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班会活动总结怎么写
首先,你要先总的说下此次活动的一些内容,包括背景,意义!
第二,你要对此次活动进行表态,也就是自己评价下此次活动的成功度
第三,指出此次活动的比较好的地方,以及不足之处,并指出以后的一些想法,或者是应对措施!
第四,可以再次强调下此次活动的意义,并指出这样的活动的期待,希望其会起到怎么样的作用!
最后,提出一些更加深入的、引发思考的问题作为结束或新的开始。
注意:阐述主题时,如果能够引经据典,站到更高一点的理论层面,那么,就可以改成一篇教育论文了
2.活动情况怎样写
是社会活动,还是实践活动?一份完整的实践报告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报告题目 报告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
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学院及作者名称 学院名称和作者姓名应在题目下方注明,学院名称应用全称。 3.摘要(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报告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报告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
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个实词。摘要包括: a)“摘要”字样; b)摘要正文; c)关键词; d)中图分类号。
4.正文 正文是实践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这部分内容为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事实和观点,包括介绍实践活动的目的、相关背景、时间、地点、人员、调查手段组成,以及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的详细叙述。
要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字通畅、精炼。 字数一般控制在5000字以内。
5.结束语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6.谢辞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践过程与报告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实践报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实践报告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8.附录 对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实践报告的附录中。
二、撰写实践报告的准备与主要步骤 实践报告的写作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资料、拟订报告提纲、起草、修改、定稿等。各个步骤具体做法如下: 1.收集资料 资料是撰写实践报告的基础。
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或实习等渠道获得;从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已有的资料中查找。 2.拟订报告提纲 拟订报告提纲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
根据报告主题的需要拟订该文结构框架和体系。我们在起草报告提纲后,可请指导教师审阅修改。
3.起草 报告提纲确定后,可以动手撰写实践报告的初稿。在起草时应尽量做到“纲举目张、顺理成章、详略得当、井然有序”。
4.修改、定稿 报告初稿写之后,需要改正草稿中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应反复推敲修改后,才能定稿。 三、实践报告的写作细则 1.书写 实践报告要用学校规定的稿纸单面书写(必须用黑或兰黑墨水)或用计算机打印,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稿纸边框线以外。
稿纸不得左右加贴补写正文和图表的纸条,或随意接长截短。用计算机排版、打印一律用A4打印纸。
版式要求如下:标题(“小二”“华文中宋”或“黑体”“加粗”居中),学院及作者名称(“四号”“仿宋体”居中,学院名称与作者名称之间应空两格),目录(“二号”“黑体”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摘要(“四号”“黑体”“加粗”):内容(“四号”“仿宋”),关键词(“四号”“黑体”“加粗”),正文内容(“四号”“宋体”)。实践报告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正式公布过的规范字。
2.标点符号 实践报告中的标点符号应准确使用。 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
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全称。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
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应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 实践报告中的量和单位必须符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
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实践报告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在叙述中,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6.标题层次 实践报告的全部标题层次应统一、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
7.注释 实践报告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而不可用行中插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8.公式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
3.班级的班会总结怎么写
