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城管协管员工作日记怎么写呢
和其他政府部门比,城管并不是一个清闲的部门。它所管的庞大社会事务,不得不雇佣大量半正式的管理人员。在全国各城市管理系统,协管员所占比重之大超出常人想象,我在武汉市的调研发现,全市协管与正编队员的比例大约为5∶1,在一线执法中这一比例为10∶1,最高的可达40∶1。正编队员的主要工作是处理执法类、案卷类事务,协管员则承担了95%以上的街头具体管理工作,在这个意义上说“协管员治理一线中国”毫不为过。
中国论文网 /1/view-7147457.htm
老杨是协管大军中的一位,本文讲的正是以老杨为代表的协管员们的故事。
52岁的老杨是皮革厂的下岗工人,来菱湖城管中队当协管员已4年了,每天“重复昨天的故事”已成为工作常态,8:30上班,17:30下班,中午休息3个小时,每周加早班(7:00~8:30)、中班(12:00~14:30)和晚班(18:00~22:00)各一次,每月工资2600元(含社保、医保金800元和加班费400元)。尽管工资不高,但老杨很在乎这份工作,因为对他这个年龄的人来说,有份工作实属不易。
我第一次见老杨,是在协管员的休息室,老杨正在写“工作日志”,协管员能认真记日记的确出乎我所料,访谈时,老杨拿出日志本和手机展示了他的日常工作。
日志中的日常管理
通过阅读老杨的日记本,我们能够大概了解城管系统的路面业务和日常运作。
2015年3月31日,星期二,晴。
早加班,巡守菱湖南路,后按要求上报围挡墙板破损情况,上报后到兴业汽修店做工作,要求搬走门面占道大吊龙,对方不予配合,我仍向其宣讲城管具体规定,劝店主文明规范经营。店主一时还不能接受,我将情况向张书记做汇报,改日继续做店主工作。下午2点上路做保障,区领导有检查。
2015年4月2号,星期四,大雨。
点名后,各小组开展现有问题及解决方法群策群力大讨论。菱湖南路现有问题:1.早点炉子出店、小板凳出店;2.物流点多占道严重;3.占道洗车严重。今天兴业汽修把门前大吊龙搬走了,几天的思想工作终于有了成效。
2015年4月24日,星期五,阴雨。
加早班,巡查5路,南路,4路,2路,驱赶4路卖枕头大地毯,规范鲜花出店及灯箱出店1家,驱赶南路草药售卖大摊位6人,赶走卖菜苗小商贩一处,规范早点经营,整治三处出店灯箱。全天巡守菱湖南路……清理南路沿街菜市场,清理占盲道的自行车。
2015年4月26日,星期日,晴。
……二路荣发面馆出店并且态度激烈,经二次沟通,终于答应配合城管管理,并且化对立为融合,现场看到对方的笑脸。……
除小商小贩占道经营外,围墙挡板、物流占道、洗车占道、大吊龙占道、灯箱占道、自行车占道都属于城管的管理范围,后面这些工作似乎并不为外人所知。更不为大家熟悉的是,随着市民要求和城市管理标准的提高,近几年抓鸡子(涉及违规饲养家禽和扰民等问题)成为城管的一项工作。
半个月前,老杨在路上巡查时被一位约70岁的老太太拦住:“你们管管这个鸡,它天天打鸣,不要人睡觉!”老杨问:“您贵姓啊?”没想到老太太反应激烈:“你怎么地,问了我,去告诉别人,让人家骂我啊?”老太太还说,如果他不处理就向市长专线投诉。老杨压住内心的不快,开始沿路寻鸡,在一家石材店前看到了一公一母两只鸡,这对鸡仔是石材店老板买给儿子养着玩的。老板虽然有抵触情绪,在老杨的劝说下,还是答应将公鸡杀了。老杨在路上再次碰到那个老太太,老太太说:“你那天去做工作,我在楼上听到了,谢谢你啊。”市民的认可和表扬使得这份简单重复的工作显得有了意义。
鸡子打鸣影响邻居休息本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一般通过邻里沟通即可解决,但现代城市社会是陌生人社会,居住区与个人的社会关系不存在必然联系,邻里之间的矛盾也无法通过社会关系有效解决,向政府投诉成为一项硬性需求,经过系统运作后,这类事务最终由街头一线人员前去解决,正是处于治理末端的非正式人员直接决定了政府服务的质量和形象。
2.写一篇关于城管执法的话
少年城管,以人为本;社区城管,服务为先;微笑城管,心怀百姓;铁面城管,正直如绳;这些新城管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与时俱进的品格成为我们城管工作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顺势之谋,创新之举,为民之本.
