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次北固山下,运用了情景交融 的写作方法,抒发了作者旅居外地时深切思乡 的情怀。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
原文: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来到北固山下,停船驻足。我的漫漫旅途还远在那苍茫的青山之外,刚刚行舟的一江碧水就环绕在北固山前。只见春潮涌起,江水涨满,已与两岸持平,江面更显空阔无边。在这样的江面上船帆高挂,顺水顺风的行舟,那将是怎样的一帆风顺呢?
天将拂晓,一轮红日从海面上升起,驱散了夜色残留的痕迹,江南温暖的春天已经早早地来到了这个尚未过完的旧年。那些写好的家书不知从何处才能够寄送给家乡的亲人,无奈之下,只能嘱托北归的大雁,把它给稍到洛阳城边。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这首五律最早见于唐朝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
《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又称格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法度最为严谨的一种诗歌体裁。它起源于南北朝,成型于唐朝初年,属于近体诗的一种,一般分为五律和七律。一首完整的律诗诗体分为四联,首、颔、颈、尾。
每联有上下句组成,上句为“出句”,下句为“对句”,这是律诗最基本的结构。律诗和绝句是不同的,四句为一绝,所以,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句最初仅指五言四句的小诗,唐代以后推广到七言。《次北固山下》属五言律诗中的传世佳品。
2.次北固山下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本诗全意: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早春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思想感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3.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这首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表达出极度钦羡之情。
这首诗是诗人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所作。当时正值冬尽春来,旭日初升,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时光流驶,油然而生别绪乡思。但是,由于诗人情感内容完全融纳于特定时空的生动可感的自然境象之中,因而诗的情感基调不仅略无哀伤凄婉,反而表现出在昼夜转接、时序交替之际对独特的江南景致与蓬勃的自然生机的发现的喜悦,并且形成高朗壮阔的审美境界。特别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被后人视为盛唐气象的标志。即使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其阔大的境界实际上也不失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审美范型。
4.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描写了什么主要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一、回答:
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描写了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
2、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二、扩展知识:
1、全诗欣赏: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2、作品简介:《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3、作者简介: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先天(唐玄宗年号,公元712~713年)进士,官洛阳尉。曾往来于吴、楚间。多有著述。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中卒。《全唐诗》存其诗十首。
5.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意思
本诗全意: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行。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早春,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才到达,请问归雁什么时候飞到洛阳边。
译文及改写
第一句:船家摇橹声把我吵醒,睡眼朦胧地瞧了瞧远方的景象,江面上一层薄雾使远处的青山忽隐忽现。山好似那样的遥远,甚至看不清那本有的青黑色,而我路途终点可能还在山那边的那边。山的倒影拉的好长,小舟悄悄地在翠绿色的明镜似的湖面上行驶,好像生怕把什么惊醒似的。晚霞映照着湖面,一切都成了火红色。这一些好像都变得太快,水里的鱼儿也好奇地把头露出来瞧个明白。
第二句:潮水这时已涨了起来,江面显得更为宽阔,此刻长江之上只有我一叶孤舟。我站在船头,江水不停地拍打船身。看着这宽阔的江面,望着那火红的天空,有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之感。微风吹来,船帆满起。小舟奋力向前驶去。耳旁鸟、虫的鸣叫时高时低,时缓时急。躺下来尽情享受大自然带给我的一切。
第三句:再次醒来时已是黎明,但月亮仍还在天空挂了半边。昨晚的一切都显现在眼前。再看看那初生的太阳,心中不禁感到黑暗过后便是黎明,一种希望之感在心中油然而生。突然想起新年将至,想起家中老母、妻儿,想起家中黄牛、黑狗,想起往年此时已全家团圆、互敬祝福。 第四句:而此时自己却孤身在外,不能与亲人团聚,心中不免有些悲伤,但一想到自己正为国家而奔波、忙碌,悲伤之感也就渐渐淡下。每当这时,就会动手写一封家书。此时家书已写了好几封了,只是不知怎样寄回给家乡。大雁正好北归,书信带我情回。只请大雁送信归。“儿远行在外,望母勿恐儿不归。大雁南飞家在北,而我远行不久归。”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