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写杂文
一、大题小作就是要求从重大的社会问题中,抓住最尖锐最能反映本质的一点,或从一个侧面去做文章。这是一种“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写作方法。写作者要从一粒沙看世界,从一朵浪花见大海,也就是要“大中取小,小中见大”。具体地说,可以从一个人、一桩事、一句话、一首诗、一篇小说、一条谚语、一个典故、一则笑话、一段历史传说等等,作为发挥议论的依据。通过对照、联想、借喻、类比,生发开去,提示隐藏在具体现象后的意义,发掘深刻的主题。二、勾勒形象鲁迅说:“我的杂文,所写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但合起来,已几乎是或一形象的全体。”(《准风月谈》后记)这正是对“勾勒形象”的最好说明。鲁迅说他“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取类型”就是勾勒形象,使这形象代表某一类型的人。إ写杂文,就应如此勾勒形象,创造典型。三、多方取譬写杂文常常要通过贴切的比喻,或者类比、讲故事、成语典故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以便于读者接受。例如,鲁迅在《做杂文也不易》中,将杂文比喻为“也照秽水,也看浓汁,有时研究淋菌,有时解剖苍蝇”的“小小的显微镜”。这个比喻是何等的深刻形象!它生动地显示出杂文精悍的特点和战斗的作用。又如,鲁迅写《论雷峰塔的倒掉》,巧用法海逃到蟹壳里避难的故事,显示作恶多端者在世界上无容身之地的道理。整篇文章表现了打破旧中国封建思想束缚的愿望,和对被压迫者“白蛇娘娘”的同情。四、杂文要“杂”杂文要“杂”,指的是:第一、题材上广采博取,多方涉猎。目的是为了从不同的角度深刻地表现主 题,丰富思想内容。第二、内容上知识丰富,寓理于文杂文的“杂”体现在内容的丰富性和知 识性。 第三、手法上善于用典,点石成金。典故运用得好,能大大增加杂文的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性。
在杂文写作中,初学写作者常常苦于“杂”不起来,缺乏形象性,没有一点杂文的味道。出现这种窘境的原因,除了对所写的问题想得不深不透以外,还与作者生活经验的贫乏和知识面狭窄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平时必须注重生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与开拓,不断扩大生活视野和知识面。
2.如何写杂文
杂谈,杂论,随笔,札记一类文章通称之杂文.这类文章大都是"有感而发",对社会生活,民情风俗,日常工作,动态事件等或揭微显隐,针砭时弊,或扬清激浊,讴歌新风.因一般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体裁上归入杂文一类.杂感文章有如下一些特点:⑴,杂感的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杂感一般是贴近生活,"有感而发", 针对性就在这"有感"之中.杂感怎么写 是冷嘲热讽,还是热情歌颂;是金刚怒目,还是和颜悦色,这都取决于杂感的针对性.所以杂感一般都是短小精悍,一刀一枪,一招一式,对准目标,富有战斗力;绝不无病呻吟,无的放矢.⑵,杂感的写法一般是"由实论虚,以小见大".所谓"实"就是写的对象很具体,常常是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一首诗,一种现象,一段传说等等."论虚"就是善于从这些看似平凡的材料中见出奇崛,看似普通的材料中见出深刻.所谓"小"就是取材往往只是事件中的一个点或一个侧面."见大"就是从"一滴水里看世界",揭示出隐藏在素材中的意义来.⑶,杂感的语言富有文采.杂感的语言有的幽默泼辣,有的明白晓畅,有的恬淡明丽,有的含蓄凝炼,都是极富文采的.这是杂感文章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写杂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写杂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讽刺要分清对象.杂感常要用讽刺,但并不是对任何人或事都要讽刺.对假,恶,丑需要讽刺,需要无情地鞭挞,辛辣地嘲讽,嘻笑怒骂,皆成文章;对真,善,美则要热情地讴歌,即使批评,也是与人为善,"道是无情却有情".②取材要贴近生活.杂感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它往往是对身边发生的事情立即作出反响.所以生活中的偶然现象,远离生活的奇闻轶事,缺乏普遍意义的个人言行都不应是杂感的取材对象.③内容要有深度广度.所谓深度,就是立意要新,开掘要深.所谓广度,就是涉及面要广,也就是杂文要"杂",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读书,积累要丰富,知识要广博.。
