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写元角分的元怎么写的
元、角、分。
贰(贰)、伍(伍)、2113陆(5261陆)、肆(肆)
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
1. 壹(壹)
2. 贰(贰)
3. 叁、
4.肆(肆4102)
5. 伍(伍)
6. 陆(陆)1653
7. 柒
8. 捌
9. 玖
10. 拾
11.佰
12.仟
13.万(万)
14.亿
15.元
16.角
17.分
18.零
19. 整(正)
不得用一、二内(两)、三、四、五、六容、七、八、九、十、念、毛、另(或0)
2.19.09元大写元角分怎么写
壹拾玖元零玖分
大写金额既大写数字是东亚地区特有的数字书写方式,利用与数字同音的汉字取代数字,以防止数目被涂改。 据考证,大写数字最早是由武则天发明,后经朱元璋改进完善。
大写金额数字的使用始于明朝。朱元璋因为当时的一件重大贪污案“郭桓案”而发布法令,其中明确要求记账的数字必须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陌)、仟(阡)”等复杂的汉字,用以增加涂改帐册的难度。后来“陌”和“阡”被改写成“佰、仟”,并一直使用至今。
大明政权建立之初规定:每年全国各布致使司、府、州、县,都要派计吏到户部呈报地方财政的收支账目及钱粮数。各级政府之间及与户部之间的数字,必须完全相符。稍有差错,即被退回重报。由于地方与京城相距遥远,为节省时间,免去路途奔波之苦,各地便带上了盖有官印的空白账册。如被退回,则随时填写更正。又因为空白账册上盖有骑缝印,不能做别的用途,户部也就没有干预。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三月,户部侍郎郭桓特大贪污案东窗事生,震惊全国。郭桓勾结刑、礼、兵、工等六部小官员及各省官僚、地主,贪污税粮及鱼盐等,折米二千四百余万石。这差不多和全国秋粮实征的总数持平!除此之外,还侵吞大量宝钞金银。
贪官们就是利用空白账册做的文章,各部串通一气,大做假账。以此欺骗皇帝老儿,鱼肉百姓。朱元璋龙颜大怒,下令把郭桓等六部的十二名高官及左右侍郎以下同案犯数万人,皆处死。系狱、充边、拟罪者不计其数。
为反贪枝廉,朱元璋还制定了惩治经济犯罪的严格法令;并在财务管理上进行技术防范,实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把记载钱粮数字的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大写,用“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
朱元璋是个佃农出身的孤儿,他讨过饭,当过和尚,打过杂役,深知老百姓的疾苦。他对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恨之入骨。因此,还制定了比对待敌人还狠毒的铁血手段——“剥皮囊草”,以此酷刑来镇压这帮蛀虫。规定:凡贪赃白银六十两以上的郡守、县令(含朝廷同级官员),按贪款数额多少,判决枭首示众、凌迟处死直至诛灭九族。随后还要“剥皮囊草”——用贪官的人皮檀成草袋子,高悬于公堂旁边,是谓“敕法以峻型,诛一以警百”。明太祖此举可谓“铁血政策”,骇人听闻!用现代人的眼光看,简直太野蛮残酷了,但反映了他对贪官污吏的切齿痛恨与不共戴天!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计数的数目字用大写,是自古一直沿用到民国的,解放后,有些账目才逐渐改用阿拉伯数字。那么,使用大写数字是起源于何时呢?《咬文嚼字》2004年第12期上刊登的侯嘉亮先生《大写数字的来历》一文是这样说的:“为反贪树廉,朱元璋还制定了惩治经济犯罪的严格法令 并在财务管理上进行技术防范,实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把记载钱粮数字的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大写,用‘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这就是说,用大写数字记数,是起源于明太祖朱元璋。
上面的说法可靠吗?据有关的资料记载,并非如此。大写数字的使用,最迟也得再上溯近七百年,首倡者当推富有改革精神的唐代武则天。她是绝无仅有的敢于自创文字的女皇;她的名字武曌的“曌”字,就是明证。据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考据家顾炎武所著《金石文字记·岱岳观造像记》,可知《岱岳观造像记》是则天朝所树立的石碑,上面有大写数字。顾炎武考证说:“凡数字作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等,皆武后所改及自制字。”