创新需要理性,发展需要激情.理性与激情就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从来就是人类前进最重要的推动力.理性使人清醒,激情催人奋发;理性连接科学,激情超越梦想;理性改变现实,激情创造神奇.理性与激情不可分割,失去激情的理性就像没有后劲的箭头,只会中途仆地,失去理性的激情就像没有方向的怪兽,只会冲天长鸣.
干事需要理性,发展需要激情.城管工作是一项以“人”为中心的工作.人乃万物之灵.人的学问从来就是世界上最复杂高深的学问.城管工作者应该比任何人更尊重人的规律,更理解人的理智,更体悟人的情感.同样,城管工作者应该比任何人更能够挖掘人的心理,体现人的尊严,凸显人的关怀.这是未来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适应时代的需要.
3.工作日志怎么样写
工作日志不用很复杂。
一个清晰的文本文件是最好的,你可以把它加入到你的程序版本控制系统(version control system)中并能够跟踪其变化。 每天,写下日期。
谈谈你解决问题时的思路和方式。写下你所面对的选择、观点、观察、测试方法、结果和决定。
如果你犯了错误,记下为什么事情会如此,描述你的选择。如果你碰到了bug或者问题,描述一下以及你如何解决的。
如同有写日记习惯的人,工作日志只是个人用来记录有关工作的事,因此,它不会代替正式的项目文档或者源代码中的注释。一天大约写几百行。
最后,不要修改。 描述你做了什么,以及详细的结果。
诚实的记录下来,不管是好的、坏的还是令人讨厌的。 ------------------------------- 个人工作日志管理(记录工作日志的历程) 工作日志管理其实不难,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你把它当成一个工作日记,平铺直叙地写当天都发生了些什么事情,但是在结尾的时侯不要忘记总结一下,今天的教训、经验、收获等等。
记工作日志久了,我总结出下面一些“规律”: ——每天的日志其实都是由一些发生在不同时间点的、看似独立的事情组成的; ——这些事情有的是自己原来安排好的,有的是临时发生的; ——某些事情和自己正在做的一个或者多个任务、项目相关; ——某些事情一定会涉及到其它人员,他们可能是自己的同事、朋友、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等等 后来,我一般按照下面的工作日志的格式来组织内容: Xxxx年xxx月xxx日 工作日志1(某个事情):发生时间、主要内容和小结、关联的项目/任务、关联的联系人 工作日志2(某个事情):发生时间、主要内容和小结、关联的项目/任务、关联的联系人 …… 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随着工作日志的增加,我要找某些内容的时侯还是有些不方便,所以,我联合了几个有共同想法的软件开发人员尝试着开发自己的工作日志软件,用来管理自己的相关事务,同时,让它成为个人信息管理的一个平台。 我们把和个人相关的信息总结成为工作日志、项目/任务、联系人、工作单位四个对象。
工作日志包括了发生的日期、时间、主要内容记录,还包括了一些增值信息,您可以通过记录“日程安排”的方式来完成您的工作日志,这些工作日志还可以是循环不断发生的,您还可以设置是否需要提醒,记录和某个事情相关的费用等等。 我们把项目(任务)、联系人、工作单位独立成另外的表格来管理,这样,当您在记录某个工作日志的时侯,可以增加和这个工作日志相关的项目(任务)、联系人、工作单位,如果您要增加的相关记录已经存在了,您不需要重新输入,只需要选择就可以了。
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当您在查询某个项目(任务)、联系人、工作单位时,您可以看到和这些对象都有哪些相关的工作日志,我们的个人信息管理就更有条理了。 通过这样的一个整理而形成的工作日志系统成为适应范围非常广的一种工作日志格式,不同行业、职务的人使用,它就可以“变成”不同的工作日志软件,比如班主任工作日志、学生工作日志、销售工作日志(客户经理工作日志、客户工作日志)、采购工作日志、行政工作日志、客户服务工作日志。
4.城管协管员年终个人总结怎么写
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以下供你参考: 转载: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
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计划为依据,制定计划总是在个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2.成绩和缺点。
