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写所见文包诗作文500字左右急
诗人袁枚辞去了官职,回到了江宁小仓山,小仓山是个山清水秀、风光优美的地方,袁枚就是这样才选择来到这里。
夏季里的一天,天气炎热、万里无云,袁枚昏昏欲睡,心想:热死了,我还是去树林里散散步吧。袁枚便来到了后山。这儿可真美啊!风景好似一幅优美的山水画。高大挺拔的树木不计其数,宛如一个个英勇的战士保卫着这个美丽的地方。碧绿的小草铺满了大地,犹如一片柔软的大地毯;遍地都是盛开了的鲜花,有名字的、没名字的、红的、黄的、绿的、粉的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为这大地毯纷艳的装扮着,地上芬香无比。袁枚也情不自禁的弯下腰摘了朵野花,用鼻子使劲的闻了闻香味,啊,他顿时如疾如醉、心旷神怡,轻声的说道:“这里的花儿可真香啊,真让人忘我呀!”继续身前走,来到了河边,只见一排排柳树依靠在水边,犹如是柳树姐姐正面对着银镜在梳理着头发,等会儿还要扶持参加舞会呢!一阵风吹来,柳树姐姐的秀发也随风飘扬起来。水中的荷花更是婀娜多姿,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像个害羞的少女,不敢露出脸面;有的半开半闭;还有的全开了,露出了淡黄色的花蕊,散发出淡淡的清香。青蛙似乎也被这香味吸引过来,在这里打起了鼓,吹起了号。
时间过了中午,袁枚已经汗流浃背,就找了块大石头坐了下来。突然听到了一阵阵优美的放牛歌,袁枚心想:咦?哪传来的声音如此好听,真是中国好声音啊!我去看看谁在唱歌。袁枚就闻声穿过了青翠欲滴的竹林,来到了一条小路上。只见一个头戴草帽,脚下无鞋的小孩横坐在牛背上,在放声歌唱。这头又大又壮的黄牛好像跟牧童心有灵犀似,也摇头摆尾的。柳树上的一只蝉也为他们伴奏。牧童突然灵机一动,心想:骑牛唱歌多没意思啊,我捉一只蝉玩玩。牧童就突然停止了歌唱,真瞪着那只蝉,蝉好像也知道有人要抓它,便“知了知了”叫得更大声了,来扰乱牧童。但牧童也不含糊,轻轻地跳下牛背,黄牛好像还沉浸在歌曲中,牧童拍拍牛头让它安静。随后蹑手蹑脚走到柳树前,目不转睛的盯着蝉看,生怕跑掉。屏住呼吸,然后以迅雷不及眼耳的速度猛扑过来,最后牧童小心翼翼地打开手掌,“捉到了,捉到了!”他心花怒放,高兴地叫了起来。
袁枚一切都看在了眼里,他此时诗兴大发,回到家中就写下了《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2.改写所见采用文包诗的形式500字
骄阳似火,荷花怒放,轻风盈盈。这又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独自一人坐在墨香浓浓的书房里,感觉就像在一个大蒸笼里被闷着――热极了。于是,我甩着双袖,去不远的小树林里走一走,散一散身上的热气,领略大自然的风情。
来到小树林,这儿的天气就像换了个季节似的,原本烈日当空,在这儿则树阴遍地;原本空气闷热,在这儿则凉爽无比;原本人影绰绰,在这儿则安静非凡;原本……总之,在这普普通通的小树林,在现在对我来说就像天冷时穿的毛衣棉袄一样重要了。
走着走着,一首宏亮的牧歌传入我的耳中,那歌声优雅自然,在小树林在久久地回荡着,令我神清气爽。是谁在歌唱?我在心中默默地问着自己,于是加快了脚下步伐。
朝着声音的源头走了一会儿,一个牧童便映入我的眼帘。这小牧童可真悠闲自在,头上戴着精致的小草帽,草帽上插着一棵狗尾巴草。身上穿着一件打着补丁的粗布衣服,两只光着的小脚丫摇来晃去。最有趣的是,他还舒舒服服地倒卧在黄牛背上,真像个小张果老!
