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电池电池符号怎么写
原发布者:891711995
原电池符号原电池可用符号(-)电极∣电解质溶液∣电极(+)表示。例如上述铜锌原电池可分别表示为:从电池符号可看到:(1)一个电池由两个半反应组成:负极为氧化反应(失电子):表示为(-)Zn∣Zn2+(c)正极为还原反应(得电子):习惯上负极写在左边,正极写在右边。(2)每个半电极都是由两种物质组成:表示为Cu2+∣Cu(+)一种是高氧化态的氧化型物质,Zn2+,Cu2+,另一种是低氧化态的还原型物质Zn,Cu,两种物质组成了氧化还原电对Zn2+/Zn,Cu2+/Cu,每个原电池都有两对氧化还原电对。相同聚集状态(相同相态)的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物质可组成氧化还原电对如Fe2+(c)和Fe3+(c),PbSO4(S)和PbO2(S)。在电池符号表示中两者用","号隔开:Fe2+(c),Fe3+(c)及PbSO4(S),PbO2(S)(3)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及电极反应的物质,有的自身虽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原电池符号中仍需表示出来,例:H+没发生氧化还原,但有参与电极反应,故应在电池符号中表示出来:(4)氧化还原电对中存在金属单质可直接采用金属单质作电极如ZnCu等.否则,需外加一种不参与电极反应的惰性材料作电极导电体,常用固体导电体有铂和石墨,如:(5)常见的电极类型有以下四种:金属金属离子电极,如:气体离子电极,这类电极需要外加惰性固体导电材料如:金属-金属难溶盐或氧化物-阴离子电极,这类电极是这样组成的:将金属表面涂以该金属的难溶盐(或氧化物)
2.如何由电极反应写出电池表示
书写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先写出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第二步,再写出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第三步,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用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即得到负极反应式。下面对书写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三步法”具体作一下解释。
1、燃料电池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因为燃料电池发生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料燃烧的产物相同,可根据燃料燃烧反应写出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但要注意燃料的种类。若是氢氧燃料电池,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不随电解质的状态和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而变化,即2H2+O2=2H2O。若燃料是含碳元素的可燃物,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就与电解质的状态和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有关,如甲烷燃料电池在酸性电解质中生成CO2和H2O,即CH4+2O2=CO2+2H2O;在碱性电解质中生成CO32-离子和H2O,即CH4+2OH-+2O2=CO32-+3H2O。
2、燃料电池正极反应式的书写
因为燃料电池正极反应物一律是氧气,正极都是氧化剂氧气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所以可先写出正极反应式,正极反应的本质都是O2得电子生成O2-离子,故正极反应式的基础都是O2+4e-=2O2-。正极产生O2-离子的存在形式与燃料电池的电解质的状态和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现将与电解质有关的五种情况归纳如下。
⑴电解质为酸性电解质溶液(如稀硫酸)
在酸性环境中,O2-离子不能单独存在,可供O2-离子结合的微粒有H+离子和H2O,O2-离子优先结合H+离子生成H2O。这样,在酸性电解质溶液中,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⑵电解质为中性或碱性电解质溶液(如氯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
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O2-离子也不能单独存在,O2-离子只能结合H2O生成OH-离子,故在中性或碱性电解质溶液中,正极反应式为O2+2H2O +4e-=4OH-。
⑶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盐(如LiCO3和Na2CO3熔融盐混和物)
在熔融的碳酸盐环境中,O2-离子也不能单独存在, O2-离子可结合CO2生成CO32-离子,则其正极反应式为O2+2CO2 +4e-=2CO32-。
⑷电解质为固体电解质(如固体氧化锆—氧化钇)
该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可允许O2-离子在其间通过,故其正极反应式应为O2+4e-=2O2-。
综上所述,燃料电池正极反应式本质都是O2+4e-=2O2-,在不同电解质环境中,其正极反应式的书写形式有所不同。因此在书写正极反应式时,要特别注意所给电解质的状态和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
