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生 这个词用梵文怎么写
重生的意思就是涅盘,灭度
涅盘的梵文写法是Nirvana
有一支很著名的美国乐队即以此命名
所以给你的回答 就是Nirvana
梵文现在世界上只有7个人会不是么,这里谁知道!?!
不过Nirvana也挺好,是英文,但是应是从梵文译过去的,类似.接近.
涅盘:
英语、拉丁文语和梵语均为:
Nirvana 或 Nibabana
从别的地儿摘的= =
2.“涅磐”的梵文是什么
“涅槃”一词系佛教术语,是梵文nirvana(读作“泥尔瓦纳”)的音译,指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自在无碍等中道义,也即成佛。
但却没有“重生”的意思。看来要想“涅槃”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哦!须忏悔业障、发菩提心、勤修善慧方可成就的。
顺便劝一句,请不要纹身!有不少年轻人都喜欢把一些心中的想法纹在身上,有时还发生感染,对身体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不想要的时候又没办法弄下来,身体不是画布,不能想写就写,想擦就擦,真正好的想法应该落实到行动上,而不是刻在身上,您以为呢?。
3.涅盘是什么意思
涅盘是梵文(Nirvana)的音译,翻译成为中文称为圆寂。“圆”既
是圆满;“寂”既是寂静。我们通常会看到 文上写某某出家人圆寂了,此意既
是表示某某出家人涅盘了,这是错误的,是一般人误用的,是一般人误用了这个
词语。“圆寂”的意义是灭生死、灭烦恼而达到解脱无为的境界,既是不生不灭。
“灭生死”是众生不用在三界六道中生死轮回,了生脱死了,称为灭生死;“灭
烦恼”是凡夫有种种烦恼,如果觉悟,把全部的烦恼都放下,既称为灭烦恼,涅
盘又称为解脱,就是解脱生死与烦恼。那么“解脱”是怎么一回事那?打一个比
喻:你们被关在监牢里面,今天被释放,重见天日,得到自由,得到解脱,解脱
有自由的意义。解脱是针对生死与烦恼来讲,佛陀说我们众生被烦恼所束缚,所
以要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得到自由。烦恼是我们心中的监牢,把我们的心层层的
捆绑住,给予我们种种痛苦。解脱烦恼,并没得到一物,反而是把心中的贪嗔痴
及见解所执著的渣滓皆丢光。如果追求解脱者想“得到”解脱,那就是错了,因
为解脱是“什么都得不到”,心中无所得才叫做解脱,只要你得到一物,就没办
法解脱,因为解脱只是把一切的烦恼放下罢了。证悟涅盘者真正见到不生不灭的
诸法真相(涅盘)。我们凡夫在这世间所见到、所知道的一切都在无常的生灭(
诸行无常),对不生不灭的诸法真相不知不觉;修行者解脱生死证悟涅盘时,他
见到万法原来是不生不灭的,此是诸法的真相。佛经中常说:“证悟涅盘的圣者
看到一切都是不生不灭。”
4.“我不后悔”用梵文怎么翻译
(संस्कृतम्)(samskŗtam),不仅是印度的古典语言,也是佛教的经典语言(悉昙体)。梵文佛典起初是书写于贝多罗树叶上,故又称“贝叶经”。 梵文为印度雅利安语的早期(约公元前1000年)名称。印度教经典《吠陀经》即用梵文写成。其语法和发音均被当作一种宗教礼仪而分毫不差地保存下来。19世纪时梵语成为重构印欧诸语言的关键语种。唐僧(唐三藏法师)玄奘取经时的经书是用梵文写的。
梵文对现代汉语的影响:随着佛经的翻译,很多梵文词汇进入了汉语,如:佛、菩萨、菩提、涅盘、觉悟、禅定、刹那等。新疆的焉耆回族自治县最初叫ageni,源于古印度的“火”字
5.涅盘寂静是什么意思 请详细说说 谢谢
涅盘寂静 涅盘是梵文(Nirvana)的音译,翻译成为中文称为圆寂。
“圆”既 是圆满;“寂”既是寂静。我们通常会看到 文上写某某出家人圆寂了,此意既 是表示某某出家人涅盘了,这是错误的,是一般人误用的,是一般人误用了这个 词语。
“圆寂”的意义是灭生死、灭烦恼而达到解脱无为的境界,既是不生不灭。“灭生死”是众生不用在三界六道中生死轮回,了生脱死了,称为灭生死;“灭 烦恼”是凡夫有种种烦恼,如果觉悟,把全部的烦恼都放下,既称为灭烦恼,涅 盘又称为解脱,就是解脱生死与烦恼。
