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晖印象大概要怎么写
孟郊 《游子吟》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 [注释] 1. 游子吟:游子,在外作客的人。吟,诗歌的一种名称。 2. 寸草:在这里象征子女。 3. 心:草木的基干叫做心。在这里“心”字双关。 [简析] 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溧阳时作。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女儿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女儿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2.三春晖开头如何写
出自中唐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赏析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为两个词组,而不是两句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有些堪比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小小的萱草花表达的孝心怎么报答得了呢。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全诗最后用一双关句,写出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此诗写在溧阳,到了清代,有两位溧阳人又吟出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可见《游子吟》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历久而不衰的。
3.寸心难报三春晖的作文怎么写
寸心难报三春晖 快开学了又要离家了。
快离开的前几天,一次走进母亲的房间,看见房里有点乱,母亲的衣服散乱地摆在床上,地上也有些灰尘。我知道是母亲平日里太忙了,没有时间打理。
当时眼眶就有点潮湿,打定主意在走之前要把母亲的房间好好整理一下。 走那天早上,起得很早,洗完脸刷了牙,然后就赶进了母亲的房间。
先叠完了衣服,打了一盆水,把母亲房里的家具都擦了一遍,再把一些散乱的物件放回原处,最后拖了两次地,事情就算完了。出门前,挎上包我还在母亲门前站了一会儿。
母亲平日里忙,很早就上班去了,我当时还想,等母亲回来看见这些,她会是什么感觉。 那天晚上姐姐就跟我来电话了,说母亲流泪了,她知道了我在她房间里做的事。
我忽然觉得难过,这么些年来我为母亲做的太少了,少得当我仅仅动动手随便做一下,母亲就会觉得欣慰,以至于落下泪来。 对比母亲为我做的,我为母亲做的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真是诗里说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们这些做子女的,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
小的时候,什么都靠着母亲,要母亲抱我们玩,要母亲喂饭给我们吃,睡觉的时候也不老实,要母亲哼着歌陪我们睡觉,一只手抓着母亲的手在睡梦里也不肯放开。母亲走开一步,也要闹,也要吵,一直等母亲陪在身边才肯罢休。
那些婴孩,睡觉也咬着母亲的**不愿松开,仿佛那就是他们生命的支撑,咬着了,心才有着落,才有了安全感。 那个时候,母亲是我们专署的。
母亲只是母亲,别的身份什么都不是。就连父亲靠近母亲,或许都要扬起小拳头打他几下才解恨。
那个时候,母亲是我们生活的泉水,什么都靠母亲补给,什么也都得向母亲索取,不然我们就断流了。母亲也不停地奉献,把生命给了我们,把青春给了我们,把韶华给了我们。
含着笑,把一切都给予了她们的子女。过了些岁月,等她们的子女长大,她们才做回了她们自己,但这时回首,她们已经丢失了太多。
而我们这些做子女的,及长,曾经嗷嗷待哺的都褪了稚嫩的毛,扇开了翅膀,急迫地往外面的世界飞。前面很美丽,后面的风景已经老旧,已经留不住我们躁动的心。
我们就是这样飞翔,扑扇着翅膀。直到某些时候,飞累了,受伤了,外面的空气变得凄冷了,才想起找个地方休息,才蓦然惊觉,母亲的羽翼下才是最安全最温暖最舒适的地方。
那也才是我们真正的巢。 但这一刻,我们也蓦然发现,母亲老了,瘦了,矮了,皱纹象常春藤一样布满母亲的脸庞。
常春藤永远都是翠绿的,都是年轻的,而我们的母亲早已经老态龙钟。我们才发现自己亏欠母亲太多,才想到该为我们亲爱的母亲做点什么,哪怕是一点点。
这个时候,我们也发现,给母亲买件衣服,陪母亲逛会街,陪母亲看会母亲喜欢的电视节目,帮母亲摘菜,帮母亲穿一下针线,即使什么也不做,只是坐在一边听着母亲唠叨着家长里短,一切的细微的小事都是可以让母亲快乐起来,甚至让母亲的眼眶泛起晶莹的波光的。即使远隔千里,一通电话,一根细小的电话线也能感觉到母亲的幸福。
我们才知道,母亲的幸福也不过如此简单。三春的光辉,仅仅用寸草的一寸之心就可以报答。
只是,那一寸之心是否也被给了出来。 请参考。
4.余晖的晖怎么写
余晖的晖,写法如下:
汉字:晖
读音:huī
部首:日
笔画数:10
笔画名称:竖、横折、横、横、点、横撇/横钩、横、撇折、横、竖
基本释义:阳光,亦泛指光辉:~映。春~。朝(zhāo)~。斜~。
5.春晖印象 作文
4月21日,苏州小荷作文学校一行12人来到浙江上虞,拜访心仪已久的春晖中学。春晖中学是中国的一所名校,在民国时期就有“北有南开,南有春晖”之说。在建校初期更是名师荟萃,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李叔同(弘一法师)等大师的执教为春晖写下了灿烂的篇章。
21日,春雨绵绵。来到上虞已是黄昏,入住在曹蛾江酒店。夜九点,冯斌突然心血来潮,要想深夜去拜访春晖。一群人竟个个赞成,挥手招的,不到半个小时,便来到了春晖中学校门口。
