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 山谷作草书
元佑初年,山谷与东坡、钱穆父一起到京城的宝梵寺游玩。吃完饭,山谷写了几张草书,东坡对山谷的字很赞赏,而穆父在旁边观看过后说:鲁直(山谷的字)的字接近于俗气。山谷问:为什么?穆父说: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因为没有看过怀素的真迹。山谷心里很疑惑,从此不肯再为别人写草书。绍圣中年,山谷被贬住在涪陵,第一次在石扬休家里看到怀素的《自序》,所以借走回去临摹了很多天,几乎废寝忘食。自此对于草书茅塞顿开,下笔飞动,写下的字与元佑年之前的字有很大的不同,山谷这才相信穆父的话不是胡说的。但是穆父已经过世了。所以山谷自己说他草书的成就是在涪陵所得,只是遗憾穆父看不见了。
兄弟别忘了给分啊,呵呵
2.草字在田字格的写法
草字在田字格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5653831的写法如下:
草:[ cǎo ]
部首:艹 笔画:9 五行:木 五笔:AJJ
基本解释
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
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 :~料。柴~。稻~。
3. 粗糙,不细致 :~率(shuài)。~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
4. 汉字的一种书体 :~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a.指汉字草书;b.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
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 :~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
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 :~野。~莽。~寇。~贼。
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 :~鸡。
拓展资料
1,依草附木[ yī cǎo fù mù ]
原指鬼神有所依凭,擅作威福。后比喻凭借他人势力,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别人。
2,衰草[ shuāi cǎo ]
干枯的草
3,十步芳草[ shí bù fāng cǎo ]
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4,寸草不留[ cùn cǎo bù liú ]
连小草也不留下。 比喻搞得精光,一无所剩。
5,草木皆兵[ cǎo mù jiē bīng ]
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
3.《草书》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草书屏风》唐代:韩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译文:你从哪里得到这一个屏风?上面分明有怀素书法的踪迹。虽然有很多灰尘、颜色的沾染,但还能够见到墨痕的浓重。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译文:写的字的点就像怪石奔向秋天的山涧,字的竖和勾的笔画就像寒枯的古藤倒挂在古松下。如果把屏风放到水边,每个字恐怕都要化成蛟龙,游到水里去了。
【作者】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赏析】
“屏风”是室内挡风或作为障蔽的器具,为美观设计,上面一般都绘有图画或写有文字,所以它在使用中还有书画的艺术价值。这首诗看似咏“屏风”,实际上是咏“屏风”上怀素的草书。它“通过生动精辟的语言形式,极其深刻地描述了怀素草书的飞动气势和苍劲形象,以及它那无穷的生命力。是为唐人论书名篇之一”(洪丕谟《书论选读》)。
怀素,字藏真,湖南长沙人。原姓钱,幼年便出家做了和尚。生卒年月不可考,活动当在公元八世纪,即唐代中叶。他曾师事张旭、颜真卿等著名书法大师,勤奋好学,后遂以狂草知名,兴到笔运,如骤雨急旋,随手万变,而合乎法度,成为一代大师。他的草书名盛一时,到后来,他的书迹更为人所珍爱,虽片纸只字,亦价值连城。他留存下来的墨迹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和《千字文》等,皆系草书,有影印本传世。其中尤以狂草《自叙帖》为最出众有名。
怀素的草书到了韩所在的晚唐、五代,愈来愈为世所珍爱。韩偓不仅精于诗歌,对书法也有一定造诣。据宋代《宣和书谱》卷十载:“考其(指韩偓)字画,虽无誉于当世,然而行书亦复可喜。尝读其《题怀素草书诗》(按即《草书屏风》)云云,非潜心字学,其作语不能迨此。后人有得其《石本诗》以赠,谓字体遒丽,辞句清逸。”由于韩偓对书法有爱好和研究,因而他对怀素遗留在屏风上的草书墨迹表示了极大的爱好。
4.古文 山谷作草书启示
