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历的二十怎么写
写作廿,读音:nian。
农历日历里作“二十”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又有阴历、华历、夏历、汉历、中历等名称。农历并不是纯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合历: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
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由计算决定。
农历是兼顾太阳、月亮与地球关系的一种历法。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不能反映季节。
与阳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阴历年相比阳历年在天数上有时会相差一个月;为了协调阴历年与阳历年之间的天数,于是便通过“置闰法”进行调整使阴历月相总天数与阳历回归年总天数相适应。扩展资料:农历的优点:1、农历是定历,它具有天文年历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种天象对应,如它的节气严格对应太阳高度,历日较严格地对应月相,闰月的不发生频率和发生频率对应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其它天象如日出日没, 晨昏蒙影,五星方位,日月食,潮汐等,就连历月也大致对应太阳高度;2、农历历月的天数只有29日和30日两种,且由定朔日规定,人为因素最小,不易随意改动;3、岁首有较强的天文学意义,具有阴月阳年的天文学意义;4、阴阳合历,最体现汉民族天人合一、阴阳和谐的传统文化;5、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纪年循环使用;由于它包含节气十分利于四季划分,由于它包含月相,所以也十分反映潮汐,日月食等天象和月亮对气候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历。
2.农历的二十怎么写
写作廿,读音:nian。
农历日历里作“二十”
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又有阴历、华历、夏历、汉历、中历等名称。农历并不是纯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合历: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由计算决定。
农历是兼顾太阳、月亮与地球关系的一种历法。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不能反映季节。
与阳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阴历年相比阳历年在天数上有时会相差一个月;为了协调阴历年与阳历年之间的天数,于是便通过“置闰法”进行调整使阴历月相总天数与阳历回归年总天数相适应。
扩展资料:
农历的优点:
1、农历是定历,它具有天文年历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种天象对应,如它的节气严格对应太阳高度,历日较严格地对应月相,闰月的不发生频率和发生频率对应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其它天象如日出日没, 晨昏蒙影,五星方位,日月食,潮汐等,就连历月也大致对应太阳高度;
2、农历历月的天数只有29日和30日两种,且由定朔日规定,人为因素最小,不易随意改动;
3、岁首有较强的天文学意义,具有阴月阳年的天文学意义;
4、阴阳合历,最体现汉民族天人合一、阴阳和谐的传统文化;
5、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纪年循环使用;由于它包含节气十分利于四季划分,由于它包含月相,所以也十分反映潮汐,日月食等天象和月亮对气候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农历
3.农历常用的“二十”的简写怎么打
农历常用的“二十”的简写读作“廿”niàn [音:念]。
廿(niàn),意为二十。常用于日历中的农历。
农历以阴历(夏历)为基础,由于阴历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夏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不能反映季节转换;但夏历可以反映潮汐现象,是古时指导海事活动的指南。
扩展资料
发展简史
从上古的干支纪元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格里历),历史多次修订历法,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超过102部历法,这些历法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
比如干支历(摄提)、夏历、商历(殷历)、周历、西汉太初历、三统历和隋朝的皇极历、唐朝大衍历等,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有所作用。
夏以后,出现多轨制历法,亦即各诸侯和各地部落还有自己的地方历法。秦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历法。秦汉时期闰月放在九月之后,叫做“后九月”。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闰月安置在一年中不包含中气的月份来作为前一个月的闰月。
汉朝初期开始中国历法出现了大转折,全国统一历法,历法也成为了一门较为独立的科学技术。汉武帝责成邓平、唐都、落下闳等人议造《汉历》,汉武帝元封七年历成。
是年五月改年号为太初(即为太初元年),并颁布实施这套《汉历》,后人以此称呼此历为《太初历》,之后刘歆作《三统历》。
这两历的重要特点是年岁合一,一年的整数天数是365天,不再是之前历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减差法”以调整时差,年岁周期起始相当固定,用数学计算就能确定闰月。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廿
4.阴历日期如何书写
阴历日期的书写无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常结尾不用日字,例如,2019年9月19日,阴历写法为:二O一九年九月十九。
二、单数日前通常加初字,如2019年9月9日,阴历写法为:二O一九年九月初九。
三、特殊的月份采用特殊的称谓,如1月在阴历中可写为正月,十一月可写为冬月,十二月可写为腊月。年份也可用干支来代替,如2000年可写为农历庚辰年。
扩展资料:
我们同时使用国际通用的公历阳历和中华民族传统的农历夏历两种历法。
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回归年365.2422天为根据的,它的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天。而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历月根据朔望月,历年基本根据回归线,并以“立春”前后的一个朔日定为岁首正月初一。
农历平年12个月仅354天或355天,比公历年少11天左右;有闰月的年份13个月有384天或383天,又比公历年多19天或18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今年农历历法中的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