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画”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画
读音:huà
释义
①绘图:绘画。画图。画像。画地为牢。画脂镂冰(在凝固的油脂或冰上绘画雕刻,一融化就都没有了,喻劳而无功)。
②图像:画面。画片。画坛。画板。画卷(ju刵 )(a.成卷轴形的画;b.喻壮丽的景色或动人的场面)。画外音。图画。诗中有画。
③写,签押,署名:画到。画卯。画押。画供。
④用手、脚或器具做出某种动作:比画。指手画脚。“曲终收拨当心画”。
⑤字的一笔称一画:笔画。
笔画数:8
部首:田
相关词语:咏画、营画、油画、爻画、岩画、罨画、谐画、心画、组画、自画、主画、釉画、语画、作画、院画、贴画、拓画、绣画、誊画、硕画、寿画、饰画、石画、摄画、白画、比画、笔画、边画、宾画、彩画、采画、擘画、部画、布画、搽画、筹画、拸画、调画、雕画、扉画、黼画、构画、勾画、画础、画鸡、画案、画跋、画地、画架、画饼、画叉、画策、画板。
2.“流”的繁体字怎么写
“流”没有繁体字。
笔画顺序:
拼音:liú
部首:氵
释义:
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
3、传播:流毒。
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
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
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
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
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
9、指不正派:二流子。
组词:漂流、河流、暖流、流汗、流泪、流动、流传、流浪、流窜、涌流
扩展资料
流的组词释义:
1、漂流 [piāo liú] 漂在水面随水浮动:沿江漂流进行科学考察。
2、河流 [hé liú] 地表水在重力作用下,经常或间歇沿着陆地表面上的线形凹地流动,称为河流。
3、暖流 [nuǎn liú] 水温高于流经海域的洋流。通常自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对气候有一定增温和湿润作用。如台湾暖流、墨西哥湾暖流。
4、流汗 [liú hàn] 淌汗。从毛汗腺中分泌出大量汗液。
5、流泪 [liú lèi] 眼泪的大量分泌,从眼睑溢出而沿面颊流下。
6、流动 [liú dòng] (液体或气体)移动:溪水缓缓地流动。空气流动就形成风。
7、流传 [liú chuán] 传下来或传播开: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今天。消息很快就流传开了。
8、流浪 [liú làng] 生活没有着落,到处转移,随地谋生:流浪汉。流浪街头。
9、流窜 [liú cuàn] 到处流动转移;乱逃(多指盗匪或敌人):流窜作案。追歼流窜的残匪。
10、涌流 [yǒng liú] 急速地流淌:江水涌流。
3.秦的繁体字怎么写
秦字没有繁体字,没有列入简化字行列,因为“秦”的写法已经很简单了。
解释:
①周代诸侯国名(公元前897年——公元前221年),战国七雄之一,在今甘肃天水、陕西宝鸡一带。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中国,建立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②中国朝代名(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第一代君主是秦始皇嬴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王朝。
③指陕西、甘肃,特指陕西,亦是陕西省的简称。“陕西”一名,源于周代周、召二公“分陕而治”,今陕县张汴塬一带古称陕塬,当时的陕西就是陕塬以西的泾渭平原。唐安史之乱后设陕西节度使,陕西始转化为政区名称。宋设陕西路。元设陕西行省。清设陕西省。 取全称中的“陕”字作为简称。又因辖区春秋时为秦国地,故又简称“秦”。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念其昌与公(袁可立)同举于兰阳陆宗伯先生之门,更有秦中武公、闽中林公皆以不善宦。”
④汉时西域诸国沿称中国为秦。
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余冠英《乐府诗选》
又如:秦人(秦代统一后,北方与西方邻国往往称中国人为秦人);秦地(汉时西域诸国对中国的称呼)
通假字 通“螓”。蝉的一种,螓首。
例:其尺索刺麤(chén)而毛美秦发。——西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⑤姓氏(Qín )。
4.钢的繁体字怎么写
钢的繁体字写成“钢”。
一、什么是繁体字?
繁体字,亦称繁体中文,1935年的《第一批简体字表》称之为正体字,欧美各国称之为传统中文字(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一般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有时也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繁体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标准字。
近代成规模的汉字简化运动,最早在太平天国,简化字主要来源于历朝历代的古字、俗体字、异体字、行书与草书的楷书化。193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第一批简体字表》,但因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反对而搁置。1956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中国大陆开始全面推行简化字,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过一批二简字,后被废除。
目前仍然使用繁体字的地区有中国的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汉字文化圈诸国,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等海外华人社区多为繁简体并存,中国内地在文物古迹、姓氏异体字、书法篆刻、手书题词、特殊需要等情况下保留或使用繁体字。
二、简化汉字的方法。
汉字简化的方法有六种。一是更换偏旁,二是删除局部,三是同音替代,四是全部改造,五是简化类推,六是草书楷化。《简化字总表》的最终版本是1986年修订版,共收2,274个简化字及14个简化偏旁:第一表收不可用作简化偏旁的简化字350个,第二表收可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132个及讠[訁]、饣[飠]、纟[糹]、钅[釒]等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收类推简化字 1,753个,《附录》收习惯被看作简化字的规范汉字39个,其《说明》里有提到表外字“凡用第二表的简化字或简化偏旁作为偏旁的,一般应该同样简化”。
5.流的繁体字怎么写的
一、”流“,是传承字,没有繁体写法。
二、流释义:
1.液体移动:~水。~汗。~血。~泪。~程。~泻。~质。~水不腐。汗~浃背。随波逐~(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转(zhuǎn)。~通。~寇。~浪。~离。~散。~失。~沙。~露。~萤。
3.传播:~言。~传。~芳。~弊。~毒。~行(xíng)。
4.指江河的流水:河~。江~。溪~。激~。奔~。
5.像水流的东西:气~。暖~。电~。
6.向坏的方面转变:~于形式。
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放。~配。
8.品类,等级:~辈。~派。
9.指不正派:二~子。
三、相关组词:
漂流 河流 溪流 暖流 流动 流汗 流泪 流浪 流传 流窜 逆流 流畅 涌流 流连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
”是“流”和“毓”的本字。
篆文
上部是头朝下的“子”,下部是“水”,表示生产时的羊水。造字本义:动词,胎儿伴随大量羊水移出母体。
文言版《说文解字》:流,水行也。从沝、
突忽也。流,篆文从水。
白话版《说文解字》:流,水上旅行。字形采用“沝、
”会义。
表示突忽意外。“流”,篆文简化字形,采用“水”作边旁。
二、词组释义:
1、流汗[liú hàn]
淌汗。从毛汗腺中分泌出大量汗液。
2、流泪[liú lèi]
眼泪的大量分泌,从眼睑溢出而沿面颊流下。
3、流浪[liú làng]
生活没有着落,到处转移,随地谋生:~汉。~街头。
4、流传[liú chuán]
传下来或传播开: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到今天。消息很快就~开了。
5、流窜[liú cuàn]
到处流动转移;乱逃(多指盗匪或敌人):~作案。追歼~的残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