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西湖美景感想
星期五晚上,我刚吃完饭,正在抓紧时间写作业,当我把作业刚做完,爸爸也回到家中。我就对爸爸说:爸爸,我们这一次国庆节要到哪里玩。爸爸说:我们这次去大理。我一听,高兴地跳起来欢呼:到大理乐、到大理乐啦!“快去收拾行李,把要带的东西带好”。爸爸说到。我赶忙跑去收拾行李。并且把书和衣服分别装进袋子。
第二天一早,吃完早点,我就迫不及待地催促爸爸出发。10点钟,我们终于开始往大理方向出发,沿路上,车辆川流不息,有往昆明方向,有往大理方向,不过数大理方向的车辆最多。途中,我看到稻田里农民伯正在忙着收割那沉甸甸的稻谷。从他们挥动的手臂上,我能感受到丰收的喜悦。两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大理。
大理是一个风景独特的地方。比如说,有我们比较熟悉的洱海、苍山、蝴蝶泉、西湖、洋人街。。。。。。在大理期间,我们先后游览了西湖、洋人街、古城。在这些景点中,我最喜欢的景点是蝴蝶泉。听爸爸说:每年农历四月五日,成群结对的蝴蝶从四面八方飞来,聚集在泉边,然后成串悬挂在泉边的合欢树下,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奇观。可惜,我来的不是时候,未能观赏到。但这故事已深深吸引了我。游玩中,我有幸品尝了大理的白族“三道茶”,“三道茶”顾名思义就是喝三杯茶,一杯是苦茶,二杯是甜茶,三杯是回味茶。听导游姐姐介绍,这是白族人民的一种古老的品茶风俗,现已形成一个旅游项目。大理的小吃也特别多,味道可口。于是,我并经常央求爸爸给我买这买那的。四天的旅游活动在开心喜悦的气氛中结束了,可我的心还依稀留在大理,盼望着还能再次到大理游玩。
2.怎么写西湖的感想帮我想下
生死书摘注:三生石在与飞来峰相连接的莲花峰东麓,是“西湖十六遗迹”之一。
该石高约10米,宽2米多,峭拔玲珑。石上刻有“三生石”三个碗口大小的篆书及《唐 圆泽和尚 三生石迹》的碑文,记述“三生石”之由来。
石上多唐、宋时的题词石刻,大多已不可辨认,只有元至正元年(1341年)秋九月太史杨瑀、翰林张翥等人的题词仍清晰可见。 宋朝的大诗人、大文学家苏东坡曾经写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僧圆泽传》,这个故事发生于唐朝 ,距离苏东坡的年代并不远,而且人事时地物都记载得很详尽,相信是个真实的故事。
原文是文言文,采故事体,文章也浅白,所以并不难懂,我把原文附在下面,加上我自己的分段标点:僧圆泽传洛师惠林寺,故光禄卿李登居第。 禄山陷东都,登以居守死之。
子源,少时以贵游子,豪侈善歌闻于时,及登死,悲愤自誓,不仕、不娶、不食肉,居寺中五十余年。寺有僧圆泽,富而知音,源与之游,甚密,促膝交语竟日,人莫能测。
一日相约游青城峨嵋山,源欲自荆州沂峡,泽欲取长安斜谷路,源不可,曰:“行止固不由人。 ”遂自荆州路。
舟次南浦,见妇人锦裆负瓮而汲者,泽望而泣:“吾不欲由此者,为是也。”源惊问之,泽曰:“妇人姓王氏,吾当为之子,孕三岁矣!吾不来,故不得乳。
今既见,无可逃者,公当以符咒助我速生。三日浴儿时,愿公临我,以笑为信。
后十三年,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外,当与公相见。”源悲悔,而为具沐浴易服,至暮,泽亡而妇乳。
三日往视之,儿见源果笑,具以告王氏,出家财,葬泽山下。遂不果行,反寺中,问其徒,则既有治命矣!后十三年,自洛适吴,赴其约。
至约所,闻葛洪川畔,有牧童,扣牛角而歌之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呼问:“泽公健否?”答曰:“李公真信士。
