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 字的行书怎么写
“金”字的行书如下图:
拓展资料:
1、金,读作jīn 。本意是名词,赤黄色贵重矿物、国际货币标准。引申义是名词,铜铁等带阳电性元素的物质、货币钱财;形容词,最具价值的、宝贵的。
2、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高且见功夫;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性显得相对不足。
2.“吴”字的行书写法
一、吴的行书写法:
二、吴的释义:
1.周朝国名。
2.朝代名。
三、组词:
吴莼、吴娥、吴棉、吴钱、吴岫
吴口、吴札、吴馆、吴蚕、吴笺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三、相关组词:
1、吴钱[wú qián]
汉吴王濞所铸之钱币。
2、吴姬[wú jī]
吴地的美女。
3、吴封[wú fēng]
吴地的疆域。
4、吴蜀[wú shǔ]
三国时的吴国与蜀国。
5、吴音[wú yīn]
指吴语,吴方言。
3.小字的草书、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怎么写
草书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简介: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甲骨文简介: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金文简介: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是
中国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 。商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金文可略分为四种,即殷金文(前1300年左右~前1046年左右)、西周金文[4](前1046年左右至前771年)、东周金文(前770年~前222年)和秦汉金文 (前221年~219年)。
小篆简介: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隶书简介: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楷书简介: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行书简介: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4.婷的楷书,草书,行书的书法写法
草书:
行书:
楷书: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行书体:是继楷书之后产生的一种新书体,是六大书体之一。六大书体,即篆书体、隶书体、草书体、楷书体、行书体和马书体。行书体,汉字的主要书体之一,萌发于两汉,成行于魏晋,中唐之后的一千年间又有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楷书是我国封建社会南北魏到晋唐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
扩展资料:
篆书字体
主要是指以商周甲骨文字体结构、书法特征为宗,加以工整地摹写而成的书法作品。但是甲骨文总共才二千多字,其中还有不少尚未释出的怪字(特别是人名、地名),真正派上用场的不是很多。
另外还指借鉴甲骨文特征加以自行创作的现代书法作品。这样的书法艺术与古文字学虽有关系,但不是亦步亦趋。
殷周时期,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即金文又称"钟鼎文"广泛流行。秦始皇大统后,统称为"小篆",也称 "秦篆",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书法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书法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