3.杂文怎么写
第一,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第二,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
第三,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
第四,短小精悍。
杂文写作,首先要把握杂文的文体特点,杂文本质上是说理的,可以运用逻辑思维;杂文又是形象地说理的,因此又要运用形象思维。
杂文写作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选材立意的“大”与“小”,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艺术构思的“虚”(讲道理)和“实”(举实例),以虚统实,以实带虚;
行文布局的“开”与“合”,合而能开,开而善合;
语言文字的“庄”与“谐”,庄而能谐,庄谐并作。
4.怎么写杂文
杂体文章。
狭义的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
杂文以广泛的社会批评、文明批评为基本内容,带有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和思想启蒙色彩。在艺术上普遍追求说理的形象化和抒情化,一般有较鲜明的讽刺、幽默的喜剧色彩和机智、论辩的哲理品格,有着警世、审丑、益智、移情的多重功能。
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杂文具有战斗性,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杂文又有愉悦性,它使读者在笑声中愉快地和那些旧事物告别,获得美的精神享受。
愉悦性伴随战斗性而生。 第二,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
杂文的本质是论辩的,它有“论”的色彩。它以逻辑力量制服论敌,作者的最终目的是论是非,辨正误,揭示真理。
然而,杂文的论辩是形象性的论辩。杂文的形象性,最主要的是“砭锢弊常取类型”。
它虽然写的是“一鼻,一嘴,一毛”,其“形象”却是可知可感的;把它们合起来读,不仅某一形象更加鲜明,而且可以从中看出“时代的眉目”。 第三,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
幽默,是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合情理之处。讽刺,是以含蓄的语言或夸张的手法,讥刺、嘲讽落后、黑暗的人或事。
杂文笔法,就是以讽刺、幽默为主的笔法。杂文语言还要有文采,精练、别致,往往庄谐并用,骈散结合,妙趣横生,令人叫绝。
此外,杂文还有一个特征:短小精悍。 鉴赏杂文,首先要把握杂文的文体特点,从杂文的特点出发,容易理解、欣赏杂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杂文本质上是说理的,可以运用逻辑思维去阅读杂文;杂文又是形象地说理的,因此又要运用形象思维去阅读杂文。欣赏杂文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选材立意的“大”与“小”,大中取小,小中见大;艺术构思的“虚”(讲道理)和“实”(举实例),以虚统实,以实带虚;行文布局的“开”与“合”,合而能开,开而善合;语言文字的“庄”与“谐”,庄而能谐,庄谐并作。
一般来说,鉴赏杂文,要熟悉杂文的时代背景。然而,优秀的杂文,它所概括出来的社会“类型”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读者不熟悉时代背景,也可以把握杂文的实质性内容。