那么“解脱”是怎么一回事那?打一个比 喻:你们被关在监牢里面,今天被释放,重见天日,得到自由,得到解脱,解脱 有自由的意义。解脱是针对生死与烦恼来讲,佛陀说我们众生被烦恼所束缚,所 以要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得到自由。
烦恼是我们心中的监牢,把我们的心层层的 捆绑住,给予我们种种痛苦。解脱烦恼,并没得到一物,反而是把心中的贪嗔痴 及见解所执著的渣滓皆丢光。
如果追求解脱者想“得到”解脱,那就是错了,因 为解脱是“什么都得不到”,心中无所得才叫做解脱,只要你得到一物,就没办 法解脱,因为解脱只是把一切的烦恼放下罢了。证悟涅盘者真正见到不生不灭的 诸法真相(涅盘)。
我们凡夫在这世间所见到、所知道的一切都在无常的生灭( 诸行无常),对不生不灭的诸法真相不知不觉;修行者解脱生死证悟涅盘时,他 见到万法原来是不生不灭的,此是诸法的真相。佛经中常说:“证悟涅盘的圣者 看到一切都是不生不灭。”
涅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经常会误解涅盘是一种境界,很多人以为我现 在在生死烦恼的此岸,某某人证悟涅盘就是进入涅盘的境界,事实上涅盘并不是 进入一种境界。为什么这么将呢?我们来看因果,有因必有果,如果那个因是无 常的,期所形成的果必然也是无常。
如果涅盘是一种境界,能进入那种境界,必 然能够出,有进、有出,就是有生灭,那么它必然是无常的。所以涅盘并不是一 种境界可进、可出;涅盘也不是可以得到一物,更没有证悟到涅盘的人,《金刚 经》上说了:“菩萨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其义是:实际上并没有众生进入涅盘,没有证悟涅盘的人。因为诸法的真相是不 生不灭,里面找不到一个“我”。
诸法无我,又是不生不灭,所以没有人进入涅 盘。觉悟者证悟涅盘时,并不是感受到“我”证悟到涅盘,因为当有“我”的概 念生起时,它就生起凡夫见了,所以涅盘者很肯定,也不觉得有“我”证悟涅盘。
在这世间里,凡夫一直执著又“我”,认为“我”这个众生坐在大悲殿里听法,当你证悟涅盘,就很清楚的知道没有我坐在大悲殿里。者是很难想象的,但是实 际上就是如此。
因为刚才我们是用一念一念生灭的心,正忙着在身体内、心念中、身体外、不是身体不是心以外寻找“我”。这样,我们的心就一念一念的在生灭,这些生灭的心都找不到我。
那么,当修行者证悟诸法不生不灭时,它知道这个生 灭的心都是不生不灭时,那个我去了那里呢?根本没这回事,好像刚才我问那位 居士,他真的见到它家里的猪没有猪,也不叫做什么名字;同样的,真正见到涅 盘者,他就知道根本没有“我”这回事,也没有想起有没有我进入涅盘,所以证 悟涅盘是没有人证悟涅盘。经中说没有中生灭度,既是说没有众生进入涅盘。
觉 悟就是无人,也无我在轮回。觉悟者真正觉悟到没有人,也没有我,所以没有证 悟涅盘者。
这样的觉悟者,他内心归于平静无生、清凉自在、无为、离一切妄想。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他离一切“妄想”。
“妄想”就是众生种种的心念,根据佛 法说我们众生从出世到现在都在妄想中,这些妄想告诉我们世间种种的事情。比 如刚才所讲的“雨水”,你认为天上有雨水落下,这就是妄想,实际上只不过是 某种因缘形成“水”从天上掉下来,并没有雨水,雨水只不过是一个名称罢了;进一步说“水”也是一个名称。
我们在名称里面生起种种妄想,所以当一个人没 有种种妄想之后,就不会认为有雨水掉下来,那时候他内心归于平静,称为寂静,所以涅盘是离一切妄想。一切妄想都包括在语言当中,凡夫执著语言,依据种种 名称,分别种种事物,是我们坠入种种语言、事物当中。
因为涅盘是离开妄想,不在语言范围里面,所以涅盘不可以用语言来阐释。《法华经》上说:“诸法寂 灭相,不可义言宣。”
既是此意。虽然没有证悟涅盘的人,但是凡夫的我们还是要依赖语言来了解它,结果佛 陀慈悲,巧妙的运用语言来告诉我们,有所谓证悟涅盘的圣者,他们是:佛陀--证悟无上正等正觉得觉者。
菩萨--证悟到无生法忍、无住涅盘的圣者。辟支佛--证悟涅盘的圣者。
佛陀运用语言宣说这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圣者,但是学佛者千万不要执著有阿 罗汉进入涅盘,因为阿罗汉没有说他进入涅盘,而是凡夫认为有“人”进入涅盘。我在举一个例子:天上的雨水滴下来,刚好滴在一朵花上,这跟你用浇花器浇花 是一样的,而你却认为是“雨水”滴在花上;进入涅盘只不过是诸法的因缘已经 散离了,他进入涅盘,但是没有任何“东西”进入涅盘;既是说一个。
