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分镜表
分镜(Storyboard),又直译为故事板。
原先意指安排电影拍摄程序的记事板。
现在已是动画、电影、电视系列剧、广告等各种影像媒体的制作工具之一,系指在实际拍摄或绘制之前,以图表的方式来说明影像的构成,将连续画面分解成以一次运镜为单位,并且标注运镜方式、时间长度、对白、特效等。
如果我们着手准备一部影片的整体分析或片中叙事及剪接方面的部分分析,那么分镜必然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具。
分镜对于影片其他层面的分析,即使是完全属于视觉上的分析,由于其能突显影片的风格及修饰的选取角度,也是一项很有用的工具。
分镜图简单的来说是「以图像呈现的脚本」。画分镜图的时间靠制作日程表的不同而有长有短。平均26分钟动画的分镜图要花3个星期完成。分镜图不需要很正确的将人物造型画出来,只要能让之后的工作人员看的懂就可以了。尽管如此,分镜图师还是需要事先练习每一部作品人物造型和了解作品的特色才让原画师(*3)靠着分镜图正确的画出每一集副导演所需的镜头。
分镜时常是由导演亲自编绘,也有专门的分镜师。
2.动画文字分镜剧本怎么写
首先要有文字分镜表,第一行依次是:场景 镜头号 景别 镜头 镜头运动 内容对白 时间(秒)。
可以自己做表格。然后按照动画的镜头依次往里填吧。
场景就是你的镜头所处的环境。比如(夜间外景)还是(白天室内)什么的 镜头号就按动画镜头的次序往里填1234呗 景别是只你的镜头里画面中主体物的距离,常见的就是(远景 全景 中景 近景 特写) 下面给你解释一下 远景 远距离拍摄所形成的视野开阔的画面 介绍环境,表现与环境有关的剧情内容 全景 某种特定环境中的被摄主体的整体所构成的画面 观众可以看清人物,也可以看见环境 中景 被拍摄主体的主要部分所构成的画面 引起观众对人物的注意以及对人物关系的进一步分析和联想 近景 被拍摄主体的局部所构成的画面 看清人物表情,介入情感活动 特写 被拍摄主体某个特定的不完整局部所构成的画面 透视人物、境遇的关键性细节 还有不常用的大远景和大特写你应该可以理解 镜头:常用的有水平镜头,俯视镜头,鸟瞰镜头,正面镜头,肖像镜头(侧面镜头),过肩镜头等。
这些镜头百度百科里就有解释,很简单,不懂的话可以自己查。镜头运动:常见的分为推、拉、摇、移、跟镜头 镜头推拉就是镜头的推拉技巧是一组在技术上相反的技巧,在非线性编辑中往往可以使用其中的一个而实现另一个的技巧。
推镜头相当于我们沿着物体的直线直接向物体不断走进观看,而拉镜头则是摄像机不断地离开拍摄物体。当然这两种技巧都可以通过变焦距的镜头来实现这种技巧效果。
推镜头在拍摄中起的作用重点是突出介绍在后面的影片中出现的起重要俄人物或者物体,这是推镜头最普通的作用。它可以使观众的视线逐渐接近被拍摄对象,是逐渐把观众的观察同整体引向局部。
在推地过程中,画面所包含的内容逐渐减少,也就是说,镜头的运动摈弃了画面中多余的东西,突出重点,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某一个部分。用变焦距镜头也可以实现这种效果,就是从短焦距逐渐向长焦距推动,使得壑诳吹轿锾宓南肝⒉糠郑?梢酝怀鲆?硐帜谌莸墓丶?M凭低芬部梢哉故揪薮蟮目占洹?br> 拉镜头和推镜头正好相反。
这是摄像机不断地远离被拍摄对象,也可以用变焦距镜头来拍摄(从长焦距逐渐调至短焦距部分)。作用是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表现主体人物或者景物在环境中的位置。
拍摄机器向后移动,逐渐扩大视野范围,可以在同一个镜头内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二也是为了镜头之间的衔接需要,比如前一个是一个场景中的特写镜头,而后一个是另一个场景中的镜头,这样两个镜头通过这种方法衔接起来就显得自然多了。
镜头的推拉和变焦距的推拉效果是不同的。比如,在推镜头技巧上,使用变焦距镜头的方法等于把原来的主体一部分放大了来看。
在屏幕上的效果是景物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场景无变化,只是原来的画面放大了。在拍摄场景无变化的主体,要求连续不摇晃地以任意速度接近被拍摄物体的情况下,比较适合使用变焦距镜头来实现这一镜头效果。
