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摸索的拼音是什么
mō suǒ
释义:
1、试探着(行进):他们在暴风雨的黑夜里~着前进。
2、寻找(方向、方法、经验等):在工作中初步~出一些经验。
引证:
1、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七章:“为了给同志们摸索点经验,今天我就跟你干了!”
2、《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那马凭他怎样的摸索,风丝儿不动!”
扩展资料:
一、摸索的近义词:试探、研究
试探 [ shì tàn ] [ shì tan ]
释义:
[ shì tàn ]
试着探索(某种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更为妥善的办法。
[ shì tan ]
用含义不很明显的言语或举动引起对方的反应,借以了解对方的意思:先~一下他的口气。
引证:冰心《往事二》:“我寄父亲的信中,曾说了这几句:‘我已受了一回风浪的试探。’”
二、研究 [ yán jiū ]
释义:
1、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语言。学术~。调查~。
2、考虑或商讨(意见、问题):今天的会议,准备~三个重要问题。这个方案领导上正在~。
引证:曹禺 <<;北京人>>;即北京是中国的首都,第一幕:“ 袁先生并不是个可怕的怪物!他是研究人类学的学者。”
2.摸索的意思
摸索的意思是:抚摸;暗中勾引;试探,寻求。
一、拼音 摸索 [ mō suǒ ] 二、出处 唐·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 暗中摸索著,亦可识之。” 释义: 暗地里寻求一下,也可以认识他们。
三、引证解释 当代·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七章:“为了给同志们摸索点经验,今天我就跟你干了!” 扩展资料近义词: 一、探寻 [ tàn xún ] 释义:探索寻求。 引证:当代·闻一多 《端节的历史教育》:“恐怕整个端午节中心的意义,就该向龙的故事里去探寻吧。”
例句:小明喜欢追根究底,探寻真理,但有时候却不知道变通。 二、寻求 [ xún qiú ] 释义:寻找探求;追求。
出处:南朝·范晔《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弟子程高寻求积年。” 翻译:弟子程高寻找探求了很多年。
3.摸索 造句
摸索
【词语】:摸索
【注音】:mō suǒ
【释义】:探索;寻求:摸索门径|暗中摸索。
1.绳索。参见“ 摸苏 ”。
2.抚摩,以手抵触
3.试探;寻求
4.方言。谓不果决。
5.在黑暗之中寻找一些东西叫摸索
造句
(1) 只要我们认真摸索,无论怎样的难题都能解决。
(2)这个侦探终于在案子中摸索出了一些线索.
(3)他试图摸索着这道题的思路,可总也不知道这题该怎么写.
望采纳~~谢谢!
4.上的拼音怎么写
上的拼音:shàng 、shǎng
上读音:shàng、shǎng,注音:ㄕㄤˋ 、ㄕㄤˇ
释义:
上shàng(ㄕㄤˋ)
1、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去,到:上街。
6、向前进:冲上去。
7、增加:上水。
8、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涂:上药。
10、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拧紧发条:上弦。
12、登载,记:上账。
上shǎng(ㄕㄤˇ)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上面[shàng miàn]
位置较高的地方。
2、上衣[shàng yī]
上身穿的衣服。
3、头上[tóu shàng]
头的上方;头顶。
4、向上[xiàng shàng]
朝上。
5、跟上[gēn shàng]
在成就或物质的获取上,与同时代的人相配。
5.学的拼音怎么写
汉语拼音的写法
拼音有6个单韵母,分别是a o e i u ü 有23个声母,分别是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有9个复韵母,分别是ai ei ui ao ou iu ie ue er 有5个前鼻韵母,分别是an en in un ün 有4个后鼻韵母,分别是ang eng ing ong 最后还有16个整体认读音节,分别是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un yin ying
汉语拼音的读法
拼音有四声,第一声叫阴平,读起来声音的走势是平的;第二声叫阳平,声音走势是向上扬起;第三声叫上声,声音是先向下降再向上扬,第四声叫去声,声音的走势是向下降。
最后还有一个特殊声调,叫做轻声,也叫第五声,但是通常不列入汉语四声之一。
6.看一看拼音怎么写
“一”的变调:
“一”的本调是一声,它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作为序数“第一”的省略时,仍读一声。例如:
一、二十一、第一、初一、一班。
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一”会发生变调现象:
1)在四声前念二声。例如:一样,一下子、一座、一位、一次、一块儿。
2)在一声、二声、三声字前念四声。例如:大吃一惊、一般、一年、一门、一口、一起、一种。
3)夹在重叠动词中间时念轻声。例如:试一试、想一想、看一看。
4)用在动词、形容词与量词中间一般也读轻声。例如:去一趟、认识一下儿、好一点儿、贵一些。
看一看,在读的时候是第二声,但标注的时候是第一声。
7.能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 néng / nài
注释:
一、当读作 néng时:
1、能力;才干:技能;能耐;无能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66431之辈;
2、能量的简称;
3、有能力的:能人;能手;能者多劳;这几个人就数他能;
4、
a)“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恢复某种能力用“能”:小弟弟会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
b)名词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话只用“会”:能诗善画;会英文;会象棋;
c)跟“不…不”组成双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须,“不会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来啊!;他不会不来的;在疑问或揣测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他不能(会)不答应吧?
d)对于尚未实现的自然现象的推测,用“能(够)”,不用“可(以)”:这雨能下长么?
e)用在跟某些动词结合表示被动的可能性时,用“可”,不用“能”:我们是不可战胜的;
二、当读作nài时:
1、同“耐”。
2、姓。
组词:才能、能够、能干、能力、能手、可能、不能、本能、性能、功能、贤能、势能、官能、无能
扩展资料
《说文解字》:能,熊属。足似鹿。从肉,
声。能兽坚中,故称贤能;而强壮,称能杰也。凡能之属皆从能。
白话版《说文解字》:能,熊属。足形似鹿。字形采用“肉”作边旁,“
”作声旁。能(熊)是兽的中坚,因此称贤者为“能”;而强壮者,则称为“能杰”。所有与能相关的字,都采用“能”作边旁。
词语解释:
1、才能
拼音:[cái néng]
释义:知识和能力。
2、能力
拼音:[néng lì]
释义: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
3、能手
拼音:[néng shǒu]
释义:具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运动特别熟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