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法三点是什么字
“三个点”的汉字 通常 只会出现在 “草书”作品里。
草书本身属于写意性质的书体,在法度之内,横竖撇捺,既可以拉长,也可以浓缩,大开大合,恣意敛散,既可表现出龙蛇飞动的力道,也可表现出云卷云舒的平和、疏淡,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古代草书大家笔下,有一些汉字被“浓缩”为“三个点”,或近似“三个点” 。
书法爱好者临摹这些字时,一定要注意每个字的笔顺、笔画的方向、位置以及长短轻重变化等。1、“上”字 出处:唐张旭《古诗四帖》出处:元康里巎巎《谪龙说卷》2、“下”字 出处:晋王献之《忽动帖》3、“心”字 出处:晋王羲之《消息帖》出处:晋王羲之《得凉帖》4、“三”字 出处:晋王羲之《送梨帖》5、“六”字 出处:明文征明《七言诗》出处:晋索靖. 作品不详6、“川”字 出处:晋王羲之《十七帖》7、“门”字 出处:晋王羲之《十七帖》8、“小”字 出处:晋王羲之《散势帖》出处:晋王羲之《尊夫人帖》出处:唐孙过庭《书谱》。
2.写日记时要注意格式,一定要写上
日记通常由书端和正文两个部分组成。日记常以第一人称记下当天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或所想的事情。
1、先在第一行中间写上某月某日,星期几,有的还要写上当天的天气情况。
2、第二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转行要顶格。正文一般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有时也可以用议论文的形式来写。不管用什么形式来写,都要正确反映当天遇到的有意义的事情,反映这一天自己的思想感情。
另外,日记的内容要真实。诚实,是一种美德,自己怎样想,就怎样写,不要说假话。正文的篇幅可长可短,长的可以写成千字,短的可以只写一两句话。这要看自己所写的内容来决定。如果要详细地记下一件事,既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又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得具体,那篇幅就要长些。
如果要记的是自己从书本上看到的或从人家那里听到的一个知识,只要写下这个知识的要点,那篇幅就可以短些。总之,只要把该记的写清楚就可以了,可短的不要勉强拉长,可长的不要硬缩短。
3.怎么进行场景描写呢
作文中的场景一般离不了对实物的描写,先由环境的描述,再到实物发挥联想。场景作文是作文整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全面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学生必须要掌握好它的写作技巧。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中的场景呢?这里我就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多观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身边和周围的事物,眼目中所见的尽是一幕幕场景。场景大到整个人生的速写,整个世界的变化;小到一粒米、一支笔、一只蚂蚁的特写,甚至更小更大。而我们作文时只能选择其中一两个场景作为重点描述。有好多学生不知道选择什么来写,或者选择了却又不知怎样表达。只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那是因为他没有留心,没有用一颗敏感的头脑,在所划定的场景界面上留神驻足。如果你对待身边的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粗心大意、走马观花,那就永远也写不出好作文。
2.实话实说。划定一个界面,抱定实话实说的态度,来描述场景,就像画画一样,事实求是地把实物给“画”出来。这是初学写作,也是我们从小学做“人”的基础。例如“全家在一起吃饭”是一个场景,画家要用线条和颜色把它“复制”在纸上。而我们写作文的,则要用文字把它描述出来,怎样让别人看得真切形像呢,那惟一的办法,只有用生动的文字,恰当的词句来把它“实说”形容出来。譬如:吃饭时全家人流露的表情:爷爷的慈详,奶奶的和蔼,爸爸的风趣,妈妈的亲切,“我”的顽皮,还有那只在饭桌下,瞪大着眼睛等鸡骨头的小狮子狗等等。
3.发挥想像。选定一个场景,它基本的样子已被我们“素描”写在纸上了。下一步该如何让它有趣?画家可以调动颜色的变幻,来让“素描”生动,而我们写作文,则要开启大脑,发挥联想,就算是超想像,只要合理地让自己写的文章在别人眼中变成一道可口的美味,那辛苦也值得。譬如,还是全家吃饭那个场景,通过全家所流露的表情,我们就可以发挥出一定的想像。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和那只馋嘴的小狗,显然这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然后我们再进一步想像,全家人吃饭时说了些什么?是不是有人讲了有意义的故事,或者自己得到了什么表扬等。当然,我说的“看场景写作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却是立体的,活的,变化运动着的实物,这需要我们用一颗敏感的头脑,善悟的心,时刻去捕捉、体会,才能领悟写好场景作文的奥妙!
4.读书笔记有哪三点
一、引。
先写自己读了什么(包括书名、作者、内容梗概),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如:我今天读了《——》这篇文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了解了什么是幸运,什么是不幸。
二、议。
这是读书笔记的重点所在。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引述原文重点地,或让你感动的句子,加以分析理解。第二部分,联系自己的生活等方面的实际谈感想。第二部分是读后的“神”,极为重要。
三、结。
总结全文。可写出自己的决心、理想、感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