3、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的书写
燃料电池负极反应物种类比较繁多,可为氢气、水煤气、甲烷、丁烷、甲醇、乙醇等可燃性物质。不同的可燃物有不同的书写方式,要想先写出负极反应式相当困难。一般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都是采用间接方法书写,即按上述要求先正确写出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和正极反应式,然后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用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即得负极反应式。
3.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要怎么写
根据总反应写原电池各电极反应式方法:先写负极反应式,先要考虑还原剂失电子生成什么离子,然后考虑生成离子是否会和电解质溶液反应,再结合总反应中生成物写出负极反应式.再用总反应方程式(要写成离子方程式)减去负极反应式就得到了正极反应式.例如:以KOH为电解质的总反应为:Zn+2MnO2+2H2O=2MnO(OH)+Zn(OH)2,先分析还原剂为Zn,所以Zn为负极,它失2个电子生成锌离子,在碱性介质中锌离子会继续反应生成Zn(OH)2(由方程式可知,如方程式写成ZnO,那么就写ZnO),负极反应式为:Zn-2e- +2OH- = Zn(OH)2,再减出正极反应式:2MnO2+2H2O+2e-=2MnO(OH)+2OH-。
4.如何写原电池和电池的电极反应
一、首先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1)负极:一般来说,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为原电池的负极,这时负极材料本身被氧化,其电极反应式有两种情况:①负极金属失去电子后生成的金属阳离子不与电解质溶液的成分反应,此时的电极反应式可表示为:M-ne-=Mn+;②负极金属失去电子后生成的金属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的成分反应,此时的电极反应要将金属失去电子后的反应、金属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的反应叠加在一起,如铅蓄电池的负极反应为:Pb + SO42- - 2e- = PbSO4。还有一种情况是负极材料本身不反应,如燃料电池,在书写负极反应式时,要将燃料失电子的反应极其产物与电解质溶液中的反应叠加在一起书写,如: H2-O2(KOH溶液)电池的负极反应为:H2 + 2OH--2e-=2H2O。
(2)正极:先判断在正极发生反应的物质,其电极反应式有两种情况:①当负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能发生自发的化学反应时,在正极上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是电解质溶液中的某种微粒;②当负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不能发生自发的化学反应时,在正极上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是溶解在电解质溶液中的O2。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写出正极反应式,在书写时也要考虑正极反应产物是否与电解质溶液反应的问题,若反应也要书写叠加后的反应式。
二、根据原电池反应书写电极反应式
(1)找出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物质,确定正负极产物。
(2)利用电荷守恒分别写出电极反应式。
(3)验证:两个电极反应式相加所得式子和原化学方程式相同,则书写正确。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在正极上,若是电解质溶液中的某种离子被还原,无论该离子是强电解质提供的,还是弱电解质提供的,一律写成离子符号;而在原电池反应式中,要遵循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只有易溶的强电解质才用离子符号来表示。
(2)根据金属的活泼性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不是绝对的,还要看电解质溶液,如镁片和铝片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组成的原电池虽然镁比铝活泼,但由于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失去电子被氧化,因而铝是负极,此时的电极反应为:
负极:2Al-6e-=== 2Al 3+
正极:6H2O +6e-=== 6OH-+3H2↑ 或 2Al3+ +2H2O +6e-+ 2OH-=== 2AlO2- + 3H2↑
再如,将铜片和铝片同时插入浓硝酸中组成原电池时,由于铝在浓硝酸中发生了钝化,铜却失去电子是原电池的负极被氧化,此时的电极反应为:
负极:Cu-2e-=== Cu2+
正极:2NO3-+ 4H+ +2e-=== 2NO2↑+2H2O
(3)要注意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
在正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不是孤立的,它往往与电解质溶液紧密联系。如氢-氧燃料电池就分酸式和碱式两种,在酸性溶液中的电极反应:
负极:2H2-4e-=== 4H+
正极O2 + 4H+ + 4e-=== 2H2O
如果是在碱性溶液中,则不可能有H+出现,同样在酸性溶液中,也不能出现OH-。由于CH4、CH3OH等燃料电池在碱性溶液中,碳元素是以CO32-离子形式存在的,故不是放出CO2。
(4)还要注意电子转移的数目