而移动镜头的推镜头等于接近被拍摄物体来观察。在画面里的效果是场景中的物体向后移动,场景大小有变化。
这在拍摄狭窄的走廊或者室内景物的时候效果十分明显。移动摄像机和使用变焦距镜头来实现镜头的推拉效果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因此我们在拍摄构思中需要明确的意识,不能简单的将两者互相替换。
摇镜头这种镜头技巧是法国摄影师狄克逊在1896年首创的拍摄技巧,也是根据人的视觉习惯加以发挥的。用摇镜头技巧时摄像机的位置不动,只是镜头变动拍摄的方向,这非常类似与我们站着不动,而转动头来观看事物一样。
摇镜头分为好几类,可以左右摇,也可以上下摇,也可以斜摇或者与移镜头混合在一起。摇镜头的作用使得观众对所要表现的场景进行逐一的展示,缓慢的摇镜头技巧,也能造成拉长时间、空间效果和给人表示一种印象的感觉。
摇镜头把内容表现得有头有尾,一气呵成,因而要求开头和结尾的镜头画面目的很明确,从一定被拍摄目标摇起,结束到一定的被拍摄目标上,并且两个镜头之间一系列的过程也应该是被表现的内容,用长焦距镜头远离被拍摄体遥拍,也可以造成横移或者升降的效果。摇镜头的运动速度一定要均匀,起幅先停滞片刻,然后逐渐加速,匀速,减速,再停滞,落幅要缓慢。
移镜头这种镜头技巧是法国摄影师普洛米澳于1896年在威尼斯的游艇中受到的启发,设想用“移动的电影摄影机来拍摄,使不动的物体发生运动”,于是在电影中他首创了“横移镜头”,即是把摄影机放在移动车上,向轨道的一侧拍摄的镜头。这种镜头的作用是为了表现场景中的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或者把一些事物连贯起来加以表现。
移镜头和摇镜头有相似之处,都是为了表现场景中的主体与陪体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画面上给人的视觉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摇镜头是摄像机的位置不动,拍摄角度和被拍摄物体的角度在变化,适合于拍摄远距离的物体。
而移镜头则不同,是拍摄角度不变,摄像机本身位置移动,与被拍摄物体的角度无变化,适合于拍摄距离较近的物体和主体。移动拍摄多为动态构图。
当被拍摄物体呈现静态效果的时候,摄像。
3.动画创造过程中的故事版和分镜表的区别是什么
不知道你说的故事版是指什么,脚本么?
脚本SINARIO:
即英文的scenario,脚本的意思。把故事剧情以纯文字写出,包括场景、地点、背景音效、人物对白、人物动作等。
分镜表:
英文是Continuty Script,中文则是叫做"分镜表"。这步作业是实际将纸上的东西转换成将来呈现画面的第一步,画分镜表的人依照脚本的指示,在脑中转成画面然后画在纸上。画分镜表的目的就是把动画中的连续动作用分解成以1个Cut(1个分镜)单位,旁边标上本画面的运镜方式、对白、特效等等。最重要的每个Cut所经过的时间、张数等,也都会写在分镜表的最右边。
4.动漫用语
网址:/view/41158.htm?fr=ala0_1_1
以下是我选的= =
STAFF:参与制作改动画的全体成员(一般的小虾小米都会包括进去)
原作:这个要区别于“脚本”。日本的TV动画通常是由漫画,小说或者游戏……等改编的,漫画作者和动画的制作者通常是不同的(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宫崎骏的一些作品,GAINAX也经常是自己的原作自己制作成动画),因此有“原作”这一词。它指的就是原漫画/小说的作者。比如COWBOY BEBOP,原作是“矢立肇
爱:大体上意思等同于"很专业""喜欢""兴趣" 比如 京阿尼很有爱 对yuuko很有爱 对konami的loli没爱
阿囧:对《凉宫春日的忧郁》中男主阿虚的戏称 只因此人总喜欢露出"囧"的表情。
色指定:指定用色的工作称之,名称不一,有时也叫"色彩设定",英文则有Color Setting, Color Styling, Color Designer, Color Coordinator, Color Key。。除了指定"衣服要红色、裤子要黑色"这种事之外,更重要的是指定赛璐珞画上色时所需的阴影、层次色,是用XXX号的颜料。
