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件说明怎么写
一、课件运行环境:
硬件要求:电脑配置应当在奔腾Ⅲ及奔腾Ⅲ以上CPU、256MB内存、20MB硬盘空间。
软件要求:兼容Windows98/2000/XP,该课件在Flash8.0版本测试通过,flash8.0以下版本不能完全显示,如果无法播放,可以先运行本光盘下的“SAFlashPlayer.exe”,然后打开 “我心中的客家.swf”即可运行。
二、使用环境:
该课件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设计的,所以该课件中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部分较多,所以最好在多媒体机房使用这个课件,力争每个学生有一台电脑,教师机能够向每台学生机分发该课件、并能够向学生广播教师机的屏幕。
三、课件基本操作
课件内容播放以鼠标单击相应按钮完成。共有两种播放模式:
一种是顺序式播放,如单击 按钮可以观看下一画面,单击 按钮就可以返回前一画面。同一画面里的动画就是可单击相应的按钮,如 按钮可以播放; 按钮可以重来; 按钮可以暂停; 按钮关闭课件。
另一种是目录式播放,单击 就可以打开相应的目录树: 共七个环节。点击其中的按钮就可以进入相应的环节进行教学。
四、教学过程设计参考
(一)话题导入,创设情境
(打开课件,欣赏课件片头)
1.师:同学们,我们赣县是“客家的摇篮”,今天我们的活动就围绕着“客家”这个话题展开。课前,大家都搜集了大量有关客家的资料,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都搜集到了哪些资料?
2.引导学生回答。(说说对客家的印象,资料是怎么得来的?)(播放课件,单击 )
(这一过程引发学生要将美丽客家的景物等留到电脑里的愿望)
(二)引导新授,创作作品
A、猜:
1.师:看来,大家对客家都有一定的了解,还会利用先进的手段来获取这些信息,真不错!接下来的问题一定难不倒你们,让我们一起来“猜猜看”……
2.(播放课件,单击 ),逐次点击有关客家的图片,最后出示一张,让学生猜 “这是什么地方?”
3.生:“赣县客家文化城”。
4.师:看完了这些图片,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感受?
5.生:客家历史悠久、风光迷人……
B、写:
1.师:相信其他同学也有这样的感受,那么就把你们心中最想说的话,用计算机里的记事本写下来吧!每人写一句。
2.学生动手操作,打开记事本,写下心中赞美的话。
3.指名说说你写得是什么?(我爱客家……)
C、赏:
1.师:美丽的客家、现代的客家、充满希望的客家,如诗如画的风景带给人无尽的睱想……那么你们准备怎样向国内、外的游客介绍我们客家的文化呢?老师这儿有两幅作品,看后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播放课件,单击 )
2.播放宣传片(单击 )。
3.展示电子作品(单击 )。
D、做:
1.师:想不想拥有自己的宣传作品呢?你打算用什么来做?
2.经过组内讨论后,有的同学说我们想用PowerPoint做;我想用Word来做……
3.师:好,下面就进入“做一做”环节,开始创作你们富有个性的作品吧!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几人合作。(播放课件,单击 )
5.学生开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E、评:
选择部分学生作品通过多媒体教室的转播功能评一评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足的地为是什么?先自评,然后其他同学评价与老师评价相结合方式进行。(播放课件,单击 )
F、唱:
1.小结:同学们,在短短的一节课里,我们无法把心中对客家的热爱之情全部展现出来,但我相信你们都有所收获。
2、师:老师也和你们一样,有收获,特意用flash做了一首歌,想不想唱?(播放课件,单击 后,单击 开始学唱《新客家谣》)
3、课堂在歌声中结束……
2.课件创作说明怎么写
创作说明例子如下:
一、作者简价:
***,男,**年*月出生,小学一级教师,任教小学信息技术课已5年有余,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对flash课件的制作比较熟练、在行。
二、创作思路: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提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我们生活在“客家摇篮”的赣县,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能否把家乡的“客家文化”与信息技术课有机地结合起来呢?整合学习资源,让学生利用已经学习过的各种软件如PowerPoint、Word等创作电子作品,从而使学生把心中对客家的热爱之情展现出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们进行了全面仔细的分析之后。开始进入Flash课件的创作。
根据教学设计方案,为了引发学生对课件及课件内容的兴趣,我们在课件的开头部分设计了一个轻松、活跃的片头。