怎样写杂文 杂谈,杂论,随笔,札记一类文章通称之杂文.这类文章大都是"有感而发",对社会生活,民情风俗,日常工作,动态事件等或揭微显隐,针砭时弊,或扬清激浊,讴歌新风.因一般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体裁上归入杂文一类.杂感文章有如下一些特点:⑴,杂感的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杂感一般是贴近生活,"有感而发", 针对性就在这"有感"之中.杂感怎么写 是冷嘲热讽,还是热情歌颂;是金刚怒目,还是和颜悦色,这都取决于杂感的针对性.所以杂感一般都是短小精悍,一刀一枪,一招一式,对准目标,富有战斗力;绝不无病呻吟,无的放矢.⑵,杂感的写法一般是"由实论虚,以小见大".所谓"实"就是写的对象很具体,常常是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一首诗,一种现象,一段传说等等."论虚"就是善于从这些看似平凡的材料中见出奇崛,看似普通的材料中见出深刻.所谓"小"就是取材往往只是事件中的一个点或一个侧面."见大"就是从"一滴水里看世界",揭示出隐藏在素材中的意义来.⑶,杂感的语言富有文采.杂感的语言有的幽默泼辣,有的明白晓畅,有的恬淡明丽,有的含蓄凝炼,都是极富文采的.这是杂感文章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写杂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写杂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讽刺要分清对象.杂感常要用讽刺,但并不是对任何人或事都要讽刺.对假,恶,丑需要讽刺,需要无情地鞭挞,辛辣地嘲讽,嘻笑怒骂,皆成文章;对真,善,美则要热情地讴歌,即使批评,也是与人为善,"道是无情却有情".②取材要贴近生活.杂感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它往往是对身边发生的事情立即作出反响.所以生活中的偶然现象,远离生活的奇闻轶事,缺乏普遍意义的个人言行都不应是杂感的取材对象.③内容要有深度广度.所谓深度,就是立意要新,开掘要深.所谓广度,就是涉及面要广,也就是杂文要"杂",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读书,积累要丰富,知识要广博. •一、就事论理法 • 直接针对现实中发生的事情,进行分析,发表意见。 二、由此及彼法 由一件事或一个问题,联想到另一件事或另一个问题,通过二件事或二个问题的联系、比较或对照,来说明一定的道理 •三、引譬设喻法 • 不直接分析解剖要议论的问题,而是巧妙地运用比喻,间接地说明作者的观点。
•四、以古喻今法 • 以古为鉴,从已经成为历史的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拿来作为今天解决问题的借鉴。 •五、旧说新解法 • 对社会上习以为常的一些概念、观点、学说等,重新加以认识,作出新的解释;或完全推翻旧说,或局部修正旧说,或在旧说中注入新的内容。
六、引申扩展法 。
5.如何写杂文(高分悬赏)
懒得去复制粘贴了,说说自己的一点看法。
任何一篇文章都不是凭空而生的,必须先有了你自己的思想,再把它们转换为文字。
写杂文的话,需要的是双眼细致的观察与大脑理智而客观的联想思考。大体来说,杂文是用来针砭时弊的。有心练杂文的话建议多看看《杂文月刊》,上面有一些文章的确不错,你可以看事件,然后问问自己对事件有没有什么独特的观点。最失败杂文是人云亦云,那样的杂文不如不写。好的杂文看完后能让人有一种突然醒悟的感觉——“原来这问题还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想”。
至于杂文的语言,初学的话可以多模仿些名家的笔风,然后从中慢慢去培养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记住杂文永远不是一篇仅仅有论点论据论证的议论文。你可以声东击西,指南打北,正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杂文是要让读者看到作者独特的眼光和哲人般的头脑,而不是让人感到作者的片面,幼稚,和无知。
初中生写杂文也没什么不可以,你看事物的眼光和大多数人不一样。这正是你优势,去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想不到的,只要言之有理就好。
多看,多写,多练,多思考。
祝进步。
6.对学习的看法小杂文300字
古人经常说学习如何重要,“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云云。学,就是只学知识吧,万物皆法,世俗中都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无尽财富,让我们去接受它们;习,是习惯还是温习呢?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它便包含了习的两中解释:一种是习惯,而另一种是温习。子也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没有个人的思想与灵魂的沟通,学的再多也只是装饰。我反反复复地念叨着:习惯?温习?刻苦?态度?我又突然想起老师的一句名言:“态度决定高度!”
