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字田字格怎么写
“走”字田字格写作:
走,念 zǒu:
〈动〉
(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同本义
走,趋也。——《说文》
来朝走马。——《诗·大雅·緜》
某将走见。——《仪礼·士相见礼》
险其走。——《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若蝉之走明火也。——《吕氏春秋·期贤》
在位者皆反走辟。——《大戴礼记·诸侯迁庙》
扁鹊望 桓侯而还走。——《韩非子·喻老》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韩非子·五蠹》
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海外北经》
双兔傍地走。——《乐府诗集·木兰诗》
飞沙走砾。——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愈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几欲先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走马观花;走堂的(跑堂的);走塘的(跑堂的);走百病(元宵节妇女出游,认为可驱邪除祟);走骤(飞奔。疾驰);走丸(如丸迅速旋转);走解(在跑动的马背上表演特技);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比喻专心一事,比较容易成功)
逃跑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
已而燕军攻 安平,城坏, 齐人走,争涂。——《史记·田单列传》
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战国策·燕策一》
田荣即引兵归,逐其王假, 假亡走 楚。——《史记·项羽本纪》
老官,走了牛也!走了牛也!——《西游记》
又如:走避(逃去,避开);走北(战败而逃);走匿(逃走躲避)
往。奔向某地
渔者走渊,木者走山。——《淮南子》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 咸阳。—— 唐· 杜牧《阿房宫赋》
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晁错《论贵粟疏》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
若蝉之走明火也。——《吕氏春秋》
走诉行御史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如:走起(起身,起床);走转(逃转,返回;转,转圈儿)。又如:走奔(快步前往);走晤(走访,前往相见);走趟(走,前往);走谒(前往拜见);走趋(奔往;前往)
泄漏
不是旧话儿走了风,却是甚的!——《西游记》
又如:走作(超出范围或改变原来的样子);走泄(走漏;泄露);走阳(精泄不止;遗精);走话(说话泄露秘密);走火入魔(因过分沉溺于某种事情,而方法又不正确,以致身心受到伤害)
丧失,失去
沟不要深,则不走肥。——《沈氏农书》
又如:走油(旧法用桐油漆饰器物,油饰融褪,称为“走油”);走板(唱歌时不合节拍);走失(丧失;丢去);走泄(放泄,流失)
步行 。
如:走班(行走的序列);走差(服役奔走)
遵循;沿着 。
如:走群众路线;走水路
[亲友间] 拜访,访问 。
如:走娘家;走亲戚
旅游 。
如:走遍全国
[口]∶滚开,离开 。
如:走吧,你这号人物,在这一带是没有人要的
改变 。
如:走作(走样;出错);走了大褶儿(出了大错);走色(变色;褪色);走局,走味(失却原味);走相(走样)
〈名〉
泛指兽类
上无逸飞,下无遗走。——汉· 张衡《西京赋》
车轮
以车两走,轴间广大以圉。——《墨子》
仆人,有时含蔑称意
我议欲板筑,群走皆不怡。——《建德新墙》
又如:走吏(供奔走的小吏);走史(走使。指仆役);走胥(小吏);走脚(跑腿)
2.“坏”的笔顺是什么
一、坏字的笔顺是横,竖,提,横,撇,竖,点。
二、基本释义 [ huài ]1、品质恶劣,有害:坏蛋。坏人。
2、人体、东西受了损伤,被 毁: 破坏。3、质量差,不完美:这所房子不坏。
4、表示程度深(用在动词后面):忙坏了。[ pī ]同“坯”。
[ pēi ]土丘:“千车拥孤隧,万马盘一坏。”[ péi ]1、古同“培”,用泥土涂塞空隙。
2、古同“培”,指屋的后墙。三、组词有破坏、坏人、坏事、坏处、毁坏、朽坏、坏蛋、坏话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431343064、损坏、坏死、使坏、坏水、败坏、坏颓等。
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二、字源解说文言版《说文解字》:坏,丘再成者也。一曰瓦未烧。
从土,不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坏,人工重堆的土丘。
一种说法认为,“坏”是尚未烧制的泥瓦。字形采用“土”作边旁。
三、相关组词1、坏衣[huài yī] 即袈裟。僧尼避用五种正色和五种间色,故僧衣皆以坏色染成,因名坏衣。
2、坏户[huài hù] 亦作“坯户”。谓昆虫在地里封塞巢穴。
坏,通“培”。3、凿坏[záo pī] 亦作“凿坯”。
谓隐居不仕。4、坏话[huài huà] 不对的话;不入耳的话:不能光听颂扬,好话~都要听。
5、坏事[huài shì] 使事情搞糟:照他说的做,非~不可。成事不足,~有余。
3.“干”在田字格中怎么写
“干”读音:[ gàn ]
释义:
1.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躯~。~线。
2. 做:~事。说~就~。
3.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才。~员。~练。
4. 方言,坏、糟:事情要~。
“干”读音:[ gān ]
1. 触犯,冒犯,冲犯:~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
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仕。
3. 关连,涉及:~系。互不相~。
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戈。
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支。
6. 涯岸,水边:“河之~兮”。
7. 个数:若~。
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燥。~旱。~枯。~柴。豆腐~。
9. 枯竭,尽净:~尽。~杯。
10. 徒然,白白地:~着急。
11.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亲。
12. 〔~将(jiàng)〕古剑名。
13. 姓。
“干”笔画顺序:
“干”造句:
1. 他确实饿极了,不一会儿将两大碗面条狼吞虎咽般吃得一干二净。
2. 宋老师几十年来,始终是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对工作精益求精,因而受到了上级多次表彰奖励。
3. 队长把牙一咬:“我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敌人的老巢端掉!”。
4. 简单干脆,周文龙信心倍增,反复推敲,一再假设,主仆力求万无一失。
5. 有些人出手阔绰、住华厦、穿名牌,其实是外强中干,一身的债务。
4.习字在田字格怎么写
习字在田字格写法如下:习:[ xí ] 部首:乙 笔画:3 基本解释1. 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 :练习。
2. 学 :习文。3. 对某事熟悉 :习以为常。
4. 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 :习惯。5. 相因 :世代相习。
6. 姓。字形演变:扩展资料:文言版《说文解字》:习,数飞也。
从羽,从白。凡习之属皆从习。
白话版《说文解字》:习,一次次起飞。字形采用“羽、白”会义。
所有与习相关的字,都采用“习”作边旁。 相关词汇:1、习俗[xí sú] 习惯和风俗:民族习俗。
2、习气[xí qì] 逐渐形成的不好的习惯或作风:官僚习气。3、恶习[è xí] 坏习惯,多指赌博、吸食毒品等:沾染恶习。
4、习艺[xí yì] 学习技术、手艺:从师习艺。5、预习[yù xí] 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
5.人字在田字格本中怎么占格
1、人字在田字格本中占格,如下图:2、人的简介:人“能制造精致的工具、并能熟练使用工具进行劳动,有丰富的思维能力,有判断跟实际情况没有冲突和跟实际情况有冲突的能力,有呵护、爱护地球的能力,有创造能力和控制修复能力”。
四大人种:亚洲人种(黄种人)、高加索人种(白种人)、非洲人种(黑种人)、大洋洲人种(棕种人)。3、田字格简介:田字格是一种用于规范汉字书写格式的模板,是小学初学写字规范。
田字格包括四边框和横中线、竖中线。四个格分别叫做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