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字“字”在田字格的正确写法
汉字“字”在田字格中的写法(图):(下面的米字格去掉斜线就是田字格。)
写田字格的口诀:“左旁小者齐居上”、“右旁小者齐居下”、“横长竖短撇捺宜收,横短竖长撇捺宜放”、“马头小小马背宽宽”等等。田字格本身不是汉字的一部分,它只是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起辅助参照作用。通过与边线、中线及其分割出来的空间对照,使学生更清楚地分辨汉字本身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
扩展资料:
1、田字格具有普及性。田字格作为最为精简的练习格被广为应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的生字就使用田字格来展示。学生对于田字格的熟悉与习惯程度,是其他写字练习格所无法比拟的。
2、田字格便于笔画练习。初学文字书写者都要从基本笔画的书写开始学习。在田字格中方便练习笔画书写。横中线与竖中线是书写者最基本参照线。
3、田字格便于结构安排。要指出的是,笔画的练习,都是为了写出完整文字而服务的。而在田字格书写文字便捷的原因在于田字格的四边与横中线、竖中线所划分出的区域为所有汉字的笔画与组字成分提供了基本的定位参考。
竖中线可以暗示左右或左中右结构,还可以作为独体字或包围结构中左右对称文字的中轴线;横中线可以暗示上下或上中下结构。对于其他结构的文字,也能在横中线与竖中线及其构成的分区中找到相应的参照系。
2.林字在田字格怎么写
林字在田字格写法如下:
解析:林在田字格中的写法是以竖中线为准一个木写在左边,一个木写在右边,第一个木是点,第二个木是完整的。
林:[ lín ]
基本解释
1.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 :树~。森~。~海。~薮(a.山林小泽;b.喻丛集的处所)。
2.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 :书~。艺~。碑~。儒~。
3. 姓。
扩展资料:
林姓的主要源流
1、源自子姓,是商朝末年名臣比干的后裔,属于王侯赐姓为氏。商末,纣王无道,比干犯颜直谏被杀。比干正妻夫人陈氏逃入长林山中,生下了儿子泉。周灭商后,因泉生于林中,其父比干坚贞不屈,被周武王赐以林为姓。
2、源自姬姓,出自周平王的世子姬开,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周平王姬宜臼有庶子名叫林开,林开的子孙有的以祖辈名字为氏。
3、源自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林衡,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林衡,又称林人,是西周中期开始设置的机构官称,主要负责掌管林木,并负责植树造林,养护浇灌等。
4、源于少数民族改姓。
①源自鲜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把国都从平城迁到洛阳后,命鲜卑人改用汉字姓,把代北的丘林氏改为林氏。
②源自高山族改姓:台湾地区的高山族,是中国大陆古"百越族"迁居台湾的一个分支,世居林木茂密之地,因此有以林为汉姓者。
3.彭字在田字格怎么写
彭字在田字格中写法如下:
彭字笔顺:丶一丨一丨フ一丶ノ一ノノノ。
彭字笔顺名称:横、竖、横、竖、横折、横、点、撇、提、撇、撇、撇。
扩展资料:
彭字笔画:部外笔画9,总笔画12。
彭字输入法编码:五笔86:FKUE,五笔98:FKUE,仓颉:GTHHH。
彭字笔顺编号:121251431333。
彭字四角号码:42122。
彭字Unicode:CJK。
彭字统一汉字:U+5F6D。
彭字组词示例如下:
1.彭泽[péng zé] 泽名。即今鄱阳湖。在江西省北部。又名彭湖、彭蠡。
2.涓彭[juān péng] 涓子、彭祖 的并称。传说中的古代仙人。
3.鱼彭[yú péng] 双吻前口蝠鲼,双吻前口蝠鲼,体盘菱形,宽逾6m,重达2000kg以上。
4.彭胀[péng zhàng] péng zhàng,彭胀与膨胀同义词。
5.彭觥[péng gōng] 象声词。
6.彭侯[péng hòu] 传说中的木精之名。
7.彭郎[péng láng] 江西彭泽县大江中的大小孤山附近江侧的澎浪矶,宋代民间将孤讹作姑,将澎浪讹作彭郎,于是便有彭郎为小姑婿的传说。
4.共字在田字格怎么写
写法:上横在上格,两竖在竖中线两边,下横在下格,较上横稍长,下两点易开张。
读音:gòng
释义:相同,一样,共性。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共,休戚与共。
笔顺:横 竖 竖 横 撇 捺
组词:一共、公共、共处、共同、共计、共识、共通、共事、共话、与共、共勉、共居、共总
造句:
1.乞丐不得在公共场所乞讨。
2.民主党下野,共和党执政。
3.他其蠢无比是人所共知的。
4.国共分裂时他正好在那里。
5.他因扰乱公共治安而坐牢。
6.我的汽车被公共汽车撞了。
7.我们必须想办法和睦共处。
8.宾州共和党可称显赫一时。
5.怎么在田字格上写禾字
【禾】笔顺:ノ一丨ノ丶。
〈名〉
(象形。金文字形,象垂穗的禾本科农作物。汉字部首之一。从“禾”的字多与农作物有关。本义:谷类作物的总称)
古代指粟,即今之小米
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说文》
粢黍稻其采谓之禾。盖凡谷皆以成实为费,禾象穗成,故为嘉谷之通名,谷未秀曰苗,已秀曰禾。——《广雅·释草》
