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榛”字的意思
zhēn 榛 部首: 木 部首笔划: 4 繁体: 榛 全字笔划: 14 五笔: sdwt 区位号码: 7327 榛 <;名>;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结球形坚果,称“榛子”,果仁可食。木材可做器物。 丛杂的草木:~芜。莽~。~薄(草木丛生的地方,引申为指幽僻的地方)。 榛zhēn
⒈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早春先开花后生叶,花单性,黄褐色,雌雄同株。果实叫"榛子",近球形,果皮坚硬。果仁可吃或榨油。木材可做器物。树皮、枝、叶可提取鞣质和生物碱。 ⒉丛生的荆棘:~莽。 ⒊草木丛杂茂盛的样子:草木~ ~。~狉(草木丛杂,野兽出没)。
2.“茜”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茜”字没有繁体字;
“茜”字的拼 音 是【qiàn 】和 【 xī】 ,茜字的部首是 艹,笔画数为 9 画。
茜字可组词:茜草、茜罗、茜裙、茜红、茜意、袁茜、茜金
茜字可造句:小明在野外看到了茜草。
小红有一条很漂亮的茜裙
茜字的释义有:
茜草
qiàncǎo
〖Indianmadder〗∶同“茜1”
〖madder〗∶指茜草属(Rubia)的几种草本植物中的任何一种
〖rootofIndianmadder〗∶中药名。别名活血草。为茜草的根及根茎。苦,寒。入肝经。凉血止血,行血活络,祛痰止咳
茜
xī
用于外国妇女名字的译音用字 ,例如nancy,翻译成南茜
茜 作为【名】词时,
(形声。从艹,西声。本义:草名)即“茜草”(Rubiacordifolia)〖Indianmadder〗
茜,茅蒐也。字亦作蒨。——《说文》
茜 作为【形容】词时
大红色〖deepred〗
茜袖捧琼姿,皎日丹霞起。——唐·李商隐《和郑愚赠汝阳王孙家筝妓》
如:茜纱(红纱);茜衫(红色的衣衫);茜红(绛红色);茜罗(绛红色的薄丝织品);茜裙(红色的裙子);茜绶(红色的印绶。譬喻官爵尊贵)
3.宋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宋"字繁体字和简化字的写法一样。
宋[sòng]
基本释义
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今河南省商丘市一带。
2.中国朝代名:宋代。
3.响度单位,一宋约相当于人耳刚能听到的声音响度的一千倍,等于1000毫宋。
4.姓。
相关组词
1.南宋[nán sòng]
朝代名。
2.宋词[sòng cí]
宋 代人填写的词。
3.两宋[liǎng sòng]
北宋 和 南宋 的合称。
4.宋鹊[sòng què]
春秋 时 宋国 良犬名。 后亦泛指良犬。
5.吕宋[lǚ sòng]
菲律宾群岛中最大和最重要的岛。
4.木字的繁体怎么写
“木”字没有繁体。
解析:“木”没有经过简化,为传承字。 所谓的繁体字还是“木”。"繁体字"这个词只在一个字存在简化字时使用,如某汉字无对应的简化字,则属于传承字范畴。
木:[ mù ]
基本解释
1. 树类植物的通称 :树木。
2. 木料、木制品 :木材。
3. 棺材 :棺木。
4. 质朴 :木讷(朴实迟钝)。
5. 呆笨 :木鸡。
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 :麻木。
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 姓。
字形演变: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凡木之属皆从木。
白话版《说文解字》:木,冒突。冒地而生。五行之中,东方属木。字形采用“屮”作边旁,下部象它的根。所有与木相关的字,都采用“木”作边旁。
相关词汇解释:
1、木马[ mù mǎ ]
解释:木制的运动器械。
刘白羽 《战斗的幸福》:“路边还堆着两个工兵架桥的木马。”
2、苗木[ miáo mù ]
解释:又称树苗。
苗木即树木的幼株。一般是由苗圃培育的。
3、树木[ shù mù ]
解释:木本植物的统称。
杨朔 《木棉花》:“夜很黑,虽然铁道两旁树木上每隔一段距离便挂一盏灯,这并不能给予乘客多大的帮助。”
4、木头[ mù tou ]
解释:砍伐下的树木的统称。
《儿女英雄传》第六回:“一个弹子一直打到东边那个厅柱上,吧挞的一声,打了一寸来深,进去嵌在木头里边。”
5、木板[ mù bǎn ]
解释:片状之木。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所有居民就同时忙碌起来,他自己是锯木版,来做进呈的盒子。”
5.妍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妍”字的繁体字为“姸”,如上图所示。
妍
拼音:yán 笔划:7 部首:女 五笔:vgah
【基本释义】
1. 美丽:~媸(美好和丑恶)。百花争~。
2. 巧:~捷。
【详细解释】
〈形〉
(1) 形声。小篆字形。从女,开( jiān)声。本义:巧慧
(2) 同本义
(3) 又如:妍手(妙手)
(4) 美丽
【古语用法】
浪迹无妍蚩。——江淹《杂体诗》。注:“犹美恶也。”
妍蚩好恶,可得而言。——陆机《文赋序》
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英文翻译】
beautiful, handsome; seductive