然俗缘未尽,慎勿相近,惟勤修不堕,乃复相见。”又歌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己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遂去不知所之。后三年,李德裕奏源忠臣子,笃孝。
拜谏议大夫,不就。竟死寺中,年八十。
一个浪漫的传说这真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它写朋友的真情、写人的本性、写生命的精魂,历经两朝而不改变,读来令人动容。
它的大意是说,富家子弟李源,因为父亲在变乱中死去而体悟人生无常,发誓不做官、不娶妻、不吃肉食,把自己的家捐献出来改建惠林寺,并住在寺里修行。 寺里的住持圆泽禅师,很会经营寺产,而且很懂音乐,李源和他成了要好的朋友,常常坐着谈心,一谈就是一整天,没有人知道他们在谈什么。
有一天,他们相约共游四川的青城山和峨嵋山,李源想走水路从湖北沿江而上,圆泽却主张由陆路取道长安斜谷入川。李源不同意。
圆泽只好依他,感叹地说:“一个人的命运真是由不得自己呀!”于是一起走水路,到了南浦,船靠在岸边,看到一个穿花缎衣裤的妇人正到河边取水,圆泽看着就流下了泪来,对李源说:“我不愿意走水路就是怕见到她呀!”李源吃惊地问他原因,他说:“她姓王,我注定要做她的儿子,因为我不肯来,所以她怀孕了三年还生不下来,现在既然遇到了,就不能再逃避。 现在请你用符咒帮我速去投生,三天以后洗澡的时候,请你来王家看我,我以一笑作为证明。
十三年后的中秋夜,你来杭州的天竺寺外,我一定来和你见面。”李源一方面悲痛后悔,一方面为他洗澡更衣,到黄昏的时候,圆泽就死了,河边看见的妇人也随之生产了。
三天以后李源去看婴儿,婴儿见到李源果真微笑,李源便把一切告诉王氏,王家便拿钱把圆泽埋葬在山下。李源再也没有心思去游山,就回到惠林寺,寺里的徒弟才说出圆泽早就写好了遗书。
十三年后,李源从洛阳到杭州西湖天竺寺,去赴圆泽的约会,到寺外忽然听到葛洪川畔传来牧童拍着牛角的歌声:我是过了三世的昔人的魂魄, 赏月吟风的往事早已过去了; 惭愧让你跑这么远来探访我, 我的身体虽变了心性却长在。 李源听了,知道是旧人,忍不住问道:“泽公,你还好吗?”牧童说:“李公真守信约,可惜我的俗缘未了,不能和你再亲近,我们只有努力修行不堕落,将来还有会面的日子。”
随即又唱了一首歌:身前身后的事情非常渺茫, 想说出因缘又怕心情忧伤; 吴越的山川我已经走遍了, 再把船头掉转到瞿塘去吧! 牧童掉头而去,从此不知道他往哪里去了。 再过三年,大臣李德裕启奏皇上,推荐李源是忠臣的儿子又很孝顺,请给予官职。
于是皇帝封李源为谏议大夫,但这时的李源早已彻悟,看破了世情,不肯就职,后来在寺里死去,活到八十岁。真有三生石吗?圆泽禅师和李源的故事流传得很广,到了今天,在杭州西湖天竺寺外,还留下来一块大石头,据说就是当年他们隔世相会的地方,称为“三生石”。
“三生石”一直是中国极有名的石头,可以和女娲补天所剩下的那一块玩石相媲美,后来发展成中国人对生前与后世的信念,不但许多朋友以三生石作为肝胆相照的依据,更多的情侣则在三生石上写下他们的誓言,“缘订三生”的俗话就是这样来的。 前面说过,这个故事很可能是真实的,但不管它是不是真实,至少是反映。
3.西湖的作文怎么写
今年夏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杭州西湖游玩。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终于来到了苏东坡笔下描写的西湖。
