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缶的读音及击缶含义
缶
fǒu
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
详细解释:
缶
fǒu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下面是“缶”的本体。“杵”是棒子,可用来制坯。“缶”又是秦乐器,“杵”可以敲击成曲。本义:瓦器,圆腹小口,用以盛酒浆等)
盛酒浆的瓦器。大腹小口,有盖。也有铜制的〖〗
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象形。——《说文》
盎谓之缶。——《尔雅》
贰用缶。——《易·坎》
以二缶钟惑。——《庄子·天地》。按,钟聚也。
有孚盈缶。——《易·比》。郑注:“汲器。”
坎其击缶。——《诗·陈风·宛丘》
击瓮叩缶。——《史记·李斯传》
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礼记·礼器》
汲水的瓦器〖〗
具绠缶,备水器。——《左传·襄公九年》
〖考古〗∶一种陶瓷乐器〖fou,〗
不鼓缶而歌。——《易·离》
2.“缶本”这个字怎么读
拼音:[bō], 繁体字。今写“钵”。
[释义] : 洗涤或盛放东西的陶制的器具:~子。饭~。茶~。乳~(研药使成细末的器具)。
现代输入工具已经很难再输入、呈现这个字的繁体字了。
3.“斡”这个字的正确拼音是怎么写
wò,guǎn
斡的同音字是:倌 关 冠 官 擐 棺 沦 瘝 癏 矜 纶 纶 莞 菅 蒄 覌 観 观 观 関 闗 关 鳏 鱞 鳏 浣 澣 琯 痯 筦 管 脘 舘 輨 錧 馆 馆 鳤 丱 串 悹 悺 惯 惯 掼 掼 樌 榇 毌 泴 涫 潅 灌 爟 瓘 盥 矔 礶 祼 缶 罆 罐 謴 贯 贯 遦 鏆 鑵 雚 鱹 鹳 鹳 倭 唩 喔 挝 挝 涡 涹 涡 濄 猧 窝 窝 緺 莴 莴 薶 蜗 蜗 踒 婐 婑 我 捰 果 偓 卧 夭 幄 捾 握 擭 楃 沃 涴 渥 濣 焥 瘟 硪 肟 卧 蒦 龌 龌
4.缶是什么
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
也可以指一种陶制乐器。 缶本是象形字。
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下面是“缶”的本体。
“杵”是棒子,可用来制坯。“缶”又是秦乐器,“杵”可以敲击成曲。
本义:瓦器, 圆腹小口,用以盛酒浆等的瓦器。大腹小口,有盖。
也有铜制的。 古文中运用如下: 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象形。——《说文》 盎谓之缶。
——《尔雅》 贰用缶。——《易·坎》 以二缶钟惑。
——《庄子·天地》。按,钟聚也。
有孚盈缶。——《易·比》。
郑注:“汲器。” 坎其击缶。
——《诗·陈风·宛丘》 击瓮叩缶。——《史记·李斯传》 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
——《礼记·礼器》 汲水的瓦器 具绠缶,备水器。——《左传·襄公九年》 不鼓缶而歌。
——《易·离》。
5."缶虖"是什么字
罅xià(形声。
从缶(fǒu),虖(hū)声。缶,瓦器。
本义:裂,开裂) 同本义 [chink;crack]罅,裂也。——《说文》。
朱骏声曰:“烧缶善裂,即考工旊人所谓薜也。”刘注:“栗皮拆罅而发也。
”当中还罅着几寸宽一个空当儿。——《老残游记》如合掌,中罅。
——《徐霞客游记》又如:罅裂(开裂);罅发(爆裂;开裂)罅xià裂缝;缝隙 [crack]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宋·苏轼《石钟山记》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清·姚鼐《登泰山记》又如:罅穴(缝隙和漏洞);罅洞(缝隙和漏洞);罅隙;罅缝漏洞 [loopholes]姑且修弊补罅,休劳息困,以与久疲之民相安。 ——王守仁《处置平复地方以图久安疏》又如:罅缺(缺漏)罅漏xiàlòu[omission;deficiency;shortcoming]∶裂缝和漏穴,比喻事物的漏洞补苴罅漏。
——唐·韩愈《进学解》[neglect]∶疏漏;遗漏罅隙xiàxì[crack;chink;rift] 裂缝;缝隙;缺点,劣迹罅xià ㄒㄧㄚˋ缝隙,裂缝:。 。
缝。隙。
漏(缝隙,喻事情的漏洞)。郑码:MAMU,U:7F45,GBK:F3C1笔画数:17,部首:缶,笔顺编号:31125221531534312。
6.声殳和缶念什么
声殳和缶是“罄”,读音是qìng。
罄是形声字,从“殸”(qìng)声,声音、乐器,击缶(fǒu)有声,谓中空。
意思:
1、本义为器中空
出自:《说文》:“罄,器中空也”。意思是罄就是器中空。
如:罄身人(身无分文的人);罄然(空无一物的样子);罄身(空着身子)
2、尽,用尽。
出自:《尔雅》:“罄,尽也。”意思是罄就是尽。
如:告罄、罄其所有、罄竹难书。
3、严整
如:罄山采木(把山上的树木全部采光);罄地(所有地区);罄宇(犹言整个世界);罄尽,罄净(全尽无余)
4、古同磬,打击乐器。
扩展资料:
“罄”字组词:
1、告罄
读音:gào qìng
意思:是指宣告完毕。
出自: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五:“昨今两日据云前方汽车告罄,无法动身,大约明日可以回武汉。”
2、罄竹难书
读音:qìng zhú nán shū
意思: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出自:秦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季夏纪》:“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意思是这些都是混乱的国家的结果,数也数不清,用完荆越的竹子也写不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告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罄竹难书
7.王字旁加个缶字读什么
bǎoㄅㄠˇ
字形字义:会意。字从玉从缶。“缶”即瓦、陶。“玉”和“缶”联合起来表示“玉质瓦陶”、“玉瓦”、“玉陶”。本义:瓷。说明:本字和“珁”字实际上是同一个字,相互为异写。汉字中的“瓦”和“缶”常可相互通用,如“瓷”字中的“瓦”可以用“缶”来代替,等等。而“珁”字列在《汉语大字典》袖珍本第499页,解释是“同‘瓷’”。由此可以推知“珤”的音义亦同瓷,而若视为“寚省”时才读为bǎo。
◎ 古同“宝”。
珤 拼音:bǎo
部首:王,部外笔画:6,总笔画:10 ; 繁体部首:玉,部外笔画:6,总笔画:11
五笔86:GRMH 五笔98:GTFB 仓颉:MGOJU
笔顺编号:1121311252 四角号码:1817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3E4
笔顺:横横竖横撇横横竖折竖 区位码:AB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