元祐初,山谷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日:“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中,谪居涪陵,始见怀素《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祜已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翻译
元佑初年,山谷与东坡、钱穆父一起到京城的宝梵寺游玩。吃完饭,山谷写了几张草书,东坡对山谷的字很赞赏,而穆父在旁边观看过后说:鲁直(山谷的字)的字接近于俗气。山谷问:为什么?穆父说: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因为没有看过怀素的真迹。山谷心里很疑惑,从此不肯再为别人写草书。绍圣中年,山谷被贬住在涪陵,第一次在石扬休家里看到怀素的《自序》,所以借走回去临摹了很多天,几乎废寝忘食。自此对于草书茅塞顿开,下笔飞动,写下的字与元佑年之前的字有很大的不同,山谷这才相信穆父的话不是胡说的。但是穆父已经过世了。所以山谷曾经自己认为是在涪陵深得草书的真谛,遗憾的是穆父未能看到自己的书法。
试题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与 元 祐 已 前 所 书 大 异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 (1)罢:( ) (2)从:( )
3.说说“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的意思。(2分)
4.文中哪两个词语鲜明地表达了山谷对穆父之言的看法?(2分)
5.山谷草法从“近于俗”到“下笔飞动”,是哪三个重要原因促成?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3分)
【答案】
1.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
2.结束(完了,停止)(1分) 跟随(1分)
3.所以黄庭坚曾经自己认为是在涪陵深得草书的真谛,遗憾的是穆父未能看到自己的书法。 4.疑(1分) 信(1分)
5.(1)钱穆父的批评、指点(1分)(2)得到了怀素的《自叙》帖(1分)(3)自身的努力(1分)
5.草的繁体字怎么写
“草”的繁体字:草(繁同简)
基本释义:
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割~。
2.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绳。~鞋。
3.旧指山野、民间:~贼。~野。
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5.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6.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
(1)汉字形体的一种:~书。~写。真~隶篆。
(2)拼音字母的手写体:大~。小~。
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案。~稿。
8.起草:~拟。
相关组词
花草 草书 小草 起草
草原 野草 草绿 草地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的解释及造句
一、草鞋
造句:这是一条小蛇,但极具毒性,在这个地方,人们都是穿着敞脚的草鞋,有的甚至打着赤脚去工作,几乎没有什么防护措施。
解释:用稻草等编制的鞋。
二、草鱼
造句:这31条多态性引物和所检测到的93个多态性位点初步为草鱼基因组的多态性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指标体系。
解释:身体筒形,微绿色,生活在淡水中,吃水草。也叫鲩(huàn)。
三、草图
造句:在过去的几年中,许多美国人受到了这样的教训:当他们想要建造他们个人理财的梦想之屋时,他们原以为是张设计图的图纸居然更像是张草图。
解释:初步画出的机械图或工程设计图,不要求十分精确。
四、本草
造句:为了反击中药的批评者,本草物质组计划将采用高通量筛选、毒性检验和临床试验以鉴定出常用药方中的活性成分和毒性污染物。
解释:
(1)中药的总称。
(2)记载中药的书籍,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
五、草书
造句:这完全是不相干的。所以有些人就是因为使用别人没用过的方法而忘记了要如何书写?很多人也不会用草书书写,这就是进化过程。
解释:汉字字体,特点是笔画相连,写起来快。
6.箬叶学书的文言文翻译徐博真少股评学书五指
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徐伯珍早年丧父,家境贫困,在竹叶及地上来写字练字。山洪暴发,淹没了房屋,村裹邻居都急忙源逃走,徐伯珍却把床叠架起来,留在上面,读书不止。经过十年,对经籍子史都很有研究,所以游学的人大多依从于他。太守琅邪王萧昙生、吴郡人张淹都曾礼聘他,徐伯珍应召后便立即退归,这样做共有十二次。吴bai郡人顾欢挑剔出《尚书》中含义不通的地方,徐伯珍训释回答得很有条理,因此儒学之士对他极为宗仰.
他家南边九里有座高山,班固du称之为九岩山,足后汉龙丘苌隐居的地方。二年后,徐伯珍移居zhi逭里。他家门前长着一棵梓树,一年便艮得很粗壮,须两人合抱。家境很足贫乏,兄弟四人,都白首相对,时人称之为“四皓”。建武四年,徐dao伯珍去世,享年八卜四岁。接受他教诲的人共有一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