我坐的是旅行社安排的大游船,一路上,导游都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解说。首先,导游说了苏堤。苏堤春晓俗称苏公堤,为西湖十景之首。是一条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堤宽平均36米。之后又一连串讲了曲院风荷、平湖秋月、南屏晚钟、双峰插云等,但我觉得令我影响最深刻的还是后面三个。
第一个是雷峰塔,导游说雷峰塔是用来震白蛇的,在雷峰塔倒了之后,杭州许多养蚕的居民都去雷峰塔下捡砖,放在家里希望蛇不吃自己的蚕宝宝。
还有就是三潭印月,西湖里有三座石塔,象三个宝葫芦一样,长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每到中秋之夜,明月当空,人们喜欢在石塔的圆洞里点上灯烛,把洞口糊上薄纸,水里就会映出好多小月亮,月照塔,塔映月,景色十分绮丽。那就是有名的“三潭印月”。
最后就是断桥。在断桥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就是白娘子。白娘子原本是山野中修炼的一条小白蛇,有一天被一个捕蛇老人抓住了,差一点遭遇杀身之祸,幸亏被一个小牧童所救。后来小白蛇成精,到清明佳节,烟雨蒙蒙,观音大士说“有缘千里来相会,须往西湖高处寻”。在杭州西湖的断桥上,白娘子终于找到了前世的救命恩人许仙,以身相许。
在下船之前,导游还说,在西湖上边上有一个叫“楼外楼”的酒楼,是一个百年老字号,曾有许多商界要人、名流富豪光顾过那儿,并且留下了许多精彩的诗文,如宋朝林升写的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传世名句。而现据说那儿是“大公无私”光临的场所,所谓“大公无私”就是只有大款、公款,没有私款,因为那儿的菜非常贵,一般的百姓都消费不起。
船缓缓靠岸,我的这次西湖之旅即将结束。我有些依依不舍,再见啊西湖,下次我还来。
原文地址:/liunianjizuowendaquan/2010/0812/75707.html
4.如何写杭州西湖长桥观后感
短暂的西湖之旅
7月28日晚到达杭州,即不是高峰旅游期间,本以为房间会很好预定,不想我准备的全部青年旅舍电话都告知房间已满.最后我们住宿在靠近西湖不远的近湖大酒店.房间不错,价位也还合理.
杭州的西湖真的很美.没有辜负了世人对她的向往.杭州的美一多半源于西湖的美丽.尼克松两次来杭州时赞叹说: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而杭州是这个国家的心脏.由此可见杭州的旅游形象非见一般.怀着对西湖的憧憬,我们于当晚骑车夜游西湖.不想恭维,因为西湖的夜景真的算不上漂亮,我感觉还不如兰州的黄河风情线夜晚的美丽.
此行确是着实领教了南方的高温,杭州的那个热呀,走一圈就会出一身汗.
借猪哼哼的话说:夜晚骑车游西湖,汗水不停往下流呀!
所以第二天长了个记性,六点钟早早就起来游西湖.白天看到的西湖比晚上真是好看多了.湖水的清澈,荷花的美丽.沿途一路风景独好.走在湖边,一点都不会感到热.而且还能听到音乐,原来是湖边的爷爷奶奶们在跳交谊舞呢.惬意吧.西湖边上的活动还挺多的,有人打太极,有人遛鸟,有人下棋,还有个长跑队呢,成员多是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们.
西湖有三座情桥,断桥,长桥,西冷桥.每一座桥都有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断桥自不用说,源与许仙和白娘子.长桥不长源自梁山伯与祝英台.二人在次长桥上相送,从桥头送到桥尾,再从桥尾送到桥头,本不很长的桥也变的长了起来.西冷桥的故事是有关江南名妓苏小小.
