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噬啮是什么意思,噬啮的拼音怎么写,噬啮怎么读
噬啮shì niè词语解释:1.咬。
唐 柳宗元 《憎王孙文》:“虽羣不相善也。食相噬啮,行无列,饮无序。”
宋 苏洵 《上韩枢密书》:“蝮蝎终日而不螫,则噬啮草木以致其毒。” 章炳麟 《五无论》:“兽类无一夫一妇之事,两性相逐,天下为公,而以字尾之故,相噬啮犹众,何独于人类而能外是?”《花城》1981年第1期:“老人眼里闪露出悲愤,嘴里含着痛苦,仿佛有什么在噬啮着他的心。”
2.喻侵蚀。 唐 韩愈 《孟东野失子》诗:“日月相噬啮,星辰踣而颠。”
3.喻迫害。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坏人靠着冰山,恣行无忌,一旦失足,忽而乞怜,而曾经亲见,或亲受其噬啮的老实人,乃忽以‘落水狗’视之,不但不打,甚至于还有哀矜之意。”
2.口字旁有个齿用拼音怎么写
啮niè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啮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五笔86:KHWB 五笔98:KHWB 仓颉:XRYMU
笔顺编号:25121213452 四角号码:6107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56E
基本字义
1. 咬:~齿动物。虫咬鼠~。~合(a.牙齿咬紧;b.像牙齿那样咬紧,如“齿轮~~得很好”)。
详细字义
〈动〉
1. (会意。从口,从齿。表示咬。本字从齿,( qì)声。本义:用嘴咬)
2. 同本义 [gnaw]
囓,噬也。——《说文》。字亦作啮。鸟曰啄,兽曰囓。
武卧啮雪。——《汉书·李广苏建传》
众蛇竞来,啮索且断。——《后汉书·费长房传》
勚感涕,因啮指流血。——《新唐书·李勚传》
以啮人,无御之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啮指(咬指头。形容极为痛心);啮咬(啃咬。比喻折磨);啮啃(啃咬);啮齿(咬牙切齿);啮噬(咬嚼);啮心(比喻痛苦至极);啮雪吞毡(比喻为坚持气节而过艰苦的生活);啮臂(咬臂出血;以示诚信和坚决)
4. 侵蚀 [erode]
水皆啮石出。——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汉水啮古根。——李白《金陵白下亭留别》
常用词组
1. 啮齿类动物 nièchǐlèi dòngwù
[rodent] 哺乳纲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动物。没有犬齿,门齿与前臼齿间有空隙。以食植物为主。大多数种类繁殖迅速,如兔类和鼠类动物
2. 啮合 nièhé
[occlude;clench the teeth] 指人或动物的上下牙齿咬得紧;[齿轮等]如上下牙齿那样咬紧
打谷机的齿轮啮合性很好
隐藏更多释义
以下结果由HttpCN提供字形结构
繁体字:啮啮 异体字:噛囓
汉字首尾分解:口齿 汉字部件分解:口齿
笔顺编号:25121213452
笔顺读写:竖折横竖横竖横撇捺折竖
3.鼠的拼音怎么写
笔画0 鼠[shǔ ]笔画4 鼤[wén] 鼢 [ fén] 鼣 [fèi]笔画5 鼩 [qú] 鼫[shí] 鼬 [yòu] 鼪[shēng] 鼥[bá]鼦[diāo]鼨[zhōng] 鼧[tuó]笔画6 鼭[shí] 鼮[tíng]笔画7 鼯 [wú] 鼰 [jú]笔画8 鼱 [jīng]笔画9 鼵[tū] 鼲[hún] 鼹[yǎn] 鼳[jú]笔画10 鼶 [sī] 鼹 [yǎn] 鼸 [xiàn]鼷 [xī]笔画15 鼺 [léi]鼠拼音:[shǔ]笔划:13 部首:鼠结构:上下结构笔顺:撇、竖、横、横折、横、横、竖提、点、点、竖提、点、点、斜钩释义: 1.哺乳动物的一科,门齿终生持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繁殖迅速,种类甚多,有的能传播鼠疫等病原,并为害农林草原,盗食粮食,破坏贮藏物、建筑物等(俗称“耗子”):老~。
~胆。~目寸光。
投~忌器。~辈。
2.隐忧:~思。成语: 1.狐凭鼠伏[hú píng shǔ fú]象狐狸、老鼠那样潜伏在里面。
2.过街老鼠[guò jiē lǎo shǔ]比喻人人痛恨的坏人。 3.官仓老鼠[guān cāng láo shǔ]官仓:放公粮的地方。
比喻有所依恃的恶人。 4.孤雏腐鼠[gū chú fǔ shǔ]孤独的鸟雏,腐烂的老鼠。
比喻微贱而不值得一说的人或事物。 5.奉头鼠窜[fèng tóu shǔ cuàn]奉:捧。
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