又如:禾粟(谷粟);禾畴(种植禾谷的田野);禾颖(带芒的谷穗);禾绢(谷穗);禾线(谷穗);禾稿(连茎带穗的谷类收获物);禾菽(谷类和豆类)
粟的植株;谷类植物的统称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诗·豳风·七月》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
取禾三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1373831百亿。
取禾三百囷。
禾生陇亩无东西。——唐· 杜甫《兵车行》
一丘之禾。——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禾黍(泛指庄稼或粮食);禾卉(谷类作物的植株);禾稼(谷类作物的统称);禾谷(谷类作物)
禾秆 。
如:禾茇(禾稼割取穗子后留下的茎秆)
特指初生没有吐穗的水稻
夫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韩非子·难二》
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书·金滕》
又如:禾田(稻田);禾把(连穗带秆的稻捆子);禾更旧时以稻谷代替差役的一种赋税;禾米(稻米);禾稻(稻谷)
6.去在田字格的写法
一、去字在田字格的写法如下:
二、去字的基本释义:
1、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去路。去向。从成都去重庆。他去了三天,还没回来。
2、离开:去国。去世。去职。去留两便。
3、失去;失掉:大势已去。
4、除去;除掉:去病。去火。去皮。这句话去几个字就简洁了。
5、距离:两地相去四十里。去今五十年。
6、过去的(时间,多指过去的一年):去年。去秋(去年秋天)。去冬今春。
7、婉辞,指人死:他不到四十岁就先去了。
8、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时用“去”,表示到说话人所在地参与某件事时用“来”。
9、的“去”可以一前一后同时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如:他去听报告去了。
10、用在“大、多、远”等形容词后,表示“非常…”,“…极了”的意思(后面加“了”):这座楼可大了去了。他到过的地方多了去了! ⑿去声:平上去入。
11、扮演(戏曲里的角色):在《断桥》中,他去白娘子。
12、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拿去。捎去。
1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信步走去(=过去)。让他说去(=下去)。一眼看去(=上去)。
扩展资料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6306536
相关组词有去火、过去、下去、去年、失去、出去、回去、进去、来去、去掉、去任、去岁、去除、去路等。
一、去火
[qù huǒ]
中医指消除身体里的火气:消痰火。喝点绿豆汤,去去火。
二、过去
[guò qù]
时间词。现在以前的时期(区别于“现在、将来”):过去的工作只不过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三、下去
[xià qù]
由高处到低处去:从斜井下去一百米,就到工作面。领导干部每月要下去几天。
四、去年
[qù nián]
时间词。今年的前一年。自从去年分别以后,你一向可好吗?
五、失去
[shī qù]
失掉:那些失去父母的孤儿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7.对字在田字格中怎么写
对字在田字格中的写法如下图:
读音:duì
部首:寸
笔画:5
繁体:对
五笔:CFY
释义:
1.回答:~答如流。
2.向着;朝着:枪口~准敌人。
3.对抗;敌对:~手。针锋相~。
4.对待。例 :~事不~人。
5.正确;正常;相合:这话很~。神色不~。数目不~,还差一些。
6.把两个东西 放在一起比较,看是否相符合:校~。~表。
7.使两个东西接触或配合:把破镜片~到一起。 ~榫。
8.投合;适合:俩人很~脾气。~心思。
9.成双的:~联。
10.搀入(多指液体):~ 水。
11.介词。1. 与“对于”用法基本相同,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你的建议,他很重视。2. 对 待:小王~他有意见。3. 朝;向:~人民负责。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词语解释:
1.相对[xiāng duì]
互相朝着对方;面对面:~而坐。两山~。
2.对话[duì huà]
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多指小说或戏剧里的人物之间的):精彩的~。~要符合人物的性格。
3.对子[duì zi]
对偶的词句:对~。
4.对齐[duì qí]
使两个以上事物配合或接触得整齐。
5.对比[duì bǐ]
(两种事物)相对比较:古今~。新旧~。
6.对于[duì yú]
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公共财产,无论大小,我们都应该爱惜。大家~这个问题的意见是一致的。
7.对手[duì shǒu]
竞赛的对方:我们的~是支素负盛名的球队。
8.瓜在田字格怎么写
“瓜”字在田字格中写法如下所示:瓜,象形字,读音guā,指的是蔓生植物所结的球形或椭圆形果实,有蔬瓜、果瓜之分,属葫芦科,果实可食:西瓜、冬瓜、瓜蒂、瓜分(像切瓜一样分割,如“瓜分天下”)、瓜葛、瓜代、瓜李(指嫌疑的境地)、瓜子儿。