在同一个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的总数一定等于正极得到电子的总数,所以在书写电极反应式时,要注意电荷守恒。这样可避免在有关计算时产生错误或误差,也可避免由电极反应式写总反应方程式或由总方程式改写电极反应式时所带来的失误。
(5)抓住总的反应方程式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而两个电极相加即得总的反应方程式。所以对于一个陌生的原电池,只要知道总的反应方程式和其中的一个电极反应式,就可写出另一个电极反应式。
5.电极反应式如何书写
原发布者:萌萌教育
电化学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电化学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不仅是电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更是高考的热点题型之一,其中,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以及可充电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又是电极反应式书写中的难点。下面笔者就如何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归纳,旨在“抛砖引玉”。
一、原电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先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列出正负极上的反应物质,并标出相同数目电子的得失。
2、注意负极反应生成的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是否共存。若不共存,则该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应写入负极反应式;若正极上的反应物质是O2,且电解质溶液为中性或碱性,则水必须写入正极反应式中,且O2生成OH-,若电解质溶液为酸性,则H+必须写入正极反应式中,O2生成水。
3、正负极反应式相加得到电池反应的总反应式。若已知电池反应的总反应式,可先写出较易书写的书写电极反应式,然后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总反应式减去较易写出的书写电极反应式,即得到较难写出的书写电极反应式。
例1、有人设计以Pt和Zn为电极材料,埋入人体内作为作为某种心脏病人的心脏起搏器的能源。它依靠跟人体内体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溶解氧、H+和Zn2+进行工作,试写出该电池的两极反应式。
解析:金属铂是相对惰性的,金属锌是相对活泼的,所以锌是负极,二、电解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三。242e点评:B.充电为电解池例
6.原电池的电极方程式怎么写啊
原电池原理与应用 一、原电池的工作本质: 原电池本质为氧化还原反应,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二、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1、两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其中必有一种是金属(失电子),另一种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如石墨或金属氧化物)随着新型电池的出现,两电极也可以是相同的金属或非金属作导电物质,充入或附着氧化性与还原性的物质。 2、电解质溶液(可以是酸、碱或中性;可以参与反应,也可以仅作导电物质)。
3、两电极应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同时两电极应该用导线相连或直接接触(形成闭合回路)。 三、原电池工作原理: 1、以铜锌原电池为例,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 ①、在稀硫酸溶液中插入锌片,发生反应:Zn+2H + = Zn 2+ + H 2 ↑ ②、向稀硫酸溶液中插入Cu片,无现象。
③、当用导线将Zn片和Cu片连接起来之后,Cu片周围放出气体,该气体为H 2 。因为:当用导线将Zn片和Cu片连接起来之后,由于电子(e - )沿导线传递的速度远大于传给H + 的速度,所以电子即沿着导线到达Cu片,在Cu板的表面聚集了一层带负电的电子,若导线连有一电流计,会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移。
由于铜极表面带负电,必然吸引溶液中的阳离子(H )向Cu极移动。结果,H + 在Cu板的表面得电子变为H 2 逸出,而Zn片则氧化成Zn 2+ 。
导线中有电子(即电流)通过,从而产生电能。 Ⅰ、电极反应:(-)Zn片 Zn-2 e - = Zn 2+ (氧化反应) (+) Cu片 2H + + 2e - = H 2 ↑(还原反应) 总反应: Zn+Cu 2+ ==Zn 2+ +Cu Ⅱ、流动方向 导线:电子由负极流出,经过导线,到达原电池的正极。
溶液中:H + 由溶液向正极移动,Zn 2+ 由负极向溶液扩散;SO 4 2― 由溶液向负极移动。 2、若电解质溶液为中性溶液,如H 2 O或NaCl溶液,则负极仍然是Zn片(失电子),Cu片仍然是正极,但是正极发生的反应有所不同,溶在水中的氧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Zn片 Zn-2 e - = Zn 2+ (氧化反应) (+) Cu片2H 2 O + O 2 + 4 e - = 4OH - (还原反应) 四、原电池的种类: 原电池的种类大致分为:干电池(Zn—C干电池)、银锌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甲烷燃料电池等等。