角色设定:负责设计登场角色的人物造型、衣装样式的叫"人物设定",其工作不但是要让后续的作画者知道要画的人长得什么模样,还必须告诉他们这个角色的脸部特征,眼神,表情等等,而且也要设计出由数个不同角度观看同一位角色的脸,以及不同于一般漫画、线条封闭的浏海。而负责登场的机械人、车辆、武器之设计的就是"机械设定",除了画出机械的造型以外,可能出现的细部结构、运动方式、可开启处等等也必须标明。设计稿除了特别指明以外,一般都是不上阴影的清洁线条稿。
SINARIO :即英文的scenario,脚本的意思。把故事剧情以纯文字写出,包括场景、地点、背景音效、人物对白、人物动作等。
分镜表:英文是Continuty Script,中文则是叫做"分镜表"的东西。这步作业是实际将纸上的东西转换成将来呈现画面的第一步,画分镜表的依照脚本的指示,在脑中转成画面然后画在纸上。画分镜表的目的就是把动画中的连续动作用分解成以1个Cut(1个分镜)单位,旁边标上本画面的运镜方式、对白、特效等等。最重要的每个Cut所经过的时间、张数等,也都会写在分镜表的最右边。
Layout :"Layout"算是比较少见的工作,在工作性质上接近中文的"构图",只有在一些剧场版作品可能采用,例如设计多层次背景,令每层背景移动速度不同,就能表现出逼真写实的远近距离感。而画Layout的人必须在脑海里意识到摄影机的存在,从摄影机的观点去看场景里的一草一木,然后将这些画面详细地画下来。会有这个工作,主要是弥补不大会画图的导演所画的分镜表,将杂乱简略的画面仔细的呈现出来,作为日后原画、动画、背景、色指定等等的依据。在押井守的作品,例如机动警察剧场版、机动警察剧场版2、攻壳机动队等等,都是运用大量Layout的实例,而特色就是"用2D的作画也能精确表现3D的视觉效果"。
PV--promotion video
DRAMA--DRAMA Music广播剧。
CV--Character Voice声优,动画角色的配音员。
OTAKU:日语,原意“御宅”。
残念:可惜的意思
874:动词……论坛上疯狂批判的行为,意为抽人,打人。
兄贵:全身肌肉的强壮男子。
姐贵:全身肌肉的大姐姐。
御姐:原意指比年龄大的强势女性,现在泛指大部分强势女性。
恶趣味:怪癖、与众不同的特殊喜好。
流星:指略带一点儿情色意味或稍有些露点成份的CG图。
废柴:港漫用语,指废物、没用的人。
逆天:港漫用语,指逆着天道而行,愤怒时可使用。
未够班:港漫用语,意指不够格。
收声:港漫用语,指闭嘴。
5.剧本与分镜头稿本的区别是什么
剧本
动画剧本不同于一般影片的剧本,它要求必须用动画的思维、动画的语言去体现动画的特色,即夸张、幽默、反逻辑、反常规……在轻松的氛围下,无限量地拓宽人们的想象空间。动画剧本中应尽量减少传统电影剧本中的对白,要突出动作和画面的描绘语言,因为任何对白在生动的视觉画面前都是苍白的。
无论是原创还是改编,作家编写剧本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要清楚地标明人物的出场、位置环境和形状大小等;
② 角色人物的对白应突出人物的个性;
③ 动作要准确地描绘出来,为下一环节的分镜头画家提供明确的文字画面;
④ 文字限定不可过于死板,要为动画家留出发挥的余地;
⑤ 历史剧要有严格的考据,不可凭空捏造;
⑥服装、道具、建筑、自然物……都要将形状、风格和特征准确地描绘出来。
分镜头
文字脚本写好后,就要进行分镜头的绘制了。分镜头是一系列的故事情节串连图,而非真正的动画图稿,是将文字转换成可视画面的第一步。其中包括人物的移动、镜头的移动、视角的转换等,并配上相关文字阐释。其目的即是把动画中的连续动作分解成以一个CUT为单位的画面,旁边标注本画面的运镜方式、人物对白、音效、特殊效果等等。每个CUT所需要的时间、作画张数等,也会写在分镜表的最右边。
分镜表是动画制作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它以人的视觉特点为依据划分镜头,将脚本中的生活场景、人物行为及人物关系具体化、形象化,把整个作品的大体轮廓勾勒出来,是导演的施工蓝图,也是动画制作各部门理解导演具体要求、统一创作意图的依据。
绘制分镜头脚本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要画出人物位置地理环境;
② 场景绘制要明确;
③ 要标明对白、动作、音效、秒数;
④ 镜头运用、特效(如透过光、高反差……)也须注明;
⑤ 脚本绘制工作最佳人选应由对电影最了解的动画导演担当。
⑥视线、进出场方向、观点都要画得很顺畅。
(完整内容在参考网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