大曰瓜,小曰瓞。《诗经·大雅》说,绵绵瓜瓞。
有时也指形状如瓜的饰物、仪仗、兵器之类的器物。常用词语编辑 瓜蒂 guādì (1)[the base of a fruit;stem of the fruit]∶瓜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 (2)[muskmelon pedicel]∶中医指甜瓜的果蒂,黄褐色,质柔韧。
有催吐、利尿等作用 瓜分guāfēn [divide;carve up] 如同切瓜一样地分割或分配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清·林觉民《与妻书》“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友邦惊诧”论》瓜葛guāgé [connection;association;implication] 瓜和葛都是蔓生的植物。比喻辗转相连的亲戚关系或社会关系,也泛指两件事情互相牵连的关系 那是我的一个瓜葛亲戚,姓吴。
――李劼人《暴风雨前》瓜果guāguǒ [melon and fruit] 瓜与果。亦泛指水果 吃瓜果要洗净 瓜李之嫌 guālǐzhīxián [the suspicion of being in the melon field and under the plum tree] 在瓜田里弯腰、在李树下抬手皆可被疑为偷盗瓜果。
比喻置身于犯嫌疑的环境之中 凡与先帝先后有瓜葛者,皆会。――蔡邕《独断》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谤,斯不可忘。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瓜连 guālián [implicate] [方]∶牵连;株连 瓜连蔓引 瓜蔓 guāmàn [melon vine] 瓜类植物的茎。形容曲折纠结 瓜农guānóng [melon farmer] 专业种瓜的农民 瓜皮帽guāpímào [Chinese skullcap] 形状与半个西瓜皮很相似的便帽,一般用六块黑缎子或绒布连缀制成 瓜熟蒂落guāshú-dìluò [fruits fall off when ripe―things will be easily settled when conditions are ripe] 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
比喻客观条件具备后行事,成功的机会就大 中国有老话: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条件和事物的规律办事,才能自然地而不是勉强地达到我们的目的。
瓜田李下guātián-lǐxià [in a melon patch or under a plum tree―in suspicious circumstances or surroundings] 喻指容易使人误解的地方 我常常朗读那首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这琅琅上口的诗句,就是“瓜田李下”这条成语的来源。
瓜子guāzǐ [melon seeds] 炒熟后供食用的瓜的种子,一般指西瓜子或南瓜子 瓜子脸guāzǐliǎn [oval face;pretty face having oval shape] 形似瓜子的脸型,长而窄的,上部略圆,下部略尖 瓜子玉guāzǐyù [andesite] 一种巨斑安山岩,是灰白色像瓜子一样大的斜长石斑岩,散落在黝黑色致密的安山岩基质中,产地为中国北京市门头沟灵山一带 瓜guā ㄍㄨㄚˉ 蔓生植物,属葫芦科,果实可食:西~。冬~。
~蒂。~分(像切瓜一样分割,如“~~天下”)。
~葛。~代。
~李(指嫌疑的境地)。~子儿。
瓜蒌gualou 蔓生植物,属葫芦科,果实可食,可药用。瓜瓤guarang 瓜类植物里面的籽。
瓜瓤儿。
9.昊字在田字格怎么写
昊字在田字格写法如下:
昊:[ hà2113o ]
部首:日 笔画:8 五行5261:火 五笔:JGDU
基本解释
1、大(指天) :昊天(a.广大的天4102;b.喻父母的恩情深重)。
2、姓。
昊的笔画顺序如下:
扩展资料:
相关词语
1、炎昊[ yán hào ]
炎帝 神农氏 与 太昊1653 伏羲氏 的合称。
2、秋昊[ qiū hào ]
秋日的天空。
3、铭昊[ míng hào ]
铭,铭刻,志向。昊,有天空之意。能有开阔回的胸襟,广博的视野,远大的志向。
4、昊枢[ hào shū ]
古代传说为 黄帝 母名。
5、孔昊[ kǒng hào ]
孔子 和 太昊 ( 伏羲氏 )的并称答。
10.站字在田字格怎么写
(站)在田字格的写法如上图↑组词:站长、火车站、站台、加油站、车站、空间站。
站[zhàn]
笔画 10笔
五笔 UHKG
部首 立部
结构 左右结构
形声;从立、占声
释义
1.[动]
直着身体,两脚着地或踏在物体上:
~稳立场|请坐着的同学~起来
在行进中停留下来;停留:
~住|不怕慢,只怕~
2.[名]
为某种业务而设立的机构:
加油~|气象~|保健~
旅途中供人暂住、休息或转换交通工具的地方:
车~|驿~|休息~
(Zhàn)姓:
造句
1站在烈士墓前,我的心中涌起一种敬慕的感情。
2. 法官要站在公正的立场来裁判案件。
3. 我站在山顶,极目远眺海上日出的景象。
4. 他持久地站在那儿什么话都没说。
5. 站在船头,放眼大海,真叫人心旷神怡。
6. 我站在山头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心胸无比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