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的句意和赏析怎么写

1.元曲5篇和赏析

考虑到版面有限,我就不一一复制过来了! 下面就是地址: /zl/114/t/tangdai.htm(唐诗) /scwk/sc/300_1.htm(宋词) /gdwx/gdsc/yqsbs/(元曲) 希望是你要的。

1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作者介绍】 马致远(1250?~1323?)号东篱。元大都(拿北市)人。

曾任江浙行省官吏,晚年隐居杭州乡村。他是元代著名杂剧、散曲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其散曲多叹世之作,抒发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愤懑,也有浓重的隐居乐道,超然物外的消极情绪,风格豪放清逸。有近人辑本《东篱乐府》。

【解题】 天净沙,曲牌名。秋思,秋天的思念。

【注评】 枯藤老树昏鸦 枯:干枯。藤:蔓生植物。

昏鸦:黄昏时的乌鸦。昏,黄昏。

○见秋末之景,动游子思乡之情。 小桥流水人家 ○见他人之家,又增一分乡情。

古道西风瘦马 古道;古老荒凉的道路。○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人怎么受得了?以上为第一层,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秋末之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

夕阳西下 ○“夕阳”照应上文“昏”字。 断肠人在天涯。

断肠人:指浪迹天涯的旅人,断肠,极写思乡思亲之甚。○前面的写景,都是为此句作铺垫。

以上为第二层,作者直抒胸意,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译文】 黄昏,枯藤缠绕着的老树,乌鸦在哀鸣;潺潺流水,小桥旁边,呈现几户人家;嗍嗍西风,荒凉古道,疲惫不堪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

夕阳已经落下,我这个浪迹天涯的旅人,不禁又升起思乡思亲之情,简直要肝肠俱断了。 【简析】 这首小令描写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色。

在诗人精心选择和渲染的画面中,渗透着浪迹天涯的旅人在秋天夕阳下的孤独与愁苦。因其出色的景物描写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水准,被人称赞为“秋思之祖”。

首句写旅人眼中所见。苍老干枯的树上,缠绕着苍老干枯的藤。

黄昏时的乌鸦哀鸣着,寻找着自己的窝巢。诗人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在一起,着力渲染,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

第二句,诗人笔锋一转,推出一幅幽远恬静的画面。潺潺的流水上,横跨一座别致的小桥。

水边桥边的人家,一缕袅袅炊烟飘出屋外。这是伏笔,与下面的三句相映照,起到强烈的反衬作用。

如果说第一句是一幅浓郁凝重的油画,那么,第二句则是一幅清新淡远的水彩画。二者相得益彰。

“古道西风瘦马”,与前二句相呼应。萧瑟西风,吹打着孤独的旅人,掀起他单薄的衣襟。

孤独的旅人骑着孤独的瘦马,蹒跚走在羊肠古道上。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正逐渐沉到地平线下去,此时,正是人们停止劳作,从田间,从作坊归家歇息的时候。连乌鸦也在此时纷纷回飞,到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寻找自己的窝巢。

小桥流水边上的人家,也飘出了袅袅炊烟,等待劳累了一天的家人回到温馨宁静的家。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家,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

多么希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难怪要悲痛欲断肠了。 这首小令构思精巧。

“枯藤老树昏鸦”,等于是给全诗定下了悲凉惆怅的基调,好像是给一幅画抹上了底色,渲染和衬托了后面的“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使得那种悲凉的色彩更为浓重。

而“小桥流水人家”却是一幅温馨宁静的画面,与全诗的基调和气氛似乎不甚和谐。其实,这正是诗人的高妙之处。

用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宁静,反衬沦落天涯者的思乡愁苦,形成鲜明的对比。正因为这样,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高度评价了这首小令,认为它“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在写作技巧上,这首小令也有独到之处。前三句无一动词,而仅仅排列了九个独立的名词。