那态度有事何方神圣?它决定这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更多的失败注定了后天的成功,我走了一步,摔倒了,我又站了起来,再摔,再起……我猛然觉悟,一下子长了起来,顿时觉的这次的考试的失误知识一个小小的绊脚石,更大的困难在后面呢。
其实,人生的道路并不平整,知识人走的多了,更踏实了,就更牢了。学习的到了亦如此,我选择了一条别别人更难走的路,我就需要更多的摔倒,也就需要更多的爬起。学习的路其实就在脚底下,知识人们不曾注意罢了,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用自己的态度来夯实我的求学之路……我明白了,我感悟到了,我要更加稳健的走下去,没有跨不过去的山,只有跨不过去的心。
7.以小为题散文
“小”另辟蹊径曰小时候,及时散文即可畅所欲言写一下小时候的事几童年。
其实只要围绕就行了,再抒发一下情感。 蓝色的梦睡在静静驶过的小车里 漂亮的孩子迷失在小路上 这是一个永恒美丽的生活 没有眼泪,没有哀伤 ——汪峰《花火》 好久都没有触及到这个名词了,童年。
那样一个粉白黛绿的年代。执著地相信着是番茄酱染红了夕阳;弯脖子的老柳树下住着会讲故事的老奶奶;洋娃娃在没有人的时候会自己翩翩起舞;牛郎和织女每年都会在天上相逢。
还有奶奶说,饭粒掉在地上会有大灰狼半夜把你吃掉,玩干净的面团龙王会下凡把你捉走。所以吃饭总会十分谨慎,大人包饺子时眼巴巴地看着却永远不敢拿走干净的面团,只是满心期待着会有饺子皮掉在地上,那时便欢天喜地地捡起来,还会牢牢地记得跑出去把脏的地方向天上露着,告诉龙王我是好孩子,然后把它从白色玩成黑色。
童年的梦永远都有着无比斑斓的色彩,梦中有孙悟空有唐老鸭有多啦A梦——对了,那个时候它还叫机器猫,蓝蓝的,圆圆的,笑的时候好大只的嘴巴,哭的时候好呆傻的眼睛。那是童年最爱的卡通。
每天下午的6:00,是任何人都不能打扰的机器猫时间,中央电视台仿佛一下子灿烂起来。童音的片头歌是那么那么好听,它就在那样的歌声里飞啊飞啊,头上顶着小小的螺旋桨,背景是清新澄澈的浅冰蓝色天空,看得人直想笑。
那时的房间总要空出来一个抽屉,等待着多啦A梦哪天不经意的降临。再粗心,睡觉的时候也会记得把抽屉稍稍拉开,它的头那么大,撞到一定会很疼。
直到现在,闭上眼睛也总会感觉得到那时的阳光,在空气中铺展开,懒散却温暖,像糖浆一样裹住了我,整个人都脆了,咬一口,“嚓嚓”地响,香得人心碎…… 童年的玩伴,是一个叫小曼的女孩子,很大很圆的眼睛,微微向上扬起的眉毛,一球球的鬈发,玩起来是不顾一切的——这和我很对脾气。那个时候玩得最多,同样最流行的游戏也许就是过家家了,我们叫它“做家家饭”。
那时候,我们有让别的孩子羡慕的场地——她奶奶家的菜园子。那可是满满一个园子的绿色啊,各种各样的野花,野草,掰下来一片叶子,掰断一根茎,里面就会流出乳白色的汁液。
我们把它当作牛奶,细心地收集,却往往连一个塑料瓶底都收集不到,于是只好放弃。菜园的一个角落里,有一堆砖,是奶奶盖车棚时剩下的。
那可是我们的宝贝,用一块尖利的石头在砖上轻轻刮磨,收集从上面掉下来的红色的碎屑,然后把它们全部泡在水里,制成红色的液体,那是我们的“果汁”。下过雨后,花儿全开了,我们就小心地采下花瓣,用小刀细心地切成大小相等的一块一块,加上水就是上好的花瓣汤。
那个时候我们会去求奶奶给我们一个小勺子,然后一口一口地喂给洋娃娃——洋娃娃是被我们视作公主的,所以喂起来也特别地小心。 多少个盈盈的下午是在这样璀璨的绿色中度过的呀。
那时好像总会有用不完的太阳,照射着照射着,哪儿都是明亮的,哪儿都让人精神抖擞。那可真是简简单单,清清浅浅的快乐,雨丝风片一样潮湿地缭绕。