大写数字在则天朝以后不仅使用在碑石上,也出现在诗文中。唐著名大诗人白居易的宋版《白氏长庆集》中《论行营状请勒魏博等四道兵马却守本界事》有这样的记述:“况其军一月之费,计实钱贰拾漆捌万贯。”其中“贰”“拾”“漆”“捌”都是大写数字。顾炎武说这个“漆”字,本应作“桼”,多的三点是后人妄自加凿的。“漆”后简为“柒”,又省作“七”。
大约到了宋代,官府文书所用计数数字都得用大写。宋代学者程大昌在其所著《演繁露·十数改用画字》中写道:“今官府文书凡计其数,皆取声同而画多者改用之。于是壹、贰、叁、肆之类,本皆非数,直是取同声之字,借以为用,贵点画多不可改换为奸耳。”
上面所举有关的记述,都充分证明,使用大写数字记数,是在武则天当政的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了,它并非像侯先生所说的始于明代朱元璋时期。
3.亿 万 元 角 分的大写分别是什么~
角和分的大写就是它们本身,亿、万、元、角、分的大写如下:
一、亿拼音:yì
释义:数目,一万万;古代指十万:亿万(泛指极大的数目)。亿万斯年(形容无限长远的年代)。
二、万拼音:wàn
释义:
1、数目,十个一千:万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泛指高官)。
2、喻极多:万物。万方(a.指全国和世界各地;b.指姿态多种多样)。日理万机。气象万千。
3、极,很,绝对:万万。万幸。
4、姓。
三、元拼音:yuán
释义:
1、头、首、始、大:元凶。元首。元旦。元年。元勋。元帅。状元(科举考试第一名)。
2、基本:单元。元件。元气(精气,根本)。元素。元音。
3、同“圆”。
4、未知数:一元二次方程。
5、中国朝代名:元代。元曲。
6、姓。
7、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
四、角拼音:jiǎo
释义:
1、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角。鹿角。犄角。角质。
2、形状像角的:菱角。皂角。
3、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角(在中国山东省)。
4、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角。角度。角钢。角尺。
5、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角落。
6、额骨(俗称“额角”)。
7、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
8、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角。号角。
9、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角酒来”。
10、中国货币单位。
11、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2、量词。
五、分拼音:fēn
释义:
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 )。
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5、辨别:区分。分析。
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4.元角分怎么换算口诀
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中国内陆城市,民间一般使用“元”的写法,在货币上则印作“圆”,但叫法上则多说成“块”、“块钱”,角说成“毛”。广东的粤语地区,人们多叫元做文(音蚊),角又叫毫或毫子。
香港,一般政府场合种称作“港元”,民间则叫“蚊”,有时写作“文”,这个称呼可能是由文的币值衍生出来。欧洲,政府称作欧元。美国,政府称作美元。日本,一般使用“円”,是汉字“圆”的俗字,广东及香港会读成“yen”,但日语的读音是“えん(エン、en)”。
扩展资料
货币单位是国家规定货币的名称。欧洲货币联盟的主要目标是要建立名为欧元的单一欧洲货币。欧元于2002年正式取代欧洲联盟成员国的国家货币。于1999年1月1日,欧元的初步使用过渡阶段开始。目前,欧元仅以银行业务货币的形式存在,用于帐面金融交易和外汇交易。这个过渡阶段为期3 年,之后欧元将以纸币与硬币形式全面流通。欧洲货币联盟的成员国目前包括: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芬兰、爱尔兰、荷兰、意大利、西班牙,以及葡萄牙。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货币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