这九个独立的名词,实际上就是九个独立的意象。本来它们之间没有什么自然的联系,但诗人把它们有机地糅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呈现一幅生动、形象、色彩鲜明的画面,给人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意象的排列组合上,这首小令是中国诗歌史上成功的典范之一。 2、四块玉.别情 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指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作者简介〕关汉卿(1230?-1297后),号一斋、已斋叟。

一生主要生活在大都,与杨显之、王和卿、珠帘秀等有来往。后南下漫游,晚年主要生活在杭州、扬州,大德年间尚在世。

多才多世艺,是位编剧、导演、表演全能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散曲现存套数十三套,小令五十七首。

〔写作背景〕这首小令是在女子送别情人后,凭栏望远相思企盼时的深情表露。 〔注解〕 杨花雪:像雪一般的杨花。

〔译文〕自从把你送走,习中总是难离难舍,一缕相思的情意在心中萦绕不绝。凭倚栏干眺望,衣袖轻指着银雪般的柳絮,看横斜的小溪空自东流,重重的山峦把小路遮没,心上的人真的去也!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写作背景〕一位远离故乡的游子,流落天涯,在萧瑟的秋日黄昏独自漂泊。

此曲正是以这样。

2.元曲、赏析

寿阳曲·远浦帆归 〔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名称: 〔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作者: 马致远

简介

马致远

(约在1251-1321以后),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曾做过几年江浙行省务官,后过着“幽栖”生活。他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所作杂剧今只有十五种,现存《汉宫秋》、《青衫泪》等七种。他也是一个散曲名家,辑本有《东篱乐府》一卷(近人辑),现存小令一○四首,套曲二十三套。

主题词或关键词: 元曲

栏目关键词: 元曲三百首

体裁: 散曲

年代: 元

原文

〔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①

马致远

夕阳下,酒旆闲②,两三航未曾着岸③。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注释〕

①浦:水边。

②酒旆(pèi):旆,古代一边像燕尾的旗。这里指酒旗——酒店的招子。

③两三航:两三只船。

〔赏析〕

夕阳西下、百鸟入林,在外劳作的人也大多回家了。酒店里好像也显得宁静闲适,连酒幌子都不再飘荡。一切都慢慢地静下去,黑下去,只有几只船儿还未曾靠岸,可能是晚归的渔船,也可能是赶路的航船,但送来的只有橹声和灯影。渔人散落的居所沿水分布,空气里弥满着花香,连水好像也变得香了。当一切都归于无声时,小桥流水旁卖鱼人也溶于夜色之中,一切都浸入了止水般的恬静和宁谧。全曲仅用二十七个字便写出了江南渔村的闲适生活。元代西揭斯写有《远浦帆归》诗:“冥冥何处来,小楼江上开。长恨风帆色,日日误朗回。”该诗描绘的是一幅思妇候门的场景,表现闺怨的主题。马致远的这支小令,描绘的是一幅江村渔人晚归图,表现出向往宁静生活的主题。全曲境界清淡闲远,远浦,酒旗,断桥,茅舍,远景近景,相得益彰,显得清疏而又淡雅。

>>>>>>>>>>>

四块玉 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注释

〔注释〕

1.凭阑袖拂杨花雪:写主人公靠着阑干,用袖拂去如雪的飞絮,以免妨碍视线。杨花雪:形容杨花像雪一样飘洒而洁白。出自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又不见还家。”

2.斜:此处指溪流拐弯。

3.四块玉:曲牌名

4.袖:用衣袖大意

自从那天送你远去,我心里总是对你难舍难分,这一点点相思绵绵不断,什么时候能停止?靠倚栏杆眺望,衣袖轻拂着银雪般的柳絮,看着弯弯曲曲的小溪向东流去,重重的山峦把小路遮没,心上的人真的离去了。

[编辑本段]赏析

〔赏析〕

此曲写女子对情人的相思之情。女主人公送别自己的情人后,情人在心中仍驻留难忘,令人痛苦欲绝。想登高眺望他离去的背影,但终被关山阻隔,这更使她肝肠寸断,在此处,外在自然景物并非主人公心情的寄托,它只是更加强化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3.元曲赏析

