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写好草书
草书比行书又进一步简化,称“一笔书”。它有楷书的骨架,但已经“删繁换复笔速带”字的结构,和形态都有着极大的变化。为了运笔简洁方便,加快书写速度,它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类,把楷书多笔画结构,简化成最简便的少笔画结构。如“言”旁,楷书七笔才能完成,草书简化为一笔写完。又如“帰”字,楷书为18笔,草书三笔即可,如此等等。因此,字的形体和结构都因草化而完全改变了原来的面貌。把多笔画的符号变成少笔画的符号。
第二类,把楷书重复的同类笔画损省,如“丽”“辛”字。
第三类,虽然没有把楷书笔画减少,但通过笔画之间的连带变形,以便于笔锋运行。如“戒”字的草写。
通过以上三类的变化,书写起来就方便简捷,快速流畅。孙过庭的《书谱》说:“草类流而畅”。它给草书的笔法带来了特点,改变了楷书的逆入平出,顿笔回峰等笔法,采用抡笔入笔,曳笔出笔;或带上一笔的笔势连下一笔画,或以附钩连带它画的笔势,或和牵丝实连,或是笔意不断。草书运笔不能完全采用速笔管带,一味的圆转回环,而是要点画和回环相结合,点画的抡笔,曳笔出锋和使转相结合。即孙过庭所说:“草以点画为性情,使转为形质”,才能达到既有骨法哟哟圆转流畅。所以,凡是点画的起笔,收笔之处,大多都是抡笔入锋,曳笔出锋,出现转折棱角;凡是和点画连带圆转环曲之处,用笔大都中锋藏锋,笔画圆转流畅,使草书具有刚柔结合的美。
草书笔锋运行的方向,要根据笔画的去向随时转换,使笔锋和笔画去向一致,始终保持同一方向,环转时才能做到中锋藏锋用笔,线条才能圆浑流畅,筋骨俱备。
草书随笔画减少,写法简便,但书写要求规范得法,不能随意杜撰。有许多字差别极微妙,如一不留心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写成别的字。如“会”和“念”,“近”与“息”,“所”和“取”等等。
草书的同一字,可能有多种写法,如“顿”“墨”等字,在学习时都应掌握。这样,在一幅作品中碰到几个相同的字时写法就有变化,减少雷同。
2.飞的草书怎么写
“飞”的草书如下:
释义:1、飞fēi(汉语拼音)
2、象形。小篆字形,下面象展开的双翼,上面象鸟首。本义:鸟飞。
3、又如:飞凫(飞翔的凫鸟);飞翰(飞翔的小鸟);飞鸿(飞翔中的鸿雁)
4、泛指飞翔 [fly]。
5、又如:飞虫(能飞的昆虫类);飞蝗(指善飞的蝗虫);飞鱼钩(叉鱼的钩子)
6、物体随风在空中飘游浮荡。
7、又如:飞絮(空中飘摇的柳絮);飞天光棍(手段高强的地痞无赖);飞火(爆竹的声音与火光);飞星(流星般迅疾)。
8、矿物药或颜料,研成细末,置于水中以漂去其浮于水面的粗屑。
扩展资料:
常用成语
飞蛾扑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取灭亡
飞砂走石:砂土飞扬,小石翻滚。形容风力迅猛
飞短流长:飞、流:散布;短、长:指是非、善恶。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飞黄腾达: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飞禽走兽:禽:鸟;兽:野兽。飞翔的禽鸟,奔跑的野兽。泛指鸟类和兽类。
飞扬跋扈: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飞针走线:走:跑。形容缝纫技术非常熟练。
飞云掣电: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飞
3.厚德载物草书怎么写
厚德载物草书写法如下:
厚德载物,拼音:hòu dé zài wù
释义:指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又或形容品德像地一样容纳百川。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出处:周姬昌《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君子的品德应如大地般厚实可以承载万物。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厚德育人。