突然,那个牧童拍拍老黄牛的背,老黄牛听话地立在那儿。小牧童也停止了歌声,摒住呼吸,一动不动,一声不吭,眼睛紧紧地盯着一棵大柳树上正在唱歌的鸣蝉,这情形就如一座雕塑立在田间。哈哈,原来他是想捉住那只蝉呀!
看着这可爱的牧童,我的烦恼顿时没了踪影,心情舒畅了许多,就连脚步也轻松了。看看太阳临近头顶,我踏着欢快的脚步回家了。
回到家我写下了: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3.文包诗怎么写
“文包诗”,就是把一首古诗巧妙地包含在一个饶有趣味的小故事中,根据古诗的内容,生动地介绍与这首古诗紧密相关的背景知识、作者情况以及创作本诗时的具体情境。对古诗的重点内容、深远意境进行形象的再现,对古诗中个别比较生僻的词语和费解的诗句,也相机作出贴切自然的通俗解说。它的核心应该是诗,由诗入文,最后还要回到诗。
1、理解诗意:诗”是“文”的故事中心和思想升华,“文”是“诗”的背景材料和形象说明。领悟诗的丰富内涵,“诗”“文”互照,寻找诗与文的内在联系,了解古诗的来龙去脉,感悟古诗的丰富内涵。
2、体会诗人的情感。
3、回到古诗,读出感情,体会意境。
4、动笔写作。
4.怎么写文包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赏析】
这首诗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像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你看:一股泉水缓缓地、小心翼翼悄无声息地流出泉眼,在斜阳的照射下,清晰可见。阳光透过池畔的绿树,将树阴投入水面,阴阳交错明暗斑驳。好像是泉水很爱惜风和日丽的美好景色。泉水的细流汇成了小池,昨日还平静的水面上,今天就长出了尖尖的、还包卷着的嫩荷叶,并吸引着可爱的蜻蜓飞来嬉戏。《小池》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品,朴实的语言展示了初夏的明媚风光,一切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行行是诗,句句如画,自然朴实,真切感人。
一个“惜”和一个“爱”,给了泉水和绿树以生命,拟人化的手法分别写出了泉眼是因为珍惜涓涓细流,生怕动作大了把水滴溅出才轻轻地流淌;树阴更是喜爱泼洒在水面上斑驳陆离的阳光。一个“露”和一个“立”生灵活现地刻画了小池的勃勃生机,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已经立在它的上头了,生动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交融情景。这首诗细腻地描绘了诗人对景物观察的细致入微,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有生命感和动态感的清新景象
作者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吉水南溪(今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四大家”。
杨万里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清醒的政治家,他曾直率批评朝廷的腐败无有,提出了一整套振兴国家的方针策略;他一生力主抗战,始终反对屈膝议和。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谪时弊,无所顾忌,因而始终不得大用。杨万里晚年与宰相韩侘胄政见不同,隐居吉水十五年,最后忧愤而死,享年80岁,赐谥文节,追赠光禄大夫。