唐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解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译文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赏析此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

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

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宋词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悲欢离合”,乃古往今来、大千世界的永恒主题。“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对分离的凄迷,“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是对朋友的劝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是对友情的珍重,“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是对别离的伤感,“金陵弟子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是别离时的苦闷……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送别曲中,“离情别怨”是永恒的旋律。

“五四”运动以后,抒写离情别怨的诗文,依旧蓬勃,佳作如潮。其中,李叔同先生创作的校园歌曲《送别》,尤其脍炙人口,风行天下,历久不衰。

李叔同(1880-1942),法号弘一。他多才多艺,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

既是一代高僧,又是才华横溢的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和戏剧活动家。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上荣耀。

他以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大师。《送别》写于1905年,是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所作。

从总体结构看,《送别》很像一首古词(类小令),共三段,其中一、三两段文字相同。第一节,着重写送别的环境。

作者选取了“长亭”、“古道”、“芳草”、“晚风”、“暮色”、“弱柳”、“残笛”“夕阳”八个典型的意象,渲染离别的场景。“长亭”“古道”是写送别的地方,这使我们想到文学史上的无数次离别,如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白居易的“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等等。“芳草”喻离情,如《楚辞•招隐士》中就有“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

“晚风拂柳”暗示了惜别,“柳”与“留”谐音,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山外山”喻天各一方。

而这一切别绪,都笼罩在“夕阳”之下的特定时间里,只让人感受到友情温暖、斜阳温暖、晚风温暖;温暖而又缠绵。第二节,着重写送别人的心境,是全曲的高潮。

通过“天涯”、“地角”、“知交”、“零落”、“浊酒”、“夜别”、“离梦”,诉诸感官,触动心弦,诱君品鉴。送别之情,当然会从内心生出许多感慨!“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不过数十年,知交能有几人?再见又待何时?有几人能相守在一起?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一杯浊酒尽余欢”,这的确是一种无奈的凄美,把酒离别,“都门帐饮”,愁绪纷乱,友人何时能相聚?最后,在时空的交错中,作者又以现在时的“今宵别梦寒”总括全篇。从感情上看,梦里重逢照应上文的“山外山”,从韵律上看,它是重复强调,但这个重复强调却是更进一步的思念,惟有相思入梦频。

第三节,是第一节的重叠,进一步烘托别离的气氛,是意象上的强化和音韵上的反复。其中,“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两句周而复始,与回环往复的旋律相配合,形成一种回环美,加深了魂牵梦绕的离情别意。

全词三节,有起,有开,有合;紧扣主题,营造了让人迷醉的意境,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奈。“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夕阳……景物依旧,人在别时,倍感凄凉。

它的审美效应,就在“酒尽梦寒”的无言中回荡不已。全词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情景:夕阳下,群山相连,碧草茵茵,一望无际;近处,长亭、古道,晚风轻拂,杨柳依依,送别的竖笛哀婉幽怨。

一对知心朋友分别在即,想到从此天各一方,双方都有无限的感伤。他们端起酒杯,想借酒尽最后的一点欢娱。

酒醉梦别,彼此在记忆中留下那“晚风拂柳”“夕阳在山”的难忘一幕!整曲《送别》,沿婉约一派,清新淡雅,情真意挚,凄美柔婉。歌词造句长短参差,句式充满变化。

曲谱借用了当时在日。

4.关于唐诗宋词元曲的赏析

唐诗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诗歌之国。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灿烂夺目的瑰宝。 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泉。唐诗,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开放时期的唐代社会生活的文学纪录,是当时中华民族各族人民丰富多采的生活感受和复杂曲折的思想历程的反映,是他们的心理素质、情感幻想、思维方式及其面对经济、生活、边疆战争、羁旅游宦、纯真友谊、缠绵情爱、优美风光时种种精神状态的结晶。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上有可取之处。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继唐朝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采,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但相形之下,元曲的流传绝不及唐诗宋词之广,这是人们对元曲的体式感到陌生缘故,我们在此对其予以简略介绍。

