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骨文朋字的写法及其内涵
朋
甲骨文写法见图:
字源解说请见图:
2.鹏字的甲骨文是什么样子的
朋字的最早起源就是凤字.凤的最古的甲骨文字眼,就来源于人们对这种鸟在天上飞行的形状的观察.凤字其外壳的包围形状就是鹏鸟的两个大翅膀.后来人们根据这两个大翅膀的形状,衍生出把羽毛的羽字加了一个鸟形形成了鹏字.羽的古代的意思就是鸟的翅膀的意思.鹏与凤一音之转,南方读鹏,北方读凤.作为贝壳的量词性质的朋和朋友的朋,是过了很长的时间以后才出现的.到了孔子那个时代,基本上就已经形成一字多义且并存.但在一个特定的语句中和事件中,对于所指的对象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或实物的东西,则必须只能选择其一.这与上面的学字是有区别的.因为这里的学字是一个抽象出来的概念,他必须既包含具体的学习,学习行为,也包汗学习本身的概念和概念的历史本质.比如说,吾得一朋,这个语句中,鹏鸟,贝壳,朋友,只能选择一种进行解释.因为他所指的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对象.今天我们所 使用的朋字,基本上都是朋友的意思.在现实中,那二中意思早已经淘汰!当然,朋字还有其他意义. 这里的乐不单纯是指奏乐,也指音乐,和古代社会上的"乐"的制度和事件,(祭祀性)场面,即礼乐的乐..在孔子这里,主要是反映"有凤来仪"时,即当出现明德祥和太平大同的社会时,这种"乐"的制度和社会行为是必不可缺少的. 甲骨文识读对照:。
3.朋字的篆书字体怎么写
[朋]字的小篆、大篆和方篆写法。如图:
4.朋字的演变过程
朋最早见于远古时代的象形文字甲骨文,在青铜器铭文中常常可以见到"贝五朋"类的句子,表明古时朋就是一种货币衡量单位。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明确表示:朋,假借也,表示群鸟聚在一起的情形。
朋字的字形演变过程如下:
5.朋字的演变及含义
朋字是“古文(这里的“古文”是指象形字)凤,象形”。就是说,“朋”字是凤凰的“凤”字的异体字。在古象形文字——甲骨文里,朋字确实象是一只张开翅膀的大鸟,那两个“月”,其实就是两扇翅膀。在古汉语里,“凤”和“朋”读音也大体差不多(古时候大概声母“p”和“f”不分。比如“妃子”的“妃”字,就有两个读音:一是读“fei”,阴平,作名词,是配偶的意思,后来专指皇帝的妾和太子、王侯的妻子;二是读“pei”,去声,作动词,是婚配、婚嫁的意思。其实,这一个字的两种读音,是后来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而分开的,最初可能就是一个读音),所以就用“凤”字的这个异体字假借来作为“朋党”、“朋友”的朋了。当然,假借也不仅是因为读音相近,字意上也有解释:“凤飞,群鸟从。。故以为朋党字”。由此看来,“朋”,最初是成群结伙的意思,所以《山海经》里有这样的句子:“有鸟焉,群居而朋飞”,朋飞,就是成群地飞,然后这个“朋”就演变为朋党的意思。
这个“朋”字,还有另外一个来历。它是古代的货币单位。(上古时代,曾经有过用贝壳做货币的历史,所以有宝贝一说。象形字“宝”字作“珤”,大概是指玉石作的器皿,后来演变为繁体字“寳”,就泛指一切宝贵之物了)。两贝为一朋——《诗经·小雅·菁菁者莪》里有这样的句子:“既见君子,锡我百朋”。“锡我百朋”,就是赏给我一百朋钱。一朋是两贝,那么,朋字的那两个半边,就可能是“贝”的象形符号,后来简化为“月”了。这个作为货币单位的朋,和朋友的朋,有什么联系吗?有。两个贝,是并列的两个贝,这种并列的关系,就是朋友的“朋”字的另一种涵义:“平等”、“类同”、:“相当”等等,说的是作为朋友的两个或几个人之间的关系的要素,前面说的“同门曰朋”,指的就是这一层意思。
6.所有字的甲骨文怎么写
你对文字没有一个发展的认识。
甲骨文是一种极其形象的表意文字,能表示出意思就行了,所以一个字可以有几种写法,但却没有表现全部文字的可能,比如说电脑,那时的古人哪能想象得出这东西呀?这种情况一直到秦始皇时才结束——实行“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汉晋尤其是唐宋以后,由于经济、文化的大幅度发展,又造出了许多新文字,专指性极强,一个字就指一件事物。这在实际生活中显得多此一举,所以建国后国家实行文字改革,淘汰掉很多使用概率极低的文字。目前由于网络的产生,信息交流成指数增长,低频使用的文字就越来越限制了这方面活动的深入进行,所以目前国家新推出的名字用字指导方案就是基于汉字可以以堆砌的方法造词、使用频率低的文字的存在阻碍信息的交流等原因。汉字是表意文字,其结构中的构成元素——笔画、部首等限制了文字改革的进程,看来今后也会出现像外国,用一些固定的字组成新词的趋势。
有些字,《康熙字典》里有,唐宋时期的就不一定有;隶书、小篆中有,金文甲骨文中却不会有。你要写出所有汉字的甲骨文,有些像“关公战秦琼”——颠倒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