1、新型燃料电池的特点: ①将氧化剂(通常是O 2 )、还原剂(可燃气体:H 2 、CO、CH 4 、可燃物钙、铝等)不断转入电池,同时将电极反应的产物不断排出电池。 ②能量转化率高,可持续使用。
③其燃烧产物不污染环境。 4 e - 点燃 2、原理:以氢氧燃料电池为例,说明: H 2 在氧气中燃烧:2H 2 + O 2 ==== 2H 2 O,H 2 分子可把电子直接给O 2 。
但是当把H 2 和O 2 分别通 入浸在电解质溶液中用导线相连的两个电极中H 2 在负极失电子变为H + ,但是电子并没有直接给O 2 ,而是沿着导线流入正极。O 2 在正极得电子变为OH - ,然后H + 和OH - 再结合生成水。
导线上有电流产生,该反应没有燃烧现象,但其产物却与燃烧产物相同。其它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也与之相同,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通常为强碱(KOH、NaOH)主要吸收水或CO 2 。
3、几种常见电池的电极反应: ①氢氧燃料电池:负极通H 2 ,正极通O 2 ,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 电极反应为:(-)2H 2 + 4OH - -4 e - = 4H 2 O (+)O 2 + 2H 2 O + 4 e - = 4OH - 电极反应为:2H 2 + O 2 ====2H 2 O 若以H 2 SO 4 为电解液,则相应方程式为? ②甲烷——氧燃料电池:负极通CH 4 ,正极通O 2 ,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 电极反应:(-)CH 4 + 10 OH - -8 e - = CO 2 + 7H 2 O (+)2O 2 + 4H 2 O + 8 e - = 8OH - 电极反应为:CH 4 + 2O 2 === CO 2 + 2H 2 O ③铝——空气燃料电池:负极为Al,正极通空气,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或中性溶液: 电极反应:(-)4Al-12 e - = 4Al 3+ (+)3O 2 + 6H 2 O + 12 e - = 12OH - 电极反应为:4Al + 3O 2 + 6H 2 O == 4Al(OH) 3 ④铅蓄电池:负极为Pb,正极为 PbO 2 电解质溶液为硫酸。
(-)Pb+SO 4 2― +2 e - ====PbSO 4 (+)PbO 2 + SO 4 2― +4H + +2 e - ===PbSO 4 +2H 2 O 电池反应:Pb+PbO 2 +2H 2 SO 4 2PbSO 4 +2H 2 O ⑤银—锌高能电池:由负极为Zn ,正极为Ag 2 O ,电解质为KOH溶液。 (-) Zn-2 e - +2OH - ZnO+H 2 O: (+) Ag 2 O+2 e - +H 2 O 2Ag+2OH - 电池总反应:Zn+Ag 2 O=== 2Ag+ZnO 五、钢铁的腐蚀及防护 1、钢铁的腐蚀 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 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 条件 金属与非电解质等直接接触 不纯金属或合金与电解质溶液接触 水膜酸性较强 水膜酸性很弱或呈中性 现象 无电流产生 有微弱电流产生 本质 金属被氧化的过程 较活泼金属被氧化的过程 反应 同时同区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3F迹储管肥攮堵归瑟害鸡e + 2O 2 Fe 3 O 4 氧化还原反应分在两个区域同时发生 正极:Fe-2e - =Fe 2+ 负极:2H + +2e - =H 2 ↑ 有氢气析出。
正极:2Fe-4e - =2Fe 2+ 负极:O 2 +2H 2 O+42e - =4OH - 要吸收空气中的氧气。 相互关系 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往往同时发生,但电化学腐蚀更普遍危害更严重。
生活中环境呈中性较多,酸性环境较少,所以吸氧腐蚀比析氢腐蚀普遍。 2、钢铁的防护: ①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如使铁转变为钢。
②覆盖保护层:油漆、搪瓷、镀难氧化或易形成保护层的金属 。
7.原电池电极反应式怎样写
有三种种常见的题型:
1。给出两个电极,一种电解液,象课本中的铜--锌原电池。这种电极反应最容易写,一般规律是,负极本身失去电子溶解,正极是液中的阳离子得到电子生成单质。(我们通常也用这个现象来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溶解的一极为负级,正极则是产生气体或质量增加)
2。燃料电池:规律是,可燃性气体在负极反应,氧气通入的一极为正极。常考的是氢氧燃料电池,写电极反应时要注意题目给的电解液:
(1)如用硫酸溶液做电解液电极反应为:负极:2H2-4e-=4H
正极:O2 4e- 4H ==2H2O(本来是生成OH-的,可这是酸性溶液,生成的OH-要与溶液中的H 反应)
(2)如用KOH溶液做电解液:负极:2H2-4e- 4OH- ==2H2O(同上,生成的H 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存在,要与OH-反应)
正极:O2 4e- 2H2O == 4OH-
3。干电池和铅蓄电池等:如果要考类个电池,题目一般会给出总的化学方程式,先根据式中元素化合价变化判断正负极(负极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反之,化合价降低为正极)
PbO2 Pb 2H2So4=2PbSO4 2H2O 很容易看出负极为Pb,先根据规律,负极本身失电子:Pb-2e-==Pb2
而所给的总式中生成物并没有Pb2 存在,而是PbSO4,因此知,生成的Pb2 还与溶液中的SO4 2-结合,就容易得出结果,Pb-2e- SO42-=PbSO4。接下来的正极就好办了,用总反应减去负极即可。谢谢采纳!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