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或改造孕灾环境,减少灾害活动,特别是避免或减少人为灾害以及人为自然灾害活动;2.认识灾害分布情况和活动规律,在制定规划、工程选址和重要经济活动计划时,尽可能使城镇、工程设施避开灾害高危险区,使重要经济活动避开灾害活动期;3.加强灾害监测工作,提高灾害预测、预报水平,制定减灾预案,在灾害发生前,有计划地撤离疏散人员和重要财产,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4.建设防灾工程,防止或减轻灾害活动,保护受灾对象,避免或减轻灾害破坏损失;5.加强防灾宣传教育,增强防灾意识,普及防灾知识,提高民众和社会防灾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青年学生如何在减灾防灾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