良是对人精神上的关怀与给予,无论是对自己还是他人。
“持灯女神”南丁格尔,也用行动阐述了另一种善。她出身在一个显贵的家庭,却会为了帮助别人而抛弃无忧无虑的生活去选择从事当时地位十分低贱的护士这样一个职业。
通过她的努力,前线的死亡率由40%降到2%!在多少个风雨之夜,那些在呻吟的士兵只要一看到南丁格尔手提灯的亮光,就像看到了慈善的天使,感受到无限的温暖和爱意,她所到之处,伤兵们甚至会俯下身去亲吻她的影子。我为此深深地震撼着,也为这种伟大的善而感动着、感化着。
善良又是对人心灵与精神的洗涤。 生活中有太多的例子,有的被世人传诵,有的却如过往云烟,这都无所谓,我们要的是善良的真谛。
我爱善良,因为它体现我存在的价值;我要善良,因为人类的爱是无私的。 生活需要善良,这样你就会发现,善良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依恋与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