不会遗忘,无法遗忘。 童年的书,永远神奇而神气。
大灰狼是会装病的,老虎是要耍威风的,被吃掉的羊羔是会被猎人从黑熊的肚子里救出来的,小红帽永远要赢的。因为年幼,什么都是崭新的。
白雪公主和灰姑娘的童话,羊妈妈和兔宝宝的故事。看一遍,看两遍,永远都不腻。
事情的结局总是“从此,大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让人嘴角上扬。那时总是喜欢Clamp的,所以坚定不移地相信发现四叶三叶草时,就能得到幸福。
童年的书,有着最丰富的色彩。世界缩小成了一张纸,上面是说不尽的甜美的秘密,还有沉沉的香,裹着人往下坠落;上面是从高高的天庭里吹下来的风,落地时已经化成最温柔的呢喃。
它说我们可以隔着天空和大地互相拥抱,可以一边长大一边诉说心事,看不见的安琪儿把这写小心思带走,在各时各地开出花来,一朵一朵,都是平凡的欢喜。——我相信着,这“平凡”里有着生命最深最深的道理。
风花啼鸟,雪月花朝,美丽的孩子静好的梦想,那样的一种吉祥安稳,要人相信,要人感激。 童年真的就是这样。
躺过的天台上方,大个子的云吃掉了小个子的云;嬉闹过的草地上,夏天的蛐蛐儿上劲地擦动翅膀,那是多么绝美的歌谣;打过泥巴仗的小广场上,已经铺了很漂亮也很坚硬的花砖,可是当时充斥着绿意的欢畅,还是从地壳深处,轻轻悄悄地散发出来;已经拆掉的幼儿园前面,老奶奶满满装着冰棍儿的小推车还在日复一日地出现着,从那里还是可以找到往日熟悉的慈祥微笑;夕阳下还会有小孩子被勾勒出细细瘦瘦的身影,他们明白太阳迟迟舍不得下山是要他们在明亮中走上回家的路;童话不变地告诉每个孩子世界是一个快乐天堂;卡通还在继续卡通,树每年都会绿成去年的样子,小孩子还会唱“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春天有花夏天有雨秋天有树叶冬天有雪。 生活,多么美好。
而那些好时日,那些好人,那些昼夜不停的拔节生长,都已经过去了。因为我们已经不能再头发散开如深草乱树;不能为无数简单的幸福而感动,而停下奔走的脚步;不能再“哭过就忘了”。
8.怎样写杂文
杂文是用文艺笔调议事论理的一种短小精悍的散文。
写作杂文要注意以下 几点: 1。 议论要准确、尖锐,批评要“不留面子”。
杂文是“匕首”和“投枪”,具有战斗 的风格。杂文的选题首先应着眼于广大群众最关心、社会生活中最尖锐的问题。
对于要揭露、批评的事物,要在作了具体深刻的分析,既掌握一般性又掌握特殊性 的基础上,“论时事不留面子,砭固弊常取类型”,一针见血,深刻,透彻。 2。
形象性和抒情性。杂文是通过形象来说理的,写好杂文的关键在于搞好形 象化的论证推理。
讲一个故事,引一段历史,描绘一些生动的社会现象,打一个发 人深省的比喻等,都应真理寓于形象之中,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结论。但杂文 又是直抒胸臆的,所以作者不应回避感情的流露,而应以富有激情的议论和描述, 去引发读者的共鸣。
3。 巧于因借,寓庄于谐。
杂文取材自由,形象活泼,又惯用幽默讽刺的笔法,因 而选材上应用“巧于因借”,写法上要善于“寓庄于谐”。努力使文章旁征博引、论古 说今、谈笑风生、洒脱自如。
4。 “杂”而不杂。
短小精悍。篇幅短小决定了杂文内容需集中精粹。
杂文有 “大中取小、因小见大”的构思规律,因此写杂文,就应既有胸罗万象的积累,又有洞 幽烛微的本领,在丰富的材料中筛选、提炼、加工,开掘出新意,这样,通过调动艺术 手段,才可能写出较为成功的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