1、班级缺乏活力,课堂上不够积极,课堂发言不够踊跃,缺乏足够的集体责任意识和承担能力。积极的课堂发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锻炼同学在公共场所表达自己意见的胆量,为以后的求职与工作做准备。同时,积极的课堂发言有利于帮助同学深入的思考所学的知识,从而对所学的只是有更深刻和正确的理解。而课堂上我班同学的发言不够踊跃,则暴露出了在这方面认识的缺陷和存在的不足。
2、大部分同学认为班级活动少而且形式单调,主要是聚餐,这样班级成员之间的交流就少了,或者只是固定同学的交流,没有达到一个班级大家庭的效果,个别同学没有感觉到班级的温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部分是班级内个别同学的集体意识不够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班级责任,认为班级的事于自己无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班级组织者的组织分配不够具体明确,导致工作上的分配不均。 3、在班级事物的决策和执行上,存在办事效率低、通知不到位、通知不及时的问题。在执行上,具体任务分配不均,每次都是少数几个人在做,没有做到很好的分配。从而使班级的事务有时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工作。现在,班委工作改为部门制,每个同学都有部门工作,这样比较有归属感,更能增强同学们的责任心。是班委工作的一个进步。但还可继续加强,把集体的力量发挥得更好更强。 4、班级部分同学的时间意识不够强,很多时候班级会议和班级活动,迟到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班级活动效率的降低。这方面应采取更有力度的措施加以控制。 针对以上的种种不足,首先,班委做了深刻的反思,各部门从自己部门工作出发,从细节入手,一点一点的剖析问题的根源和实质,在集体讨论和分析中解决问题,找寻改善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并将建议和意见总结成书面材料,按照修改后的方针积极落实到以后的班委工作中,相信以后会让大家看到一个焕然一新的班委,工作更有积极性,活动开展更有针对性,办事更有效率,配合更加默契。 然后,又在班级范围对全班同学进行了意见指导,大力号召班级同学拿出热情和活力,全力打造传一的良好形象。具体分析同学们的建议,总结如下: 1、班级成员平时应该积极的相互交流,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应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要把班级的荣誉当成自己的荣誉,班级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积极为班级做贡献,不应过分计较个人得失。 2、应该主动挖掘每一个班级成员的个性与潜力。在班级事务的安排上,应根据同学的特点进行分配,充分挖掘的他们的潜力,也同时能够使工作做得更好,从而提高办事效率。 3、在课堂上,应做到积极活跃,营造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对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4、在活动方面,班级内部应多搞活动以增强班级成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且同时应积极参加一些校内的活动,尽量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 5、班长采取硬性措施,加入班级纪律。凡班级活动和班会等迟到十分钟以上的同学,采取罚款充班费的制度。 通过这次总结大会,大家的目标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对班级的未来更加充满期待,我们都在不懈努力,我们都相信未来更加光明。
4.活动情况说明怎样写
具体情况也不了解,没法给你太具体的建议,但是至少应包括:
1.主题班会的前期策划,目的
2.详述主题班会过程,包括具体怎么“搞砸”的
3.总结经验教训。总结教训时以主观原因为主,客观原因为辅。客观原因虽然不是主要的,但是必不可少
4.申请重新开一次,把自己新的班会策划写出来,并邀请辅导员参加。
第4条你酌情处理。我认为是很必要的,既然有了困难就一定要解决,辅导员肯定对你这次的活动不太满意,如果能以此作为补救就最好了,否则你的班长位置堪忧啊
5.主题班会课活动方案怎么写
给你个范例,具体内容自己灵活变通。
主 题:牵手课堂,走近雷锋
班 级:10级地信一班
班会活动目的:(1)使广大共青团员深入地学习雷锋精神,传承并发扬雷锋精神,(2)使同学们以雷锋为榜样,不断地总结自我,服务他人。(3)切实起到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自觉弘扬雷锋精神的目的。
活动重点:通过“学雷锋”的主题班会课活动,引导学生明白: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雷锋精神的内涵在于奉献,而奉献正是美的真谛,从而在切实感受身边好人好事(感受美)的过程中激发奉献(创造美)的情感,学会关心与帮助周围的人,共同创造生活中的美。
活动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朗诵、演讲、表演与知识竞赛相结合。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体验雷峰精神的时代意义。
一、活动准备:
1.选定主持人,分组找材料。
2.布置教室:在教室黑板上书写“牵手课堂,走近雷锋”,后面黑板贴上弘扬雷锋精神海报左右贴上歌颂雷峰的对联(美德**千载留, 行善雷锋万民颂。)本场景布置、及准备工作有宣传委员负责
二、活动流程:
1、《雷锋的名言》背景音乐:《爱的奉献》低音
1) 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2、请个同学介绍雷锋的生平经历。(3分钟)
3、请若干位同学来讲一讲有关雷锋的真实故事.(3分钟)
助人为乐的雷锋
4、班上雷峰事迹介绍:《我们班的雷锋》
(有雷峰负责)以演讲形式
5、全班分为若干小组,进行激烈的“雷锋精神”抢答测试。(20分钟)
步骤分5小组预先实行100制,依据试题加减分!本环节有主持人主持。
试题(略)
6、播放录音,让学生听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要求学生学会唱这首歌。(12分钟)
《学习雷锋好榜样》歌词
三、活动总结:(5分钟)
1、由班主任老师总结归纳这次学雷锋活动。
通过一系列的“学雷锋活动”,让同学们在心中树立雷锋助人为乐的良好形象,以雷锋为学习的楷模和好榜样,接过雷锋手中的枪,继承革命英雄的光荣传统,把“雷锋精神”认真贯彻到实际行动中来,全体师生要共同努力,构建一个优秀文明的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