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散曲又有套数,小令带过曲之别。

我国古代音乐把调节器式叫保重宫调。曲的宫调出于隋唐燕乐,以琵琶四弦定为宫、商、角、羽四声,每弦上构成七调,宫声的七调叫“宫”,其他的都调,共得二十八宫调。但在元曲中常用的,只有仙吕宫、南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商调、商角调、双调、越调十二种。每一种宫调均有其音律风格,故对于调子的选择,往往有一定的习惯。

5.赏析元曲

【双调】庆东原①

忘忧草②,含笑花③,劝君闻早冠宜挂④。

那里也能言陆贾⑤?那里也良谋子牙⑥?那里也豪气张华⑦?

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⑧。

【注解】:

①庆东原:曲牌名。

②忘忧草:即萱草,又名紫萱,可食,食后如酒醉,故有忘忧之名。

③含笑花:木本植物,花如兰,“开时常不满,若含笑焉。”

④闻早:趁早。 冠宜挂:即宜辞官。

⑤陆贾:汉高祖谋臣,以能言善辩知名。

⑥子牙:姜太公,名姜尚,又名吕尚,字子牙。为周武王的谋士,帮助周武王伐纣灭殷。

⑦张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曾劝谏晋武帝伐吴,灭吴后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虽为文人而有武略,故称豪气张华。

⑧渔樵话:渔人樵夫所说的闲话。

【译文】:

看看忘忧草,想想含笑花,劝你忘却忧愁,趁早离开官场。能言善辩的陆贾哪里去了?足智多谋的姜子牙哪里去了?文韬武略的张华哪里去了?千古万代的是非曲直,都成了渔人樵夫们一夜闲话的资料。

【赏析】:

本曲系元代叹世之作的代表作。意境高远,怀古叹今。此曲和《渔夫》篇有着相似的思想主题。在这里,作者劝友人且莫贪恋功名富贵,尽早辞官归隐。表现出作者本人超脱、放达的思想和潇洒的性格。白朴借姜子牙、陆贾、张华等历史人物的命运遭际,说明元王朝不重人才,英雄无用武之地,不可久恋。此曲内蕴着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有着对历史的发展与人的命运关系的敏锐观察。

6.元曲、赏析

寿阳曲·远浦帆归 〔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名称: 〔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作者: 马致远 简介 马致远 (约在1251-1321以后),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

曾做过几年江浙行省务官,后过着“幽栖”生活。他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

所作杂剧今只有十五种,现存《汉宫秋》、《青衫泪》等七种。他也是一个散曲名家,辑本有《东篱乐府》一卷(近人辑),现存小令一○四首,套曲二十三套。

主题词或关键词: 元曲 栏目关键词: 元曲三百首 体裁: 散曲 年代: 元 原文 〔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① 马致远 夕阳下,酒旆闲②,两三航未曾着岸③。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注释〕 ①浦:水边。 ②酒旆(pèi):旆,古代一边像燕尾的旗。

这里指酒旗——酒店的招子。 ③两三航:两三只船。

〔赏析〕 夕阳西下、百鸟入林,在外劳作的人也大多回家了。酒店里好像也显得宁静闲适,连酒幌子都不再飘荡。

一切都慢慢地静下去,黑下去,只有几只船儿还未曾靠岸,可能是晚归的渔船,也可能是赶路的航船,但送来的只有橹声和灯影。渔人散落的居所沿水分布,空气里弥满着花香,连水好像也变得香了。

当一切都归于无声时,小桥流水旁卖鱼人也溶于夜色之中,一切都浸入了止水般的恬静和宁谧。全曲仅用二十七个字便写出了江南渔村的闲适生活。

元代西揭斯写有《远浦帆归》诗:“冥冥何处来,小楼江上开。长恨风帆色,日日误朗回。”