这天是星期五,学生们刚上完晚自习,因春晖无深夜招待客人的先例,所以我们无缘进去一睹校园夜色。幸好,那些大师的故居都在学校外围,我们便向它们走去。夜很黑,天上没有月亮,偶尔闪烁着的三四颗星星,如天灯般照耀着我们这群虔诚的访客。四周树木葱郁,青山沉静。散落在象山脚下的名人故居都闭上眼安详地进入了梦想。我们用手电筒一一拜读了旧居的匾额和挂在墙上的简介。篱笆环绕的是“春社”,那座高大漂亮的是“山边一楼”校长办公楼、丰子恺的“小杨柳屋”……当我们走到朱自清故居时,竟然发现里面三间小屋亮着灯光,从门缝中望进去,里面空无一人,墙上巨幅朱老先生的遗照严肃地盯着我们。是朱自清老先生原谅了我们深夜拜访的鲁莽,故意亮起灯来,请我们入室吗?我们用手轻轻推了推门,门却紧紧的锁着……就这样,我们静静地在大师门前聆听着,交谈着。11时左右,我们返回了上虞县城。
4月22日,早上起来,窗外正下着细雨。我们按约定,驱车到春晖进行正式访问。车到进入象山,雨也停了。雨后山色水光格外清新宜人。(这个是个范文,作文还要自己写,但有些词汇可借鉴,把多篇别人的作文的精华融入到自己作文中,那就是自己最精华的东西,写出来一定好,正所谓天下文人还一小抄呢)
6.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作文怎么写
可以的,比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008年汶川大地震牵动着每个华夏儿女的心,大家手拉手共同为地震灾区的重建奉献一颗爱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008年汶川大地震牵动着每个华夏儿女的心,大家手拉手共同为地震灾区的重建奉献一颗爱心。
范例:
谁知言寸草 心报得三春晖
“饮水思源”,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施恩、报恩作为传统美德在社会各阶层中世代相传,特别是发端于春秋时期的儒家思想更是把这种美德推向极致。
五月十二日下午二时二十八分许,正当我独自一人在家悠闲的看书时,忽然一阵剧烈的眩晕打乱了我的思绪,当时我就有一种莫名的不详预感;晚上打开电视得到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远距我们几千里之遥的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7.8级(后修正为8级)特大地震。从那时起,全国乃至世界人民都在为灾区人民祈福,人们纷纷慷慨解囊,积极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截止到八月底,中外各界捐助款物合计人民币达创纪录的五百九十二亿多元,更有不计其数的志愿者直接到灾区现场参与搜救幸存者的行动。一时间,全国上下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事迹,深藏在人民心中渴望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在这一刻突然间迸发了。我台全体干部职工闻讯后非常关心四川灾情,纷纷到办公室询问灾情及捐助事宜。在袒露悲痛心情的同时大家都衷心表示,愿为抗震救灾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员同志尤其走在前面,他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踊跃缴纳特殊党费。值班员唐征宇同志除参加单位组织的捐款外,还“私自”到民政局以个人名义向灾区捐助1000元。
大灾面前有大爱。正是由于突然出现我们面前的这场空前灾难,集中体现了人们发自内心的感恩报恩之心。“感恩”——于家为孝、于国为忠;“感恩”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传统美德、是一种自我行为,反应了人的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及自尊意识,更是每个人社会责任感的一种写照。或许有人会想,我今天的成就是靠自己的奋斗得来的,又不是别人给我的,为什么要我回报?有这种思想你就大错特错了。试想如果把一个人放在寸草不生的荒漠中,就是再有能力他又能如何?作为一个自然人,我们生下来有父母爱我们,上学后有老师培育我们,工作后又有社会的温暖及同事的关心和帮助。同时,大自然把阳光无私的洒向每一寸土地,赋予我们充足的食物和洁净的水源。日益强大的祖国保证着我们安宁的享受每一天幸福的生活。这一切是你一己之力所能企及的吗?这难道不足以让我们心存感激回报社会吗?爱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并不缺少爱,缺少的只是那颗感恩报德的心。每天清晨睁开眼睛,我都会庆幸今天我还活着,活着是那么的美好,世界上每天发生那么多的灾难和不幸,却没有一件属于我,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作为一名广电“幕后人”,一名基层转播台的普通职工,在全社会倡导感恩教育的大潮中如何做到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是我们每一位广电人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作为主流媒体,广播电视产业肩负着把党和国家的声音及时准确的传送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的重任,确保每个人收听收看好广播电视节目是我们每一位广电人光荣而又神圣的使命。我们食国家的俸禄,感恩报德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如何感恩?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敬业爱岗,搞好安全优质播出就是我们对国家、对社会最好的回报。
在积极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的今天,感恩教育应作为我们接受荣辱观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感恩报德”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努力营造一种全民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