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魏”字的草书写法
(1)“魏”字的草书写法
博洋草书3500
于右任标准草书
腾祥伯当草书
叶根友疾风草书
(2)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草书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草书是笔画省略,结构简便的书体。二是,草书是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是最具有符号化特征的书体。三是,草书的笔划之间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是便于快捷书写和便于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
2.舞字草书怎么写
舞字成草书写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汉字:舞(Wǔ)
诗句: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字义: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舞蹈。舞技。舞姿。舞会。舞剑。舞女。舞曲。舞台。
耍弄:舞弊。舞文弄墨。
扩展资料:
草书的章法原则:
草书之章法虽难以定形,但也有其必须遵循的原则。
1、气势贯通
“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要使静止的字活起来,就必须讲“势”。势是发展的、流动的、变化的,所以蔡邕认为笔势应来去自然,不可遏止。这“势”就是“血脉”、“筋脉”,是章法气势形成的根源,也是草书章法形成的原因之—。
清梁同书说“气须从熟中来,有气则自有势,大小、长短、欹正,随笔所至,自然贯注成一片段。”
所以气势还需从用笔的精熟中来。若用笔滞凝,神情呆板,拘谨不畅,则必无势可言,贯气更谈不上了,所以书法艺术得势才能得力,得力才能得气,得气才能得神,草书之作全在神驰情纵,得心应手之间写出精神和气质来。
笔势是多变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崩浪雷奔”、“百钧弩发”,这些在书法中常见的形容词都是在捉摸不定的动态中以物喻情的。正是因为草书章法无固定不变之状,所以见之可以自由想象、思游云天。
2、错综变化
草书章法之错综变化难以名状,错综者指字之大小错综、疏密错综、用笔轻重错综,欹正错综等,怀素《自叙帖》、张旭《古诗四首》皆极尽错综变化之能事,其章法常以“雨夹雪”喻之。如落叶纷披,令人眼花缭乱,然片片落叶又极规则,规则中有不规则,视觉上是动的。
细审之,每一字又静静躺在纸上,并不曾动,这就是因其错综变化所致的艺术效果。形成草书章法的整体效果是:满纸盘旋,飞舞,内气充盈,十分的传情,十分的浪漫,激情不可抑止。
丁文隽在《书法精论》中精辟地指出:“就一字观之,真之结构密而大草之结构疏,就全幅观之, 真之结构疏而大草之结构密。”以人求异之心而论,草书之章法最异,最能满足人们求异心理的需要,最能吸引人的视线。
3、虚实相生
草书章法理应“虚实相生”。“实”指纸上的点画,也即有墨的黑处;“虚”指纸上点画以外的空白,也即无墨的白处。老子曰:“知白守黑”,是指哲理上的虚实,是对世间万物矛盾的一种理解和调和的方法。
用在书法上,就是要调配好黑白之间的关系,太黑则墨气一团,气闷而有窒息感;太白则凋疏空旷,气懈而有松散感。草书章法中还应有“透光之美”,其作品的雅趣往往在“白”的妙用,也就是在“虚”处来体现书法艺术的韵致和高雅之情。
邓石如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通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在草书章法的处理上,要“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互补互生,使字与字,行与行之间能融为一体,缜密无间。
所以刘熙载说:“古人草书,空白少而神远,空白多而神密。”空白多反而显其密,妙在线条的粗细强弱的交替,笔势的开合聚散的变化,字形的大小高低的错杂,构成虚实相生的章法效果。
字字相插,行行相争,相争相插处互挤互拥,相让相避处又遥相呼应,磊磊落落,洋洋洒洒,体现出草书狂放、瑰奇、纵逸的艺术风格。怀素、徐渭的草书最为典型。
虚与实是相互对立的矛盾体,对任何一方的失控,就会使矛盾突出。太虚则疏,太实则闷。但虚实是相对而言的,没有虚就无所谓实,反之亦然。矛盾双方都得依赖对方而存在而变化。故最终还应有所调和,使矛盾的双方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变而不乱,作品才会有浑然一体的和谐之美。
若能在草书章法处理上使矛盾在又冲突、又调和中指挥若定,胸有成竹,使作品能险而不怪,潇洒畅达,超然入胜,毫无雕饰,变化出于自然,新奇仍能守法,斯乃谓之高手。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草书
3.亷字草体怎么写
1)【韩】字行书的几种写2113法【韩】字的德彪钢笔行书写法【韩】字的方正硬笔行书简体写法【韩】字5261的经典繁行书写法【韩】字的全新硬笔行书简写法【韩】字的叶根友毛笔行书简体写法2)行书的特点: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
4102写得比较放1653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版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权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4.联字行书怎么写
联字行书写法如下图:拼音:lián 部首:耳笔画:12繁体:联五笔:BUDY笔顺编号:122111431134笔顺读写:横竖竖横横提捺撇横横撇捺四角号码:18484释义:1.(会意。
从耳,从丝。战国文字,中间是耳,两边是丝相联。
本义:连结)2.同本义。又如:联垂(一种发式。
周围头发梳成许多根细辫子);联襟(即连襟。姊妹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联缀(连系,联集在一块);联珠(连串的珍珠);联华(花开并蒂);联裾(联袂)3.联合;联系。
又如:联衔(联合签具职衔名位);联拳(群聚的样子);联屯(联合屯兵);联事(联合处理事务);联步(同行);联带(谓互相挈带或联系);联姻,联婚(结亲)。4.缝。
又如:一件新联的道袍5.对联 。如:春联;门联;贺联;挽联;联牌(刻有对联的木牌)6.对;双 。
如:联单,联票(一式数纸相联的单据)扩展资料相关组词:1.联合[lián hé] 联系使不分散;结合:全世界无产者,~起来!2.联结[lián jié] 结合(在一起):画一条直线把这两点~起来。锦州是~东北和华北的战略要点。
3.春联[chūn lián] 春节时贴在门上的对联。4.挽联[wǎn lián] 哀悼死者的对联。
5.楹联[yíng lián] 挂或贴在楹上的对联,泛指对联。
5.廷字草书写法
廷,读音:tíng
含义:
1、封建时代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朝(cháo )廷。宫廷。廷杖。
2、廷试(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
3、廷对(a.在朝廷中当众对答;b.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
造句:
1、门廷有事,期年而君不闻,此所谓远于万里也。
2、奇从奇,正从正,奇与正,恒不同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