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结语的怎么写 举个例子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消息的结尾方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有的消息,事实写完,文章就止住了,结尾就在事实之中。
本报由七月二十五日起推出「内地生在香港」系列专题,今天暂告一段落。
我们先后采访了高考状元,更多的是加入投资银行、期货、公关或教育等行业的十几个留港毕业生(分别见八月十五、二十二日)。他们不只是过客,在寻梦香江的过程中,这里也成了许多人的第二家乡。
(可以说,香港的多元文化,成就了他们,他们也丰富了香港的文化内涵。问题是,这里拥有相对完善的制度、多元的机会、国际化的氛围,香港人有没有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进而贡献祖国?)
括号内即为新闻结语
2.给一篇校园新闻,导语怎么写,结语怎么写请举例说明
一、什么是校园新闻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所作的报道.那么校园新闻也就是学校里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意义的事实所作的报道.它具有一般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校园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校园新闻同一般新闻一样,结构一般由五部分组成,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背景和结语有时隐含在主体当中. 例文: 崖子初中开展“学案导学”观摩课活动 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崖子初中开展了“学案导学”观摩课活动. “学案导学”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完成“学案”.由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研讨制定上课学案,然后,同年级教师互相听评课,排出名次.第二阶段,优化“学案”.教导处组织有关人员,对在第一阶段听评课中取得第一名的教师进行二次听课,并通过评课,进一步完善、优化教案.第三阶段,应用“学案”.教导处对优化的学科学案,进行统一安排,由相关教师在相关班级实讲,其他教师进行观摩 .第四阶段,研讨总结.每节课后,学科组便组织本学科全体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在肯定优点、分析缺点的同时,也讨论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学案导学”,调动了学生预习、掌握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案导学” 观摩课活动促进了教师课堂授课水平的改进,从而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崖子初中的素质教育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1、标题浓缩核心内容. 新闻的标题就如人的眼睛,要能传情达意,表达出新闻的核心内容,帮助读者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以吸引读者了解详情.例框内的标题是“崖子初中开展‘学案导学’观摩课活动”,有的新闻还有主标题和副标题,但不可缺少的是正标题,一般情况下,我们写校园新闻采用一个正标题也就足矣.现在很多读者爱浏览新闻的标题,标题新颖别致,就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标题对新闻来说,非常重要,“题好一半文”,也就这个道理. 2、导语扼要揭示核心内容,先声夺人.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主要是告诉读者这条新闻的内容是什么,制造适当气氛,使读者乐意读下去.它要求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把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放在前面,以便先声夺人.例如框内的新闻第一段就是导语,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开展了一项什么活动及其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性. 3、主体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简明. 主体是新闻的主干,它要承接导语,用实在的、典型的、具体的材料,印证导语中的提示,对导语的内容作进一步的扩展和阐释.例如框内新闻的第二段就是这则新闻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阶段叙述了“学案导学”的进行过程,可以说内容详实,条理清晰,语言简明. 4、背景烘托和深化主题,不喧宾夺主. 任何新闻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这就是它的背景.好的背景,能烘托和深化主题,同时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帮助读者理解新闻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背景只是新闻的从属部分,不能喧宾夺主,也不是每条新闻都一定有背景,要根据需要而定.例如框内的新闻就没有出现背景. 5、结语注意简要概括,进行评论或提出希望. 结语是整篇新闻的收笔之处,它的作用是阐明事实的意义或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给读者以完整的感觉,也可给读者留下思索的余味.一般有对事实结果简要概括,对主要内容进行评论和根据报道的内容提出希望三种形式.例如框内新闻的最后一段就是结语,它阐明了开展“学案导学”这项活动的事实意义.可以说语言简洁明了,一语点破在素质教育下“学案导学”的实效价值. 三、如何写好校园新闻 1、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可以说在校园里,我们开展的各项活动非常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捕捉活动中的重要信息,便可以撰写成一篇新闻. 2、所选角度要新颖.同样都是思想大解放,我们就不能人云亦云,我们要抓住我们单位独树一帜的做法,标新立异地真实报道出来,这样叫别人看了,就知道我们单位在家是如何做的,以及所取得的效果.尤其现在提倡创造,我们就应该从“新”的角度出发,报道出这则新闻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3、要有“磨劲”.新闻写好以后,要经得起考验,不能为这则新闻而胡编乱造,给人一种虚假之感. 4、要有反复修改的毅力.新闻写好以后,一定要多读几遍,避免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例如“驾驭能力”就不能写成“驾御能力”,这样给读者易造成歧义,理解不透你所要表达的意思. 5、要勤于练笔.作为我们老师来说,都不是一个专业的新闻记者,想写出一篇优秀的通讯报道,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平时多练练笔,就会潜移默化地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3.怎么写一句话新闻
新 闻
新闻是就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具有针对性、真实性、实效性的特点。
结构:标题,导语,正文,结尾。
五W:Who(材料述写的对象)、What(事件)、When(时间)、Where(地点)、Why(原因)。
标题:正题、引题(上)、副题(下)。
正题:揭示消息的主题或主要新闻事实。
引题:又称眉题、肩题,常用于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提示意义等。
副题:补充说明,点明意义。
导语:消息正文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要求用简洁的文字 概括消息最主要的事实或揭示主题。可看作标题和正文之间的一个中介成分。
主体:即事实。
结尾:对内容进行小结,或报道事件的发展趋势,指明努力方向。
1、拟写新闻标题: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有一行标题和多行标题之分。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作出内容提要等。概写标题通常要求的是一行标题的概写,即对新闻中最主要的内容做出的概括和说明。一般为短句,有时为较对称的两个短句(或对偶句),也可用人或物等的名称为标题;可直接表明主题,有时也可用比喻、反问、设问等方式给人留下思考、回味的余地,促使人读完全文。
2、拟写一句话新闻:一句话新闻即运用一句话,采用标题新闻的语言表达形式,完成一篇新闻稿件的报道任务。要能够揭示新闻事件的内容的意义,要求有必要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使人一读就知谁干了什么事情(或什么事情怎么样),一般常用主谓句。
3、拟写导语: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一般在开头,要点是要用精练的语言将消息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必须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除此之外还要有新闻背景,即事件的起因和结果,或简明扼要的评价。常见的导语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和结论式等。
4、压缩主体:新闻的的主体部分自然要包括新闻六要素,其在事件的顺叙中,有时还插入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其它相关内容。压缩主体时,自然要删去那些插叙、补叙部分的背景材料及其他相关内容。
5、拟写结尾:结尾(有时可无)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用于揭示事实的意义,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般基本要素“人物”“事件”要出现,其他要素往往不必出现。形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
高考例题简析
根据信息产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传出信息的要点(包括价格变动的情况),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2个字)
合并同类,并举异义
所举语段的信息不止一个,一一筛选之后,看看相关信息、相同信息、不同信息各是什么,都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传达的,然后将相同的进行大合并,相关的进行小合并,不同的并列到一起。这种归类处理的方法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复合式。
(1999年高考题)
今年2月28 日上午,信息产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信息:从3月1日起,在基本不增加用户负担的前提下,电话通话费每三分钟低于0.16元的,调整到0.16元;高于0.22元的,降到0.22元。固定电话初装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000元,移动电话入网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500元;住宅用户同址安装两部以上电话,从第二部起不再收取初装费。与电信收费标准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同时,邮资也进行了调整:平信、印刷品今后按本埠与外埠区别收费,不超重的本埠平信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60元,外埠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