该诗描绘的是一幅思妇候门的场景,表现闺怨的主题。马致远的这支小令,描绘的是一幅江村渔人晚归图,表现出向往宁静生活的主题。

全曲境界清淡闲远,远浦,酒旗,断桥,茅舍,远景近景,相得益彰,显得清疏而又淡雅。 >>>>>>>>>>> 四块玉 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注释 〔注释〕 1.凭阑袖拂杨花雪:写主人公靠着阑干,用袖拂去如雪的飞絮,以免妨碍视线。杨花雪:形容杨花像雪一样飘洒而洁白。

出自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又不见还家。”

2.斜:此处指溪流拐弯。 3.四块玉:曲牌名 4.袖:用衣袖大意 自从那天送你远去,我心里总是对你难舍难分,这一点点相思绵绵不断,什么时候能停止?靠倚栏杆眺望,衣袖轻拂着银雪般的柳絮,看着弯弯曲曲的小溪向东流去,重重的山峦把小路遮没,心上的人真的离去了。

[编辑本段]赏析 〔赏析〕 此曲写女子对情人的相思之情。女主人公送别自己的情人后,情人在心中仍驻留难忘,令人痛苦欲绝。

想登高眺望他离去的背影,但终被关山阻隔,这更使她肝肠寸断,在此处,外在自然景物并非主人公心情的寄托,它只是更加强化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元曲的句意和赏析怎么写

知识

考了一百分怎么写评语

阅读(16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考了一百分怎么写评语,内容包括数学考试卷家长评语怎么写考了100分的,数学考试卷家长评语怎么写考了100分的,儿子考了一百分,该怎么写评语。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微力试卷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知识

优秀团干主要事迹怎么写

阅读(15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优秀团干主要事迹怎么写,内容包括优秀团干部推荐表主要事迹怎么写,如何写好优秀团干部事迹简介,[急]优秀团干的个人事迹怎么写。xx同学是xxx班学生。该生入学以来,思想积极要求进步,学习成绩优异,工作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生活

知识

对联怎么写7字

阅读(19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对联怎么写7字,内容包括七字对联大全,经典的7字对联7字对联集锦,七字对联大全。一门天赐平安福四海人同富贵春一庭春色含生意几树梅花应早春天开美景风云静春到人间气象新旭日芝兰光甲第春风棠棣振家声芳草春回依旧绿梅花

知识

好的多音拼音怎么写

阅读(15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好的多音拼音怎么写,内容包括长的多音拼音怎么写多音字的拼音,音多音字拼音怎么写,好了的拼音怎么写带声调。“多”的拼音:duō ;部首:夕 ;笔画:6笔顺:ノフ丶ノフ丶【基本释义】: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年。~姿。~层次

知识

今年目标怎么写

阅读(16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今年目标怎么写,内容包括工作目标如何写,工作目标怎么写啊简短点的,工作目标怎么写。年度个人工作目标从三月份加入公司至今已近一年,这一年对我个人而言是感恩的一年,收获的一年,发展的一年,也是充满挑战的一年。转眼又是新的

知识

两的行草书怎么写

阅读(17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两的行草书怎么写,内容包括往来两个字行草书怎么写好看,两的草书写法,“两”字行书怎么写。

知识

搏的书法怎么写

阅读(15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搏的书法怎么写,内容包括博字的书法怎么写,博的连笔字怎么写,书法博怎么写。博字的书法如下:

知识

乐器qia怎么写

阅读(20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乐器qia怎么写,内容包括qia的字怎么写mp3,qia架怎么写,关qia怎么写。阮是一种汉族传统乐器,阮咸的简称。相传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四弦有柱,形似月琴。始于宋代,元代时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

知识

金字古文怎么写

阅读(20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金字古文怎么写,内容包括古文"金"字怎么写或者图章上面的"金"字是什么样子,古代金字怎么写,金字在古代怎么写的。◎ 金 jīn 〈名〉(1)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

知识

pr稿怎么写

阅读(14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pr稿怎么写,内容包括什么叫PR稿,日文自己PR大概要多少字,请给几篇范文,感激不尽,谁有土豆的笑话。accredited journalist n.特派记者 advertisement n.广告 advance n.预发消息;预写消息