6.涅盘
涅盘 1圆寂: (术语)涅盘旧译灭度。
新译圆寂。圆满诸德寂灭诸恶之义也。
即离生死之苦,全静妙之乐,穷极之果德也。就此中所谓离生死之苦而言之,贤圣命终,为圆寂,即入于涅盘。
宝积经五十六曰:‘我求圆寂而除欲染。’宗轮论述记曰:‘无上法王,久入圆寂。
’唯识述记一本曰:‘西域梵音云波利匿缚。波利者,圆也。
匿缚喃,言寂。即是圆满体寂灭义。
旧云涅盘,音讹略也。’贤首心经略疏曰:‘涅盘。
此云圆寂。谓德无不备,称圆。
障无不尽,名寂。’ FROM:【佛学大辞典】 词典解释: 2.【涅盘】 此云大圆寂,刊定《准(准疑唯)识论》说有四种涅盘:一、自性清净涅盘,凡圣同有;二、有余依,即出烦恼障,有苦依身故;三、无余依身,出生死苦无依故。
然小乘以灰身灭智为无余。无余有三:一‘烦恼余;二、业余;三、果报余。
大乘则以究竟宝所为无余,故《智论》说四住地烦恼尽,名有余依;四、无住处悲智相兼,不住生死涅盘故,即大乘之无余。四种之中,无住处涅盘也,谓不住菩萨变易生死,不住二乘灰断涅盘,即真无住,名为无余。
FROM:【祖庭事苑】 3.【涅盘】 (术语)Nirva%na,又作泥曰,泥洹,泥畔,涅盘那等。旧译诸师,译为灭,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
新译曰波利匿缚喃Parinirva%n!a。译为圆寂。
灭者,灭生死因果之义也。灭度者,灭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也。
是灭即度也。寂灭者,寂有无为空寂安稳之义,灭者生死之大患灭也。
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再生也。无为者,无惑业因缘之造作也。
安乐者,安稳快乐也。解脱者,离众果也。
此中单译灭为正翻。他皆为义翻。
肇师之涅盘无明论曰:‘泥曰,泥洹,涅盘,此三名前后异出。盖是楚夏不同耳。
云涅盘,音正也,(中略)秦言无为,亦名度。无为者,取于虚无寂寞妙灭绝于有为。
灭度者,言其大患永灭,超度四流。’涅盘玄义上曰:‘既可得翻,且举十家:一竺道生,时人呼为涅盘圣,翻为灭。
二庄严大斌,翻为寂灭。三白马爱,翻为秘藏。
四长干影,翻为安乐。五定林柔,翻为无累解脱。
六大宗昌,翻为解脱。七梁武,翻为不生。
八肇论,云无为亦云灭度。九会稽基,偏用无为一义。
十开善光宅,同用灭度。’大乘义章十八曰:‘外国涅盘,此翻为灭。
灭烦恼故,灭生死故,名之为灭。离众相故,大寂静故,名之为灭。
’涅盘经四曰:‘灭诸烦恼,名为涅盘。离诸有者,乃为涅盘。
’圆觉经曰:‘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盘。’贤首心经略疏曰:‘涅盘,此云圆寂。
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名寂。’俱舍论二十四曰:‘通达言唯自见道,是证圆寂初加行故。
’唯识述记一本曰:‘西域梵音云波利匿缚喃。波利者,圆也。
匿缚喃,言寂。即是圆满体寂灭义。
旧云涅盘,音讹略也。今或顺古亦云涅盘。
’华严大疏五十二曰:‘译名涅盘,正名为灭。取其义类,乃有多方。
总以义翻称为圆寂。以义充法界,德备尘沙曰圆。
体穷真性,妙绝相累为寂。 4.【涅盘】 涅盘,梵语nirvana的音译,意为“灭度”、“寂灭”等。
或从梵语Parinivana意译为“圆寂”。“涅盘”是佛家修证的最高境界。
简单地说,“涅盘”就是经过修道,能够彻底地断除烦恼,具备一切功德,超脱生死轮回,入于“不生不灭”。如《涅盘经》卷四所说:“灭诸烦恼,名为涅盘;离诸有(指生死)者,乃为涅盘。”
又如《魏书·释老志》所说:“涅盘译云灭度,或言常乐我净,明无迁谢及诸苦累也。”后称僧人逝世为涅盘、圆寂。
在文学中运用如郭沫若赋有长诗《凤凰涅盘》,借用佛语“涅盘”,谓凤凰经过烈火的锻炼而获得新生。又如徐迟《火中的凤凰》谓:“这是一只火中的凤凰,一只新生的凤凰,它在大火之中涅盘,却又从灰烬里新生。”
(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