接着对课件目录(说→猜→写→赏→做→评→唱七个环节)进行了总体安排,置于课件下方,便于点击。
最后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设计与创作。为了便于播放、浏览,我们设计了两种播放模式,分别是顺序式和目录式。
三、素材选用:
图片类素材:有一部分是自己外出时拍的照片,比如大湖江的“戚式宗祠”,白鹭古村等。但“客家土楼”等一部分图片是由网站下载的。
声音类素材:网络下载后,进行了声音方面的处理,比如淡出,裁剪等。
影视类素材:《客家宣传短片》在赣县客家文化城购买碟片后,应用“会声会影”进行了裁剪转换成AVI格式后,又应用了“Total Video Converter”软件把它转化成FLV格式后导入Flash课件中。
文字类素材:原创。
四、技术应用:
课件主要应用Flash 8.0软件为制作平台。其中应用了软件提供的各类人机交互技术,如按钮制作,移动动画,变形动画,旋转动画,遮罩技术,引导路径,函数应用等。
对于素材的处理上,还应用到了其它软件技术。比如:用《会声会影》对影视作品进行裁剪;应用“Total Video Converter”把AVI影视转变成FLV格式(实例:客家文化宣传短片与新客家谣);用“GIF Movie Gear”把GIF动画转成SWF文件(实例:大鹏展翅与小鸟动画)。
3.powerpoint简介
供你参考:PowerPoint 是由微软公司推出的、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的一个功能强大的演示文稿制作工具软件。它继承了Windows的友好图形界面,使你能轻轻松松的进行操作,制作出各种独具特色的演示文稿。利用PowerPoint制成的演示文稿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播放,可以在演示文稿中设置各种引人入胜的视觉、听觉效果。比如,在幻灯片中加入各种颜色、图形、声音、影片剪辑等。可以直接在计算机和大屏幕投影机上播放使用,或借助互联网进行展示;可以将演示文稿打印成一页一页的投影片,使用投影器播放;也可以制成135幻灯片。
PowerPoint 中包含多种模板和版式,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以这些模板和版式为基础,制作课件变的简单容易。
PowerPoint 创建演示文稿的方法很多,可以在PowerPoint 提供的多种视图下建立和编辑包括文字、图片、图表、图形及声音、图像等多媒体对象的演示文稿,也可以对在Word等软件编辑的文档进行加工获得演示文稿。是目前开展多媒体教学、制作课堂教学课件的得力助手。
基本操作供参考:启动PowerPoint之后,屏幕上将出现PowerPoint的启动界面,界面中间区域为PowerPoint的启动对话框。在PowerPoint的启动对话框中列出了“内容提示向导”、“设计模板”、“空演示文稿”、“打开已有的演示文稿”四个选项,选择这四个选项之一,就可以开始PowerPoint的使用。其中前三个选项提供了建立新演示文稿的三种基本方法,第四个选项用于打开一篇已有的演示文稿。 选择前三个选项后,屏幕上即打开PowerPoint 窗口,其中覆盖有PowerPoint的“版式选择”对话框。通过对话框选择一种合适的版式,出现如图4—4—1所示的窗口 它由标题栏、菜单栏、常用工具栏、编辑区、视图工具栏、滚动条、绘图工具栏、状态栏等部分构成。状态栏位于屏幕底部,从状态栏中可以看出当前编辑的幻灯片序列号、整个文稿所包含的幻灯片页数以及演示文稿中所用模板的名称等信息。有关标题栏、工具栏、菜单栏的功能和用法,与Word 、Wps 类似,故此处不再赘述。下面仅就PowerPoint各种视图的特点加以说明。 编辑区是对演示文稿进行编辑的区域。在该区域中,除了可以编辑文本(文字、符号)之外,还可以向幻灯片中添加图片、表格、声音、图像。我们会发现,在编辑区经常会出现类似“单击此处添加标题”、“单击此处插入副标题”之类的文字。只要单击这些文字出现的位置,其内容自动消失,且一旦输入新文字,其内容将不再出现。这些文字被称为占位符。通常情况下,编辑区处于下述五种视图模式之一:普通视图模式、大纲视图模式、幻灯片视图模式、幻灯片浏览视图模式和幻灯片放映视图模式。我们既可利用“视图”菜单,也可利用PowerPoint窗口左下角的视图工具栏来切换各种视图。 普通视图:它是系统默认的视图模式。由三部分构成:大纲栏(主要用于显示、编辑演示文稿的文本大纲,其中列出了演示文稿中每张幻灯片的页码、主题以及相应的要点)、幻灯片栏(主要用于显示、编辑演示文稿中幻灯片的详细内容)以及备注栏(主要用于为对应的幻灯片添加提示信息,对使用者起备忘、提示作用,在实际播放演示文稿时学生看不到备注栏中的信息)。 大纲视图:主要用于查看、编排演示文稿的大纲。和普通视图相比,其大纲栏和备注栏被扩展,而幻灯片栏被压缩。 幻灯片视图:主要用于对演示文稿中每一张幻灯片的内容进行详细的编辑。此时大纲栏仅显示幻灯片号,备注栏被隐藏,幻灯片栏被扩大 幻灯片浏览视图:以最小化的形式显示演示文稿中的所有幻灯片,在这种视图下可以进行幻灯片顺序的调整、幻灯片动画设计、幻灯片放映设置和幻灯片切换设置等。 幻灯片放映视图:用于查看设计好的演示文稿的放映效果及放映演示文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课件的内容简介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