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
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3.经验和教训。
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 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
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3.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
材料有本质的,有现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去芜存精。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
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日期。
5.小学生怎样写民情日记
90后“环卫工”占一半 今天是广州市第22个环卫工人节,广州市城管委组织“我与环卫工人零距离接触”活动昨日在广州5个地方同时开演。
76名通过自愿报名的市民从上午9时开始,或与环卫工人一一配对搭档,或自发配对搭档,分别参与垃圾收运处理、粪便处理、清扫保洁、水上打捞、死禽收运等环节工作,亲身体验环卫工作的艰辛。 参加昨天活动的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13岁,其中“90后”占了一半以上,广铁一中高一(1)班的学生更是全班出动。
8时30分,广铁一中的10名女生在生物老师的带队下到海珠区康乐涌体验水上打捞保洁。在听完环卫工人讲解要领后,她们穿上橙色救生衣,轮流上船和环卫工人搭档打捞河涌垃圾。
一位背着“为人民服务”书包的女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她的动作看上去比较吃力,甚至长竹捞网的杆头插到水里挑起了垃圾袋,她也没觉察出来,导致带起的脏水滴了她一身。好不容易捞起垃圾后,她怎么都不能把网里的垃圾倒入船上放置的塑料桶。
在岸上的同学都忍不住为她加油。经过环卫工人的指点,这位女生终于掌握了要领,后面越干越顺利,岸上的同学也为她鼓起了掌。
“我平时不怎么做家务,动手能力还是差,以后还是要多参与社会体验活动。”这位桓姓女生上岸后向记者直接坦白“捞到了垃圾很有成就感”。
而在运转垃圾的“岗位”,来自广州市铁一中、第47中的9名同学在参加完海珠区环卫局负责的垃圾收运处理工作后,也感叹环卫工“唔易做”。 母子齐当“一天环卫工” 昨天上午9时,来自铁一中的8名学生及带队老师刘洋和第47中的林同学及其母亲来自广州大学的莫老师,在宝岗体育场会合后,来到位于江燕南路的一垃圾调运点。
在海珠区环卫局工作人员指点下,同学们先是学着环卫工的样子,2人一组卸下“黄车”上的空垃圾桶,然后4人一组往车上装运装满垃圾的垃圾桶。第一次干这样的活,同学们不是将垃圾桶推歪了,就是垃圾桶的轮子卡住了。
尽管9名同学接受采访时都称能接受垃圾发出的酸臭味,但一些同学几轮装运垃圾过后,还是有意避开了。来自铁一中的王姓男生自豪之余,还是感叹环卫工不好做,“才干了一会儿就大汗淋漓,做数年甚至一辈子环卫工太难了”。
铁一中有未报名的教工子弟参与,广州大学的莫老师则将其读高三的儿子带来参与垃圾收运处理环节,可谓“上阵母子兵”。莫老师称,之所以带儿子来,是希望他去美国留学前,体验环卫工人工作的艰辛和环卫工作的重要。
记者手记 城市卫生不能只靠环卫工人 记者昨天也登上了环卫打捞船,手握长竹捞网在康乐涌体验了一回。以往在珠江江面看到环卫工人很麻利地握着长竹捞网完成一连串动作:打捞、沥水、进桶,记者一度以为水上打捞工作能够轻松上手。
在捞了人生中第一网的垃圾后,记者完全改变了看法。因为吸了水的垃圾特别重,捞上后要把垃圾倒回船上也需要足够的臂力抖动长竹捞网。
一条不够一百米的康乐涌,记者捞了一程就觉得腰酸臂疼,额头全是汗。而捞的过程中,河涌垃圾发出的腥臭味也熏得记者很难受。
据记者观察,康乐涌位于康乐村这个城乡接合部里,周围都是制衣厂。涌里的垃圾基本上都是生活垃圾:泡沫饭盒、塑料袋、果皮。
更为过分的是一些女性用品满河漂。对于城中村居民乱扔垃圾的行为,环卫工人覃师傅感到痛心,“扔垃圾的市民还是多,而且怎么劝都不听”。
这些都比较简单的。用词小学生也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