从视觉上看,或建筑角度来叫,这几个桥并无显著的特色,不比都讲堰之类的是什么著名的水利工程,但却因美丽的传说而名扬四方.这大概便是文化的魅力吧.
"间株杨柳间株桃"说的便是美丽的游览长堤白堤了.
西湖沿线的景观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
人们常常把杭州西湖和瑞士的日内瓦的莱蒙湖比喻为世界上东西方辉映的两颗明珠,正是因为有了西湖,才使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把杭州比喻为:世界最美丽华贵的天城"
在杭州只短暂的游玩,主要还有其他目的,西湖的美我也只领会了一半不到,有机会我还会再去西湖.
5.西湖是怎样诞生的故事感想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名字叫做《西湖民间故事》,这本书讲述了西湖周边许多风景的背后蕴藏着一个个美丽而动人的传说。在这些故事中我记忆最深刻的故事就是“小黄龙”了,“小黄龙”里讲述了紫云洞与黄龙洞的由来。
传说很久以前,紫云洞里有一条小黄龙,还有一条作恶多端的老黄龙,小黄龙没爹没娘,从小就给老黄龙做仆人,老黄龙怕它逃走,连睡觉的时候也用龙爪抓着的脖子小黄龙不放。有一次老黄龙睡得十分熟,龙爪也松开了,小黄龙也就悄悄地溜出洞来,变做一个年轻的小后生走下山坡,看见一个放牛娃坐在地上哇哇地哭,上前问道:“你为什么哭呀?”原来他把地主家的牛弄丢了,接下来又碰上了一个老头子和一个老婆婆,上前一问,原来分别是因为缴不起租和欠了地主几笔账,小黄龙只好用龙鳞来帮助他们。老话说“龙怕揭鳞”,小黄龙揭自己的鳞该有多疼呀!后来因为地主十分贪心,想将鳞片拿进火炉里铸成一个大元宝,没想到那小黄龙是一条火龙,身上的鳞片是火龙鳞,一遇火就立即烧起来了,气味传到了老黄龙的鼻中,它一看不见了小黄龙,顿时十分生气,在天上飞来飞去,到处喷火。小黄龙让所有的人都来到西湖挑了满满一担水来到紫云洞前,在大家七手八脚的向倒水的时候不但将老黄龙泡死了而且每人身上都溅得稀湿,小黄龙当然也不除外,只见他头上露角,手脚变爪,现出了原形,死去了。人们这才明白原来年轻的小后生也是一条火龙变的,之后人们把他埋在山坡下面,渐渐地坟堆裂了个小洞,从里面流出了清水,终年不断。人们把那里称为“黄龙洞”!
我的老家也在那里,以前妈妈经常带我去那儿玩,白天我们和那里的小孩一起捉鱼;晚上我们和那里的老人们一起做操!那里现在草木郁郁葱葱,花朵艳丽无比,游人接二连三地赶来,都想看看这人间天堂。看了这个故事后,我不仅看到了的黄龙洞美丽风光,还知道了它背后隐藏的故事。
其实西湖别的景点也都有一个故事,景点离不开故事,故事离不开景点,景点因故事而得名,故事因景点而产生。
6.游览西湖过程和感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千古绝句把西湖山水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 荡在湖水之上,欣赏湖光山色,听导游细讲白娘娘与许仙相会的断桥,梁山泊与祝英台十八相送走过的长桥,济公活佛运送木料的古井等等故事.用杭州话说,那叫一个惬xia意!
西湖承载着太多太多的故事和传说,走在白堤苏堤上,仿佛回到了传说中的年代。她也是惟一一个心中向往,真实见到后不失望的一个地方。我记得8岁那年到了杭州,去了西湖,自那以后到杭州上学是我读书的目标,在杭州工作是我毕业找工作的要求,出国后念念不忘的还是杭州。
如今尽管近在咫尺,而去的次数却是寥寥无几。一天兴起,拉上全家直奔西湖。6月的天已经让人觉得热了,但是看着西湖边天空中那造型独特、让人惊叹的风筝,燕子归巢、鱼跃龙门(自己根据造型取的名字)……太阳就算不得什么了。沿路过去,琴棋书画让人饱足了眼福、耳福和心福。怪不得我可爱的小外甥女进入梦乡还叨叨不要回家呢!
