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会一课开展情况怎么写
一、制度内容三会:支部委员会、团员大会、团小组会(民主生活会) 两制:团员教育评议制度、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制度一课:团课制度 “三会两制一课”是基层团组织工作走上规范有序,稳定发展的必要管理轨道. 二、团课是“三会两制一课”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1、团支部每学期应对团员至少进行两次团课教育. 2、团课内容力求丰富多彩,方式灵活多样.组织观看爱国影片,《团课一小时》音像带,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团的知识竞赛等. 3、团总支书记、团支部书记要讲团课,并作为评比优秀团总支、优秀团支部的标准之一.。
2.三会一课怎么写
三会一课,一般是指基层支部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和按时上好党课的简称。至于如何来写,方法很简单。
一是“三会”,都是会议记录。通常包括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会议主题、主持人、记录人、出席人员、未出席人员和会议内容简记。必要的时候,可以将召开会议时的照片等影像资料附于下一页。
二是“一课”,除了像三会似的表格式会议记录以外,后面要附上党课的具体内容。党课的内容记录,要将党课的主要内容逐条记录下来。必要时,也可附上影像资料于后一页。
3.社区三会一课的会议记录怎么写
2013-04-08 16:39热心网友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第一,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理顺全体党员、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书记会与书记的关系,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建立党代表常任制,改进和完善党内选举制,扩大人民群众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参与权、决定权和监督权,真正理顺权力授受关系。
第二,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人大、政府、政协职能作用的关系;按照政治功能分化的原则来合理划分党与政府、人大、政协、司法机关以及人民团体的职责权限,科学界定执政党与国家公共权力的不同职能。 第三,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通过完备的制度和法律体系来治理国家,确保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一方面,党必须善于通过国家权力机关把自己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和国家政策,以实现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另一方面,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并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在法治的轨道上开展各项工作。
第四,要改革和完善党的工作机制。要完善利益整合机制,正确反映和兼顾群众的不同方面利益,尤其要关注并重视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同时要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
要完善决策机制,建立多层次多学科的决策智囊网络,形成决策的支持系统、咨询系统、评价系统、监督系统和反馈系统,形成严格的决策制度程序,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以提高决策的正确度。要建立科学的管理监督机制,通过建章立制保证党的工作取向,并实现从一元纵向型的监督到多元立体型的监督转变。
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坚决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出现了一些情况较为复杂的社会矛盾。
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就需要认真研究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特点和规律,科学把握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基本原则,积极探索建立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的新机制,以更好地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出现了社会矛盾多发多样的状况。这是我国社会深刻变革中难以完全避免的现象。
胡主席同志指出:“关键是我们要正视矛盾,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形成妥善处理矛盾的体制机制,而不能让矛盾积累和发展起来,以致影响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各类社会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切实建立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的体制机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
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大量情况较为复杂的社会矛盾。其主要表现为:“四个多样化”趋势给经济社会生活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这一方面给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带来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人们的精神风貌、思想观念、道德风尚朝着更加民主、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在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和管理监督等尚不健全、不完善、不到位的情况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抬头,导致一些人的价值观念发生扭曲。
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反映到经济社会生活中,就会产生各种社会矛盾。利益关系调整引发的深层次矛盾。
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种利益调整。改革越是深入,各种深层次矛盾就越是凸显。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社会成员、不同的经济组织因竞争能力的差异、劳动贡献和要素投入的不等,形成一定的收入差距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这在总体上有利于促进竞争、提高效率。但是,在利益关系调整中出现分配不公及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容易引起社会矛盾。
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这包括:因农村土地征用、移民搬迁安置、各种工程建设用地等补偿标准不一,发生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问题;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问题;等等。
同时,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处理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时,工作中也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1)要把利益矛盾视为人民内部矛盾的主导方面,视为决定其他人民内部矛盾存在、发展、激化的主导性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不是以一种利益去取代、剥夺另一种利益,而是对各种矛盾着的利益进行协调。同时由于利益矛盾具有刚性,还必须以制度。
4.学习三会一课简报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各基层党(工)委是此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务必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党(工)委书记是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第一责任人,要经常深入基层支部,督促和指导“三会一课”。各党支部要依照规定,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措施。党支部书记作为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要认真履职,灵活安排,坚决防止“搞形式、走过场”的做法,保证“三会一课”制度落到实处。
2.领导率先垂范,层层示范带动。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参加“三会一课”,是严格党的基层组织生活的关键所在。党员领导干部要妥善处理工作与参加“三会一课”的关系,自觉加强与所在党支部(党小组)的联系,积极主动、严肃认真地参加“三会一课”各项活动。因故确实不能参加的,应当履行请销假手续。对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发展党员会议等重要活动,一般不得缺席。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每月至少参加一次“三会一课”。
3.健全相关制度,强化日常管理。县委将“三会一课”开展情况纳入各基层党(工)委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考核之中。各基层党(工)委要建立健全“三会一课”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会议记录制度、定期通报和公示制度、奖惩制度等相关制度,认真指导所属每个党支部制定工作计划,对各党支部“三会一课”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保证“三会一课”规范运行。各党支部要分类建立“三会一课”工作台账,对每名党员参加“三会一课”情况进行写实登记,同时每半年要将“三会一课”开展情况向上级党组织报告一次,由上级党组织在所属基层党组织中进行公示。每名党员要坚持填写“三会一课”记录簿,认真记录每次参加“三会一课”的具体情况,及时记写心得体会。
4.强化宣传引导,创新活动形式。各基层党(工)委要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三会一课”的重要意义和各项任务,宣传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党支部要结合实际,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寻开展“三会一课”的切入点,把开展“三会一课”的主题与传承习老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党员活动日制度,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等有机结合起来,使“三会一课”生动活泼、富有成效。县委将“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情况作为对各基层党组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查内容之一,定期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