例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
扩展资料
厚德载物的楷书写法:
厚德载物的反义词是:尖酸刻薄
尖酸刻薄,读音: jiān suān kè bó
释义:说话带刺,待人冷酷,不给人丝毫回旋的余地,使人感觉没有人情味。
出处:宋·陈抟《心相编》:“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既贫穷必损寿元。”
译文:说话尖酸刻薄的愚鲁人,贫穷短命。
近义词:尖嘴薄舌、尖酸克薄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说话带刺。
例句:舜英姐姐安心要尖酸刻薄,我也不来分辨,随他说去。
4.“蔬”字草书和行书怎么写啊
“蔬”字草书写法:
“蔬”字行书写法:
蔬,读音是shū,形声。字从艹,从疏,疏亦声。“疏”意为“穿行迷宫”、“曲径通幽”。“艹”指草本植物。“艹”与“疏”联合起来表示“种植在迷宫般的皇家园圃里的花草”。本义是种类繁多的花草。辨析:蔬和菜:“蔬”主要指花草的种类繁多。
相关组词有时蔬、蔬菜、菜蔬、冰蔬、嘉蔬、蔬果、蔬菲。
扩展资料:
词语解析:
一、时蔬[shí shū]
意思是应时的蔬菜。
二、蔬菜[shū cài]
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一类植物或菌类,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三、菜蔬[cài shū]
菜蔬果品。
四、冰蔬[bīng shū]
犹言清蔬。
五、嘉蔬[jiā shū]
指祭祀用的稻,嘉美的蔬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蔬
5.在草书书写过程中一般用什么代替
古人曾这样概括草书“匆匆不暇草书”。
今人对这句话也有多种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这是在匆匆忙忙的速度下而书写草书,有人则认为是匆匆忙忙是写不了草书的。
我以为,对于掌握草书特有书写规律而言,是要认真仔细钻研,而不可匆匆不暇的。而一旦掌握了这种规律,成竹在胸时,在书写的时候总的节奏应该是匆匆不暇的,这样才便于体现草书特有的飞动气势,尤其是狂草。
古人这句话,对于我们分析草书的点画特点,加深理解点画的处理内涵,是大有好处的。狂草的点画犹如天马行空,又如飞花散雪,某些点画则如枯藤老树,泻瀑鸣泉,其神韵无穷。
宋代姜夔《读书谱》中有这样一段话:“‘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尝苟且。其相连处,特是引带。
尝考其字,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虽复变化多端,未尝乱其法度。
张颠怀素,最号野逸,而不失此法。” 这里很清楚地说明了草书的点画和引带游丝的关系。
今草和狂草都不例外。孙过庭关于草书的点画也有很精辟的见解:“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
(孙过庭《书谱》。) 在草书中,没有笔直的竖画和横画,在转角时圆笔较多,钩画笔变化较多,撇和捺都可以处理成点。
点画相连也可以处理为坚画和横画。 现将孙过庭《书谱》中的一些字作为例字加以讲解。
孙过庭草书直接取法王羲之,而且是墨迹本,便于我们体会了解点、画和笔法动用及其变化。 1.点 一笔点:今、分、云、互、谢、惊 互字的点为横写的点,谢字的点为竖写的点,其余均为斜写的点。
其中分字的起笔和收笔都露出笔锋即笔尖,今字的点收藏锋,体现出不同的形态。另外由于草书的书写特点之一是点画相连,省略了不少笔画,也就出现了以点代画的情况。