杨万里的诗意境鲜明,通俗清新,流畅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他的诗歌创作按照广学博取、面向现实、师法自然的道路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一个新、奇、活、快、风趣、幽默的“诚斋体”特色诗风,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溪回路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晚归遇雨》),“绿萍池沼垂杨里,初见芙蕖第一花”(《将至建昌》)等,都表现了“诚斋体”在创作方式上的特点,从而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他所写的诗,多以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所以他的好朋友曾经幽默地跟他开玩笑说“处处山川怕见君”。
杨万里著作甚丰,相传有诗2万余首,现存诗4200余首。是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作家之一。
〖附杨万里另诗二首〗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之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舟过谢潭三首》之三
碧酒时倾一两杯,
船门才闭又还开。
好山万皱无人见,
都被斜阳拈出来。
有空采纳个吧 我等得都心急了 谢谢先
5.游园不值的文包诗怎样写
早春二月的天气可真好,万里无云,阳光明媚,天气晴朗。
真是一个踏青、出游的大好日子呀。“我”踏出家门,便呼吸到那十分新鲜的空气。
走在树木成荫的路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心想他们也是出去游玩的吧!我突然想起一个朋友家的后园是个大花园,现在可能已经开满了很多很多的花了吧!想着想着,就不知不觉地来到他家。我走到那扇不高的柴板门前面,用手轻轻扣击门板,可我等了很久也没见他家主人来开门,我感到很失望,我猜想:主人是不会没有理由把客人“我”关在门外的,大概是主人很怜惜这靠在墙边,长在石上的苍苔吧,不让客人的木屐把苍苔给破坏了,其实这绿色也很美。
想到花园中漂亮的杏花,粉红的梨花,我却看不见,我不免有些伤心。正想悻悻而归时,看见一枝美丽的红杏开出了墙头,我真高兴,原来春天没有因为在园中就出来,春色将园占满再也关不住了,就出来和我招手了。
我想:这次旅行没白来,没白来呀。于是,我连忙回到家中,将所见所想、所闻,写成一首诗《游园不值》。
6.描写冬天的诗的文包诗作文怎么写
描写冬天的诗有哪些2012-04-29《雪片》一个雪片离开了青天底时候,他飘来飘去地讲“再见!再见,亲爱的云,你这样冷淡!”然后轻轻地向前迈往。
一个雪片寻着了一株树底时候,“你好!”他说——“你可平安!你这样的赤裸与孤单,亲爱的,我要休息,并是叫我的同伴都来。” 但是一个雪片,勇敢而且和蔼,歇在一个佳人底蔷薇颊上底时候,他吃了一惊,“好温柔的天气呀!这是夏季?”——他就融化了。
《北方的冬天是冬天》 北方的冬天是冬天,满眼黄沙漠漠的地与天:赤膊的树枝,硬搅着北风先——一队队敢死的健儿,傲立在战阵前!不留半片残青,没有一丝粘恋,只拼着精光的筋骨;凝敛着生命的**,耐,耐三冬的霜鞭与雪拳与风剑,直耐到春阳征服了消杀与枯寂与凶惨,直耐到春阳打开了生命的牢监,放出一瓣的树头鲜!直耐到忍耐的奋斗功效见,健儿克敌回家酣笑颜!北方的冬天是冬天!满眼黄沙茫茫的地与天;田里一只困顿的黄牛,西天边画出几线的悲鸣雁。 《雪中》感谢上帝呀,画出来这样的图画, 在这寂寞的路旁,画上了我们两个; 雪花儿是梦一样地缤纷, 中间更添上一道僵冻的小河。
我怀里是灰色的、岁暮的感伤, 你面上却浮荡着绯色的春光—— 我暗自思量啊,如果画图中也有声音 我心里一定要迸出来:“亲爱的姑娘!” 你是深深地懂得我的深意, 你却淡淡地没有一言半语; 一任远远近近的有情无情, 都无主地飘蓬的风里雪里。 最后我再也忍不住这样的静默, 用我心里惟一的声音把画图撕破。
