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曲”的繁体字怎么写
“曲”的繁体字这样写:曲。
曲
[ qǔ ]
1.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艺。~话。
2.歌的乐调:~调(diào)。~谱。异~同工。~高和(hè)寡。
[ qū ]
1.弯转,与“直”相对:弯~。~折(zhé)。~笔(a.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b.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肱而枕。~尽其妙。
2.不公正,不合理:~说。~解(jiě)。委~求全。
3.弯曲的地方:河~。
4.偏僻的地方:乡~。
5.姓。
6.“曲”的简化字。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酒~。~霉。
“曲”还可以组词为:弯曲,歌曲,曲调,乐曲,曲目,戏曲。
弯曲[ wān qū ]
不直
歌曲[ gē qǔ ]
合乐的词曲
曲调[ qǔ diào ]
1.指歌曲。
2.歌曲或戏曲的调子。
乐曲[ yuè qǔ ]
音乐作品
曲目[ qǔ mù ]
剧本或歌曲目录。 亦指歌曲和其他音乐作品等的名目。
2.历史的繁体字怎么写
历史的繁体字(史是简繁同体,史的繁体字就是史):
一、历史的释义: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地球的~。人类的~。
2、过去的事实:这件事早已成为~。
3、过去事实的记载。
二、引证:
1、** 《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资本主义绝种,要使它……变成历史的东西。”
2、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 中国 学问,待从新整理者甚多,即如历史,就该另编一部。”
扩展资料
历史的近义词:汗青、史书、史籍
一、汗青 [ hàn qīng ]
解释:古代用来记事的竹简,是用青竹烤去水分做成的。烤时竹子上冒出的水像汗一样,所以古人称竹简为汗青。后用来泛指书籍史册。
二、史书 [ shǐ shū ]
解释:记载历史的书籍。
三、史籍 [ shǐ jí ]
解释:历史书籍。
引证: 瞿秋白 《跋》:“几世纪几千年的史籍,正象心血如潮,一刹那间已现重重的噩梦。”
3.“波”的繁体字怎么写
“波”的繁体字是“菠”。
繁体字,亦称繁体中文,1935年的《第一批简体字表》称之为正体字,欧美各国称之为传统中文(Traditional Chinese),一般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有时也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繁体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波,读音bō,从水,皮声,本义是“水涌流也”,水面振荡起伏的运动,引申为震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1. 水面振荡起伏的运动:~浪。~涛。~澜。~光。~纹。~荡。推~助澜。~及(影响到,牵涉到)。
2. 物理学上指振动在物质中的传播能量递进的一种形式:电~。光~。超声~。~长。~段。~速。~谱。
4.词的繁体字怎么写的
词
拼音:
[cí]
释义:
1.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汇。~书。~典。~句。~序。~组。2.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歌~。演讲~。誓~。~章。~律(文词的声律)。3.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人。~谱。~牌。~调(diào )。~韵。~曲。
5.光的繁体怎么写
光没有繁体。
解析:光是传承字。甲骨文字形,从古代到今一直都是只有一个形态,就是“光”。" 繁体字"这个词只在一个字存在简化字时使用,如某汉字无对应的简化字,则属于传承字范畴。
光:[ guāng ]
基本解释
1. 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 :阳光。光华(明亮的光辉)。
2. 荣誉 :光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
3. 使显赫 :光宗耀祖。
4. 景物 :春光明媚。
5. 完了,一点不剩 :吃光用光。
6.单,只 :光剩下一口气。
7. 姓。
光字的演变
扩展资料:
光的科学
光是一种人类眼睛可以见的电磁波(可见光谱)。在科学上的定义,光有时候是指所有的电磁波谱。光是由一种称为光子的基本粒子组成。具有粒子性与波动性,或称为波粒二象性。
光可以在真空、空气、水等透明的物质中传播。极光(9张)光的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c表示。
相关词汇解释:
1、月光[yuè guāng] :月亮的光线,是由太阳光照到月亮上反射出来的。
2、光滑[guāng huá] :物体表面平滑;不粗糙。
3、灯光[dēng guāng] :灯的亮光:夜深了,屋里还有灯光。
4、火光[huǒ guāng] :火发出的光:火光冲天。
5、闪光[shǎn guāng] :现出光亮;发光:萤火虫在草丛中闪着光。
6.杯的繁体字怎么写
一、拼音:
bēi
二、释义:
盛酒、水、茶等的器皿。
三、笔画:
8画
四、部首:
木部
五、组词:
1、韩杯
拼音:hán bēi
释义:按照唐代文学家韩愈诗中描述的形制做成的一种酒杯。
出处:按照唐代文学家韩愈诗中描述的形制做成的一种酒杯。宋窦苹《酒谱·饮器》:“唐韩文公《赠崔斯立诗》云:‘我有双饮盏,其银得朱提。黄金涂物象,雕镌妙工倕。乃令千钟鲸,么么微螽斯。犹能争明月,摆掉出渺弥。野草花叶细,不辨薋菉葹。绵绵相胶结,状似环城陴。四隅芙蓉树,擢艳皆猗猗。’
2、荷杯
拼音:hé bēi
释义:即荷叶杯。
出处:唐戴叔伦《南野》诗:“茶烹松火红,酒吸荷杯绿。”参见“荷叶杯”。
3、杯子
拼音:bēi zi
释义:盛饮料或其他液体的器具,多为圆柱状或下部略细,一般容积不大。
4、杯箸
拼音:bēi zhù
释义:杯盘碗筷。
出处:儒林外史.第二十一回:「自己在客坐内摆了一张桌子,点起蜡烛来,杯箸安排停当,请得卜家父子三位来到。」
5、杯酌
拼音:bēi zhuó
释义:杯中的酒。
出处:宋.朱彧.萍州可谈.卷三:「东坡倅杭,不胜杯酌,诸公钦其才望,朝夕聚首,疲于应接,乃号杭倅为酒食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