例如今字的亠、谢字的言、惊字的灬,都被写成一点,十分简练。 两笔点:易、小、英、不、谏、著 易的两撇被写成两竖点,显得十分生动,两点之间相互揖让,第一点起笔出锋,收笔藏锋;第二点起收都出锋,互有变化。
小、英的两个点虽然中间有竖画隔断,但都相互顾盼,笔断意连。著字的下面本是日字,但在这里用两个竖点来处理,恰与上面的草头两点相呼应,既省了笔画,又协调统一。
谏字的两点一个是竖点,一个是斜长点,既有所变化,又突出了气势,形成均衡之势。 三笔点:所、峰、体、端、挫、态、心 草书的笔画相连也体现在点的运用上。
比如三点水连成一条竖画,尾端向右上挑。也可以写成不向上挑的竖面。
孙过庭的写法比较认真,三点都交代出来了。 体、峰的三点写法相同,都是第一点单独写,后两点相连,但都相互呼应。
所、峰、挫、态的三点写法都相近。引带关系清楚。
但心字的写法比较开放,第一点露锋点成圆笔后,再转锋向右下过渡,稍稍停顿后再向右上挑,然后转锋,顿笔后向左边出锋收笔,整个过程既清楚,节奏又鲜明,形态也很好。 2.横 草书的横画都不是很平的横,而且也不宜过长。
写法往往根据字的结构而定。灵活变化,不拘一格。
亦、态、息、点 前面讲过,草书的特点是点画相连,而且以点代画、以画代点的情况也十分常见。以上四个字都是以画代点的字。
亦字的下半均用一横画听取代,点的下面四点也是如此、态和息都是以横画代替心字的三点,但写法都不相同,态的横画起笔重按,而收笔较轻,形状像三角,息字的横画厚重,起收都回锋重按,形状梯形,其凝重的笔触与上面灵动的笔画形成对比。 一、古、工、丁、士、七、是 一字如一条扁豆,两边露尖,全身饱满,毫不板滞。
而古字起笔一顿,十分有力,再向右侧行笔时有个小弧度,最后则轻按收笔,这一笔与下面的口相协调,照应得体。 工字横画多有变化,上面一横较规范,下面则与上面的竖笔相连,形成一条弯曲的弧度,强调了对立变化。
士字和七字的横画部是露锋起笔,但士的横画显得稳重,在它起笔后立即加重按笔,最后形成一个三角形,与下边的一横形成鲜明对照。 而七字的起笔则充满动感,起笔轻按并向右下画出一个孤;线,然后再向上行笔,最后重按收笔,这很大的起伏既充满活力,又与下一笔竖弯相呼应。
是字的横画写法与上面几个字的横都不同,它起笔重按并露锋,行笔很有力,收笔也回锋重转,整个横画像个平放着的S,但又和上下笔画相呼应,笔断意连,因此十分自然。 3.竖 顷、纠、诮、往、也 草书中以竖笔代替其他笔画的情况也很常见,以上五个字都是这种情况。
便、针、布、引、轩、於 草书因行笔速度较快,而且富于动感,因此,笔直的竖画在今草中不多,在狂草中更是极少。而中锋运笔的基本要求就是写竖画的也较少见。
便字的竖画是中锋运笔,起笔露锋,上笔回锋成垂露。 针、布两字的两个长竖均为侧锋运笔,这从墨迹、线条的形态变化便可看出,起笔时笔锋都向左侧指,然后向右下转去。
引字也是明显的侧锋行笔,由于按得较重,上端显得很饱满,向下逐渐细小,最后出锋收笔。 轩字和上面的便字都是垂露,到下端后回锋收笔,但轩字是侧锋行笔,因此富于动感。
於字的竖画起笔收笔均采用回锋转笔,两端都不露锋芒,线条又十分粗重,因此显得很沉着、强健,与右边纤细多变。
6.在草书书写过程中一般用什么代替
有如下几个方面代替:一、在用笔上入笔顺风而起代替逆锋入笔,换笔婉转而过代替折锋换笔。
收笔信锋所趋代替回锋收笔。二、草书务求简洁。
很多偏旁用简洁代替楷书的框正,如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一点一挑就是三点水旁。
一挑就是言旁。三、省部分笔画代替楷书字必有的笔画。
如都字,本来是左右结构,而草书的都字左边下面的日字就省去,而用一个邑字补在下边,这样写既不会导致误会,又弥补了下面一大块空白,变险为夷,入理又有分寸。四、在章法上,草书用跌宕、错落变化代替了楷书的行直规矩。
显出很强的声色艺术感染力。总之,草书的这种连省变代的目的都是为使草书更加奇颖出俗具有很强的艺术震撼感染力。
是书写过程中必须认真揣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