雪花儿还是梦一样的迷朦, 在迷朦中再也分不清楚你我。《雪花的快乐》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飏,飞飏,飞飏,——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飏,飞飏,飞飏,——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飏,飞飏,飞飏,——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籍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难得》 难得,夜这般清静,难得,炉火这般的温,更是难得,无言的相对,一双寂寞的灵魂!也不必筹营,也不必评论,更没有虚骄,猜意与嫌憎,只静静的坐对着一炉火,只静静的默数远巷的更。喝一口白水,朋友,滋润你干裂的口唇;你添几块煤,朋友,一炉的红焰感念你的殷勤。
在冰冷的冬夜,朋友,人们方知珍重难得的炉薪;在冰冷的世界,方始凝结了少数同情的心! 《冬夜》安坐在红火的炉前, 木器的光泽诳我说一个娇羞的脸; 抚摩着褪了色的色缎, 黑猫低微地呼唤。 百叶窗放进夜气的清新, 长廊柱下星近; 想念温暖外的风尘, 今夜的更声打着了多少行人。
《雪》 夜散下无数茸毛似的天花,织成一件大氅,轻轻地将憔悴的世界,从头到脚地包了起来;又加了死人一层殓衣。 伊将一片鱼鳞似的屋顶埋起了,却总埋不住那屋顶上的青烟缕啊!缕缕蜿蜒的青烟啊!仿佛是诗人向上的灵魂,穿透自身的躯壳:直向天堂迈往。
高视阔步的风霜蹂躏世界,森林里抖颤的众生战斗多时,最末望见伊底白氅,都欢声喊道:“和平到了,奋斗成功了!这不是冬投降底白旗吗?”。
7.谁能帮我写一篇文包诗,这该怎么写呢
我常常感动于朋友的诗词歌赋,感动于那婉约情怀的真情文字。风,花,雪,月,竹笛,玉箫这一切世间最完美的事物竟离真实生活那么遥远。而发生在身边的许多事,你可以忘却,也可以放弃曾经的种种烦恼与艰辛,但你却不可以忘却怀念。尤其是那月夜的怀念。当你踏上流浪的旅途,你可以扬起爱的风帆,在心的海洋里,在生命的风浪里起航,该有什么旋律在耳边回响,该有什么记忆在悄悄的复苏,可那千古不变爱的传奇又在大观园里进行了最凄美的演绎。当生命随风逝去的时刻,还有什么能超越这种无情与悲壮。
渐渐的我习惯了在有风有雨的日子有思考,习惯了将自己点点滴滴的感受用文字记述,也习惯了用语言将自己鼓励,用文字带个自己一点惊喜与骄傲,我庆幸在这片天空中,我依然纯洁,依然真诚,没有什么能将青春的热情熄减,没有什么能将希望的翅膀折伤,虽然失落的日子也会有孤独和寂寞,但我说过那也是一种凄美,同样能在心里荡起波涛,就像悲剧具有永恒的魅力。
面对那如水的月光,诗人李清照的那首《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留,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心音,就象昨天的清唱,清澈地回响在耳畔,仿佛在诉说着我心头的悲苦。有月的夜,淡淡地思念,你能不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之夜,把所有的感叹连起来,恐怕都难抵这两句所设计的意境。所有的人都在欣赏着一份月夜的美丽,这习惯又岂是我独具?
愁如水,水似愁,那亡国之君李煜的真情呐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倘若像平民般的安居乐业,又怎会有这样的词句,也许这才是它真正的代价,没有什麽所谓值得或是不,有些时候,假设显得多余,或者牵强,那水依旧东流,那愁也同样不朽。多少个无眠的夜,无奈的让它们随水流走,假如流水换成我,也会泪儿流,假如我是清流水我也不回头。那烦愁又岂是他独有?
不想追溯那已流失的千百年,却无意中回味着她们的愁,体味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尽管并不了解那历史的变迁,更确切些,是不想追觅那遗留下来的气息。很想用心去写点什么,尽凭文字就可以让你感知美,感知我的存在。从未想过要谁去刻意记住什么,或者为了什么去回味,从不希望能在你的心里顶天立地,只是能把一个真实地我,交给这个世界。盼望着家庭的平和,世界的安祥。很多时候单纯是人类最可贵的,也许正因为这样,也溜走的最快。习惯了这样的坦荡,在自己的天空,夜是我思想的全部,思想是我爱的全部,爱是我生命的全部!
别时匆匆,心绪无以复说,情债深深,悔泪昼夜扑落,泪河滔滔,将我心撕破。向天歌是谁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