不管是昼夜、四季还是阴晴雨雪的西湖,都展示不出同的魅力。至于那份情怀和感受,大概需要身临其境才能够体会的。
7.西湖游记怎么写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是诗人苏轼描写的西湖。这次五一假期,我来到了杭州西湖,这里,比我想象的还要美丽动人。
到了那里,在湛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悠闲的白云,慢悠悠地,好像在散步一样,西湖是那样地平静,微风吹来,湖面上荡起一点波纹,真叫人舒服。“咚”……咦?是什么声音?原来是一条淘气的小鱼从湖面上蹦出来了。我往底部一看,这碧绿的湖水真是清澈,一眼见湖底。我看到了圆滚滚的鹅卵石,随着水流舞动的水草,还有那活泼可爱的小金鱼,有的金鱼在水底游来游去,好像在找什么东西,有的金鱼在吐泡泡,还有的金鱼活蹦乱跳,总是蹦出水面,好像在给游客表演,这可真作文/有趣。
我到了一个岛上,我抬头望去,隐隐约约看到雷峰塔,想到:雷峰塔底下可能有白蛇。我又望了望岛上,有一户人家在岛上野餐,在有一片小小的树林,走进树林里抬头看到阳光从缝隙里穿过,小鸟在树上歌唱,多么美好啊!
夏天到了,西湖里的荷花开了,有的荷花全开了,好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荷花还是花骨朵儿,好像一个小婴儿躺在床上睡觉;还有的荷花躲在荷叶后,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不敢探出头。荷花千姿百态,我也描写不过来。我坐在小船上,欣赏着夕阳落日,这画面真是太美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西湖的风景太美了,让我恋恋不舍,流连忘返。
8.观西湖美景感想
星期五晚上,我刚吃完饭,正在抓紧时间写作业,当我把作业刚做完,爸爸也回到家中。
我就对爸爸说:爸爸,我们这一次国庆节要到哪里玩。爸爸说:我们这次去大理。
我一听,高兴地跳起来欢呼:到大理乐、到大理乐啦!“快去收拾行李,把要带的东西带好”。爸爸说到。
我赶忙跑去收拾行李。并且把书和衣服分别装进袋子。
第二天一早,吃完早点,我就迫不及待地催促爸爸出发。10点钟,我们终于开始往大理方向出发,沿路上,车辆川流不息,有往昆明方向,有往大理方向,不过数大理方向的车辆最多。
途中,我看到稻田里农民伯正在忙着收割那沉甸甸的稻谷。从他们挥动的手臂上,我能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两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大理。大理是一个风景独特的地方。
比如说,有我们比较熟悉的洱海、苍山、蝴蝶泉、西湖、洋人街。
在大理期间,我们先后游览了西湖、洋人街、古城。在这些景点中,我最喜欢的景点是蝴蝶泉。
听爸爸说:每年农历四月五日,成群结对的蝴蝶从四面八方飞来,聚集在泉边,然后成串悬挂在泉边的合欢树下,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奇观。可惜,我来的不是时候,未能观赏到。
但这故事已深深吸引了我。游玩中,我有幸品尝了大理的白族“三道茶”,“三道茶”顾名思义就是喝三杯茶,一杯是苦茶,二杯是甜茶,三杯是回味茶。
听导游姐姐介绍,这是白族人民的一种古老的品茶风俗,现已形成一个旅游项目。大理的小吃也特别多,味道可口。
于是,我并经常央求爸爸给我买这买那的。四天的旅游活动在开心喜悦的气氛中结束了,可我的心还依稀留在大理,盼望着还能再次到大理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