知识

雪花音节怎么写

阅读(24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雪花音节怎么写,内容包括雪花音节怎么写,雪花音节怎么写,《白茫茫的雪花》音节怎么写。老山界一文在红军夜宿的情景时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更显出夜的寂静请你也用以动写静的手法描写一处景物,楼主应该说的作者睡醒后那一段

知识

孤儿的救助申请怎么写

阅读(14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孤儿的救助申请怎么写,内容包括孤儿救助申请怎样写,孤儿救助申请怎样写,孤儿救助申请怎样写。您好!孤儿是指失去父母的儿童。凡具有本市户口、年龄未满十八周岁,经户口所在区(市)民政部门审核,报市民政局认定批准后发给《孤儿证

知识

食堂建议书怎么写

阅读(17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食堂建议书怎么写,内容包括如何给学校食堂写建议书,如何提出食堂意见和建议,如何写餐厅的建议书。关于学校食堂改进的建议书尊敬的学校领导:我们是五维空间环保小组,代表佛山二中参加今年中英合作的气候酷派行动,将针对学校水

知识

隶书平怎么写

阅读(15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隶书平怎么写,内容包括隶书,平阳流芳,怎样写,隶书,平阳流芳,怎样写,平有几种写法。平阳流芳 繁角隶书写法:

知识

怎么写读后赏析

阅读(17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怎么写读后赏析,内容包括怎么写赏析,怎么样写赏析类读后感,文章赏析怎么写。一,语言特色的赏析 1,本文语言生动、优美而又亲切自然,充满文雅的书卷气,特别是多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给我们展现出

知识

书法赏析怎么写

阅读(18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书法赏析怎么写,内容包括书法赏析怎么写,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如何赏析,如何鉴赏书法。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 书法欣赏时,应首先统观全局,对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进而注意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局

知识

影视赏析怎么写

阅读(23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影视赏析怎么写,内容包括影视赏析怎样写,小学小学影视赏析手抄报怎么写,影视赏析怎么写。这篇文章应该能帮到你! 《投名状》独家影评:视效苍凉出色 人物单薄 2007年12月3日9:25 Ryan 今次看的是《投名状》香港特别

知识

赏析类作文怎么写

阅读(22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赏析类作文怎么写,内容包括文章的赏析怎么写,求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回答~,作文赏析怎么写,赏析作文如何写。赏析文章一般有两种写法:⑴综合分析法通过对全诗的整体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种体式下,较完整的写法是:A.作者简介.

知识

纪录片赏析怎么写

阅读(29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纪录片赏析怎么写,内容包括纪录片的电视作品分析怎么写,急求一篇纪录片赏析论文,纪录片的影片分析该怎么写。纪录片是带着主情感副视听的意识去写,也就是说你所写的一切视听语言。比如,一个逆光镜头的运用,你在点出这个点之后

知识

现代诗赏析怎么写

阅读(18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现代诗赏析怎么写,内容包括现代诗歌赏析怎么写,现代诗赏析怎么写速度啊急用~~~~~~,两两篇现代诗的比较赏析怎么写。1.现代诗歌赏析方法一 揣摩诗的意境。意象包括两方面的范畴:客体描写对象,主观感受体验。诗歌是诗人情感激

知识

建筑赏析怎么写

阅读(18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建筑赏析怎么写,内容包括求描写建筑的文章,必须带赏析,建筑物说明文附赏析,写论文中国古代建筑赏析,共六个主题:民居建筑、祭祀建筑、宫殿。建筑,可以说是离我们最近的“艺术”。然而正是每天生活在其中,可我对建筑缺少了惊异

知识

歌曲赏析怎么写

阅读(25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歌曲赏析怎么写,内容包括写音乐鉴赏的词语,怎样写音乐作品赏析,怎样赏析一首歌曲。重视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俄国作曲家格林卡说:“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不过把它变成曲子。”不错,每一个音乐作品,总是会表现作曲家对现实生

[/e:l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