6.胆小如鼠[dǎn xiǎo rú shǔ]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7.鸱鸦嗜鼠[chī yā shì shǔ]比喻嗜好各不相同。 8.马捉老鼠[mǎ zhuō lǎo shǔ]比喻瞎忙乱 9.猫哭老鼠[māo kū lǎo shǔ]比喻假慈悲 10.罗雀掘鼠[luó què jué shǔ]原指张网捉麻雀、挖洞捉老鼠来充饥的窘困情况,后比喻想尽办法筹措财物。
4.请问"噬"字的并音怎么写
噬
拼音: shì, 笔划: 16
部首: 口 笔顺编号:2513143141234341
(形声。从口,筮(shì)声。本义:咬)
同本义 [bite]
噬,嗂也。喙也。——《说文》
噬嗑食也。——《易·杂卦》
国狗之瘈,无不噬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欋杀援筮(噬)。——《考工记·梓人》
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唐·柳宗元《三戒》
康乃甘心鹰犬,搏噬善类,其罪又浮于高拱。——《明史·海瑞传》
又如:噬指(畏惧地咬着手指头);噬脐(自己用嘴咬肚脐,够不着。比喻后悔不及);噬犬,噬狗(凶猛咬人的狗);噬搏(咬啮搏击)
吞 [devour;swallow]
竟横噬于虎口。——潘岳《西征赋》
如:噬肥混赖(占了便宜还耍赖);噬攫(侵吞掠夺)
噬
shì
无义
彼君子兮,噬肯适我?——《诗·唐风·有杕之杜》
5.口字旁有个齿用拼音怎么写同上口字旁有个齿用拼音怎么写同 爱
啮niè - 英文翻译 啮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部首笔画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五笔86:KHWB 五笔98:KHWB 仓颉:XRYMU笔顺编号:25121213452 四角号码:6107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556E基本字义1。
咬:齿动物。虫咬鼠~。
合(a。牙齿咬紧;b。
像牙齿那样咬紧,如“齿轮~得很好”)。详细字义〈动〉1。
(会意。从口,从齿。
表示咬。本字从齿,( qì)声。
本义:用嘴咬)2。 同本义 [gnaw]囓,噬也。
——《说文》。字亦作啮。
鸟曰啄,兽曰囓。武卧啮雪。
——《汉书·李广苏建传》众蛇竞来,啮索且断。——《后汉书·费长房传》勚感涕,因啮指流血。
——《新唐书·李勚传》以啮人,无御之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3。
又如:啮指(咬指头。形容极为痛心);啮咬(啃咬。
比喻折磨);啮啃(啃咬);啮齿(咬牙切齿);啮噬(咬嚼);啮心(比喻痛苦至极);啮雪吞毡(比喻为坚持气节而过艰苦的生活);啮臂(咬臂出血;以示诚信和坚决)4。 侵蚀 [erode]水皆啮石出。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汉水啮古根。——李白《金陵白下亭留别》常用词组1。
啮齿类动物 nièchǐlèi dòngwù[rodent] 哺乳纲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动物。 没有犬齿,门齿与前臼齿间有空隙。
以食植物为主。大多数种类繁殖迅速,如兔类和鼠类动物2。
啮合 nièhé[occlude;clench the teeth] 指人或动物的上下牙齿咬得紧;[齿轮等]如上下牙齿那样咬紧打谷机的齿轮啮合性很好隐藏更多释义 以下结果由HttpCN提供字形结构繁体字:啮啮 异体字:噛囓汉字首尾分解:口齿 汉字部件分解:口齿笔顺编号:25121213452笔顺读写:竖折横竖横竖横撇捺折竖。
6.啮是什么意思
啮的意思是:咬(多指鼠、兔等): 虫咬鼠~。
汉语拼音:niè 繁体汉字:啮 啮的部首:口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会意;从口、从齿 异体字:啮噛囓啮 相关组词: 啮齿、啮噬、啮合、攫啮、啮岸、衔啮、啮雪、噬啮、啮蚀、啮嚼、龁啮、啮铁、啮膝、兔啮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顺:竖、横折、横、竖、横、竖、横、撇、点、竖折/竖弯、竖、 二、词组释义: 1、啮铁[niè tiě] 传说中的兽名。 2、啮膝[niè xī] 良马名。
3、兔啮[tù niè] 兔子咬过的草。 4、擘啮[bò niè] 破裂缺损。
5、啮咋[niè zǎ] 啃咬,咬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